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李杰  张鹏超 《天府新论》2008,1(1):19-22
马克思的实践人学包含着抽象的人与现实的人的统一、科学与价值的统一以及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科学人学辨证法.抽象的人与现实的人的统一就是抽象的人包括一切现实的个人,现实的人是抽象的人的特殊表现形式;科学与价值的统一表现为马克思人学注重人的历史活动的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注重人的生存状态的"应有"与"现有"的统一、注重经济学的实证分析与人的价值分析的统一.  相似文献   

2.
生活的场景与法治的向度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人与社会存在的固有事实与本来逻辑显示 ,法律的存在是以现实的人的日常生活世界为前提和疆域的 ,法治的生成与运作必然依赖于现实的人的具体的生活场景。法治的精神意蕴即人们对法的真诚的信仰的培育、法治的规范与制度的良性运作 ,都是也只能是在现实的人的日常生活世界之中展开 ,其点滴的进步与积累是也只能是在现实的人的具体生活场景之中实现的。因此 ,立足于现实的人的日常生活世界 ,关注现实的人的具体生活场景 ,乃是法治的真实路径与基本向度  相似文献   

3.
本文循着马克思实践的唯物主义思路 ,探讨了人的存在方式 ,人的对象性存在与类存在的双重存在特性及由此决定的受动性与能动性的双重特点 ,人的活动与动物活动的区别 ,人的活动的全面性与活动尺度的多维性。阐述了把握人的本质的方法论 ,人的本质与人的活动 ,人的本质、人的活动与人的世界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对心理学研究中环境的理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理学对人的心理行为的研究,必然要涉及到人的心理行为所处的环境。在心理学研究和发展中,关于环境的理解有着十分重要的差别和完全不同的确定。这包括把环境理解为物理的环境、生物的环境、社会的环境、文化的环境、心理的环境等。心理学研究一直非常重视环境对人的心理行为的影响,但所理解的环境只是远人的存在,是外在的存在,是客观的存在,是外力的作用,是强加的作用。应该把环境与心理理解为交互的和共生的过程。这就不仅是环境对人的心理的影响,而且也是心理对环境的觉解,也是心理作用于环境的变化。心理环境的概念就是有关心理与环境的共生历程的最好描述。共生性的历程就是一体化的历程,就是成长性的历程。任一方的演变或发展都会带来另一方的改变或成长。心理环境的概念是对共生历程的最好描述。  相似文献   

5.
作为“人的类特性”的自由 ,是“实在的自由”。从实践中获得的“实在的自由”,是解释世界的自由与改造世界的自由的整合。在人与世界的对象性关系中 ,人解释世界的自由和人改造世界的自由的占有及占有程度 ,规定于人的中介和人的中介的状况。人的中介 ,是人的自由的规定。缺失人的中介的自由 ,是“空的自由”或不自由。  相似文献   

6.
人的肯定是人的生命过程的目的和核心,人的本质是人的肯定中的根本内容。但是,在人的本质肯定的问题上却存在着诸多难以克服的矛盾。表现在:第一,人的肯定与人的食色之性的矛盾,带来自然环境和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恶化;第二,人的肯定与人的身份差别的矛盾,人在肯定自身的同时,带来各种社会异己力量,反而走向了对自身的否定;第三,人的肯定与人的实践本质之间的矛盾,实践是人的类本质的体现,在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对人的肯定的评价标准和机制超过一定的度,最后走向人的肯定的反面。  相似文献   

7.
概念的基本矛盾,就是概念的主观性同客观性之间的矛盾。概念的辩证本性,其基本表现即为概念的主观性与客观性的辩证统一。由此,产生出概念的一系列的辩证本性的具体表现,这些表现就是:概念的抽象性与具体性的辩证统一,概念的确定性与灵活性的辩证统一,概念的单一性与体系性的辩证统一,以及概念的形式与内容的辩证统  相似文献   

8.
喜儿与祥林嫂的悲剧从社会关系的总和上,从人物所生活的那个历史环境中去寻找原因.他们同属于“社会悲剧”。但各自悲剧原因在方式上是截然不同的。代表喜儿的进步势力敌不过黄世仁的邪恶势力,她在肉体上遭到摧残,但在精神上是不可战胜的。喜儿有价值的东西的毁灭更多的是肉体上的“毁灭”,是公开的、外在的,显而易见的,暂时的;而祥林嫂有价值的东西的毁灭主要是灵魂的毁灭,这种毁灭是隐藏的、内在的,不易觉察的,是长久的。祥林嫂灵魂毁灭的悲剧比喜儿的悲剧更为深刻,这是鲁迅悲剧领域的独特贡献。  相似文献   

9.
论实践的间接现实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实践的唯直接现实性的理解,展示的是实践本质特性的全面性的破缺。实践不仅本质地具有直接现实性,同时本质地具有间接现实性,即实践的对象性活动固有的生成非主体目的性的后继结果的必然属性。实践的间接现实性的历史根据,植根于社会史和自然史统一中的实践的主体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与客体本质力量的对象化的双向现实表达。其深层的逻辑支撑,在于实践的双向对象化中,客体间性与主体间性缠绕胶着的互动必然性。实践的间接现实性对人的生存和发展的价值是双重的,将实践的间接现实性仅仅赋予负向价值是一种误识。全面的实践控制观的现实化在本性上是有限的。在现实性上,实践间接现实性的正价值扩张和负价值抑制的有效性,规定于主体控制能力的提升和价值观念的主流的一致性的生成  相似文献   

10.
人的全面发展不是自然的产物,而是历史的产物,是在一定的现实条件下实现的。根据马克思的辩证分析,大工业的发展为人的全面发展奠定了条件;教育是自觉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重要途径;资本在实现自身发展的过程中将会不自觉地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财富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全面展现和人的全面发展的构成要素;作为财富尺度和人的生命尺度的时间也构成了人的全面发展的现实条件。  相似文献   

11.
《侵权责任法》第22条规定了精神抚慰金,第16条规定了残疾赔偿金与死亡赔偿金,而没有规定被扶养人的抚养费请求权。由于"两金"在性质上属于精神抚慰金,所以,"两金"与精神抚慰金不得主张;尽管"两金"与被扶养人的抚养费性质不同,理论上似乎可以并用,但由于"两金"在赔偿标准上采取了"遗失利益损害赔偿"的计算方法,使对受害人及其家庭的救济达到了如同没有发生侵权损害一样,所以,被扶养人的抚养费亦不可以与"两金"并用。  相似文献   

12.
黎千驹 《云梦学刊》2003,24(2):10-14
中国古代众多的《楚辞》注本其内容大致包括如下方面:校勘文字、字词注音、解释词义、疏通文意、阐述语法、说明修辞手段、诠释成语典故、考证典章制度等等;同时也运用了不少的术语。  相似文献   

13.
运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对山西省1985—2011年的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三类专利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通过Johansen协整检验和方差分解分析,发现发明专利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最大,实用新型专利其次,外观设计专利最小。  相似文献   

14.
陈洪杏 《殷都学刊》2010,31(1):13-17
就"帝"字的字形演变来看,"帝"的原型当是花蒂。不过,"帝"崇拜并不是一种普泛地存在于人类早期社会的生殖崇拜。在商人那里,无论是对玄鸟(包括王亥等祖先神)的崇拜,还是对风、云、雷、土(社)、日、月、星辰、方、水等的崇拜,抑或是对河、岳的崇拜,都发动于对"生"之"命"的眷注,也都辐辏于"帝"崇拜。"帝"崇拜,说到底,是对生命的崇拜。在这种崇拜中,寄托了崇拜者对生命的珍爱和对生命的秘密的眷注。商人崇"帝"的这种生命崇拜意识并没有随着武王伐纣、周取代商而成为一种历史的绝响,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以"生生之谓易"为主题词的《周易》和由此拓辟开来的以生成性、整体性为特征的宇宙论,都可以溯源到"帝"崇拜;这一点反过来又为"帝"的原型乃是花蒂作了绝佳的印证。  相似文献   

15.
在分析企业委托—代理成本的产生及股票期权激励约束机制的形成、剖析股票期权降低企业代理成本的原因的基础上 ,探讨全方位构建这一目标实现的保障措施 ,对现代企业建设很有意义  相似文献   

16.
我国股份有限公司设立责任立法过于简单、滞后,不能满足实践的需要。应着重完善以下三个方面:类似发起人责任、公司成立时发起人对公司的责任以及公司成立时发起人对第三人的责任。  相似文献   

17.
论高校报纸新闻策划的创新性原则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现代思维学和传播学的角度研讨报纸新闻策划的意义、原则、和本质规律,倡导新闻策划对新闻价值的开拓与创新,不断增强新闻求新、求真、求深、求美的传播功能,不断提升新闻的人文意识和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18.
The educational, occupational and income success of the racial minority immigrant offspring is very similar for many immigrant origins groups in the United States, Canada and Australia. An analysis based on merged files of Current Population Surveys for the United States for the period 1995-2007, and the 2001 Censuses of Canada and Australia, and taking account of urban areas of immigrant settlement, reveals common patterns of high achievement for the Chinese and South Asian second generation, less for other Asian origins, and still less for those of Afro-Caribbean black origins. Relatively lower entry statuses for these immigrant groups in the US are eliminated for the second generation, indicating they experience stronger upward inter-generational mobility. As well, ‘segmented assimilation’ suggesting downward assimilation of Afro-Caribbean immigrants into an urban underclass in the US, also receives little support.  相似文献   

19.
诗中主人翁李隆基扬贵妃的爱情悲剧产生的自恨、互恨、恨他人、离恨、怨恨、悔恨以及"仙人恨"、作者恨、时人恨、后人恨等超人生、超现实、超范围、超时代的"长恨".构成了<长恨歌>丰富、深厚、复杂的内涵和多重而明确的主题.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四部同居题材小说的解读,探析从"五四"到新世纪,是什么诱惑女人冲破时代、家庭与世俗的阻碍走向了同居。《伤逝》中子君以自由的名义同居;《青春之歌》里林道静为革命的信仰同居;《生活边缘》中小苏为留在城市而同居;《新同居时代》中女人因为无聊而同居。通过考察不同时代作家对同居题材的处理,不同时期影响同居书写的因素,借此可管窥在政治、经济的多重影响下百年中国小说史的一幅剪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