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征明在中国造园史上占有较为重要的一席之地,他所主持设计的拙政园迄今为止仍然保留着一开始的主要风格和特点。这说明文征明的造园思想自有其高明之处。具体而言,在拙政园的营建过程中,文征明的总体思路可基本概括为因地制宜、法乎自然,除此之外,文征明更注重赋予自然景观一种个性化的人生理想和价值观,并由此彰显出明代江南文人的精神追求和独立意识。  相似文献   

2.
拙政园是中国和江南四大名园之一,是中国古典私家园林的典范,由建筑、山水和花木等要素组成的一个综合艺术品。从设计布局,深入剖析拙政园的山石、水体、建筑、植物、道路等造园要素,阐述拙政园的意境营造,可由此领略中国古典园林中私家园林的精湛艺术,探寻文人园林的意境和园主人的精神世界。  相似文献   

3.
通过实际调查,对拙政园旅游需求的影响因素及时空分布特征进行了定性与定量分析,揭示了拙政园国内游客的移动特点和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4.
无论在实践上还是在理论上,李渔都是明清时期的一位造园大家。他的造园思想集中体现在《闲情偶寄》之中。李渔的造园思想不仅丰富深邃,而且还极具个性特色。他用艺术的眼光看待造园活动,认为造园活动在本质上是一种艺术活动。因此,李渔的艺术素养、艺术个性乃至艺术审美理想对于他的造园思想直接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其主要表现是:在园林居室的布置上,李渔习惯用字画等艺术品装饰美化居室环境;在园林的建造技巧上,李渔认为作文和绘画与造园具有内在的相通性;在园林的艺术审美追求上,李渔不仅重视园林的写意功能,而且还非常注重营造园林的艺术韵味;在造园个性上,李渔主张独创、反对窠臼的艺术个性更是直接影响了他避免趋同、力求独创的造园品格。  相似文献   

5.
明代吴江造园专家计成在仪征建寤园,并在扈冶堂写下世界最早的一部造园专著<园冶>.此书全面总结造园经验,主张师法自然,并通过造园者的审美取向予以创新,创造出为广大游客乐于游赏的人化自然.  相似文献   

6.
近代国内的造园教育起步较晚,并且师资人才、教学材料、实践经验等都相对缺乏,在造园教育体制的设置中并没有出现独立的造园学院或是学系,主要是将造园专业设置在林学、农学与工学学系。陈植作为近代国内造园学的倡导者之一,极力寻求新的思路与方法,去改善国内造园教育的不足,为造园教育的初创与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陈植对造园专业的性质作了明确的阐释,强调了造园学的核心,明确地划分了造园与其他相关学科之间的关系,并以此为基础对造园专业在院校中的设立提出了合理的见解。陈植将自己的造园教育理念结合当时国内的造园师资现状,从聘请国外教师与派遣国内人才去海外留学两方面提出了解决造园师资问题的方法。陈植也借鉴了日本院校的造园课程设置与造园技术理念,对国内专业的课程体系进行了合理的调整,将与造园相关的众多课程分为了主干、基础、专业与选修四大类。笔者查阅了相关文献,以造园学科初创时期的教育为立足点,从造园专业设立、教学质量提升与课程体系调整三个方面展开,系统地总结了陈植在民国时期为国内造园教育所作的贡献,探讨了陈植的造园教育体系对近现代造园事业发展的影响与意义。  相似文献   

7.
谈到庭院,人们就马上想到园林。应该这样解释:园分庭院、园林、造园三种。园林是以自然空间为主,适应于人们观赏游览的造园,一般规模较大;而庭院是以建筑空间为主,适应于人们生活起居的造园,一般规模较小;造园是园林和庭院空间的统称。庭院的空间性质是介乎于自然和室内之间的一种中性空间,是一种特殊的空间形态,即  相似文献   

8.
长期以来有一种普遍的观点认为道家思想是中国古代园林造园的基本思想。实质上儒道两家思想在长时间历史发展过程中相互作用,互补共融,在中国古典造园思想中都有所体现,究其根本,儒家思想是中国古典造园思想的主体核心,它包括礼乐相成的道德伦理观,天人合一的自然宇宙观以及多元开放的处世观。  相似文献   

9.
相地因借作为一条重要的造园法则是明代造园家计成在《园冶》中首次明确并提出来的。本文就相地因借的基本原则及美学意蕴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0.
通过苏州拙政园中部景观评点 ,说明园林构筑必须具有深沉的文化底蕴和艺术功力 ,才具有永久的魅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