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司马迁推崇孔子与其弟子、孟子、荀卿,以及汉初的叔孙通、陆贾、优生、贾谊等儒家学者,更以汉代孔子——董仲舒为师,而学春秋公羊学。又好调查研究,到全国各地考察,特别是详细考察和瞻仰了孔、孟家乡的古迹、礼器、遗物,并“观孔子之遗风,乡射邹、峄”。因此,非常重视礼乐仁义。他写的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正史——《史记》,其中包含了极其丰富的礼乐思想。对于司马迁,过去大多称他是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很少谈他的礼学思想。实际上,他也是个著名的礼学家。他对礼、乐以及与礼密切相关的法,均有深入的研究,在中国礼学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2.
历经二千一百余年的长沙贾谊故居,为历史文化名城长沙“最古的古迹”。在历代文献中,贾谊故居有不同的名称:贾太傅故宅,贾谊旧居、贾谊宅、贾太傅祠、贾谊祠等。虽经漫长岁月的风雨剥蚀、频繁的战乱,然贾谊故居仍毁建相继、基址不变,“长沙第一井”贾谊井与故居一直相沿至今,这种中国文物保护史上的奇迹得以出现,既是贾谊本身的光辉、历代湖湘人民艰苦努力的结果,更应该看到,西汉一代所作保护工作的关键性意义。西汉一代,保护贾谊故居并使之留存于世,有着深刻的政治原因和广泛的社会基础。一关于贾谊故居被保护及建祠的初始时间…  相似文献   

3.
礼法思想是贾谊社会政治学说的重要内容。为建立一个和谐、稳定的社会秩序 ,贾谊对礼法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礼治思想在其礼法观中占有主导地位 ,但他并未因此而废法治。以礼为主、礼法结合是贾谊礼法观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4.
中国礼文化之和谐观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自慧 《江淮论坛》2005,(3):113-116
“礼之用,和为贵”是中国礼文化的价值定位;礼、乐、仁是支撑和谐观及礼乐文明的三根“擎天柱”;“致中和”是和谐观追求的理想境界。  相似文献   

5.
周敦颐既是理学的开山祖师,又是推陈出新的礼学大家。周敦颐一方面强调礼乐的社会面相,另一方面着力挖掘礼乐的哲学内涵,为新儒学的创新与拓展指明了方向。周敦颐认为,"诚"是太极和本体,也是"五常之本,百行之源",更是圣贤的修养工夫,其以"诚"论礼的思想为宋代礼的哲学化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周敦颐看来,"中"意旨天下大治,是"至善"之性的呈现,体现于礼乐制度中,其以"中"代礼的思想为宋代礼学与理学的融合与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但相较二程和朱熹,周敦颐礼学思想理学化程度还不够深入,致使人们容易忽略其礼学思想在宋代礼学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6.
贾谊实际上是西汉最大《左传》学派的开山祖师。贾谊是构建西汉《左传》“传训故”特色的先师。贾谊《左传》学著述早佚不传,其关于《左传》之遗说俱见《新书》。贾谊《左传》学派薪火相传,然至两汉之际,终于晦没。其晦没主要原因在于刘歆《左传》学派的形成与兴盛。  相似文献   

7.
徐复观先生创造性地诠释了礼乐文明。他的贡献在于第一,把“礼”定位为人文化的宗教和道德性人文精神的自觉,发掘了春秋时代“礼学”的内在价值,特别是阐明了“敬”、“仁”、“忠信”、“仁义”等观念与“礼”的密切联系。第二,肯定并发挥“乐”在道德境界与艺术境界会合上的意义。第三,肯定礼乐在政治教化、社会和谐、个人修养上的功用。  相似文献   

8.
贾谊经济思想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秦汉时期,贾谊(前200-前168年)是一代名人。在短短的一生中,他不仅在政治和文学上大有作为,而且对当时的社会经济工作也十分关注,形成了比较系统的经济思想。贾谊的经济思想是在我国历史上统一的封建政权进一步确立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他所处的历史时代的产物,集中反映了地主阶级对巩固和加强封建国家权力的要求。贾谊活动于汉文帝初年。这时西汉王朝已初步确立了统一的封建政权,社会经济有了一定程度的恢复和发展,社会上开始出现了“衣食滋殖”①的景象。  相似文献   

9.
西汉初年的思想家贾谊(前200-前168年)将儒家思想的精神与当时的政治、社会背景结合起来的治安之策,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显示了儒家学说对治世安民的社会作用。通过他的应变创新,儒学获得了新的生命力.贾谊实为汉代儒学复兴之先驱。  相似文献   

10.
杨赛 《学术探索》2007,(5):133-137
孔子的正名说是礼学,在先秦诸家名学中自开一派。其正礼乐、正刑法、正民风、正身、正言等正名思想,孔子的文学观来自于孔子正名说。后代学者所引论、阐发的孔子文学观,由于受到其他学派的影响,很难代表孔子的原意。  相似文献   

11.
叔孙通为战国末期至西汉初期人。秦时,为待诏博士与博士。西汉王朝建立以后,曾任奉常、太子太傅等职。通为孔子八世孙孔鲋的学生,好儒术,精礼义,又识时势,善于应变。当时,正遇汉初百废待举,制度未定,又得高祖(刘邦)、惠帝的信任,因而为汉定礼乐制度,使西汉初的政权得以巩固和发展。但关于叔孙通这方面的记载,保存到现在的不多,而且分散不集中,有些已经失传散佚。因此,研究叔孙通礼乐活动方面的专论,几乎没有。实际上,叔孙通在礼乐制度方面,是有很丰富的内容的,在中国礼学史与法律史上也有其重要地位。现经对汉代留下来的著作全面细致的查阅,对唐代礼学著作、清代有关辑佚的深入挖掘,使叔孙通的礼乐活动得以比较全面地反映出来。它的重要意义与深刻的影响,也自然而然地显示在我们面前了。  相似文献   

12.
凌廷堪是清代乾嘉学派礼学和乐学大家,他在戏曲理论和戏曲乐律学研究方面也成就卓著,而其戏曲思想和戏曲研究又深受其礼学和乐学思想的影响。凌廷堪的戏曲思想和戏曲理论集中体现在《论曲绝句三十二首》、乐律学著作《燕乐考原》和词集《梅边吹笛谱》中。他的戏曲观与他的学术观、文学观有着同构性,均表现出来崇古、崇雅、崇“礼”和重视格律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贾谊(公元前二○○——前一六八年)是西汉初期的一位青年法家,他是著名的政论家,又是有名的文学家,在西汉初期儒法斗争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贾谊二十余岁,就被汉文帝刘恒选拔到朝廷当博士和太中大夫,参与了中央政权的政治活动,为汉文帝实行法家路线出谋划策。贾谊极力主张加强中央集权,反对分裂复辟,为巩固  相似文献   

14.
朱熹的鬼神观主要是在有关礼乐的讨论中形成的,它既与传统礼学一脉相承,又有着较为浓厚的理学背景,是儒家鬼神论在新的历史时期的集大成者.朱熹认为:鬼神“实有”,源于理气的共同作用;出于“正理”的鬼神“无形与声”,而“非理之常”的鬼怪却有可见之“形质”;鬼神思想是构成礼学的重要部分,鬼神与礼乐有着内在相通性.朱熹对鬼神的讨论,主体上是一种哲学化的鬼神观,但十分复杂,它既有较强的理性主义精神,又受到了世俗的鬼神迷信及佛道二教的影响,从而染上了一定的非理性色彩,可视为传统儒家鬼神观念的一个代表,具有历史的普遍意义.  相似文献   

15.
荀子的人性论及礼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荀子的人性论及礼学赵骏河(韩国)荀子的学说中最著名的是人性论及礼学,其宇宙论也很有特色。荀子的人性论是性恶说,认为礼是圣人制作的外在的客观规范,其天道观则是无道德的自然观,他对价值观的主体即价值的本源并未论述,因此说荀子是着眼于客观秩序,建立礼义的客...  相似文献   

16.
明清更迭,社会处于“天崩地解”之势。面对这一历史巨变,社会各层作出不同的回应。就知识界而言,为维护文化传统和矫挽晚明王学空疏之弊,“以经学济理学之穷”的学术取向一时成为潮流。在此潮流酝酿之下,礼学的兴起成为有清一代经学复兴的先导。其中,大儒张尔岐对《仪礼》所做的句读、考辨,以及对礼意的阐发,倡清代仪礼学之先声。张尔岐为学路向的确立,以及其对《仪礼》研究的疏理,奠定了他在礼学研究领域和在清代学术史上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7.
李觏“礼乐观”,既承续了孔子的传统,又有大异其趣之见解。其重内外之统一、倡礼乐之实用、顺人情之自然的主张,以及重视通变疏达、人事功利、礼乐教化等思想,都可归之于极具实用精神的“礼统观”。李觏是中国古代罕见的制度———实用论者,对宋代儒学与明清实学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一秦始皇实行“法治”,理论上用的是韩非的“刑名”之学.汉初,儒学虽略有抬头,实际上作为政治指导思想的,还是清静无为的黄老之学.秦始皇的“法治”,曾经给儒学以毁灭性的打击.汉初的“黄老之学”,又一次排斥了儒学.曹参为齐相,抛弃了“故诸儒以百数.”(《史记·曹相国世家》)汉文帝时虽有博士七十余人,但也只是“县官侍问”的闲职而已.这种情况延续绵远,一直到了西汉中期,汉武帝还不无感慨地说:“礼崩乐坏,朕甚悯焉.”(《汉书·儒林传)针对着“礼崩乐坏”的局面,贾谊竭力提倡礼、乐,企图把汉朝的统治挽回到以礼、乐治天下的轨道上来.  相似文献   

19.
杨辉 《船山学刊》2009,(4):67-70
对春秋“礼崩乐坏”现象,学界多从诸侯对旧有礼乐制度的僭越与破坏之事实层面切入考述。实际上,与西周礼乐一体的政教制度相比,春秋时期,乐仅保有微弱的意识形态地位,礼之意识形态地住衰落而其法治内涵得到强化。礼与乐遂出现分流倾向。这一变化,促使苟子发掘音乐的审美意识形态优势而首倡“移风易俗”.重新在理论上实现了乐与礼的并举、相济,巩固了礼乐一体在传统文化中的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20.
贾谊是西汉初年的政治思想家,他生于汉高祖七年(公元前200年),卒子文帝十二年(公元前168年)。贾谊十八岁时,就以能诵诗书属文闻名于洛阳郡中,二十余岁时,经河南太守吴公的介绍,在朝中为博士。从这时起,贾谊便开始了他的政治生涯。文帝四年被贬到长沙,为长沙王传;文帝七年被召回京都任梁王太傅。在他短短的一生中,对当时政治上的主要问题,都提出了积极有为的主张。这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