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毛泽东哲学思想科学回答了近代“中国向何处去”的问题,在中国哲学史上具有弃旧图新、继往开来的“转向”特质,成功推动中国传统哲学由“转识成智”转向实践智慧,有效促使中国传统哲学与外国哲学由“观点碰撞”转向“超越与发展”,有力促进中国传统哲学由注重“哲学之理”转向“工作方法”,真正实现了中国传统哲学由“推动现代化”转向“创新性发展”。它的形成与发展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标志性成果,是中国哲学的创造性成果,昭示着新时代中国哲学发展的走向。  相似文献   

2.
近代以来,随着中西方文化的交流,一些文化学人通过对东西方文化的剖析,将中国哲学称为“君子哲学”,西方哲学称为“小人哲学”。以“君子哲学”为基点,中国传统政治走的是“人治”之路,以“小人哲学”为基点,西方传统政治走的是“法治”之路。这是中西方传统政治最显著的不同  相似文献   

3.
不论是在易学史、中国哲学史,还是在在中国文化史上,“太极”和“太极图”的地位都是显赫的。我曾经认为,“太极”在中国哲学史上的地位有如赫拉克利特《著作残篇》中的“逻各斯”在西方哲学史上的地位;“太极图”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就象“十字架”在西方文化史上的地位一个样。在世界近代文化史上,中国的“太极”,尤其是中国的“太极图”受到了西方科学家们的特别重视。丹麦的物理学家玻尔将中国的“太极图”作为他的“对应原理”的最理想的表现方式。近来,一些学者将“太极图”视为宇宙模型、思维方式、进化过程、科学灯塔、突变模型、光学原理……等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4.
东西方两个文化世界的根本差别源于两种哲学传统:一是古希腊主客二分的哲学传统,一是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哲学传统。前者以个人为核心,强调理性与斗争;后者以社会、家庭为中心,强调整体与和谐。当今世界的一体化进程虽然在加速,但是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仍然是一个地球两个世界,这在科学道德、文学艺术、中医西医、政治经济等领域都有突出表现。中国的现代化,应在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吸收外来先进文化,并将其变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5.
孔子“道学相即”的思想深刻影响着中国文化的致思取向,形成了重人文、轻科学的传统;西方科学“道学相离”的思想使西方科学昌明,却也出现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道学相即”与“道学相离”源于东西方哲学看待人与世界关系的不同。二者的结合将成为世界文化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6.
哲学史家对休谟哲学的评价基本上围绕着三种基本观点而进行:即托马斯·黎德的怀疑论和不可知论,康蒲·斯密的自然主义及实证主义。这三种评价都未能真正揭示休谟哲学暗含的本体论前提:“流变”的世界。休谟的“流变”世界从其时空观及对物质实体和精神实体的否认上得以充分体现。休谟的时空观指出,一切持续存在的实体实际上处于时空的接续变化之中,而完全单纯同一不变的实体只是人类心灵的虚构。正是“流变”世界的确立,使休谟开始与西方传统哲学的“实体”宇宙观及与之相应的理性主义传统决裂,从而揭开了向现代西方哲学转折的序幕  相似文献   

7.
20世纪西方科学哲学的三次转向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采用宏观审视和微观考察、历史和逻辑相结合的方法主要分析了20世纪西方科学哲学发展所经历的三次转向,即社会-历史的转向、文化的转向和后现代的转向,从而具体揭示了20世纪西方科学哲学发展的理论轨迹和基本倾向,指出20世纪西方科学哲学的转向表明,西方科学哲学实现了从传统科学哲学到科学文化哲学的转变  相似文献   

8.
言、象、意三者关系的探讨肇始于中国哲学思想的发端,经魏晋“言意之辨”更直接导致了中国哲学新方法和流派的出现。20世纪以来,随着西方语言哲学的兴起和语言学转向,意义问题更贯穿了从现象学、解释学到分析哲学和科学理论的各种哲学思潮,从根本上带来了知识理论和研究范式的全新革命。借助分属于“欧陆人文哲学”与“英关分析哲学”两大传统中的海德格尔的生存论语言观与维特根斯坦的日常语言学的语言哲学之思,就人与世界、语言与人、文学与世界等诸多关系上的揭橥,使得在言、象、意问题上取得了全新的审视与启悟。  相似文献   

9.
洪晓楠在《求是学刊》1999年第6期撰文认为,20世纪西方科学哲学的发展经历了三次转向,即社会一历史的转向、文化的转向和后现代的转向。文章通过对西方元科学研究中科学史、科学社会学和科学哲学三者关系的分析,揭示了文化转向的科学史根源、科学社会学根源,并重点分析了文化转向的哲学表征,指出经过文化转向之后的新科学哲学所持的立场大致是一种文化学和人类学的立场,即一种广义的文化哲学立场,其根本标志就是对科学哲学的人文理解,力求纠科学主义之偏,实现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融合。科学哲学的文化转向表明传统的科学哲学已经穷途末路,…  相似文献   

10.
从"等值"概念的产生看中西文化的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翻译等值在西方产生这一现象着眼,由小窥大,追问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折射中西哲学、美学、文化传统以及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差异:从哲学上讲,西方哲学注重本体终极在场的追问,而中国哲学没有;从美学上讲,西方美学重视语言对美的本质的清晰表达,而中国美学强调言与意之间的矛盾,强调神会与心悟;从文化传统上讲,西方文化重视科学,而中国文化传统重视人文体悟;从思维方式上看,西方思维重分析、精确,而中国思维重整体把握和模糊认识。这一切说明,翻译等值的概念在西方而不在中国提出是种种差异使然。  相似文献   

11.
近代著名学者梁启超曾指出:“中国于各种学问中,惟史学为最发达;史学在世界各国中,惟中国最为发达。”西方哲学家黑格尔也曾惊叹道:“中国历史作家层出不穷、继续不断,实为任何民族所不及。”从文化历史溯源,中国史学不仅是古代学术文化领域中的“显学”,而且是中国古代精神文化之最深渊薮。如果说在古代社会,西方世界精神文化的主要载体是哲学和宗教文化,那么中国精神文化的最大载体则是史学文化。因此这是东西方精神文化的巨大差异现象之一。  相似文献   

12.
西方传统哲学与中国传统哲学不同,其本质是“真理主义”.“真理主义”在近代出现严重危机,马克思主义哲学提出合理主义,实现对西方传统哲学的超越,为我们正确地学习和借鉴西方传统文化提供了科学方法论的指导.一、西方传统哲学的主题西方哲学传统源于古希腊哲学.古希腊哲学一开始面对的,就是在人之外并且与人无干的外部的客观自然世界;它们所追求的,是揭示这个外部客观世界的秘密──万事万物从何而来,往何而去.古希腊的“智者”所企图的,正是在关于世界的“本原”或“始基”问题上发现永恒的真理.观点上各不相同甚至根本对立…  相似文献   

13.
现代科学哲学已经发展到极致,开始解构。后现代科学哲学应运而生,且具有如下特征:推动现代科学向后现代科学转变;推动研究方法从科学发现转向科学发明、科学虚构和理论建构;发展决策学、预测学和未来学,将人类精神从二元思维发展到多元思维;科学哲学家立足于身体和生活经历,发展生命哲学、身体哲学、身体认知论和身体审美学;从实体世界转向精神领域,肯定宗教信仰是人的一种认识状态和心理依赖,构成人的深层本质;注重语言符号的推广和身体的高技术改造;促动后人类社会的形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14.
如果把人类知识比作一条长河的话,那么,哲学可以说是这条长河的源头之一,它孕育了无数的知识学科。近代以来,随着社会生产力的飞速发展,各种知识学科纷纷从哲学的怀抱之中独立出去,“成家立业”。如今,作为包罗万象知识体系的哲学,作为科学之科学、凌驾于一切科学之上的哲学已不复存在了。传统的旧的哲学已走到了尽头,需要为哲学的发展寻求新的出路。那么,哲学发展之路何在?在西方,一部分哲学家主张哲学应走科学的道路,哲学应当成为科学。另一部分哲学家则认为,科学虽然为人类创造了一个繁华的世界,却并未揭示出世界的真实面貌;世界的真相还须通过人的意识去探求,于是“人学”成了哲学的热  相似文献   

15.
西方近现代哲学向现代哲学的发展是由一系列先贤开辟出来的。其中重要的一支是由形而上学转向一般人类学方向,马克思是这一哲学转向的主将。他通过"人类精神的真正视野",开始了哲学的人本论开拓、实践论开拓、唯物史观的开拓,并最终实现了这一转向,使马克思哲学告别了传统的关于"整个世界"的形而上学哲学,转向了针对人类世界的人类学——哲学,也使马克思哲学超越了形而上学,走向人类世界,成为现代哲学。  相似文献   

16.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在哲学方面,毛泽东同志同样从中国实际出发,深刻地论述和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使哲学真正成为中国人民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锐利武器。毛泽东哲学思想同当代中国哲学的发展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它所确立的一系列基本原则,无论现在和今后,对哲学研究工作都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一) 毛泽东哲学思想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关系问题,是在中国近现代关于东、西方文化关系问题的广阔背景下发生的。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以后,相对于中国封建传统文化来说,还是强有力的西方文化的输入,使得中国近代哲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新思潮的传播虽然反映了历史的必然,  相似文献   

17.
本世纪以来,文化与文化哲学越来越引起各国哲学家的重视。文化哲学研究的对象是文化的本质,文化与社会的关系,各种文化的冲突、交流、比较,文化与宗教、道德、价值观念、思维模式以及文化与哲学本身的关系等。在第九届世界社会学年会上,尽管科学哲学、科学技术仍占有一定的比重,但文化与人类文明选择的价值尺度已作为议论的主题;十七届世界哲学大会也由科学哲学转向文化哲学,认为这是“一次讨论文化的性质,讨论不同  相似文献   

18.
成中英先生的“本体诠释学”开创了通向世界哲学的哲学视野和思考路径,也体现了哲学的多元性关照与统一性的诉求.成中英先生本体诠释学呈现出相反与相成的特点,并有7对关系范畴值得关注,分别为:“本体诠释与诠释本体”、“主观体验与客观经验”、“中国传统与西方风格”、“古代气质与现代追求”、“事实揭示与价值探求”、“本体呈现与方法分析”、“科技文化与人文精神”,这7对范畴也呈现有序的结构.本体诠释学的解释模式也可以反过来适用于成中英自身的理论体系,呈现反身性.  相似文献   

19.
和西方传统油画艺术注重严谨的科学性不同 ,中国传统山水画是为精神世界服务的艺术 ,它的审美魅力直指人类灵魂的深处 ,在精神上满足人类的审美欲求。而“似”与“真”的审美关系问题是中国传统山水画在创作领域内最重要的美学命题 ,同时也是中国传统山水画独立于世界艺术之林的根本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的实践思维视界超越传统哲学与西方现代哲学的绝对的实体主义和相对主义思维视界 ,科学地揭示了人以实践的生存方式而双重地存在着 ,即人是受动与能动、自然与社会、科学与文化的双重存在 ,并以此合理地解答了人与世界的关系 ,揭示了人与自然关系的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 ,人与人关系的个体与类的统一 ,人与自身关系的科学与人文的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