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职业院校学生认知风格与学业不良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根据英国伯明翰大学的Richard.Riding及其同事所提出的认知风格结构模型,采取分层随机抽取不同层次的职业院校学生作为被试者,运用问卷法及活动操作,在粗放型-敏锐型认知风格维度上,对学生的认知风格与其学业不良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不同层次职业院校学业不良学生和学业优良学生的认知风格及其对学业状况的影响不存在显著的差异;学生的敏锐型认知风格与其学业优秀没有关联,不是导致学习成绩优秀的因素之一;学生的粗放型认知风格与其学业不良有密切关联,是导致学生学业不良重要的因素之一,故各层次职业院校都应当建立健全针对粗放型认知风格学生学业不良的系统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2.
学业优秀与学业不良高中生心理素质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瑞文测验和中学生心理素质问卷,对182名学业优秀与182名学业不良高中生进行了心理素质(认知、个性心理、心理健康、社会适应四个维度的17个因素)的测量和比较。结果表明:1.总体比较,学业优秀与学业不良高中生在心理素质各因素上有显著性差异;2.分性别比较,男生组在智力、创造力等15项因素上差异显著;女生组在智力、抱负等12项因素上差异显著;3.学业优秀与学业不良学生在个别因素上有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3.
张劲松 《宿州学院学报》2007,22(4):130-133,97
认知风格是制约大学生学习行为和学业成就的重要因素。基于认知风格理论和大学生认知风格的类型差异,针对目前大学教学中存在的教师教学风格和策略简单划一的问题,提出兼顾个别差异的班级教学的策略与方法,倡导尊重大学生的认知风格并据此进行因材施教,以有效提高大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课余时间的分配对大学生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和意义。文章对全国1 284名本科生进行问卷调查。研究结果表明,从学习时间/非学习时间、积极利用时间/消极利用时间维度考察,大学生课余时间分配在性别、年级、专业与学生户籍所在地等变量上具有不同程度的显著性差异。学习时间与积极利用时间对大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认知与思维、人际促进、创新与实践以及学业成就均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中介模型检验结果表明,学习时间与非学习时间在自我管理与学业成就之间的双重中介作用显著;积极利用时间在自我管理与学业成就之间起显著的中介作用,而消极利用时间的中介作用不显著。因此,应针对学生差异实行课余时间利用指导,从"软硬"两方面采取措施促进学生学习时间和积极利用时间的增加,重视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5.
初中生学业自我概念与学业成就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自我概念是心理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领域 ,具有浓厚的民族化和本土化色彩。而学业自我概念是青少年自我概念发展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对其学习、生活等有很大影响。本研究采用自编学业自我概念调查问卷对初中生学业自我概念与学业成就进行相关分析 ,考查学业自我概念的性别、年级特点以及不同学业成就组学生学业自我概念的特点。结果表明 :初中生学业自我概念与学业成就相关显著 ,不同学业成就组学生的学业自我概念差异显著 ;学业自我概念中的言语自我、一般自我性别差异显著 ;学业自我概念各方面年级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6.
初中生学习特征问卷调查表明初中阶段,学业不良学生在学习方法(主要在听课、作业环节)及学习自信心等方面与学业优良学生相比呈显著差异。但即使是学业优良的学生在预习、复习两大环节上仍有待改进。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统计分析,对双语教育两类模式背景下的大学生学业归因倾向进行比较研究。发现两类模式学生对学业优良的归因倾向具有一致性,即学业优良是因为平时努力、学习能力较强、浓厚的学习兴趣;两类模式学生对学业不良的归因倾向有差异,一类模式学生将学业不良归因于学习能力差、汉语和英语基础差,二类模式学生将学业不良归因于学习能力差、努力不够;两类模式学生对学业优良的情感体验、未来的努力期望、成功期望具有一致性;两类模式学生对学业不良的情感体验、未来的努力期望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8.
基于277名在校大学生的调查数据,考察大学生应对效能与学业行为的现状及两者之间的影响关系。研究发现:大学生的应对效能和学业行为在性别、是否学生干部两个因素上存在显著差异,男生的应对效能及学习策略的得分显著高于女生,学生干部的应对效能及学业行为得分显著高于非学生干部;应对效能各维度与学业行为各维度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应对效能的三个维度胜任力、自信程度、认知水平均能够显著预测大学生学业行为。  相似文献   

9.
李冬云 《宿州学院学报》2011,26(10):112-113,126
运用访谈法和问卷法,对245名英语学业不良的大学生学习成败的归因倾向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英语学业不良的大学生倾向于将英语学习的成败归因于努力和情境因素;(2)英语学业不良的大学生其英语学习成败的归因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和年级差异;(3)将英语学业不良大学生的英语学习的成功和失败归因进行比较后发现,英语学业不良的大学生倾向于将英语学习的成功依次归因为努力、情境、运气和能力,而将失败依次归因为努力、情境、能力和运气。  相似文献   

10.
探讨应对方式在医学毕业生完美主义人格与就业焦虑关系中的中介效应,为减轻医学毕业生就业焦虑提供依据。采用 Frost 多维完美主义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就业焦虑问卷对220名大学毕业生进行调查研究。就业不安在性别上存在显著差异,女生显著高于男生。工作焦虑在专业上存在显著差异,医学生显著高于非医学生。适应不良完美主义、消极应对方式与就业焦虑均呈显著正相关。消极应对方式在适应不良完美主义与就业焦虑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13.2%。适应不良完美主义人格和消极应对方式是影响就业焦虑的重要因素,应避免适应不良完美主义的消极作用,降低消极应对方式的使用频率,从而减少毕业生的就业焦虑。  相似文献   

11.
针对大学生人格发展中存在的不和谐倾向,从影响大学生和谐人格形成的社会、家庭和学校三个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指出了高校辅导员非权力性影响力的特点及对大学生和谐人格培养的深远意义,为高校大学生和谐人格的形成和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英语学习心理问题探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心理因素对学生的学习及生活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大学英语教师不仅应该从自身出发 ,提高业务水平 ,还应该考虑到学生的各种学习心理 ,及时有效地加以引导 ,使其有利于大学英语教学和学生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政治人格的培育既是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也是人才综合素质培养的重要内容.目前部分大学生信仰不够坚定,个体独立意识和尊严意识不强,对政治没兴趣.面对当代大学生存在的这些问题,应通过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等,培育他们的政治人格.  相似文献   

14.
西部少数民族大学生现代人格缺失及其成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对西部少数民族大学生人格状况进行了调查,认为今天的西部少数民族大学生人格结构中传统人格与现代人格共存,且传统人格比重明显高于现代人格。在此基础上,从地理环境、历史文化、社会教育、现实因素四个方面剖析了西部少数民族大学生现代人格缺失的成因。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的主动性和独立性对其有效学习和综合素质的提高有重要作用。大学教育应注意培养大学生的主动性和独立性,而这首先要发挥好教师教学中的主导作用,教师在任何时候都要坚持这种主导作用。在具体施教中应坚持以育为先、因人施教、学研结合、激励教学、主体参与、启发教学等有效方法,着力培养学生主动性和独立性,从而使教学主体的认知能力、学习能力、生活能力、适应环境能力得以提高,促进学生更快进步和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6.
当代大学生的人格塑造,关系到祖国的发展和民族的未来。因此,深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大学生的道德水平,培养“四有”人才,就成了大学教育必须高度重视的一项重大课题。当代大学生的人格塑造,要充分认识当代大学生人格塑造的意义,明白现代社会对当代大学生人格发展的要求,弄清当代大学生的理想人格模式,实施当代大学生人格塑造的基本方法,切实做好大学生人格塑造工作。  相似文献   

17.
做人要讲道德,这是千百年来形成的一个做人的根本信念。当经济转轨,社会转型,多元化交融碰撞之际,对整个社会道德生活和道德价值观念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当代大学生是正在接受高等教育的社会成员,他们的道德人格对提升整个民族的民族精神有着重要的意义,只有如实地分析大学生的道德人格现状,才能更好地从道德教育和道德修养方面塑造大学生的道德人格。  相似文献   

18.
高校体育文化是校园文化的一部分,是校园文化中最具活力的一种文化,它向现代大学生传播一定的体育价值观念、体育文化规则和运动技能,对大学生人格形成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重视对大学体育文化的研究,建设适合提升大学生健全人格、素质的大学校园体育文化,是当前大学体育文化建设和发展所面临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9.
浅谈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从人格的一般内涵和大学生特殊群体外延入手,阐述在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必须抓紧抓好塑造大学生健康人格的重要意义,进而提出培养大学生健康人格途径的思路。  相似文献   

20.
如何帮助大学生养成健康的人格,成为新时期高校人才培养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在继承和借鉴的基础上,将美学理论研究的"美育转向"与大学生人格养成中的"美育缺失"相结合,通过探索乐中施教、主体体验、朋辈互动等以大学生人格养成为旨归的美育策略,力图为解决大学生理想人格塑造这一实践难题提供理论与实践支持,确保以大学生人格养成为旨归的美育取得实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