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逻辑起点问题琐谈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每一门科学理论,都有逻辑起点、逻辑中介和逻辑终点,抓住了这三点,才算抓住了一门科学理论的“纲”。而每一门新兴学科的最后形成,也都必须首先准确确定逻辑起点,这样,全部理论才能从起点开始逐步展开。逻辑起点的最后确定虽然以某一门学科理论的大量积累为重要基础,但有关逻辑起点方面的理论以及前人在确定逻辑起点方面的实践经验,可以为我们在确定新兴学科理论逻辑起点时提供借鉴。为此,本文主要阐述了以下三个问题:逻辑起点的确定是一项艰巨的任务;黑格尔关于逻辑起点问题的主要思想;《资本论》逻辑起点的几个主要特点。几点结论:起点问题的重要性,要求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必须下大气力;起点问题确定的长期性和艰巨性,要求我们必须正确对待新兴学科形成中出现的非规范性问题;可以借鉴前人确定逻辑起点的成功经验;理论研究工作也不要受逻辑起点理论的制约。  相似文献   

2.
借助辩证法确定唯物史观的逻辑起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如何建构唯物史观理论体系是很值得探索的一个问题。恩格斯认为,建构唯物主义历史观,“只有借助干辩证法才有可能。””而借助辩证法建构唯物史观理论体系,首先就要确定它的逻辑起点。因为只有从正确的逻辑起点出发,唯物史观理论体系中的概念、范畴才能有序地展开,各个概念、范畴间的联系及其规律才能有序地表达出来。但是,关于唯物史观的逻辑起点,多年来哲学界是有不同意见的。下面,我们从方法论角度,就这个问题提出一些粗浅意见,以求把这个问题的讨论进一步深入下去。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把自己的辩证法思想规…  相似文献   

3.
本文探究的基本问题是理性选择理论的逻辑起点发展脉络是什么.首先对理性选择理论的几个核心概念追根溯源,从中挑选一些代表人物的观点,进行学术脉络的梳理,发现其内在的演变逻辑,在此基础上,提出有待进一步讨论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美学是一门复杂而困难的精密科学。凡是困难的研究对象,其所以困难的原因之一,就在于不容易理出头绪,把握它的复杂的内外关系。在这种情况下,如何确定研究的逻辑起点,关系到研究的能否深入甚至成败。逻辑起点确定得好,就象抓住了网的纲和衣的领,可以顺当地提挈起来。逻辑起点确定得不对,就会象对付一团乱麻,费尽气力而理不清楚。有人说,研究美学应当从美感经验开始;有人说,美学应当从研究艺术开始;还有人说,美的本质的哲学探讨,应当成为美学研究的当然逻辑起点,因为它是整个美学的基础和核心。这些说法,我都不敢苟同。把美感经验作为美学研究的逻辑起点,许多心理学派的美学研究者早已这样做了。把艺术美作为美学研究的逻辑起点,也有人这样做过,但是他们却  相似文献   

5.
逻辑起点是理论体系的出发点、生长点、突破点、联结点、基本点.环境社会学的逻辑起点有几种可供选择的方案:一是"世界",二是"环境",三是"社会",四是"相互作用".但是,上述概念不完全符合逻辑起点的要求.而"相交"作为从物理学中移植过来的范畴,可以更好地反映环境与社会的相互作用,从而可以成为环境社会学的逻辑起点,即它不仅是环境社会学的历史起点(发生史和认识史的起点),也是它的逻辑起点,具有历史的与逻辑的相统一的特征.在这个起点中,包含了环境社会学全部发展的萌芽,由此可以展开环境社会学丰富的内容.  相似文献   

6.
试论编辑学的逻辑起点王玉堂编辑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从50年代提出命题到现在,得到了长足发展,尤其是近年来,我国在编辑学理论方面已出版了10多种著作。这些著作为编辑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初步奠定了基础,确定了本学科的概念、范畴、研究对象、内容以及研究方法等...  相似文献   

7.
列宁关于社会主义逻辑起点探索的当代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列宁在其晚年短暂而有限的社会主义探索当中,经历了向社会主义的“直接过渡”到“迂回过渡”的历史转变,现实促使他深入地思考社会主义发展的逻辑起点问题。经过新经济政策的实践,他提出了“国家资本主义就是社会主义的前阶”的著名论断,确定国家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发展的逻辑起点。列宁关于社会主义逻辑起点的探索,对社会主义的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8.
论"道"与中国文化自然观的逻辑起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道既是从自然中来,又体现为自然本身.可以说,道就是自然,自然就是道.道和自然是一而二、二而一的关系.因为道是中国文化的最核心范畴和命脉所在,而道又等同于自然,这样,从内在逻辑上,"自然"就顺理成章地过渡为中国文化的最根本的特色和最基本的构成.所以,从自然观入手研究中国文化就等于直指关键和要害,就可以抓住中国文化的命脉所在.从这个逻辑认识的背景下,我们不仅可以说道是中国文化自然观的逻辑起点,而且,甚至可以说道还是全部中国传统文化的逻辑起点.  相似文献   

9.
确立学科的逻辑起点对学科理论体系的构建至关重要。"作为专业的教师"是教师教育学的逻辑起点,它是教师教育学科体系中最简单、最基本的起始范畴,也是与教师教育实践与教师教育研究的历史起点相一致的逻辑起点。"作为专业的教师"既是教师教育学的"起点"又是"终点"。  相似文献   

10.
如所周知,唯物史观是马克思的“第一个伟大发现”,它不仅有力地推动过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形成,同时也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思想基础。由此来看。历史地再现唯物史观的逻辑起点,也就成了如实理解唯物史观的一个关键。近些年来,随着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逐步深入,我国哲学界曾就唯物史观的逻辑体系展开过讨论,其中也涉及到逻辑起点问题。但目前看来,在这个问题上大家还没有达到共识。  相似文献   

11.
<正> 确定科学体系范畴的“逻辑起点”,对于形成科学的理论体系是十分重要的。因为,从正确的逻辑起点出发,理论的辩证内容和系统联系才能逐步展开,才能形成有内在结构和层次的理论体系。对于自然观范畴体系的形成也是如此。一、怎样确定自然观范畴的“逻辑起点”  相似文献   

12.
到目前为止,伦理学尚未形成一个统一的理论体系,在思维向度、研究方法、价值功 能、理论视野等方面存在着分歧,根本原因在于对伦理学应当以什么为逻辑起点来构筑自身 的理论体系理解不清,价值呈现不明,致使伦理学失去了应有的科学性和生命力。伦理学应 当以对人性的正确分析为逻辑起点,既注意行为的如何,又注意行为的应当,这样才能既有 利于克服人性中恶的一面,又有利于引导人性中向善的一面,使伦理学真正成为“行动的艺 术”。  相似文献   

13.
任何一个成熟的理论体系,包括各种经济哲学体系,均有自己的逻辑起点或“假定”。从这个逻辑起点或“假定”出发,按照逻辑规则顺序,可以建构出一个自圆其说的形式体系。起点的选择,在相当大的程度上表现着选择者对有关问题的根本看法和立场,同时也从根本上表现着该体系与其它体系的区别。可以说,一个理论体系的品位和质量,首先是由其逻辑起点或“假定”选择的品位和质量决定的:错误的理论体系,往往起因于它的逻辑起点选择有错或不准确;正确的科学的理论体系的首要要求,是其逻辑起点选择必须正确无误。一、不能把《资本论》逻辑起点搬用于邓小…  相似文献   

14.
门晓红  周广坤 《理论界》2009,(1):103-104
科学社会主义作为马克思主义的核心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归宿.但是科学社会主义研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哪里,即科学社会主义的逻辑起点在哪里?长期以来,这个问题并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学术界也没有关于科学社会主义的逻辑起点的明确论述.然而,这样一种忽视却给科学社会主义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带来了许多不利影响.本文对科学社会主义逻辑起点研究状况做一综述,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科学社会主义学科的逻辑起,点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5.
任何称得起体系的科学理论,都有自己的逻辑起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理论体系,当然也有它的逻辑起点.一般说来,特定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应该同时符合两个基本规定:第一,它是历史起点在理论上的本质反映.就是说,逻辑起点要与历史起点一致,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历史从哪里开始,思想进程也应当从哪里开始"①.第二,它是整个理论体系得以形成的核心生长点.就是说,由逻辑起点可以推演出整个理论的大部甚至全部内容,就像马克思<资本论>中的"商品"一样.本文认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是"党的先进性".  相似文献   

16.
一、逻辑起点范畴的一般特点 所谓确定逻辑起点,也就是要找出多样性统一的基础。概括起来有这么几个特征,首先,它是对象的最简单和最一般的本质规定。其次,它是构成具体研究对象的基本单位,如同动植物机体中的“细胞”一样。再次,它以“胚芽”的形式含着对象整个发展过程中的一切矛盾。例如在马克思的《资本论》中作为逻辑起点的“商品”正是如此。因为商品关系在资本主义的经济关系中是最简单的和最一般的关系,它是构成资本主义经济的基本单位。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对资产阶级社会说来,劳动产品的商品形式,或者商品的价值形式…  相似文献   

17.
宪法监督的理论起点及其逻辑展开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吴延溢 《江汉论坛》2002,3(2):53-55
宪法监督客体是宪法监督理论的逻辑起点,由此出发,可以演绎出宪法监督的对象、主体和内容等一系列范畴。许多人在讨论宪法监督问题时,总是急于设计这样或那样的制度模式,而未致力于基础理论的构造,因而容易产生一些概念混淆和观点分歧,这些问题都有必要在构造宪法监督理论时逐一解决。  相似文献   

18.
对中国哲学的研究不能忽视它自身发展的逻辑起点和独特的阐述方式,而应从这个逻辑起点出发来追寻和探讨这一本土哲学发展的逻辑轨迹,以避免这一研究长期停留在资料的论证和搜集整理的水平上。关于中国古典哲学的逻辑发展问题,近年来已经引起了有关学者的注意.并且取得了一些初步的研究成果。如冯契先生在《中国古代哲学的逻辑发展》一书中,明确  相似文献   

19.
古希腊美学作为西方美学史的光辉开端,它的重要性至少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把握;第一,它开拓了美学这门学科的研究领域;第二,它确立了美学这门学科的基本概念和范畴;第三,它提供了美学研究的基本原则和方法;第四,它阐发了孕育着后来许多重要理论体系胚胎的观点和结论.古希腊美学是一个取之不尽的思想宝库,历史上几乎没有一个美学家或者美学流派没有从这个宝库中得到思想的启迪和教益,而且,即使在马克思主义美学诞生之后,它的光芒依然象古老的哈里克岛的灯光一样熠熠生辉.那么,古希腊美学作为欧洲美学的起源和基础,它有没有一个统一的逻辑起点呢?如果有,那这个逻辑起点又是什么呢?从学理上看,列宁在《哲学笔记》中所说的:“范畴是区分过程中的一些小阶段,即认识世界过程中的一些小阶段,是帮助我们认识和掌握自然现象之网的网上的组结”①的观点为我们把握古希腊美学的逻辑起点指明了方向.我们知道在古希腊那个特定时代所造就的一大批思想家和理论家的著作(包括残篇)中提出了一系列和中国古代诗学一样独具民族特色的概念和范畴.比如:美、丑、悲剧、喜剧、崇高、优美、滑稽、匀称、和谐、秩序、理式、整一、摹仿、灵感、想像、净化等等.如果我们把这些美学概念和范畴看成美学理论的网上组结,并把这些“  相似文献   

20.
任何理论体系都有其内在的逻辑结构。借鉴马克思《资本论》的逻辑方法,分析邓小平理论体系,可以看出:邓小平理论的内在逻辑是以社会主义现代化为逻辑起点,以对社会主义本质的高度概括为核心,用『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条主线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所包含的一系列基本问题逻辑地联象起来,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严谨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