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鑫园澡堂,是烟袋斜街里的一家较大的店面。鑫园澡堂位于烟袋斜街东口内不远处,紧挨着大石碑胡同的南口,是一家有着上百年历史的老店,在北京恐怕也算是屈指可数的一家老浴池了。据说鑫园澡堂最早的东家,和前清慈禧太后的红人大太监李莲英还有些关系。鑫园澡堂历经晚清、民初、日伪和民国几个时代,直到现在仍然在为民众服务,实在是难得。  相似文献   

2.
关于慈禧太后的身世,据说史学界已基本达成共识,承认其确系长治市郊区上秦村人,她的童年生活充满神秘色彩。笔者广泛搜集材料,并有幸研读了徐万斌先生的《慈禧确是长治人》一文,由此初步勾勒出慈禧太后童年时在长治的生活历程。现讲与读者共享。清道光十五年公元1835年十月初十,慈禧出生于长治县西坡村的南道上刑部街注:据说西坡村出过个刑部大人,所以这个地名叫刑部街,父亲王增昌,母亲李氏,慈禧乳名王小慊。小慊自幼聪明伶俐。在她3岁时,西坡村遭到百年不遇的大旱灾,颗粒无收,村民仅靠糠菜树皮度日。无奈之下,王增昌只好携妻女沿村乞讨。途…  相似文献   

3.
慈禧太后(1835~1908),又称“西太后”、“那拉太后”。这位当年被捧称为“老佛爷”的女性,即使在现代中国也是家喻户晓的人物。1861年,成丰皇帝病死热河,她的儿子载淳继承皇位(即同治皇帝),她被尊为圣母皇太后。次年,同治上徽号称“慈禧太后”。  相似文献   

4.
生意人的惯例就是拜关帝,在吉隆坡设立的 第一间庙宇就是开帝庙。先贤选定适当的地点,即在思士街转入谐街一地。建起第一间关帝庙来。关帝庙也就是今天依然屹立的广肇会馆,刻下色泽鲜明,红墙绿瓦的关帝庙。经过重修的新面貌,到今天依然香火鼎盛。 关帝庙建成以后,华人在吉隆坡经营各行各业的生意都蒸蒸日上,很多商家都捞到盘满钵满。生意只有越做越火。马来西亚吉隆坡关帝庙  相似文献   

5.
元木 《老友》2003,(10)
1840年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官僚李鸿章在同帝国主义列强谈判、签约、通商、互派外交人员等外交活动中,看到别国庄严悬挂国旗,而中国却无旗可挂,深感有失"天朝威仪"。于是上奏慈禧太后,请求颁制国旗。慈禧就命李鸿章负责设计图案。经过征集筛选,李鸿章上呈了八卦旗、黄龙旗、麒麟旗、虎豹旗等多种方案,供慈禧太后选定,最后决  相似文献   

6.
胡绳同志在《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一书中,对百日维新中的光绪皇帝作了新的评价,认为,百日维新中的光绪皇帝实际上执行的是洋务派的政治路线。他还认为,光绪皇帝之所以实行变法,不过是企图利用维新派,同慈禧太后展开一场争夺权力的斗争。苏沛同志的文章《戊戌维新中的光绪帝是维新派还是洋务派》(见《社会科学战线》一九八二年第二期),基本上也是持这种见解的。光绪皇帝是洋务派吗?本文仅就下列几个问题,谈一点同胡、苏二同志不同的看法。  相似文献   

7.
广州市怀圣清真寺门内悬挂着的"教崇西域"匾,虽有光绪皇帝印章,但不是光绪皇帝写的;虽然字体似慈禧太后笔迹,但也不是慈禧太后写的。很有可能是光绪皇帝允许复制的。牵线人可能是清末著名回族外交家杨枢。  相似文献   

8.
1908年11月,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相继死去。一对母子,两个政敌,一个是38岁的盛年,一个是78岁的老者,他们的死,相隔不到20小时,这仅仅是历史的巧合吗?  相似文献   

9.
贾维双 《北京纪事》2011,(7):109-110
京城仅存的牌楼街 国子监街是一条东西走向的街道,因孔庙和国子监在此而得名,至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明朝叫“国子监孔庙”,清朝称“成贤街”,民国以后又叫“国子监”,1965年正式命名“国子监街”,1984年定为北京市级文物保护街。  相似文献   

10.
周桂珍 《社区》2014,(25):31-31
这天,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区曲江街道洼字街社区居民唐永一来到社区,没说几句话,就开始哭。唐永一自从解教后,多次表示,一定洗心革面,重新做人,不再给社会和家庭增添麻烦。这么多年来,唐永一在社区办理了低保、申请了租房补贴,感受着社会的关爱,一直也是开开心心的,今天为什么会这么激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