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后本·拉登时代,哈卡尼网络在非传统国际格局中日益成为影响美国、巴基斯坦关系的重要因素。其发展历程主要可以分为苏联入侵阿富汗时期、苏联撤出阿富汗之后、"9·11"事件之后三个阶段。哈卡尼网络主要有四个基本特征:隐蔽性、地理位置的特殊性、组织的中枢性、讲究策略的战略方法。后拉登时代,围绕如何对待哈卡尼网络,美国、巴基斯坦之间产生了重大的分歧,哈卡尼网络成为影响美、巴关系持续走向的重要因素之一。但美、巴为了各自的国家利益,二者在"反恐"问题上需要相互借重,因此在可预见的将来,巴基斯坦作为美国反恐"前线国家"的地位不会改变。  相似文献   

2.
9·11事件是传统安全向非传统安全转变的标志性事件之一,该事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美国对恐怖主义的认知,改变了美国的全球反恐战略以及对南亚地区的政策,也改变了美国对巴基斯坦的政策走向和美巴关系。面对美国要把巴基斯坦炸回到旧石器时代的威胁,穆沙拉夫政府权衡利弊,根据国家利益最大化的原则,调整了美巴关系,支持美国在阿富汗的反恐战争。  相似文献   

3.
巴基斯坦社会的反美主义与美国的对巴政策、反恐战争以及由此引发的巴国内高涨的宗教极端主义密不可分。巴基斯坦普遍化和极端化倾向的反美主义严重困扰着美巴关系的发展,对美国的反恐战略和地区局势产生了消极影响。由于美巴两国互有战略需求,反美主义作为一种公共舆论很难从根本上影响美巴关系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9.11”事件及布什政府的反恐战略推动美国关注南亚地区的安全与稳定,同时印度与巴基斯坦围绕克什米尔的争端成为美国必须面对的重要挑战。印度、巴基斯坦加入反恐盟约并不能使印巴危机缓解,在美国反恐战略和印巴“核因素”的双重制约下,2002年印巴军事对峙最后成为双方解决争端、实现和平的难得机会,致使“9.11”事件及其后续发展成为推动南亚和平进程的重要催化剂。  相似文献   

5.
崔戈 《国际论坛》2015,(1):74-78,81
肯尼亚位于大非洲之角的战略位置以及殖民时期与宗主国英国的紧密联系,使其在独立后美苏争霸的冷战时期一直是西方阵营坚定的盟友,并成为支撑美国在东非与非洲之角利益的重要国家。冷战结束后,肯尼亚的战略重要性下降,又因老布什政府在非洲推行多党民主制,美肯关系曾一度紧张。克林顿政府上台后,美在非洲经济利益的凸显和恐怖主义威胁的日趋严峻,特别是1998年美驻肯大使馆恐怖袭击事件,使得美再度重视美肯关系。"9·11"后,美国调整其国家安全战略,将反恐列为首要任务,肯尼亚成为美在非反恐战略的三个支柱性区域大国之一,美肯关系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6.
美国的布什总统执政以来,美俄关系时有起伏,但遏制战略一直是布什政府对俄政策的主体.布什政府不但把俄罗斯看作"失败国家",而且借助北约东扩、分化独联体、发动"反恐"战争等方式肆意挤压俄罗斯的国际生存空间,从而严重削弱了俄罗斯的国际影响.  相似文献   

7.
借助于北约的实体媒介,德美的合作基础向来比较稳固.德国反对美国出兵伊拉克,其中一个重要原因也是害怕反恐扩大化将激起伊斯兰世界的激烈反弹,进而引发一场真正意义的文明冲突.在今后的德美关系发展历程中,德美之间还会有矛盾,但不是实质的矛盾,充其量就是德国为使美国对其充分重视适时提出的一些抗议而已.  相似文献   

8.
北约“新战略”与欧美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约“新战略”是90年代以来西方尤其是美国的军事政治战略,它的基本内容是1.北约的“全欧化”;2.行动方式从“集体防御”转向“积极防御”;3.非联合国授权的行动。这种战略的目标是1.为美国的全球利益服务;2.北约功能的政治-军事化;3.构筑新欧洲的安全框架。这必将带来北约内部美欧关系的变化,表现在1.双方在安全利益上的一致与冲突;2.调整双方的权力与责任关系;3.“授权”问题上的矛盾难以协调。  相似文献   

9.
北约“新战略”是90年代以来西方尤其是美国的军事政治战略,它的基本内容是:1、北约的“全欧化”;2、行动方式从“集体防御”转向“积极防御”;3、非联合国授权的行动。这种战略的目标是:1、为美国的全球利益服务;2、北约功能的政治-军事化;3、构筑新欧洲的安全框架,这必将带来北约内部美欧关系的变化,表现在:1、双方在安全利益上的一致与冲突;2、调整双方的权力与责任关系;3、“授权”问题上的矛盾难以协调。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美国和印度开展了越来越多的海上合作,对印度洋地区甚至亚太地区海洋安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美印海上合作主要是出于双方战略需求、防范中国的影响、双方海上共同利益需求和印度“搭便车”的动机。美印海洋战略根本目标具有不可克服的矛盾,长期来看合作难以持久。美国霸权政策、中美印关系的互动和美印之间其他矛盾都将影响美印海上合作。  相似文献   

11.
李轩志 《国际论坛》2012,(3):35-39,80
历史上,美国与柬埔寨的外交关系经历了"两断两和"。柬埔寨新王国政府成立以来,柬美外交关系虽然得以恢复,但发展并不十分顺利。2007年,美国"加里号"作为越战后第一艘访问柬埔寨的美国军舰,重新开启了两国军事交流合作的大门,随后美国宣布恢复对柬直接援助,两国关系发展进入新的历史阶段。柬美关系所实现的突破性进展并非偶然,而是由复杂的历史因素、柬埔寨主观意愿、美国的战略需求以及中国因素共同作用产生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解析国际反恐合作的发展与分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9·11”事件是人类历史上迄今为止规模最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最严重的一次恐怖袭击。虽然 ,“9·11”事件已经过去 1年了 ,但它对国际社会所造成的影响之深远是不言而喻的。因此 ,从国际政治和国际法的视角 ,客观理智地去分析恐怖主义 ,并在国际法的框架内去研讨国际反恐主义 ,无疑是摆在各国学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文章通过对国际主义的界定 ,对恐怖活动形式的变化 ,对联合国在国际反恐怖合作方面的努力和美国在反恐问题上“独步天下”的做法等几方面进行了分析 ,同时也提出了作者在这些问题上的一些初步体会  相似文献   

13.
全球性金融危机之后,亚太地区在全球政治经济格局的地位急速跃升。美国奥巴马政府一上台,就极为重视调整亚太战略在美国全球战略中的核心地位。经过近三年的缜密部署和细致经营,奥巴马政府的亚太战略已基本构建成型,对国际格局的进一步调整、亚太地区的局势新发展、大国关系的平衡等均产生深刻影响。更为重要的是,奥巴马政府亚太战略的调整引发一系列亚太地区新矛盾的产生,并对我发展亚太地区的周边外交关系形成掣肘。但是,中美之间友好合作、互利共赢的总体局面并未打破,维护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仍是中、美两个大国作为亚太地区主要力量的共同责任,现阶段的紧迫任务就是要用"大智慧"为中美关系定位战略性的合作新基础。  相似文献   

14.
美国的反恐战争与单边主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9·1 1”恐怖事件后 ,美国强硬的外交风格发生了一定的变化 ,但是美国并未从根本上放弃其单边主义的立场。阿富汗战争的胜利一定程度上助长了美国的气焰。然而 ,国际恐怖主义的性质决定了惟有依靠国际的多边合作才能取得未来反恐战争的最终胜利。打击国际恐怖主义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15.
During the week after the United States’ raid on Osama bin Laden’s compound in Abbottabad, Pakistan, in May 2011, the media discussed women associated with the raid. Media reported that bin Laden hid “behind a woman” during the raid, describing bin Laden’s wife as a human shield. The press also discussed a photo of the Situation Room during the raid, calling attention to Hillary Clinton, who was thought to be gasping out of emotion in the photo. The narratives surrounding Amal Ahmed al-Sadah (married to bin Laden) and Secretary Clinton elicit insights into the place of gender vis-à-vis terrorism. In this paper, we content analyze non-op-ed newswires, debating how/whether the media framed al-Sadah and Clinton as political agents, feminine representations, and/or as superfluous to terrorism. We find that the press described Clinton as emotional and largely saw al-Sadah as passive and generically as a wife. Women were portrayed differently than men, who are considered active, but unemotional. Additionally, articles critiqued President Obama’s posture and clothing in the Situation Room and disparaged Osama bin Laden for unmanliness. We therefore conclude that the mainstream, print media press prioritizes hegemonic masculinity when discussing terrorism, overlooking women’s agency and ascribing feminine identities to women and marginalized masculinities to certain men.  相似文献   

16.
韩晓青 《国际论坛》2011,(2):45-50,80
20世纪60年代初期,巴基斯坦一改50年代对新中国不冷不热的态度,开始致力于从根本上改善和新中国的外交关系。笔者认为主要原因如下:其一,巴基斯坦和主要陆地邻国——印度、阿富汗的关系长期不和,在20世纪60年代初期尤其紧张;其二,巴基斯坦在和邻国的纷争中得不到当时世界两个超级大国——美国、苏联任何一方的有力支持,在20世纪60年代初期表现得尤其明显;其三,20世纪60年代初期,中苏、中印关系十分紧张,这就为巴基斯坦提供了其认为可以利用的矛盾并借以改善中巴关系的难得契机。  相似文献   

17.
作为温室气体排放大国和能源消耗大国,中美在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努力中起到关键性作用,但信任缺失成为两国合作的主要障碍。中国全球最大二氧化碳排放国与能源消耗国的身份、不合理的能源结构以及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构成美国对华信任缺失的现实基础。由此引发两国在气候领域里的合作困境,即双方对"零和"博弈的担忧、气候责任分配争端与"近视眼"现象等。然而,中美建立互信、破除困境,携手合作仍是可行之路。  相似文献   

18.
艾森豪威尔政府为了构建新的中东防御体系,扩大其遏制范围,积极探讨与巴基斯坦建立军事同盟的可行性。杜勒斯的中东南亚之行,尼克松对巴基斯坦的访问以及此后一系列论证的开展,都对美国与巴基斯坦建立军事同盟的决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哈萨克斯坦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中国与哈萨克斯坦油气合作也已取得诸多成果,但是仍然存在一些影响中国与哈萨克斯坦油气合作的因素,诸如哈萨克斯坦周边和国内的动荡政局、哈萨克斯坦多边平衡的能源外交政策、中亚地区不断出现的国际恐怖主义活动及哈萨克斯坦能源竞合背后的大国政治博弈等。在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背景下,中国与哈萨克斯坦需要进一步深化经贸合作,增强文化交流,拓展能源合作内容,合作打击恐怖主义,平衡大国关系。通过建设丝绸之路的能源走廊,深化中国与哈萨克斯坦的油气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