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一个出版社要想创名牌 ,必须有一大批优秀图书 ;而优秀图书是要靠优秀编辑策划、编辑、出版的。编辑品牌和出版社品牌的建设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 ,没有编辑的品牌 ,一个出版社可能偶然能出版几本好书 ,但不会形成好书的连续性出版 ,出版社也就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中华书局、商务印书馆、三联书店等之所以成为名牌出版社 ,就是有那么一批专家级的编辑在做编辑工作。编辑是社会文化的缔构者。在缔构社会文化中 ,编辑活动作为创造人类文化社会活动的一部分 ,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出版工作的党性原则 ,从政治上决定了编辑工作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
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型,带来了图书出版业的繁荣兴旺,同时也促进了出版社编辑角色功能的转变。在这种自觉或不自觉的转变过程中,编辑人员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困惑、浮躁、焦虑等思想情绪。克服思想紊乱,保持心理平衡,坚持正确方向,转换角色模式,提高自身素质,积极主动地迎接市场经济的挑战,适应新的形势,对“出版社的大脑”——编辑来说,至关重要。在过去计划经济单轨制的经济体制下,各出版社基本上是被动地按出版计划出版图书,编辑则基本上是被动地完成编辑加工任务,很少考虑图书市场的行情和读者需求,更少考虑出版社的经营管理和经济效益。虽然出了不少社会效益好的图书,对文化积累和建设作出了很大贡献,但出版社经济效益一般较差,缺乏竞争机制,编辑的自主意识、参与意识和创造性受到束缚。经营管理体制的僵化和市场竞争机制的先天不足,势必加重国家经济负担,又导致图书市场的萎缩,无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生活需要,违背了文化事业多元  相似文献   

3.
作为编辑家的孔子,具有他的编辑意识。本文认为:孔子的编辑生涯应分为中年时代和晚年时代两个阶段;孔子的编辑意识可分为“文化积累意识”“文化传播意识”和“文化导向意识”三种类型。孔子中年时代编辑意识的主流是“文化积累意识”和“文化传播意识”,晚年时代编辑意识的主流是“文化导向意识”。孔子编辑《诗》《乐》的编辑意识的主流是“文化积累意识”;编辑《书》《礼》的编辑意识的主流是“文化传播意识”:编辑《易》《春秋》的编辑意识的主流是“文化导向意识”。  相似文献   

4.
随着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出版行业正在经历着一场变革。在网络出版环境下,编辑工作如何开展才能适应这一新兴出版模式,是当前出版行业和学术界所关注的话题。从实际工作出发,概述了网络出版时代编辑急需强化的版权意识、内容把关意识、全程策划意识以及交互意识,并阐述了加强上述意识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大多数出版社从经营性的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单位,编辑主体不仅要进一步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更应该具有强烈的市场意识。本文详细论证了编辑主体的市场意识在整个编辑活动中的重要作用,认为编辑主体的市场意识并不完全等同于一般意义上的赚钱意识,它主要体现在竞争意识和经营意识、品牌意识和精品意识、成本意识和促销意识等方面。  相似文献   

6.
出版工作的中心环节是编辑,编辑工作的质量水平是直接影响、制约甚至决定出版物效果乃至出版社命运的重要因素。提高编辑人员的素质是刻不容缓的时代要求。  相似文献   

7.
论编辑的出版意识张秀英作为出版业的编辑,要想跟上历史的车轮,把握住时代的脉搏,迅速地反映社会的变化,引导人们的生活,除了必须具备的编辑基本业务能力以外,还应具有现代出版意识,即情报信息意识、改革创新意识、选题超前意识和市场竞争意识。一、情报信息意识情...  相似文献   

8.
提高图书质量是出版社永恒的主题.要提高图书质量,首先,必须在出版社全体职工中形成重视质量、保证质量的意识,使提高图书质量成为每个职工的自觉行动;其次,出版社要对图书出版过程和生产结果加强全面管理,实施对重点环节的控制.要提高图书出版质量,出版社还必须加强编辑队伍建设、规章制度建设和工作条件建设.  相似文献   

9.
出版产业是典型的知识产业 ,而知识经济时代最抢手的人才是复合型人才。在图书产品的生产过程中 ,编辑所拥有的知识资源是重要的生产要素之一 ,因此 ,出版社是否拥有一支复合型的编辑人才队伍 ,是现代出版社是否具备竞争优势的衡量标准之一。本文探讨了出版社构建复合型编辑队伍的意义、途径及方法 ,提出了一些有创建的新观点  相似文献   

10.
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带来传播媒介和传播手段的新变化,网络出版给传统纸质出版业带来挑战,期刊编辑的日常工作走向无纸化、数字化。这就需要学报编辑转变观念,认识数字化时代的特征,掌握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熟悉网络出版流程,同时树立质量意识和受众意识,从而主动应对数字化时代的挑战。  相似文献   

11.
网络与编辑——信息时代编辑工作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现代科技的发展带来了传播手段、文化载体媒质的变化, 有着几千年出版编辑历史和深厚的编辑文化的编辑,在Internet 时代,面临着嬗变, 从纸张媒质到Internet,传统编辑在寻找一个新的契合点。  相似文献   

12.
编辑作为作者与读者的中间人,承担了收集、检验、加工及传播文化作品的重任,在此过程中,编辑应加强版权意识,在编辑出版的各个环节中,不仅要保护好著作权人和出版社的版权不受到他人侵害,也要注意自身不侵犯著作权人和其他出版社的相关权益。  相似文献   

13.
策划编辑制作为市场经济条件下出版社的一种较为有效的运作形式 ,已越来越广泛地被出版社采用。本文探讨策划编辑在出版社的宏观选题框架里策划选题的三大职能 ,即构建选题框架、把握出版节奏、搞好宣传促销 ,分析策划编辑的微观责任  相似文献   

14.
出版社的企业化运作要求出版社编辑必须转变观念,要牢固树立市场意识。文章从出版社的目标和原则、选题策划的来源两个方面论述了编辑如何树立市场意识,在实际工作中更好地做好出版物的把关人。  相似文献   

15.
编辑思想是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出版业综合发展的产物。政治制度影响书籍选题,并作为决定内容是否适合出版的标准而产生作用;丰富的文献典籍著述是社会文化发展的结晶,形成了富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出版文化,文化大发展催生并影响着编辑思想的发展与成熟。古代科技实用性特征促进了学科发展,也带来了丰富的科技书籍文献,在记载科学技术成果、传播科学技术成就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伴随图书出版数量、种类的不断增加,编辑经验日益丰富,认识不断提高,由初期浅意识逐渐形成鲜明的编辑思想。  相似文献   

16.
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和信息化高度发达的时代,作为内容产业之一的图书出版行业,面对过分强调出版的产业功能和经济功能,过分强调自然科学的重要性,过分强调“个人英雄主义”,过分强调速度和效率的氛围,图书编辑必须具有较强的职业意识。图书编辑应强化政治责任意识,具有不断提高民族人文素质的意识,加强协作意识,强化精品意识和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17.
张群 《华人时刊》2013,(1):62-63
记者是个中医文化爱好者,很想为中医药文化的传播做点实事。得知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历时6载,出版了江苏省政府十一五重点出版工程、总字数达1300万字煌煌12巨册的《四库全书系列伤寒类医著集成》,就很想探个究竟,也做了一些功课,对这个出版盛事有了一定的了解。我看到几个重要专家都将此工程评价为一件功德,所以记者特意采访了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分管医学出版的副总编辑杜辛先生,以及这套书的实际操作者、责任编辑周骋先生。记者:作为一个科技出版社,出版如此巨量的古籍,在外人看来太不可思议了,我想知道你们是如何看待这一出版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图书质量不断下滑成为出版业的一个显著问题。要有效地解决此问题,立足文化本位为其根本,并要从出版流程的全程管理和各职能部门的协同配合共同抓起,同时提升编辑人员的整体素质和出版社整体的质量意识,而行业的与社会的监督,也是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各方面互相配合,共同促进,才能真正提高图书质量。  相似文献   

19.
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型,带来了图书出版业的繁荣兴旺,同时也促进了出版社编辑角色功能的转变。在这种自觉或不自觉的转变过程中,编辑人员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困惑、浮躁、焦虑等思想情绪。克服思想紊乱,保持心理平衡,坚持正确方向,转换角色模式,提高自身素质,积极主动地迎接市场经济的挑战,适应新的形势,对“出版社的大脑”——编辑来说,至关重要。在过去计划经济单轨制的经济体制下,各出版社基本上是被动地按出版计划出版图书,编辑则基本上是被动地完成编辑加工任务,很少考虑图书市场的行情和读者需求,更少考虑出版社的经营管理和经济效益。虽  相似文献   

20.
著名编辑出版家、翻译家、语言学家陈原从年青时代就怀着满腔热情投身于编辑职业。新中国成立后,陈原担任出版机构的领导职务,特别是他在商务印书馆兼任总编辑和总经理期间,在新中国出版领域起了领军作用,是我国当代出版事业的开拓者、实践者。陈原一直致力于进步的文化出版事业,注意出版物的社会效益,他高瞻远瞩、统筹全局的出版理念和开放进取、积极学习的出版思想,以及务实的编辑作风,直到今天,仍然是编辑事业的巨大财富,在编辑界仍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