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劳动力市场是社会主义市场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了使它进一步适应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客观要求,本文对劳动力市场的现行结构进行了新的探索,认为可从质量结构、产业结构、地域结构几方面将劳动力市场划分为若干具有特征的市场,以利于提高劳动力市场管理水平,促进劳动力的合理流动。  相似文献   

2.
一、从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业机制 到新疆劳动就业形势问题研究1 .关于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竞争就业机制的必然性改革开放特别是体制转轨过程的实践告诉我们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 ,国有企业作为自主经营的市场主体进入市场 ,就必须按照市场机制要求运行 ,必须按照配置生产力要素要求投入物质生产资料和劳动力。这就要求国有企业走减员增效之路。从按计划体制配置劳动力转到按市场体制要求配置劳动力的轨道上来。然而 ,按照市场体制要求配置劳动力 ,就意味着必须承认劳动力是商品 ,必须按照商品经济的基本法则———价值规律进行劳动力交…  相似文献   

3.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商品市场的发育,需要有健全的要素市场,其中包括劳动力市场的配合。有计划地开放劳动力市场,是完善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要求。近年来,以劳动合同制为标志的社会主义劳动力市场,正在我国逐步实施,大锅饭、铁饭碗、统包统配的旧体制已开始在改变。在这种情况下,有些人认为,社会主义劳动力也是商品,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必须包括劳动力商品理论。我认为,劳动力商品论与社会主义是完全相悖的。开放劳  相似文献   

4.
劳动力流动要求形成劳动力市场.开放社会主义劳动力市场意味着让劳动力从行政分配领域走向流通领域,用市场机制来分配社会劳动力资源,让企业和劳动者自主地选择人员和职业.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为什么还存在劳动力市场,理论界已经提出了许多理由,本文从另一个角度对这一问题作点论证.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劳动力市场与资本主义劳动力市场有本质区别,共特点是:第一,从经济条件上,社会主义劳动力市场大量的主导方面是在公有制基础上,在国家计划指导下进行的,是国家计划的补充。第二,从反映的生产关系上看,社会主义劳动  相似文献   

6.
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力是不是商品,一直是我国理论界和改革实践中面临的重大问题。自从党的十四大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确立之后,特别是十四届三中全会又提出要培育劳动力市场的问题后,实际操作中开始把劳动力当作商品,理论上也基本上得到了共识。大多数人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必须要求各种社会经济资源进入市场,通过市场进行配置,劳动力是资源,就要由市场配置,就要商品化。尽管如此,学术界的争论并未停止,相当多的人持相反的态度,认为如果社会主义劳动力是商品的话,是与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相违背的,是与劳动者的主人翁地位和实行按劳分配原则相矛盾的。而且这两种观点的争论有  相似文献   

7.
《社会科学》1986年第2期发表的徐海阔同志的《社会主义劳动力流动和劳动力市场》一文认为,“社会主义劳动力市场具有非商品性”。对此我有不同看法。我认为,在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条件下,商品性是社会主义劳动力市场的一个基本属性。倘若否定社会主义劳动力市场的商品性,这将意味着什么呢?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劳动力市场是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产物,也是市场经济发展所必需。然而,劳动力市场不同于一般商品市场,劳动力市场不仅  相似文献   

9.
对培育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劳动力市场的思考赵波党的十四大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市场经济体制要求加快市场体系的培育。在我国,经过14年的改革开放,已形成了一定规模的市场体系,但结构不完备、发展不平衡,尤其是劳动力市场的...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劳动力是不是商品?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理论问题。如果继续否认其滴品性,公有制经济的劳动者能否进入劳动力市场,我国的劳动力市场又该如何建立;如果承认其商品性,劳动者的收入是不是劳动力价值或价格,按劳分配又该如何进行。显然,对这个问题作进一步的探讨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它关系到企业的深化改革,关系到市场体系尤其是要素市场的培育,关系到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劳动用工制度和收入分配制度的确立,等等。我们认为,公有制经济中劳动力的商品性是有客观依据的。一、在现代商品经济中,商品价值构成…  相似文献   

11.
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它要求建立起一个包括商品市场(含技术商品)、资金市场和劳动力市场的市场体系。本文打算对社会主义资金市场某些观念问题的认识以及开放资金市场等问题,作一点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2.
开放劳动力市场不是一般的人才交流,也不是为了解决当前的就业问题。开放劳动力市场是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内容之一,是合理地分配劳动力资源的客观要求。第一、开放劳动力市场是企业合理使用劳动力的客观要求。在商品经济中,企业总是力图用最小成本获取最大利润。企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数量比例关系,在一定的技术条件下,生产资料价格的变化,和该企业生产的产品价格的变化都必然引起劳动力和生产资料的比例关系的改变。而生产技术的变化则从根本上改变这种  相似文献   

13.
(一)讨论要不要开放劳动力市场,首先必须搞清楚什么是劳动力市场.我认为,尽管劳动力市场可能规模不同、大小各异、形式多样,但应有实质的共性、相同的特征、确定的涵义.应该说,劳动力市场不论它有怎样的多样性,但它的实质应该是商品交换的场所;不论它有多大的计划性和适应社会主义要求的可变性,但必须是以劳动力价值为基础的通行等份交换的  相似文献   

14.
建立与完善社会主义劳动力市场的任务,已经提上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日程表。然而,要建立社会主义劳动力市场,首先碰到的一个难以回避的问题是: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条件下,劳动力是不是商品?对待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既直接影响着要不要建立劳动力市场的宏观决策,又进而影响着建立什么样的劳动力市场的目标选择。马克思主  相似文献   

15.
一、承认劳动力市场的必要性,必然要承认劳动力的商品性近年来,特别是1985年以来,理论界开始重视对社会主义劳动力市场问题的研究.不少同志发表文章,分析了社会主义劳动力市场存在的必然性,同时阐明了劳动力的流动必须采取商品交换形式,在此条件下,价格——供求——竞争是劳动力合理流动的基本调节机制.这是对传统观念的一个突破.但同时,这些同志却讳言社会主义劳动力具有商品性质,认为社会主义劳动力市场与劳动力具有商品性,这二者不能等同,也无必然联系.这就不免要陷入自相矛盾之中.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培育和发展劳动力市场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重点之一。本文认为,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力仍然具有商品属性;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中,劳动力必须作为生产要素进入市场进行交换。以逐步形成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双向选择、合理流动的劳动力市场机制。’一、必须承认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力具有商品属性马克思曾经论述过资本主义私有制是劳动力成为商品的一个重要条件,这使劳动力商品成为~个与社会生产关系和分配关系相联系的敏感的概念。一提…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劳动力市场的建设和管理进行论述,提出了现代劳动力市场建立和管理的构想,通过劳动力的证件化,实现市场化管理和电子计算机系统管理,从而促使我国统一的劳动力大市场健康运行。  相似文献   

18.
劳动力商品化是社会主义劳动力配置的必然选择李锋党的十四大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决定,明确提出社会主义劳动制度改革,要逐步建立劳动力市场,形成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双向选择、合理流动的就业机制。这就意味着我国劳动力资源配置将采取劳动力商品化即市场配置...  相似文献   

19.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逐步建立,开放劳动力市场,就被提上我们经济工作的议事日程。这是一个新事物,需要对它从理论上、实践上进行探索。 流动所需 势在必行 有没有必要开放劳动力市场?这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回答应是肯定的。这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中劳动力需要流动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20.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经济改革的目标模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主要从两方面制约并规范着我国劳动制度的改革:(1)市场经济要求社会通过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来配置劳动力资源;(2)有关劳动力资源配置的其他管理都应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劳动制度的基本规范市场经济是以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基本方式和主要手段的经济,是商品生产发展到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