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海明威还在年青的时候,就已经有了丰富的经历,形成了他对人类命运的看法和极能表现这种看法的文体风格。他自己可能还不曾想到,他小说的意境已被旁人点化到“说不尽”的地步。海明威一生写作,主要向人们展现了两个方面的生活领域:反战题材和硬汉形象。海明威小说的基调只有一个:悲剧;小说的人物结局也只有一个:死。悲剧尚可理解,但海明威  相似文献   

2.
海明威的妇女观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厄内斯特·海明威(1899—1961)是一位杰出的美国现代小说家。本世纪20年代他曾以“迷惘的一代”的代表著称于世。海明威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参加者,他的长短篇小说的背景多是一个被战争破坏了的萧条社会,一个墮落的世界。战争摧毁了一代人,特别是年轻人的心灵;他们对前途既无信心,又无希望,因而成为所谓“迷惘的一代”。战后社会经济的萧条,搞乱了人们的道德价值,更使女人堕落,而女人又去糟蹋男人。女人的淫乱,已成为人类生存最具破坏力的因素之一。因此,海明威的多数作品都贯穿着男女之间关系的描写。海明威是一个在个性上充满许多矛盾的人物。他即十分慷慨,又极端自私;他热爱生活,同时又一直不停地思考着死亡;他一生刚勇好强,但他的勇气终又结  相似文献   

3.
冰子 《社区》2006,(13)
在这个世界上,父亲是我最敬重的人。他是一个普通的铁路工人,一生平平淡淡。可是,他在我心里的份量是任何人都不能代替的,想起他,我就会有一种踏实和自信的感觉,使我充满面对一切困难和挑战的勇气。我上高中的时候,是个谁都不喜欢的“刺头”,没有理想,没想过要走什么样的人生道  相似文献   

4.
快乐墓地     
非洲一个叫撒拉的小镇上,有一位叫布基的老人,布基的一生都过得很不愉快。究其原因,无非是他人生的许多目标都没有实现。布基在临死前一段时间里,终于醒悟到:人无论是在什么情况下,都不应该以牺牲自己的情绪为代价。 但他的认识已经太晚了,因为这时他已经从大夫那里得知了自己大概的死期。布基不知道自己在临死前还能做些什么,他希望世上所有的人都不要像他。  相似文献   

5.
海明威的生命意识 ,是他人生观的核心和作品诗意所在 ,构成其全部小说的基本主题和精神底蕴。海明威的一生 ,是深刻体验生命悲剧性的一生 ,也是致力于对生命悲剧性的克服、反抗的一生。海明威的生命意识包括人生悲剧观和英雄主义两个方面 ,体现他对人类生存状态的理解和生存方式的探求。他的心灵承载了人类理想与现实的永恒冲突和根本悖论。他以自己的生命和创作 ,验证了人类的超越精神和自由意志 ,为现代西方人在理想缺位、精神空虚的时代 ,指示一条不背弃崇高的生命之路  相似文献   

6.
海明威是美国最著名的作家,他的写作风格影响了几代人。作为一位自传性很强的作家,他的人生经历完整的折射在他的作品中。在不同的时期,海明威适时的用他的作品反映他的人生感悟。他痛苦的战争经历,充满冒险的生活,捕鱼打猎拳击等等爱好,都成为他作品中真实的一部分。海明威的作品伴随着他的人生经历一起成长和成熟。  相似文献   

7.
人的一生,就是一个储蓄的过程,在奋斗的时候,你储蓄了一个希望;在耕耘的时候,你储蓄了一粒种子;在旅行的时候,你储蓄了一片风景;在微笑的时候,你储蓄了一种快乐。聪明的人,常常是善于储蓄的人。他们知道什么是值得储蓄的,什么绝不能留在心里。他们所储蓄下来的,都是有益而又影响深远的  相似文献   

8.
名言警句     
《山西老年》2012,(10):15-15
生命,需要我们去努力。年轻时,我们要努力锻炼自己的能力,掌握知识、掌握技能、掌握必要的社会经验。机会,需要我们去寻找。让我们鼓起勇气,运用智慧,把握我们生命的每一分钟,创造出一个更加精彩的人生。每条河流都有一个梦想:奔向大海。长江、黄河都奔向了大海,方式不一样。长江劈山开路,黄河迂回曲折,轨迹不一样,但都有一种水的精神。水在奔流的过程中,如果像泥沙般沉淀,就永远见不到阳光了。★有些人一生没有辉煌,并不是因为他们不能辉煌,而是因为他们的头脑中没有闪过辉煌的念头,或者不知道应该如何辉煌。  相似文献   

9.
正漫画家朱德庸说,他对曾经看过的一部电影印象深刻,因为里面一句台词让他有找到知音的感觉——碰到人生岔路的时候,我永远都知道该选哪一条,但我永远都选了另外一条,因为我知道正确的那条路对我来说太痛苦了。这句话让朱德庸深受感动,因为他自己就总是走"不正确"的路。上学时,朱德庸学习成绩很差,父母希望他好好学习,将来能有所出息。于是,只要朱  相似文献   

10.
谎言三叶草     
《北方人》2008,(5)
人总是要说谎的,谁要是说自己不说谎,这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谎言。有的人一生都在说谎,他的存在就是一个谎言。有的人偶尔说谎,除了他自己,没有人知道这是一个谎言。谎言在某些时候只是说话人的善良愿望,只要不害人,说说也无妨。  相似文献   

11.
海明威一生遭遇了战争、自然、生活的险境磨练,使他成为具有正义感的、永远打不败的斗士和作家.在人生的探索中,他虽然也有迷惘、绝望的思想情绪,但他有自我超越的硬汉子精神,于是成为一个传奇人物和象征.  相似文献   

12.
谎言三叶草     
毕淑敏 《可乐》2008,(8):44-44
真实不是每个人总能面对的,这才给谎言留下了生存空间。人总是要说谎的,谁要是说自己不说谎,这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谎言。有的人一生都在说谎,他的存在就是一个谎言。有的人偶尔说谎,除了他自己,没有人知道这是一个谎言。谎言在某些时候只是说话人的善良愿望,只要不害人,说说也无妨。  相似文献   

13.
长期以来,海明威被认为是“迷惘的一代”的代言人,有的评论家认为他一生都沉溺于迷惘之中,笔者认为这一提法不符合海明威的思想实际。本文把海明威的创作思想分为三个阶段,通过分析他的四部主要小说,说明海明威的创作思想在不同时期既有联系也有发展,经历了从迷惘到清醒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4.
海明威是“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人物。第一次世界大战摧毁了他原有的信仰和关好的希望,使他一度迷惘。但是经过痛苦的彷徨之后,他终于战胜了自己,走出了迷惘,在他的作品里塑造了一个又一个的硬汉子英雄人物。这些英雄人物都无一例外地果断、顽强、临危不惧,满怀与厄运拼搏到底的激情;海明威式的英雄都是精神打不垮的硬汉子,海明威式的英雄都是孤独奋战的硬汉子。  相似文献   

15.
作为毛泽东时代极具个性、敢于秉笔直书的思想家 ,顾准在他人生最艰难的岁月里写下了他对中国现实的思考和焦虑 ,其胆识给他死后带来了崇高的荣誉。从理想主义到经验主义 ,是顾准一生经历的转变 ,是他成为一个思想家的重要契机。顾准对革命成功后的现实给予勇敢的实录 ,对现实中流行的对共产主义庸俗化理解予以坚决的批评。在造神运动席卷全国的时候 ,他是最早清醒地反对个人迷信的人 ,在“凡是”思想风靡思想界的时候 ,他是最早冲破教条主义的人  相似文献   

16.
(本文系《看不见的上帝》一书的第二章.据耶鲁大学出版社一九七八年版译出.)这是我拟对厄内斯特·海明威的作品评论之前所写的一个描述性质的大体脉络.海明威是一个作家,从他大部分的成年生活看,他好象不曾有信奉的宗教.的确,他的作品被一些人认为是敌视宗教的、而且也许被认为是破坏基督教道德的(我知道卡洛斯·贝克先生在他几年前出版的关于海明威的书中断言,《祈祷书》常在海明威伸手可及之处.贝克先生也许熟悉海明威写作的书桌的设置,因而特别了解他所说的话.但是我想探究海明威与《祈涛书》的接近是否可根据他的小说来推断),因此,当我说基督徒读者也许从海明威的作品中得到一些非常重要的东西时,我并不依仗一个推测的基督徒  相似文献   

17.
读书的甜度     
马未都 《社区》2012,(20):5-5
我们知道读书一定是一个先苦后甜的过程,当你真正能够把书读进去的时候,真正获得这种精神享受的时候,你才知道读书的这个乐趣。我们人生有两种乐趣。一种是物质,一种是精神。物质的乐趣呢,很容易填满,对不对,我们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物质生活得以改善,但是物质生活的改善一定是有边界的,不是每个人都能感受到这种边界在哪儿。  相似文献   

18.
漫画家朱德庸说,他对曾经看过的一部电影印象深刻,因为里面一句台词让他有找到知音的感觉——碰到人生岔路的时候,我永远都知道该选哪一条,但我永远都选了另外一条,因为我知道正确的那条路对我来说太痛苦了。  相似文献   

19.
海明威是举世闻名的著名小说家。根据对他众多脍炙人口的作品的分析 ,结合其本人一生痛苦的遭遇及当时他所处的残酷的社会现实 ,可得出海明威既是一个具有浓厚死亡情结的人 ,同时又是一个宁折不弯的硬汉的结论。  相似文献   

20.
你幸福吗?     
《可乐》2006,(6)
心理学家曾经做过这样的实验:让受试者造句,规定以"我希望"起头,例如"我希望我像比尔·盖茨那样富有"、"我希望我是贝克汉姆的情人"、"我希望我中百万大奖"。然后,让受试者再造三个句子,以"还好我不是"起头。例如"还好我不是绝症患者"、"还好我不是乞丐"、"还好我老公没有暴力倾向"等等。结果显示:同样一批人,在完成"我希望"的造句后,心情都会变得比较差;而完成"还好我不是"造句后,心情都比较好。心理学家又给受试者讲了个故事:有位青年家境很好,学业顺利,衣食无忧。但他从不知道什么能够让他快乐。他认为人生的一切都是被安排好的,没有意义。他说:"如果我现在从窗口跳下去,第二天,真正在乎的人有多少呢?地球照样转。"人活着都会衰老死亡,没有意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