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成文法上客观存在着宪法至上的宪政原则与维护该宪政原则的辅助性宪政原则,即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权有限的宪政原则与有限政府的宪政原则.为维护宪法至上的宪政原则,中国以备案审查为主要形式建立起违宪审查制度,但该制度存在的缺陷致使备案违宪审查处于低效状态,现实生活客观存在着违宪的法规规章以及以之为法律依据的具体行政行为,通过行政诉讼这一管口,违宪的法规与规章进入了司法审查的范围.为准确适用法律,法院不得不对法规与规章作司法审查以克服备案违宪审查制度存在的制度缺陷,但缺乏制度支持的司法审查实践,蕴涵着宪法至上的宪政原则与统一法制被破坏的危险,以及公众对宪法与法律的信任危机,司法审查制度的建立迫在眉睫.文章建议以全国人大为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律的违宪审查机关,建立备案违宪审查与司法审查并存,全国人大常委会优先的统一的违宪审查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2.
世界各国的宪法实施可分为立法审查、司法审查、专门机关审查等模式;中国宪法的实施图景,就深深蕴藏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之中,但我国宪法和立法法所确立的违宪审查模式并没有相应践行,"适用宪法规范解决宪法争议"的实践在现实生活中也没有出现,学者们在认同我国现存政治制度正当性以及存在宪法实施的前提下寻求新的研究思路。我国完整的宪法实施制度包括宪法监督制度、宪法解释制度、备案审查制度、宪法日制度、宪法宣誓制度五部分内容。  相似文献   

3.
作为宪法实施重要保障的宪法监督是一种特殊的宪法实施方式,但过于宽泛的理解宪法监督缺乏现实意义,狭义的宪法监督与违宪审查、合宪性审查概念不谋而合。我国合宪性审查制度的建构不应完全突破现有的制度框架,避免国家权力的重新洗牌。在备案审查作为合宪性审查过滤机制的基础上,由宪法和法律委员会主导合宪性审查工作,同时通过合宪性审查程序的建构赋予最高法院强制力较高的"审查要求权",由司法机关对个案中法律条款的合宪性争议提交人大常委会决定,形成对审查权的外部制约。  相似文献   

4.
我国宪法与立法法对违宪审查程序已有原则性规定,而法规备案审查工作程序、司法解释备案审查工作程序的修订增加了违宪审查的工作程序,使我国违宪审查开始具有可操作性。但是我国违宪审查程序仍有待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宪法中并无明确规定监督宪法实施的制度--违宪审查制度,故为保障及维护宪法的最高权威性,制定一部专门的宪法监督法,从法律上明确规定我国违宪审查制度的各项内容,包括违宪审查的对象,违宪审查的主体及其活动程序,违宪审查的方式,违宪审查的效力及责任承担方式,使违宪审查具体化、规范化、制度化。  相似文献   

6.
违宪审查是指公民认为某个现行法律、法规或政府规范性文件以及政府的行政行为可能违反宪法规范而起诉至司法机关或专门机关,司法机关或专门机关由此对该现行法律、法规或政府规范性文件以及政府的行政行为进行是否违宪审查并作出最终裁决的过程.我国目前的违宪审查制度就法律层面而言,规定得十分原则和含糊,缺乏可操作性;而我国的违宪审查机构也缺乏明确性.本文试图通过对我国现今的违宪审查制度进行学理上的分析和探讨,以对我国建立专门的违宪审查机构之必要性和可能性进行一些粗浅的论证,并提出笔者的观点和相关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7.
对法律的合宪性进行审查是法治的题中之义,为了保证宪法实施,必须建立相应的违宪审查制度。但是我国目前违宪审查的机构未能建立起来,相关程序问题也未得到解决,这与我国"依法治国"的发展进程是不相宜的。本文立足于挖掘我国现存阻碍建立违宪审查制度的因素,试图探索一种适合我国国情的模式。  相似文献   

8.
违宪审查制度是现代法治国家法律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现行宪法对违宪审查制度虽有明文规定,但却存在诸多不完善的地方,违宪审查缺乏有效性及可操作性。为了保证宪法的有效实施,我国必须尽快建立起符合本国国情的违宪审查制度,设立相对独立的专门的违宪审查机关,使违宪审查工作专业化、专门化、技术化、经常化。  相似文献   

9.
宪法司法化的命题,虽然从表面上看,指的是宪法可以同普通法律一样,作为法院判案的依据,但从实质上看,它不仅是一个援引宪法的司法判断问题,更是一个违宪审查问题。在对宪法司法化的争鸣中,一种倾向性的观点是希望在中国建立美国式的由最高法院行使违宪审查权的制度。若用美国式的违宪审查制度来取代中国现有的制度,只会导致我国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朝着西方"三权分立"的方向发展,这是不能接受的。完善社会转型时期的我国宪法监督制度,必须从我国的国情出发,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必须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0.
违宪审查制度在人权保障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违宪审查有着其自身的理论基础和逻辑前提,结合各国传统,违宪审查模式衍生出司法机关审查、宪法法院审查、宪法委员会审查等三种模式。由于对人性的漠视和对权力的崇拜以及由此而来的忽略宪法控权功能的立宪观念,使我国违宪审查机制迟迟没有启动。只有选择了适合国情的违宪审查制度并使之真正运转起来,中国的人权保障才会有一个稳固可靠的制度基础。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认为,违宪是一种特定的行为,它与违法不同。违宪审查制度是为防止违宪而设立的专门制度。我国目前的违宪审查制度虽然有一定的加强,但仍不能适应我国宪法监督的客观需要。为此,建议扩大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的职权,赋于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宪法监督和违宪审查权,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自上而下的违宪审查制度,以保证宪法的实施。  相似文献   

12.
各国规范性文件的监督体制因国情不同而各具特色,我国实行的是一种以人大常委会为中心的监督法律制度,这种制度设置的主要目的是维护法制统一,运行的主要方式是备案审查.从现实情况看,宪法和有关法律确立的独具中国特色的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制度尚未发挥应有的功能和实效,迫切需要完善可操作性的实施制度.本文结合工作实际,就规范性文件的概念和范围、备案审查的主要标准、启动审查的方式、审查工作的机构和职权、审查处理的程序和手段等方面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为使宪法从名义宪法成为规范宪法 ,建立和完善宪法保障制度尤其是违宪审查制度必不可少。从这一目的出发 ,对美德两国的违宪审查制度在审查主体、审查对象、审查方式、审查时机、审查结果等方面的差异进行了系统的分析 ,并就影响两国违宪审查制度模式选择的因素进行了剖解 ,以期对建立我国的违宪审查制度有所借鉴和启迪。  相似文献   

14.
为使宪法从名义宪法成为规范宪法,建立和完善宪法保障制度尤其是违宪审查制度必不可少.从这一目的出发,对美德两国的违宪审查制度在审查主体、审查对象、审查方式、审查时机、审查结果等方面的差异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并就影响两国违宪审查制度模式选择的因素进行了剖解,以期对建立我国的违宪审查制度有所借鉴和启迪.  相似文献   

15.
司法审查制度,作为一种国内法制度,由来已久。它是国家司法机关对国内法律、法令、行政法规、行政行为等进行审查以对其是否违宪作出裁决的制度,亦称违宪审查制度。为了保障宪法的实施、维护宪法的尊严和保持宪法的最高法律效力,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均先后建立了这种制度。不过,也有另一些国家则是由立法机关或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来行使这种违宪审查制度的。  相似文献   

16.
违宪审查制度在美国而不是在其他国家出现,是由美国的法律传统决定的。美国作为普通法国家接受自然法学说,而按照自然法高于人定法的判断,依据宪法审查人定法不过是对自然法与人定法关系原理的扩大使用。普通法法律至上学说的自然延伸是宪法至上,其间接的结果就是以司法权审查违宪的立法。在美国宪法缔造者们的笔下,权力制衡的政治原则早就推演出司法机关有宣布违反宪法明文规定的立法为无效之权的结论,马歇尔的创造不过是对制宪者们的逻辑结论的实践。普通法传统赋予法官的特殊地位,也使法官有条件创立新的制度。而以普通法的传统为构成要素的美国民族精神,则为违宪审查制度的创立提供了文化基础。  相似文献   

17.
"母法"观念释读--宪法与法律关系新解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母法"是理解中国宪法问题的一个关键性概念,其含义是宪法为普通立法提供依据."母法"观念妨碍了宪法至上的实现,对我国目前的宪政与法治建设特别是宪法修改也存在消极影响.本文认为,应确立"普通法律不得与宪法相抵触"的原则,建立违宪审查制度,确保宪法至上.  相似文献   

18.
行政法规的违宪审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政法规的违宪审查是一国违宪审查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梳理现行法律文本规定,意在勾勒出中国行政法规违宪审查制度的基本框架,并基于对其它国家或地区的同类型规范的审查制度的比较研究和借鉴,对当下制度作一定的审视和批判,最后提出进一步完善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司法审查制度,作为一种国内法制度,由来已久.它是国家司法机关对国内法律、法令、行政法规、行政行为等进行审查以对其是否违宪作出裁决的制度,亦称违宪审查制度.为了保障宪法的实施、维护宪法的尊严和保持宪法的最高法律效力,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均先后建立了这种制度.不过,也有另一些国家则是由立法机关或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来行使这种违宪审查制度的.  相似文献   

20.
从人民当家作主原则看我国公民违宪审查建议权及其完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人民当家作主是我国宪法所确认的重要原则。人民当家作主可以作为公民违宪审查建议权的理论渊源,而实现公民违宪审查建议权也有助于更好地实现人民当家作主。鉴于公民违宪审查建议权与人民当家作主原则之间的辩证关系,为了更好地发挥公民违宪审查建议权的价值功能,应该将法律纳入到公民提请违宪审查建议的对象,使之接受人民的监督;成立专门机构,确保公民的建议得到及时处理;健全处理程序,在程序上确保公民违宪审查建议权的实现;科学设定行使条件,使公民违宪审查建议权的行使更加规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