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9 毫秒
1.
1868年,日本推翻了德川幕府,成立了明治政府。开始了著名的明治维新。明治维新伊始,日本政府便开始了积极的对华外交,不过,这种对华外交却以没有了睦邻友好的内容,取而代之的,是不断蚕食中国的属国,压缩中国的战略空间的对华侵略外交。这一时期的中日关系,其实就是日本初步侵略中国的开始。  相似文献   

2.
十九世纪中期以来,日本由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成长和幕府统治者一系列对外丧权辱国条约的签订,激化了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在倒幕运动和“尊王攘夷”的口号下,一八六八年发生了“明治维新”。明治维新推翻了德川幕府的封建统治,建立了地主资本阶级政权,统一了国家,并效仿西方先进资本主义国家,进行了一系列的资产阶  相似文献   

3.
日本明治维新前后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商人资本的出现及扩充是其重要的因素。本文着重探讨了德川幕府末期商人资本的扩充对日本社会阶级结构和资本主义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明治维新性质研究述评李克正日本的明治维新是亚洲一个封建国家发生的一场社会经济变改运动。在这场巨大的变改浪潮中,日本人民推翻了统治日本长达200多年的德川幕府,抗拒了西方殖民主义的侵略,胜利地取得了民族独立,迅猛地发展资本主义经济。人们曾把它誉为"东方...  相似文献   

5.
明治维新前统治日本的政权,乃是素有“密探政府”之称的德川幕府。当时,探子们活动在日本的各个角落,刺探人们哪怕是最私密的行为,使时人疑神疑鬼,相互提防,不仅破坏了正常的人际和谐关系,也阻碍了人性与社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一八六八年一月,日本资产阶级化的下层武士,利用人民的力量,通过国内战争,推翻了德川幕府的统治,建立了以明治天皇睦仁亲政的新政府。并于一八六八——一八七三年实行了一系列的资产阶级改革,史称“明治维新”。  相似文献   

7.
明治维新前,在德川幕府统治下的近世日本,由于"兵农分离"政策的推行和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出现了以从事工商业经济为主的城市.这些城市的兴起,促进了日本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并促使日本产生了早期资本主义经济的萌芽,为即将到来的重大社会变革奠定了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8.
一伊藤维桢,①字源佐,号仁斋,又称古义堂。生于宽永四年(公元1627年),卒于宝永二年(公元1703年),终年七十九岁。日本国德川时代人。德川幕府时期,日本社会是封建地主阶级所有制,占统洽地位的意识形态是封建地主的思想。德川幕府崇奉“圣道”,独尊儒术,以程朱的客观唯心主义为官方的御用哲学。朱熹的“理学”在德川幕府政权的庇护下,风行全国,定于一尊。程朱“理学”就是当时的日本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学习程朱“理学”蔚然成风。伊藤仁斋早年学习程朱“理学”,受客观唯心主义的熏陶。在他的早年著作里,宣  相似文献   

9.
清政府以“华夷秩序”的封闭与斥异性为主导的外交思想造就其在对朝问题的处理上固守着传统思维,运用着僵化、保守的“以夷制夷”外交政策。而日本在德川幕府中后期“日本至上”的外张性指导下的外交思想,在经历了明治维新的洗礼之后,走上了“脱亚入欧”的道路,展开了血腥的对外扩张战略。中日甲午战争的结局不言自明。  相似文献   

10.
德川幕府是日本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个朝代。到德川幕府末期,伴随着日本整个社会制度的衰落和频频社会危机的冲刷,在意识形态领域坦出现了新的动向。意识形态归根结蒂是社会经济政治现实的反映,它的动向和发展趋势,一方面要受整个社会所制约;另一方面又能超前于社会  相似文献   

11.
<正> 中下级武士是中世纪日本社会封建统治阶级的一个阶层,是幕府政权的支柱。在幕末国家和民族双重危机之下,他们毅然决定走上革命道路,推翻了德川幕府的统治,为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不到半个世纪,日本已同美国一样,显示出西欧类型的、经济上的(资本主义高度的特别迅速的发展),政治上的(代议制度),文化上的和民族上的”“最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的“全部基本特征”并成为“新兴的帝国主义强国”。本文就中下级武士在明治维新中的地位及作用作一简单分析。  相似文献   

12.
关于日本的道德教育,国内已有一些介绍,本文拟从发展的观点对日本道德教育政策的演化和学校道德教育的变更进行分析,以期从历史的流变中找出某些带规律性的从而对我们目前学校德育的改革有所助益的东西。战前德育政策和学校德育(1868—1945)明治维新是日本历史发展中的里程碑。1868年,德川幕府被推翻,标志着日本封建统治的结束和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昭示着一个新的抱负时期的到来。  相似文献   

13.
明治维新前夕,农民起义和市民暴动达到高潮,并成为推翻德川幕府的主要动力,但是,有的史学家不承认它是动力,有的只强调在客观上有作用。本文试图就具体史实初步探讨日本人民的斗争是怎样导致幕藩体制陷于崩溃的。外国入侵与人民运动的总趋势十九世纪中叶,正当日本内部发生幕藩体制严重危机时,欧美资本主义列强又闯了进来。1854年在美国的压力下,日本不得不取消锁国,开放下田、函馆二港。当美国取  相似文献   

14.
朱子学传入日本早期主要依附于佛禅思想之下,影响不大。其后受到德川政权的庇护脱离佛教并日渐兴盛,成为占据支配地位的思想学说,对日本政治、教育、社会风俗诸多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江户时期朱子学兴盛的主要原因有三:一是适应了破除二元政治形态的社会历史背景;二是其实用性价值思想体系适应了德川幕府政权统治的需求;三是德川幕府的禁教、锁国政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清敏 《人力资本》2008,(8):92-92
德川家康,这个日本历史上最具传奇色彩的人物,被日本人称为第一忍者。他以其独特的“忍道”开创了德川幕府,奠定了日本江户时代三百年的基业。曾有人问德川家康:“杜鹃不啼,而要听它啼,有什么办法?”德川回答说:“那我就等到它啼为止。”  相似文献   

16.
日本幕府的由来与衰败江鸟公元1868年元月,在日本京都西南郊的鸟羽和伏见两地,一场日本近代史上空前的大血战,正残酷地进行着。因为这一年是农历戊辰年,故日本史上称“戊辰战争”。在鸟羽、伏见地区激战了三天,天皇政府以五千人的兵力打击一万五千人的德川幕府军...  相似文献   

17.
世界近代史上亚洲地区的资产阶级革命中,日本明治维新是比较成功的。明治政权的建立,结束了统治日本265年的幕府封建制度,确立了地主和资产阶级联合专政的资本主义制度。明治维新挽救了日本沦为半殖民地的危机,促进了日本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使日本迅速成为资本主义的统一强国。一1868年,当推翻幕府统治,建立新政权后,日本倒幕维新派又以天皇的名义积极在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等领域进行了一次全面革除封建旧弊,推行资本主义改革措施的资产阶  相似文献   

18.
东京迁都的设计过程与明治天皇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明治维新之前,日本曾经为寻找近代化赖以展开的中心平台——国家新都而煞费苦心。由于无论是政治、经济意义还是制度、文化价值,也无论是出于西学仿效目的还是地缘战略考虑,政府最后选中的是德川幕府所在地——江户(东京)。明治天皇的意义,体现在对迁都过程的睿智把握、和平缓进和及时决断上。通过这一过程而逐渐形成的君主立宪制中央集权,使日本在二十几年内初步完成了近代资本主义改造。它是近代以来第一个崛起于东亚地区的近代化典范,却也同时成为该地区第一个以邻为敌的侵略国家。  相似文献   

19.
日本在幕府统治时期所执行的外交不能适应新形势下的需要,导致日本面临重重危机,最终使幕府退出了历史舞台。幕府之后的明治政府为了树立其在国内外的新形象,试图改变日本所面临的困境,由此展开了积极的外交活动。中日建交是其积极外交活动的第一次成功的外交行动,也是日本外交风格变化的起点。中日建交过程中体现了这种积极的因素,并推动着日本去寻求改变现状。形成这种不同于幕府的外交风格,除了明治维新的推动,还与日本的文化有着必然的联系。  相似文献   

20.
近代日本的启蒙思想运动发端于日本德川幕府末期,在明治初期随着政府推行的文明开化运动中达到鼎盛.这一思想运动举起国家主义政治观、功利主义道德观和脱亚入欧文明进化观的旗帜,为日本近代化起到了鸣锣开道的历史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