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法学教育的根本在于法学实践性和应用性教育。我国高等法学教育过去一直侧重于理论传授,随着近几年教育理念的更新,也逐渐重视对学生实践能力和法律思维能力的培养。美国的法律诊所教育模式及其教育的目的和价值,对我们有重要启示,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2.
法学教育作为一种职业教育具有实践性、社会性和应用性等特性,这些特性决定了法学教育必然走上多元化的道路.法学教育的多元化可以涉及多个维度,其中包括多重的教育层次、丰富的教学内容、多样的教学形式和多元的教学主体等.在发展多元化法学教育的过程中,需要坚持多元化发展的基本框架,应当重点处理好“基本模式”与“多元模式”,多元化与特色化以及国际化与本土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中美法学教育之比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法学教育对法治国家很重要 ,对中国尤其重要。通过对中国和美国的法学教育从起源、教育目的、教育方法、教育模式、教育课程体系几个方面进行比较 ,对我国的法学教育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4.
“诊所式法律课程”教育模式的评价及实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培养法学应用型人才,是法学本科课程体系中设置司法实践课程的目的,但传统的集中司法实践模式存在众多问题,美国的诊所式法律课程教育给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借鉴模式。本文主要是结合对诊所式教育模式的评价,探讨诊所式教育模式的关键环节设置,指出了我国诊所教育实践中存着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5.
法学教育模式之困惑与解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焦冶  凌萍萍 《青海社会科学》2008,(5):178-180,185
法学的特殊性质决定了法学教育在高校教育中的困境,法学教育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教育,法学教育的传统模式无论是对于法学教育的范围、教育目标以及实践教学的模式都存在相应的困惑。法学教育不应是一个固化式的教育,应当是一个多位阶、多方位的动态教学模式,采取2+2+1的方式对法学的教育模式进行改革,推行"通才专业化",对传统的教学体系的配置进行调整,根据不同的社会需求,对学生的法律思维和实践能力进行培养,实现法学教育的完整化。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法治建设进程中,法学教育扮演着重要角色。然而,我国现行的法学教育机制存在着种种问题,以致无法有效地应对当今社会的挑战。为此,通过与美国法学教育进行比较,提出借鉴西方先进国家的教育经验,从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和职业定位,以及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教师管理体制等诸方面进行改革,以完善我国法学教育机制,从而回应社会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文章从建设法治国家任务的艰巨性、法学本科毕业生就业去向的多元性、中国司法和法学教育的现状、司法改革的价值取向等方面,分析了当代中国法学本科教育不应、无力也无需以职业教育为内容,而应明确定位于通识教育。基于这一认识,文章就法学本科教育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8.
《琼州学院学报》2016,(1):112-117
国内法学高等教育存在教育规模过度扩张、教育项目品类繁多、司考制度内容僵化、法学教育全球化趋势回应缺失等多项困境。法学高等教育困局的破解应首先确定职业教育与精英教育并存的二元培养目标体系。以二元培养目标为基点,构建缩限招生规模提升培养质量、司考制度与法学教育双向对接的突围路径。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法学教育呈现繁荣表象的背后,法学教育的现实功能却愈发难以显现,突出表现为法科学生对法律课堂的兴趣日趋减弱;法律职业部门对法学"教育产品"的认可度不高,需求量不大等。造成这些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缺乏良性互动的机制。为此,基于"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实施,应当通过强化法学教育的职业导向、建立法学教师和法律职业者良性互动机制等路径,逐步完善法学教育模式,以适应社会对高质量法律人才的现实需求。  相似文献   

10.
型塑法律思维是法学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学专业以实践性强为其专业特色,因此,它应当以对人才的从业技能,至少是依法行为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之培养为不可或缺的重要目标。然而,我国法学教育长期以来缺乏对学生法律思维养成的自觉,导致法学教育型塑法律思维功能的失却。由之,我们必须努力变革现有的法学教育模式,实现法学本科教育教学观念由偏重知识传授向注重学生职业法律思维养成的转型。这种转型虽难度较大,但必须为之努力。  相似文献   

11.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具有系统联系 ,具有指引、导向、规范、制约和教育的效应 ,对发展高等教育事业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体现一种法律功能  相似文献   

12.
社会法学派是借助于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法律问题所形成的一个法学流派,其法律观主要体现在法即社会秩序、法扎根和服务于社会、重实效而轻名分及重经验而轻逻辑等观念上。在西方法学的发展中社会法学特殊的贡献之一就是提出了一种新的法观念,即活的法观念,这一观念打开了我们对法认识的新领域,因而对法学研究和法制建设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对法律的规范性研究和科学性研究都忽略了法现象具备"公设人为"、"人化自然"的特征。法学研究既不能仅从内部对规范进行结构与逻辑分析,也不能断然取消对法现象的价值评判。具备物性的法律制度是一个事实,但也是可由人们按照法理念来塑造或修正的事实。  相似文献   

14.
自然科学的方法论对近代以来的法学研究产生了根本性的影响。以此为基础,在法律理论上,法律实证主义和法学实证主义都主张法学研究对象具有独立性,研究方法具有科学性。然而,他们也存在缺陷,如果我们认识到法学作为人文科学的特质,就会自觉地对该主张进行合理的修正。  相似文献   

15.
法律服务国际化从一定程度而言就是法律人才的国际化,归根到底是法学教育的国际化。中国法学教育在教育观念、内容、体制和模式等方面在法律服务国际化的潮流中面临严峻挑战,因而,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应对这种挑战。  相似文献   

16.
廖益新 《东南学术》2001,(2):117-120
一我走上法学研究这条道路,缘于一次偶然的选择。1975年7月,我在福建永春山区里一所公社办的中学完成了高中的学业。由于家庭的背景不“红”,不敢有上大学的奢望,最大的心愿是能在父母工作的煤矿当一名工人。1978年恢复全国高考后,我以优异的成绩考进了厦门大学,当时选择的专业是历史学。应该说,我对治学之道的认知,是在大学本科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开始培养起来的。厦大历史系有许多治学勤逸、学识渊博而学风严谨的教师,像著名的明清经济史学家傅衣凌先生,从事中国近代海关史研究的专家陈思启教授等,我都有幸修过他们当时开设的课…  相似文献   

17.
我国法学本科人才培养存在比较严重的同质化问题,难以满足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对法律人才的多样性需求。理工科高校具有理工科专业资源优势,其法学人才培养的基本定位应当是通晓法律和技术的复合型人才。理工科高校应该在尊重法学教育规律的前提下,在法学与学校优势理工学科的结合点和交汇点上确定法学专业的发展方向。课程设置应该体现法学与优势学科的融合,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坚持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协调发展。应当丰富和创新教学方法,借鉴理工科实验室教学经验,创新法学实验教学模式,关注产、学、研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重庆邮电大学依托学校信息学科优势,法学人才培养凸显信息法学特色,在探索中取得了一些成绩。当然,理工科高校特色法学教育还存在如何在有限的大学四年中予以合理安排与协调人文、社科、理工等各类课程,以及当前师资大多数缺乏复合型学科背景等亟待解决的难题。  相似文献   

18.
论计量方法在法学研究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计量方法在法学研究中的运用是指以一定的法学理论和统计资料为基础,综合运用数学、统计学与计算机技术,以建立数学模型为主要手段,研究具有数量关系的法律现象.计量方法在法学研究中的运用是法学现代化与国际化的必然趋势,具有现实性和可行性.计量方法在法学研究中的运用必须解决计量方法与实证分析之间的关系、计量方法在法学中可能的运用领域和主要常用方法等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9.
中国古代律学自先秦至清末,历经先秦刑名律学、两汉儒家化律学的兴起、魏晋律学的新发展、隋唐律学的兴盛、宋明律学的局部发展与承前启后、清代律学的繁荣等几个大的发展阶段,绵延两千余年,形成为一种独具风格的文化传统。作为古中国重要的法律传统之一,律学不同于西方“法学”传统的基本特征是以“律”为主要研究对象,重刑事、轻民事;以儒学为指导思想,以注释为基本形态;在总体风格上重实用、轻理论;律学研究者未能形成为独立的职业阶层;实行特殊的法律教育机制;律学成果直接影响法律实践。  相似文献   

20.
论互联网对民法学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 ,互联网已经越来越成为社会生活的重要场所。互联网的开放性、虚拟性、技术性、交互性、数字化、无纸化及传播速度快、发展速度快等不同于现实环境的特征 ,给现行民法学带来许多新的课题 ,对现行的民法理论已经和即将产生变革性影响 ,从而推动民法学不断地向前发展。本文主要从互联网的特征出发 ,探讨互联网对民法学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