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以当代法国著名女作家玛格丽特?杜拉斯的一部作品--《来自中国北方的情人》为个案,来分析她的文学创作所体现的"后殖民书写"的具体形态;以她的文学文本中对东方形象的建构,来论说一种自觉或不自觉的"后殖民书写".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当代法国著名女作家玛格丽特?杜拉斯的一部作品——《来自中国北方的情人》为个案,来分析她的文学创作所体现的“后殖民书写”的具体形态;以她的文学文本中对东方形象的建构,来论说一种自觉或不自觉的“后殖民书写”。  相似文献   

3.
李晓劲 《科学咨询》2007,(10):32-33
《呼啸山庄》作为艾米莉.勃朗,一位英国女性小说家,唯一的一部小说,人们已经从许多反面对它进行了研究.这部小说反映的是人和大自然的本质.人,和自然一样,本质上都不是虚伪的,而是单纯、质朴,而充满热情的,它本身充满了激情,充满了激烈而眩目的变化.这一切本质特征都在《呼啸山庄》的朴素、简单的单词选择,简短的句子使用,以及诗歌一样的语言中生动地展现出来.  相似文献   

4.
到底什么是个人品牌?美国的玛莎就是一个很成功的例子。传授烹饪、家庭装饰以及园艺的她根据自己的专长,出版了生活杂志、书籍、并且制作了电视节目“玛莎的情趣世界”将玛莎建立为家居生活的品牌,代表一种独特的生活品位。当然你大可不必像玛莎一样登上媒体、自立门户,只要找出你自己的特色、卖点同样可以建立个人品牌。很多人在工作时和下班后判若两  相似文献   

5.
丁邦文 《决策》2012,(1):95
随着这部小说的问世,我的"秘书三部曲"也算暂告一段落了。《唇齿》、《玉石》、《人事》构成了一个系列,也相当于《中国式秘书》的"精华版"。放眼当今小说创作,官场题材可谓热闹非凡,其中当然不乏精品佳作。但不容置疑的是,很多小说令人读过之后迅速淡忘,难以留下深刻印象。究其原因,我个人认为,一是有些外行写手胡编乱写,明明不知究竟、  相似文献   

6.
从女主人公凯瑟琳的角度分析了《诺桑觉寺》的主题意义,即女性的自我觉醒和自我实现。这部看似浅显的小说蕴涵了奥斯丁对女性成长的关注与思索。  相似文献   

7.
季栋梁 《决策》2013,(4):95
《蝴蝶效应》是我正在写作的系列小说中的一篇。这个系列我先后写了《例假案例》《钢轨》《白衣苍狗》《对一场雪的寄托》等几个中篇,发表后反响不错。事实上,这部小说最初的构思是想写一部反映农村孩子随打工父母进城读书的艰辛历程。这些年随着数以亿计的农民工进城打工,农村孩子的读书出现了大问题。一部分孩子留守乡村,依旧在日渐衰败的乡村小学读书。  相似文献   

8.
正毛泽东读《西游记》,和读我国其他优秀的古典文学名著一样,开始是当故事读的,后来就联系我国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工作中的实际,从各种不同的视角去阅读,去理解,去运用,去说明实际问题。从政治的视角阅读《西游记》《西游记》是一部著名的神话小说,从政治的视角去阅读这部小说,这不能不说是毛泽东阅读《西游记》的一大特点。1957年2月8日,毛泽东同文艺界的同志有一次谈话,旨在宣传"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号召社会各界帮助共产党  相似文献   

9.
张婷 《管理科学文摘》2009,(29):349-350
英国作家约翰·福尔斯于1969年发表的长篇小说《法国中尉的女人》,该书的结构方式非常独特,有三个不同的结局,因此,一出版就引起评论界和众多读者的关注。人们对其主题、人物、艺术技巧等方面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探讨,这部小说被称为“问题探索小说”。小说主人公莎拉·伍德拉夫是一个与维多利亚时代传统精神相悖,追求独立,  相似文献   

10.
<正>整整一百年前,一位叫陆士谔的上海青年创作了一部题为《新中国》的幻想小说。在这部小说中,陆士谔大胆地预测了一百年后在上海浦东举办万国博览会(即世博会)的情景:浦东和浦西一  相似文献   

11.
沈伟民 《经理人》2010,(8):116-121
年84岁的法国前总统瓦勒里·季斯卡·德斯坦(Valery Giscardd' Estaing)在去年10月出版了一本爱情小说《王妃与总统》。有人认为,这部小说暗指的是德斯坦自己和英国已故王妃戴安娜的一段婚外情。  相似文献   

12.
著名小说《菊》是由美国现实主义小说家约翰·斯坦贝克创作而成,被誉为世界上最伟大的短篇小说之一。小说《菊》描写的是普通人的故事。故事发生在加利福尼亚州萨利纳斯峡谷丘陵地带的阿兰牧场。主人公爱丽莎女士正在忙着照料自己种植的菊花。她的丈夫因为成功做成了一笔生意  相似文献   

13.
一个在抑郁的大家庭中长大的女孩,凭着百折不挠的精神最终跻身全美第二女富婆,这就是玛莎·斯图尔特的发家历程。虽然她曾身陷囹圄,遭遇了人生最大的挫折,但从她以往几起几落的经历来看,她从未被困境吓倒过。这也难怪如今的玛莎一出狱,就又迎来了事业的春天。  相似文献   

14.
舒泰峰  张静 《领导文萃》2010,(20):133-137
<正>《当中国统治世界》这部书于2009年6月首先在英国出版,同年11月在美国出版,在中国的出版时间则是2010年1月。在欧美书市,这本书跻身非小说类书籍畅销前十名;在西方社会,评论此书或议论此书观点的各种网站网页超过1000万。  相似文献   

15.
汪朗 《领导文萃》2014,(10):56-59
正"文革"前——第一次见江青《沙家浜》剧本改编之后,爸爸才和江青第一次见了面,这已经是1964年的冬天。爸爸第一次见江青是在中南海颐年堂。江青召见爸爸是她想搞一出新戏。当时小说《红岩》出版不久,在全国引起轰动。于是江青就想借用这个题材搞一个京剧《红岩》。  相似文献   

16.
綦娜 《管理科学文摘》2009,(25):313-313
福楼拜苦心经营文字,他要求自己的文字同时具有“诗的韵律和科学语言般的精确性”.鉴于对福楼拜语言文字的细致、精炼风格的研究成果己经汗牛充栋,本文将撷取《包法利夫人》中另外两个语言特色一自由间接引语和叙述话语的中断来阐述这部小说语言的创新之处。  相似文献   

17.
杜凤 《经营管理者》2012,(7X):376-376
本文通过文献研究法、归纳法,类比研究法等研究法,以《傲慢与偏见》中的书信为对象,通过举例分析其作用。简奥斯丁作为18世纪英国杰出的女作家,有着不可撼动的文学地位。几乎她的所有作品,都不同程度的采用了书信这一文学形式。在《傲慢与偏见》中,20几封信件足以体现她对书信的偏爱以及书信的独特魅力。本文主要研究小说中极具代表意义的几封书信。通过研究得出书信主要有以下作用:有利于间接描写小说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以及拉近读者与人物心理距离,从而使小说更客观,更具有戏剧性,更真实。因此,本文可以让人们认识到书信对于研究和欣赏文学作品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陈俊宇 《领导文萃》2011,(22):77-80
“炉火纯青”伪装术 1818年,清代作家李汝珍的小说《镜花缘》问世。在这部小说中有一个“两面国”,国中的人长着两张脸,前面一张脸倒是寻常,后面一张脸却是十分丑陋凶狠、狰狞龌龊,轻易不能露出的。而且尤为奇怪的是,越是前面那脸正气凛然、相貌堂堂、慈眉善目或者天真烂漫,背面那张脸越是猥琐奸邪、恶形恶状。所以,  相似文献   

19.
作为现代主义文学大师,伍尔夫对小说艺术表现形式的探索对后世影响深远.在伍尔夫的众多作品中,最能体现其对传统小说形式革新的无疑是《海浪》(The Waves),其人物塑造方式与传统小说人物塑造方式迥然不同.如何理解这样的人物塑造方式呢?以“意识流”一语冠之?本文立足文本,结合英国小说传统,联系时代背景,将对其进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20.
众所周知,鲁迅已经成为一种超越学术的思想和文化标志.如果我们要了解和认识鲁迅,接近鲁迅的本体,感受作者的灵魂,还是应当从文本出发去体味鲁迅的灵魂.尤其是他的小说,备受人们关注,选人中学语文教材的就有《孔乙己》、《祝福》、《阿Q正传》和《药》. 小说往往以情节叙述取胜,所以学生往往会因故事的情节而忽略了小说的艺术魅力,这也是中学语文教学中的难点之一.造成这种原因常常是因为学生在阅读中还没有形成一定的鉴赏思维,找不到分析的切入点,而老师的引导和讲解则显得至关重要.笔者以《药》为例,来分析一下这些难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