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峰 《学术论坛》2007,30(9):7-10
博弈逻辑是近年来兴起的一个逻辑学的新分支.理性人假设,即所有的参与人都是理性的,是博弈逻辑的基本假定,然而理性人假设在现实中遇到了挑战.文章对理性人假设面临的困境,包括完全理性假设的困境、个体理性与集体理性的冲突等问题进行分析和评价,从而夯实博弈逻辑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理性选择理论的建构以理性经济人假设为基础,注重演绎方法的运用,因其逻辑与现实的不尽一致而遭到广泛批评。当代不确定性理论的发展也对理性选择理论提出了挑战,丹尼尔.卡尼曼即通过分析不确定性条件下人们的决策心理而提出期望理论,销蚀了理性经济人假设,从而使理性选择理论纠结于理性和不确定性之间,陷入了要理性还是要充分应对不确定性的两难境地。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借鉴社会学的狭义理性选择理论,运用系统论的方法,以经济与文化的关系为逻辑主线,对当前"六合彩"泛滥地区农民理性问题进行分析.本研究的启示是改善农民的社会经济文化条件,改变农民的意识和认知力,是促使农民理性选择系统结构合理化的必由之路,也是促使农民形成"正面的"经济理性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4.
针对罗尔斯提出正义理论属于理性选择理论的见解,批评者表示,罗尔斯是康德主义者,康德道德理性学说冲突于理性选择理论的理性人假设。罗尔斯在康德的道德人观念基础上构建一套细致的正义原则证明程序。他的两个基本理念"自由平等的道德人"理念和"社会合作体系的社会"理念,与理性选择理论倡导的理念截然不同。后者将社会视为基于个人理性的竞争性协调体系,生活于其中的理性人以追求效用最大化为目的。通过考察可知,罗尔斯提出的是一种双重理性假设,它既源于康德道德哲学,又超越康德道德哲学。单从理性选择视角批评罗尔斯正义原则的辩护逻辑有失偏颇。罗尔斯描绘了这样一个良序社会,正义感是生活于其中成员的首要美德;公平正义是自由平等且通情达理者的理性选择。罗尔斯晚年对公共理性的推崇,改变了其早期对个人理性的偏好,其公共理性观念是"通情达理的人"观念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王学军 《兰州学刊》2007,1(7):48-50
基欧汉的学术贡献主要在于对国际机制方面的研究,他在这一方面的理论成果就是国际机制的功能理论.他在接受新现实主义假设的前提下,指出了现实主义从理性选择到背叛的单一逻辑缺陷,论证了理性选择导致合作的逻辑.因为国际机制的功能.霸权后合作是可能的.以拉卡托斯的标准来分析,国际机制的功能理论,超越了霸权合作论的经验内容,解释了霸权合作现象,自身也在一定程度上得以证实,因而是一种理论的进步.  相似文献   

6.
陈毅  匡自明 《兰州学刊》2007,(3):114-115,9
经典理性选择理论(芝加哥学派、经典博弈论)具有远大抱负但也存在明显不足.修正的理性选择理论(奥地利学派、演进博弈)对其完善,并探讨其理论特征.因而,正确理解理性在解决集体行动困境中寻求合作均衡解的效度和限度,才是我们对待理性选择理论的正确态度,理性运用既有其必要性和效度,又存在理性所不及的地方,那么,走出集体行动的困境,寻求演进稳定均衡状态的形成中,人们理性不及的地方,上帝在其中掷棋子.  相似文献   

7.
法经济学是经济学意识形态在法律领域里的具体体现,是经济学逻辑向法律领域的延伸.尽管法经济学有诸多理论流派,各自存有不同的理论表现,其学术观点也不尽相同,但从整体上看,他们的基本理论逻辑是一致的,都是按照如下逻辑,即"理性经济人+法律效率观+经济学方法"这种图式展开理论的.也就是说法经济学的理论演绎,其逻辑起点是"理性经济人"假设,在此基础上运用"法律效率观"这个核心的价值尺度,加之经济学方法的使用,以此展开理论述说和问题分析的.本文就此相关问题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8.
理性选择理论作为经济学的核心内容,在社会学中的应用面临一系列的理论困境和难题.诸如个体行动与集体行动、完全理性与有限理性、理性计算与感性冲动等重要概念之间的关系,前辈学者已作了有益探讨,然而理论普遍主义与情境特殊主义之间的矛盾却为相关研究所忽视.在梳理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将理性选择置于宏观与微观情境交织互构的文化制度背景下,提出理性的嵌入性与选择的文化性这两条重要路径,并结合中国文化情境分析理性选择理论的本土化问题,有助于解决理性选择理论在社会学研究中的“分析短路”问题,实现理性选择理论在中国社会学研究中的调试、修正与发展.  相似文献   

9.
制度变迁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探讨制度变迁的理论更是纷繁复杂.纵观整个理论发展过程,我们发现合理定位制序分析中的理性问题,是正确处理人类社会发展尤其是社会转型过程中理性建构制序和自发演进制序关系的前提.本文在综合比较凡勃伦-康芒斯-诺斯建构理性观和斯密-门格尔-哈耶克演进理性观两条传统分析理路的基础上,提出以马克思主义实践理性观定位制序分析中的理性问题,整合两种社会制序,并推测人类有限理性的"有选择建构"模式可能是制序变迁的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10.
法经济学是经济学意识形态在法律领域里的具体体现,尽管法经济学有诸多理论流派,各自存有不同的理论表现,其学术观点也不尽相同.但从整体上看,他们的基本理论逻辑是一致的,都是按照如下逻辑,即"理性经济人+法律效率观+经济学方法"这种图式展开理论的.也就是说法经济学的理论演绎,其逻辑起点是"理性经济人"假设,核心价值标准是"法律效率观",加之"经济学方法"的使用,以此展开理论述说和问题分析的.  相似文献   

11.
论芝加哥法经济学理性人假设的修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芝加哥法经济理性观与新古典经济学理性观是一脉相承的,二者在理论的逻辑起点——理性上持有共同的立场。芝加哥法经济学推崇完全理性和工具理性,并用之对法律规则下行为人的行为选择问题展开了广泛的分析。但是,芝加哥法经济学理性观并非是新古典经济学理性观的“复制品”。芝加哥法经济学在运用新古典经济学理性观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对自身的理性观进行了修正,即在坚持工具理性的基础上,修改理性人假设的完全理性下的一些不适合现实的辅助性前提假定,以期增强其理论对法律规则下行为的解释力和预测力。  相似文献   

12.
不同哲学家分别从理性的不同层次对理性进行解读。这种单向度的理论,虽不能反映出理性的整体性,但表明人类理性具有一定层次性。不同层次理性对材料进行加工和创造依赖于主体各自的价值标准和选择意向;不同层次的价值标准和选择意向的冲突表明不同理性层次之间具有复杂性;理性的复杂性产生于理性系统跨越层次的相干关系。揭示理性系统层次结构和复杂性,对于理清技术(工具)理性与交往理性等价值理性的关系脉络,把握整体性的理性思想和学科之间的关系,挖掘新的认识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3.
宋清华 《天府新论》2004,22(6):37-41
康德的上帝观乃是对实践理性中道德公设的回应,是绝对律令得以实现的最后保证,它是一种逻辑的结果,而非理论的前后不一。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和《实践理性批判》中的上帝观是一致的,他的宗教观有助于我们思考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类似问题。  相似文献   

14.
索洛维约夫作为现代意义上的俄罗斯宗教哲学的奠基人,面对西方文明的冲击,和俄罗斯传统东正教的式微,力图借助于自由的理性,使宗教教义具有现代的形式,来改造和拯救神学.索洛维约夫宗教哲学的目的在于使宗教信仰具有理性,但他的宗教哲学自身的这种理论建设的逻辑需要,使他的哲学在理论取向上必然转向理性.《善的证明》一书的逻辑建构和理论内涵是索洛维约夫哲学思想理论特色和理性取向的最好的诠释.索洛维约夫宗教哲学的理性取向是合乎俄罗斯社会现代化发展需要的“理论创新”和“自我启蒙”,蕴含着深远的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15.
关于理性选择理论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彬 《东南学术》2006,(1):119-124
发轫于"经济人"假设的理性选择理论已经成为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流派中的一个重要理论范式.针对国内社会学界对理性选择理论认识上和运用上存在的偏差与不足,为澄清与加强对理性选择理论的认识,本文拟对理性选择理论进行一番厘清与梳理,揭示出理性选择范式所面临的困境,并对其理论的人性基础进行深刻反思.  相似文献   

16.
逻辑与理性之间存在着深层次的、内在的关联.在现代逻辑视域中,理性是精确的、普遍的,通常被视为一种单独的、先验的认知能力.究其实质,现代逻辑理性观突出的是对理性作合理性的理解,而这种理解在知识论上的根源正是自亚里士多德以来在西方哲学史上占据主导地位的关于知识的理论传统.  相似文献   

17.
现代西方科学哲学理性经历了从逻辑理性到历史理性的嬗变。逻辑理性把科学看作是由某种普遍的规范性方法论原则所决定的东西,并以牺牲科学的历史性为代价,用逻辑分析的方式去追问科学命题的意义。历史理性以“历史”的方式去再现科学的动态的现实发展过程,但历史理性具有强烈的相对主义倾向。历史的逻辑理性则将二者统一起来,在历史的发展中寻找逻辑的确定性和规范性。  相似文献   

18.
传统经济学的"经济人"假设对人性和社会价值关怀的缺失使得"理性经济人"预设因然而生,然而"理性经济人"假设仍然存在理念上的不足.理性经济人在促进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也在日益破坏着愈发严重的自然生态关系.生态危机便是"理性经济人"假设的后果.克服当代经济学理论和方法论研究的困境.必须以"生态理性经济人假设"为基点.循环经济作为本质上的生态经济是"生态理性经济人"的活动."生态理性经济人假设"是生态经济和循环经济的逻辑起点.  相似文献   

19.
作为法律经济学的逻辑起点,理性选择理论的内涵至少可以具有四种,即解释性含义、预期效用含义、自利含义和财富最大化含义。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认知心理学和实验经济学的研究对理性选择理论提出了诸多反证,如有限理性的反证、有限自利的反证等,并由此对传统法律经济学分析造成了强有力的冲击。正因为存在诸多反证,使得建立在理性选择理论基础上的传统法律经济学分析显的并不那么可靠,社会规范理论由此产生并作为理性选择理论的补充而日益为人所重视。  相似文献   

20.
史砚湄  陈东勇 《学术论坛》2007,30(11):33-36
经济利他主义具有底蕴深邃的意旨.在经济哲学的视野中.经济利他主义的非理性通过利他意向、情感等方式影响着人们的行为;经济利他主义的理性则表现为人际博弈中的利他实践理性,这是一种通过影响他人预期进而实际影响其选择的动态策略.非理性和理性的认知路径将全面敞开经济利他主义的问题境域,盈溢其特有的理论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