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法治、宪政的精神和理念就是控制国家权力、保障公民基本权利。在诉讼调解中,为保障当事人的处分权得到自由行使,其核心就是控制司法权的过度介入。在中国这种权力崇拜的传统文化中,控制司法权力是实现诉讼调解创造性转化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中国古代社会是一个"权力本位"的社会,没有明确的权利概念,但并不能由此推论出中国古代法律就不保障权利。就诉讼而言,中国古代诉讼当事人绝非客体,而具有一定的主体地位,并享有多方面的诉权,只是相对于现代人来讲,其主体地位和诉权均不够充分。  相似文献   

3.
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确立和实践有着丰厚的理论基础,因为它不仅体现了司法权对公民社会权利的保护,也体现了公民权利对国家权力的制约。而且从方法论意义上讲,行政公益诉讼还体现了新的“诉的利益观”对传统一元法益主体框架的超越和对多元法益主体框架的探索和实践。  相似文献   

4.
历史上,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诉讼地位经历了由诉讼主体到诉讼客体,再到诉讼主体地位回归的演变过程,其诉讼主体地位在立法上由禁止强迫自证其罪与沉默权、无罪推定及有疑唯利被告原则来保障。在我国,法律上规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是刑事诉讼的当事人,具有诉讼主体地位。但由于我国有关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诉讼主体地位的诉讼原则和制度尚不完善,导致其仍然没有彻底摆脱诉讼客体地位。  相似文献   

5.
以模式研究为基本方法,从刑事司法权对社会关系和当事人诉讼行为的控制跨度以及司法权的强度三个角度,观察弹劾式诉讼模式下刑事司法权配置;从纵向、横向两个维度,以客观效果为着眼点,探讨古弹劾式下刑事司法权的制衡机制。通过对特定阶段上的刑事诉讼权力制度发展状态的研究,揭示刑事诉讼制度发展的因果关系,寻找刑事诉讼制度的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6.
当事人诉讼权利与法院审判权的关系问题,或当事人与裁判者的关系问题是民事诉讼法或民事诉讼法学的基本问题。要建立适应现实社会生活条件所需求的新的民事诉讼体制,必须充分尊重和保障当事人诉讼权利的行使,以当事人诉讼权利为基石,实现从法院审判为中心到当事人诉讼为中心的转变。当事人诉讼权利保障机制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其构造是多方面、多层次的,但主要应当从裁判者、当事者自身和程序技术规则化三个视角展开。  相似文献   

7.
诉讼观代表着一个时代的诉讼理念,从诉讼理念出发研究诉讼制度直追诉讼的本质。在不同的诉讼观下,当事人诉讼促进义务这一制度有着不同的适用价值和意义。以自由主义诉讼观和社会诉讼观的视角论析当事人诉讼促进义务,有利于完善我国民事诉讼中的当事人诉讼促进义务理论。  相似文献   

8.
在级别管辖中涉及牵连管辖时上级法院吸收下级法院管辖权可能导致那些本不应受到重刑处罚的被告受到重刑的威胁。级别管辖中的管辖权在上下级法院之间的转移导致司法权行使的行政化,违背了司法权的行使规律,并且由于管辖权行使的行政化使得诉讼当事人被排除在管辖权决定的程序之外,不利于诉讼当事人权益的保障。  相似文献   

9.
我国《刑事诉讼法》第82条规定,刑事诉讼当事人“是指被害人、自诉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和被告人。”在刑事诉讼的诉讼过程中,当事人的诉讼地位具有二重性:一是以自己的直接经历(实际上是对这种经历的记忆和表述并以其中存储的案件事实的有关信息)来说明案件事实,因而具有证人的地位;二是通过收集和运用各种证据证明自己的诉讼主张,又处于控方或者辩方的诉讼主体地位。故此,一方面,刑事诉讼当事人通过记忆在大脑中储存了案件的有关信息,属于人的证据形式中不可缺少的内容;另一方面,当事人又是诉讼主体,与诉讼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辛亥革命后,随着社会的急剧变革,诉讼活动也发生着根本性的变化,中国的法律现代化进程在实践中启动了,标志性的变化就是在诉讼活动中,当事人的诉讼观念、诉讼活动相对于传统发生了现代化的转型。在我国传统的民事诉讼中,涉讼的当事人被称为两造,两造在诉讼中处于受动、消极的地位,法官则处于纠问、主导的地位;另外,两造之间的地位也不平等。民初,随着自由、人权、民主观念的深入传播,新的法律制度的确立,这种状况发生了转变:当事人的权利、平等意识增强;在诉讼中,诉讼地位也悄然变化;逐步实现着对自己私权的维护。  相似文献   

11.
民事诉讼法上的公正与效率之争,在我国法律发展的历史上已经持续了很长时间,公平与公正是司法最基本的要求,而效率则是时代发展对司法的要求。当事人的诉讼权利在诉讼程序中尤为重要。明确认识到当事人及利害关系人的程序主体地位,尽一切可能避免当事人诉讼主体权益的缺失,使其绝不蒙受不必要的权益损失。民事诉讼突袭这一概念,就是针对于法律中公正与效率问题而提出的。  相似文献   

12.
公诉案件的被害人在现行刑诉法中取得了当事人的主体地位,但被害人客体化倾向明显的现象难以说明被害人当事人的主体法律地位的确立,解决这一现实的矛盾必须赋予被害人包括上诉权在内的诉讼权利,确立被害人的共同原告地位,这是由被害人天然的当事人身份等因素所决定,也是解决矛盾,落实被害人当事人主体地位的保障。  相似文献   

13.
传统中国司法重在维护“差序格局”的社会秩序 ,当事人的财产诉求就自然地要退居次要的地位 ,这一特点在近代也未发生根本变化。个人不是作为独立的权利主体而存在 ,即使是地方司法官判决诉讼当事人一方得到了他应得的财产 ,那也只能称为他得到了其“既得利益”。伦理本位的关系格局、习俗调控的权力体系 ,构成了中国乡村社会的基本构造 ,它是家族本位的财产法秩序的基础 ,进而决定了近代中国司法在当时的历史空间中只能扮演行政性工具这样的角色 ,其本质在于维护伦理化的政治秩序 ,而不重私人财产的保护。  相似文献   

14.
诉权理论与中国少数民族诉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传统诉权理论暴露出深层次问题:以法律规定的实体权利架构诉权;忽略诉权当事人主体地位;把诉权视为审判权的产物.诉权是公民发动诉讼的基本权利,既不是一般实体权利,也不是一般程序权利,属于人权范畴.中国少数民族诉权保障严重缺乏,必须进行相应的改革.  相似文献   

15.
民事纠纷解决的第三领域——法院委托调解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委托调解是对法官主导下诉讼调解工作适度社会化的新模式探索。法院委托调解是国家力量与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的纠纷解决机制,在民间调解人指挥调解程序的背后是法院司法权的支持和支撑。委托调解虽然以当事人的合意为基础,但因为调解程序的开始和调解结果都有法院司法力量的介入,法官裁决或命令的作出有时会使当事人的诉讼权利受到一定的限制,因此,在法院委托调解中也应当强调当事人的程序保障权。  相似文献   

16.
以严格区分公、私为基础的传统诉讼模式在风险社会面临着不少挑战,如传统的诉讼分类难以涵盖不断涌现的新社会冲突、超个人的集体利益主体的诉讼资格问题凸显、个人诉讼成本的增加使其远离司法.为应对挑战,传统诉讼模式应当变革:一是通过集团诉讼或公益诉讼适度地扩大当事人资格:二是完善配套制度,降低受害人诉讼成本,提高其诉讼收益,使其既可能也愿意"接近司法",而不是选择文明社会之前通行的"私力救济".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当事人对论构造及其保障作为基点,探讨民事诉讼中事实探知的一般法理。文章认为,当事人对论表现为“对抗性”与“协同性”两层构造关系。当事人对论的“对抗性”是事实探知的基本构造形态,透过双方具有“竞争”性的对论,从正反两方面积聚诉讼资料;对论的“协同性”是对“对抗性”的补充和完善,以此构成事实探知的理想状态。本文的研究,侧重于当事人水平方向的作用关系对于发现案件真实的重要意性,进而探讨当事人对论的程序保障之一般法理。  相似文献   

18.
第一审民事诉讼案件适用普通程序或简易程序,一般依据原告起诉时的诉讼标的金额或价额,或依据民事案件的性质由法院裁量。为维护诉讼程序的安定性,经法院决定适用何种程序后,一般不允许任意转换程序。但诉讼程序是为诉讼案件服务的,诉讼程序的每一项形式规则,都应当与诉讼公正和诉讼效率这两大基本价值联系起来。当事人基于其程序主体地位,合意选择将民事案件由适用普通程序审理改为适用简易程序审理,人民法院在兼顾程序安定性等要求、在程序转换不致迟延诉讼的情况下,允许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民事案件转换为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符合民事诉讼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诉讼效率作为我国民事司法改革的目标之一是值得肯定的 ,但在提高诉讼效率的改革中 ,有的举措事实上已妨碍或损及了当事人对诉讼权利的行使 ,导致提高诉讼效率与保障当事人诉讼权利之间的冲突日益凸显。为此 ,必须在提高诉讼效率与保障当事人诉讼权利之间寻求基本的平衡点 ,明确两者在诉讼公正指标体系中的地位和对实现诉讼公正不同的作用 ,以使立法在提高诉讼效率和保障当事人诉讼权利之间能够作出合理的定位和选择  相似文献   

20.
从目的、功能而言 ,通说认为行政诉讼一是保护个人权利 ,二是确保行政的适法性。因此从理想状况而言 ,行政诉讼应是主观诉讼与客观诉讼的并行与融合。所谓行政客观诉讼是指原告提起行政诉讼的目的不在于维护自己的主观权利 ,而是为了维护公共利益 ,监督行政主体履行其法定义务或撤销其有违于公共利益的行政行为 ;而行政主观诉讼则属于是私益诉讼 ,是指当事人提起行政诉讼的目的仅在于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以防止自己的合法权益被行政主体侵害或在被行政主体侵害后 ,请求恢复自己的合法权益 [1]。考察各国行政诉讼的理论与实务 ,传统的行政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