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刘衍先生是古代文学研究领域中的知名学者,以李贺、姚舍为代表的唐诗研究和以唐宋散文史为代表的古代散文研究为其突出成就。在对先生研究成果的归纳分类上,在学术界对先生成果评价的基础上,对其学术成就作了客观评述。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张恨水散文创作情况的全面统计及分类分析,指出其散文创作应如小说创作一样,受到学界应有的重视。从广义散文与狭义散文创作等方面,总结了张恨水散文创作的成就,尤其以艺术散文《山窗小品》为代表,阐释了其冲淡闲适、注重趣味而又言之有物的艺术风格与审美追求。  相似文献   

3.
贺涛师事张裕钊、吴汝纶,是桐城派后期的重要代表人物。他在散文创作方面颇有成就,寿序、序跋和碑文等各体皆善,尤其在散文特点方面,重议论、善用道白手法、善写细节。本文试从其散文创作和散文特点两方面着手,试图对其散文作系统研究。  相似文献   

4.
苏轼是北宋杰出的文学大家,其散文成就,不仅由于他个人的天才和努力,也有历史时代的原因。苏轼散文以议论见长,而且能和思辨化的更高层次升华,因此,苏文集中体现了北宋散文的特色,代表了一代散文创作艺术的最高成就。  相似文献   

5.
苏轼是北宋杰出的文学大家,其散文成就,不仅由于他个人的天才和努力,也有历史时代的原因。苏轼散文以议论见长,而且能和思辨化的更高层次升华,因此,苏文集中体现了北宋散文的特色,代表了一代散文创作艺术的最高成就。  相似文献   

6.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第一代以陶希圣、陈登原先生等为代表,第二代以何炳棣、吴承明、先师傅衣凌先生等为代表。何炳棣先生是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的奠基者之一,他也是迄今为止唯一担任过美国亚洲研究学会会长的华裔学者,其成就有目共睹,其学术道路也启人深思。正如张国刚先生所言  相似文献   

7.
历来的张孝祥研究都偏重其词,对其散文鲜有论述。其实,张孝祥驰文名于当世,成就不应忽视。尤其是其记体文,以对社会人生、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注为主题,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在立意题旨、结构布局以及表现手法、语言锤炼等方面,都受前人沾溉甚多。总体成就虽不能与其词相比,但也能自成一家,在散文史上占一席之地。由其记体文亦可看出,以冗弱涵盖整个南宋散文创作,有失偏颇。  相似文献   

8.
梁向阳先生有着运用区域研究的方法来考察中国当代散文发展流变的学术自觉。其专著《当代散文流变研究》从“区域”、“时代”、“人”这三个彼此交叉又能够各自独立存在的视角出发,以区域研究为方法论,以时代发展对散文的影响为经,以当代散文发展过程中“人”的遭遇为纬,描绘了一个三维立体的散文史构图,形成了一个科学的散文史观,为中国当代散文研究构筑了一个“区域散文研究”方法论系统。  相似文献   

9.
钱载历康雍乾三朝,诗文画皆工,为乾嘉年问秀水诗派的代表诗人,然其散文研究一直受到学界冷落。钱载个性醇谨中带萧旷,使其散文偏嗜奇、豪美学风格,显出以正驭奇特色。对宗族的永恒眷恋是钱载散文思想的亮点,深化其散文内涵。钱载散文强调文以致用,风格平畅,是其对盛世文治积极探索的生动践履。以尧陵之争为焦点,关注钱载在汉宋之争下对理学的艰难坚守,为其散文注入刚烈之气。  相似文献   

10.
王佐良先生是我国著名的英国文学史家、教育家、翻译家、莎学评论家。本文在对王佐良先生的主要著作《英国散文的流变》深入研读的基础之上,参考其他学者对于王佐良先生学术成就的评价,从而总结出他的学术思想与成就。  相似文献   

11.
作为中唐时期重要的思想家和文学家,柳宗元在寓言文学创作领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其寓言散文不仅揭露时弊、展现自我高洁人格操守、于嬉笑怒骂中表达对现实丑恶现象的不满,而且善于自我反思,表现出深刻的哲理意味。柳宗元寓言散文创作在一定程度上对晚唐讽刺文学皮里阳秋的创作风格、以批判为主的思想内容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刘熙载的《艺概·文概》以论评的方式阐述了他的散文理论,他重散文的独创性而反对蹈袭前人,并贯穿 为文的真实与自然;重创作的文法之变,认为通变即是神妙之文;提出散文应该注意作家的本领和作品的气象, 特别以"气"论文,重作家的才情和作品的气势。这三者在对散文作家及其作品的批评中,勾勒出散文写作的基本 原则。  相似文献   

13.
在柳宗元诗文作品的研究中,书信几乎是个盲点。本文较全面考察了柳宗元书信的写作艺术,并据此认为,柳宗元书信的文学价值应引起学者足够的重视,对其书信写作艺术的研究和学习,对于我们全面了解柳宗元的文学成就,进而指导我们的写作实践都将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4.
新出土的墓志中直接和间接涉及李白其人其诗者有二十余方,可以综合利用这些墓志以印证传世石刻和史传文献,探讨李白的生平、交游、婚姻情况,解读李白的诗歌作品,探究李白的影响,还可以从特定层面提供观察李白的材料和阐释其诗歌的方法。首先,可进一步探讨李白在安史之乱中的行踪;其次,探讨李白与古文先驱者李华、韩绅卿、韩云卿的关系,进而考察李白的复古思想与古文运动的联系;再者,通过出土文献印证李白的诗文作品;最后,通过新出墓志对李白影响的记述,可深化对李白及唐代文学史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卢前任教成都期间,与刘咸炘关系密切,论学频繁。刘咸炘对自己作于八年前的《曲论》进行了修订,增加了散曲论的内容,进一步完善了自己的曲学理论;而卢前则在诗歌、散文等多个方面借鉴了刘咸炘的观点。二人各自以彼之长,补己之短,从而提高了各自的学术成就。  相似文献   

16.
牛僧孺是中晚唐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现存政论文、碑志文、寓言、诗歌、传奇等。政论文宣扬哲学思想和政治观点,结构缜密,富有思辨色彩;寓言注重事物的细致描摹和寓意的自然生发,庄谐兼有、寓意深刻;碑志文奇偶交错、古雅简练,但是,这些作品并未得到应有重视。本文通过分析牛僧孺的散文作品,综述他在党争活动之外的古文观点、散文创作活动,尤其与韩愈、柳宗元等古文家的密切关系,由此评价他在唐代古文运动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17.
欧阳修,文学创作成就斐然,诗、词、文章皆具极高造诣;他全面而辩证的思维,集成了前人文论的精华,加以改善,建立了自身完整成熟的文学理论批评,大致分为三个层次:重道亦重文,其道纯实充于内,又外而生发出辉光之文;辩证文道观指导下,合理看待古文与时文;文学创作上对文学理论主张的切实践行,引导着当时文风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中唐古文家李观以古文知名当世,韩愈与其交好,为其作墓志,称其"才高乎当世,而行出乎古人".他在古文运动之前英年早逝,留给世人诸多遗憾.其生平事迹在历代文献中记载甚少,专门研究李观的文章更是屈指可数.整理回顾前贤学者对李观的研究成果,可以明确今后的研究方向,以便对李观进行恰当的文学评价和适当的历史定位.  相似文献   

19.
唐代古文运动领袖之一的柳宗元主要以其写作实践支持了韩愈的古文理论。柳宗元诗文所反映的积极用世、不屈不挠的人格已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但他在被贬的 10多年间也确有过好佛求道、寻求精神解脱的时候 ,因而他的诗文有一股禅意 ,呈现出禅境美。这种禅境美表现为静慧之韵、淡远之味、空灵之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