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7篇
理论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29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告别传统,厚筑环境义务之堤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环境问题是一个全球性问题 ,也是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所面临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环境资源法学这一新兴学科正是在这一大背景下得到迅速发展的。今天 ,我们有幸约请了学界知名的专家学者与崭露头角的新秀 ,就 2 1世纪环境资源法的前沿问题各抒己见。包括 :环境权与环境义务问题 ;新世纪应当重点研究的若干国际资源法问题 ;“绿色”民法典的制定问题 ;WTO与环境法问题 ;可持续发展与法律变革问题 ;公众参与与环境保护问题 ;环境恢复与再生时代和环境立法问题 ;环境法与生态伦理问题等等 ,对于这些问题 ,专家学者们阐述了不同的甚至是对立的观点 ,相信通过这种思想的碰撞 ,会将问题的研究引向深入。  相似文献   
2.
徐祥民 《晋阳学刊》2014,(6):114-127
科学发展观是一个伟大的理论创造,它既是指导我国健康发展的理论,也是使环境法制建设实现历史性飞跃的指导思想。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环境法应当承担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的任务,把完成这一任务作为立法目的。接受"和谐目的论"就应对"环境行为"、"环境损害"、"环境影响程度"等努力做出恰当的制度安排或制度调整。  相似文献   
3.
食品安全事故频发,保障食品安全已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刑法作为保障食品安全的最后一道屏障,由于其对危害食品安全犯罪的定性不当、保护范围较窄、保护滞后等问题,有大量危害食品安全犯罪案件未进入司法程序,凸显了刑法在惩处食品安全犯罪行为过程中的乏力,也在一定程度上纵容了危害食品安全的犯罪行为。应借鉴美国立法,完善我国危害食品安全犯罪刑事立法,形成严密的刑事立法体系,克服危害食品安全犯罪在刑法规制上的不足。  相似文献   
4.
在百年来的历史学、法律史学的著作中,周代的司寇多被解释为法官或司法官.这种解释的基本依据是《周礼》.以金文为据研究先秦史的学者部分地否定了这种解释.他们认为,《周礼》的有关记载不符合西周时期的实际情况.西周时期的司寇的主要职司是防止盗贼,维持治安,而非专职审判.在那个时期,刑讯狱讼诸事也无专官管理.但这些学者在对缺少金文支持的时段内的司寇的职司的判断上却又回到《周礼》的记载上来,确信《周礼》的有关记载以春秋时期的司寇为制度原型.本文作者认为,不仅西周时期的司寇不是法官,春秋时期的司寇也不是法官.先秦文献所载春秋司寇都是治安官,他们担当的都是治安警察的角色,其工作主要表现为以直接的行政力量"击"盗贼等,或者执行来自其他机关的惩罚犯罪的命令.司寇不是治安兼审判的机关,也不是战国及其以后的法官的前身.不管是用司法与行政职能分化的观点,还是用国家职能进化的眼光,都不能得出春秋时期的司寇是法官的结论,不能给《周礼》所载司寇机关来自春秋制度的判断以肯定性的证明.  相似文献   
5.
政体与法治--重读亚里士多德《政治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亚里士多德按照统治者人数多少、统治者为谁服务和阶级三个标准,把政体分成正宗政体和变态政体等两大类六小类十八个品种,认为这十八个品种的政体中的十四种都实行或可以实行法治,说明法治是治者的选择,是否实行法治决定于治者的态度,与采用何种政体无关,而影响治者态度的因素主要是治者的品德和对权力的制约.  相似文献   
6.
978年前的中国法律史学因主要从事给历史上的法律制度和其他法律现象贴标签的工作而丧失了学术生命,在法律虚无主义泛滥的政治环境中它被淹没。“文革”后通过法的继承性问题的讨论赢得生存的权利,不仅承担起联接历史的法与现在的法的任务,在法治与人治等重大学术问题的讨论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中国法制建设提高了有益的借鉴,而且其自身也得到充分发展。它还将担当把过去的法与未来的法联接起来的使命  相似文献   
7.
演进的法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末 ,中国共产党提出的“依法治国”的基本治国方略被载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这是中国社会主义法制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也是中国建设法治国家万里长征的第一步。在 2 1世纪的中国 ,尽管法治的道路是漫长而艰辛的 ,但“依法治国”的信念却是不能动摇的。如何从各方面加速法治的进程 ?如何处理法治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本刊特邀六位法学界的知名学者 ,就这一问题进行讨论。公丕祥认为 ,应该凭借自身基于本民族需要和条件的创造性行动来创设现代司法文化与制度。徐显明认为 ,2 1世纪中国法治的发展 ,将取决于我国平等权、财产权、自由权、生存权、发展权这五大权利群的整体进步与发展。卓泽渊认为 ,改革与发展、冲突与互动、和平与稳定将是影响中国法治乃至整个社会发展的重要外在因素。徐祥民认为 ,在当下中国 ,选择的法治只有经过一个演进的过程、尤其是宪法的良性运行和公民法律文化的建设 ,才能成为稳定的、良好的法治。温晓莉认为 ,实现现代法治价值 ,建立一个符合法治精神的宪法制度框架 ,并在充分肯定法治的决定性作用的前提下 ,将法治与德治、制度建设与道德建设很好地结合起来 ,是 2 1世纪中国法治建设的主题。赵正群认为 ,公民的得知权及与其相应的政府说明义务构成了政务公开政策的法理基础  相似文献   
8.
中华法系和大陆法系之间存在诸多相似之处:二者都重视法典建设,把立法权置于法制体系的中心,崇尚法制统一,法的发展主要受世俗力量的推动,习惯用演绎推理的思维模式操作法律,并由此形成法官主导的司法审判方式。这种法制本土资源上的相似性,为近代中国学习欧洲大陆国家的法制文明提供了一种解答。  相似文献   
9.
徐祥民 《中州学刊》2007,3(6):72-74
自然资本投资是目前学界和政界高度重视的一个问题,国内相关研究成果比较匮乏。本刊特意组织的五篇文章或慎重地对"以自然规律为遵循的人类生存发展之道究竟应当包含哪些内容,从法学的角度进行猜测";或力主"生态经济是自然资本经济,其内容就是自然资本投资","自然资本的非资本化主要是因为法律与政策的不当安排造成的,中国现行法律安排已远远落后于自然资本投资的实际需要,法律必须建立自然资本市场制度";或探讨了自然资本投资对可持续发展的环境资源法制建设的启示;或质疑自然资本投资的法律保护属性,认为其制度设计属于民商法和国际法范畴;或对自然资本主义与可持续发展的契合性加以审视,认为将自然视为资本离真正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差距尚远。希望通过对这些文章的推介,将对自然资本投资问题的研究引向深入。  相似文献   
10.
环境公益诉讼与传统诉讼之间的巨大差异使其在传统诉讼制度主宰的诉讼体系和诉讼文化中很难确立稳定的地位;各国已经形成的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形态各异,我国很难择定效法对象;一些学者提出的对传统诉讼制度进行修修补补的构想正在缩小建立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理论空间;在我国,推动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建设的力量还不够强大.这些因素决定了我国建立环境公益诉讼制度需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当前应取的态度是尝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