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诚信机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人无信不立,家无信不睦,业无信不兴,国无信不宁.诚信,是一种代代相传的经验法则,是现代社会中每一个成员都必须遵循的基本规则和社会义务.诚信不仅仅是道德范畴而且是法制范畴,是一种人格、制度和法律规范的统一体.坚持诚信为本的原则,是人们安身立业之本,是市场经济基石,因此,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重塑诚信,建设诚信社会,一方面,要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强化诚信功能,体现个人社会需要,提高政府公信,合理实现利益均衡,不断加强对全民的诚信教育,培育社会的诚信人文环境;另一方面,应加强诚信立法,规范诚信法制社会,建立健全社会诚信机制,构建社会信用制度,加大诚信激励,鼓励守信,惩罚失信,规范取信,给诚信以法律的定位.以德养诚,依法护信,德法相济,构建完善的社会诚信机制.  相似文献   

2.
企业实施诚信营销的有效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皓 《江海纵横》2006,(1):53-54
古人云“人无信不立、商无信不盛、市无信不兴”。诚信即诚实守信,它是企业的信誉之源、立业之本、发展之基。诚信营销,是指企业依照国家法律规定、市场规程和商业道德规范,在经营管理和市场营运中确立和执行的自律性理念和行为。企业拥有诚信,就等于拥有一份宝贵的无形资产,而  相似文献   

3.
人无信不立,国无信不兴。诚实守信是政府、企事业单位和个人的基本行为准则,是思想道德建设的重点。加强诚信道德建设,关键是要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公平正义是诚信的道德源泉,只要公道和清明常驻人心,人们就会按照理性和良心做事。公平正义的社会秩序使人之为人本身得到普遍的尊重,从而消除了人与人之间的猜疑与隔阂。这种尊重体现在机会公平、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之中。  相似文献   

4.
创监与诚信     
苏生 《成才与就业》2009,(10):52-52
人无信不立,业无信难兴,政无信必颓。创业之初的小老板靠什么吸引稳定的客户群?靠的是诚信。诚信,即诚实守信。困难时能够得到多方援手,那是诚信带来的嘉奖,做事业的人,诚信能使其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诚信不是一种盲目的冲动,而是一种理性的升华。在中国历史上,“信”一直被人们看成立身之本,奉诚实做人、本分做事是成就大事业之基础为信条。信誉对商人来说,就像水对鱼那么重要  相似文献   

5.
我国自古就有“一诺千金”、“信誉无价”的至理名言,有童叟无欺、货真价实的商贾信条。“人无信不立,商无信不兴,市无信则乱”,在市场经济日趋完善的今天,信用关系已成为社会成员之间的基本经济关系,建立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既是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重要抓手。更是加快镇江新一轮发展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6.
国无信不威,业无信不成,人无信不立。千百年来,人们把诚信看作是一种美德,人们讲求实事求是,信守承诺。诚信已经成为我们中华文化基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中华民族精神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诚实守信,作为一种传统美德,深深的镌刻在中华民族五千  相似文献   

7.
诚信是市场秩序的支柱,是市场繁荣的基石。个人诚信品性的提高和企业、社会诚信体系的建立,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尤为重要。作为以诚信为本的保险业,保险诚信体系的建设是行业又快又好做大做强的立业之本,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道德基石,下边从三个  相似文献   

8.
"车无辕不行,人无信不立",诚实守信,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中国自古就是礼仪之邦文明之国,而中国传统社会,是一个"以伦理为本位"的社会,历来重视伦理道德、推崇仁义,讲求真诚与守信。诚信是一种美德,诚信是一项基本的道德修养,诚信是一项基本的法律义务,诚信是现代立法  相似文献   

9.
<正> 一、青年志愿者活动的时代意义 (一)青年志愿者活动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是时代的要求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已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在我国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时期,曾起过积极作用的伦理道德体系,有不少方面已同社会经济发展要求不相适应,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相适应的社会主义道德理论、规范体系又尚未建立起来,于是在现实社会生活中出现了两种乃至多种  相似文献   

10.
政府无信则权威不立 ,企业无信则事业不兴 ,个人无信则无以立身 ,社会无信则人人自危。建立科学的内部信用档案管理体系是解决企业和个人信用问题的一条有效途径。建立企业和个人信用档案能让诚信看得见 ,能让信用体现其应用的价值 ,能让企业和个人更加珍惜信用。本文仅对建立信用档案的定义、特点、内容、必要性、建立方式等相关问题做些初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11.
古语云:无信不治、无信不立。诚信是行政执法的基石。药品,作为关乎人民生命健康的特殊商品,对其进行合理有效的监管非常重要,而这就需要大力推进药监部门的自我诚信建设、督促其做到“诚信执法”。文章在对目前存在于药品监督管理过程中的诚信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就如何加强药监诚信建设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2.
关于建立我国社会化诚信管理体系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市场参与者的不守规则和无信经营、诚信法律法规不健全、社会化诚信管理体系还未建立,在一定程度上使市场经济秩序处于混乱状态.研究了造成的原因是法规建设进程缓慢、获得有效的信息的匮令、诚信服务中介机构存在问题,提出了建立我国社会诚信管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社会上出现了严重的诚信缺失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是体制转轨造成市场机制不完善;信息不对称情况严重;人们的价值观、义利观存在不同程度的扭曲和失衡等。因此,要通过优化伸张诚信的社会法制环境;建立规范有效的社会信用体系;加强对企业诚信的监督和管理;加强社会成员诚信的道德教育等措施来重建诚信。  相似文献   

14.
人无信不立,企业无信不长,社会无信不稳。“信用”历来被人们看重。可是在目前的中国,信用缺失日益严重。我国目前的信用缺失现象包括:(1)企业信用缺失;(2)消费领域的信用缺失;(3)人际关系中的失信现象。当今社会各个领域日益严重的信用缺失现象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思考。企业信用缺失的原因主要有:企业的产权问题、信息不对称、自身诚信管理意识缺乏、体制转轨的影响、政府政策不稳定、法律约束乏力等;消费领域和人际关系中信用缺失的原因有:片面强调“经济人”、司法制裁不力、对传统文化的路径依赖等。信用的重建已刻不容缓。信用是社会经济…  相似文献   

15.
儒家诚信思想及其现代价值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儒家道德体系中,诚信是个人修身立德之本,是与人交往和从事职业活动的基本道德原则,也是为政者治国理政的关键。儒家诚信思想具有情感性、等级性、道义性、自律性的特征。应当充分认识儒家诚信思想的内在价值,促进儒家诚信思想的现代转化;加强个人诚信建设,培育公民的诚信人格;加强政府诚信建设,构建诚信社会。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认为,诚信社会的建设必须要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完善为基础,从建设诚信政府为切入点,并且要高度重视诚信社会的软环境建设,挖掘传统思想文化的诚信资源,结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加强思想教育,营造诚信的社会环境,从而让诚信成为每个公民的自觉行动。  相似文献   

17.
学风是大学的立校之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对高校教育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也时高校学风建设提出了新的课题.如何把握社会变量与高校学风建设的关系,消除社会变量对学风建设的影响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创业与诚信     
人无信不立,业无信难兴,政无信必颓。创业之初的小老板靠什么吸引稳定的客户群?靠的是诚信。诚信,即诚实守信。困难时能够得到多方援手,那是诚信带来的嘉奖,做事业的人,诚信能使其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诚信不是一种盲目的冲动,而是一种理性的升华。在中国历史上,"信"一直被人们看成立  相似文献   

19.
略论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防范金融风险,保持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化解社会矛盾,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和迫切需要.面对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极为薄弱的现状,要在政府主导下,以政府诚信为核心,个人诚信为基础,企业诚信为重点,以道德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保障,批判吸收西方发达国家信用体系建设经验,建设符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信用体系.  相似文献   

20.
诚信作为一种潜在的社会生产力 ,是社会文明之基 ,是经济发展之本。它可以使企业降低成本 ,提高效率 ,减少诉讼 ,提高竞争力。诚信是企业的无形资产 ,使企业以良好的形象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持续、健康地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