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藏族民间文学丰富多彩,特别是民间诗歌异彩纷呈。这些诗歌经过历代藏族劳动人民加工锤炼、已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具有较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为广大藏族人民所喜爱。“拉伊”(Ia gzhas)系藏语音译,意译为情歌或山歌。它是藏族人民喜闻乐见的一种歌咏爱情的艺术形式,流行于藏族安多地区(甘肃、青海、四川一带)。情歌在藏族民歌中数量颇多、流传甚广,是藏族民歌的重要组成部分。能歌善舞的藏族人民用拉伊来歌颂他  相似文献   

2.
仓洋嘉措(1683——1706)是藏族文学史上一位杰出的诗人,他的富有独特色彩的情歌,在藏族人民中间广泛流传,对藏族文学的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一位身居于万民之上的黄教法王能够冲破严密的宗教枷锁,以火热的常人情感唱出一首首追求自由爱情,向往人间幸福生活的情歌,这不只是难能可贵的,而且在古今中外文学史上也是绝无仅有的。仓  相似文献   

3.
六世达赖仓洋嘉错的情歌,从二百七十多年前直到现在,在藏族人民中广泛流传,烩炙人口。它在藏族诗歌中独具一格,对藏族诗歌的创作有较深的影响,在藏族诗歌发展史上占有一定的地位。研究它的学者,大都认为它是对佛教戒律和黄教禁欲主义的反抗与叛逆。  相似文献   

4.
1960年,当我们在西藏拉萨、日喀则、拉孜等城市和农庄调查民间文学的时候,最先听到的,也是听得最多的,往往是下面这首优美的情歌: 在那东方山顶,升起皎洁的月亮,青年姑娘的面容,浮现在我的心上。据说这首情歌在西藏家喻户晓,人人爱唱。应该说它是一首流传极广的民歌,然而,这首情歌却是二百七十多年前,一位著名的藏族古典诗人的作品,这位诗人不是别人,正是仓洋嘉错。仓洋嘉错是西藏第六世达赖喇嘛。虽然他身为西藏最大的活佛,却写出了如此优美的爱情诗篇。这些诗已成为人民喜爱的情歌,至今仍在西藏、四川、青海、甘南等广大藏区流传。因此,仓洋嘉错情歌在藏族古典文学和民间文学中,都是值得重视的作品。  相似文献   

5.
羌族情歌中口语化的歌唱形式,羌民族地方色彩化的韵味,表达着自己独特的美学情趣.翻译活动在羌族人们的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信息媒介沟通的作用.羌族情歌英译中音韵美的移植,使用英语诗歌中韵律,节奏,拟声等手法.文本,译者,听众,社会现实在翻译过程中相互影响,共同为优美的羌族情歌在异域环境中获得新生而服务.  相似文献   

6.
哈萨克情歌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哈萨克情歌有着鲜明的民族特色,丰富多采的对唱形式给草原情歌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天地,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方式,产生了天涯海角的思恋,构成了哈萨克情歌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7.
羌族情歌是羌族民歌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羌族人民历代口耳相传下来的民间文学,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所反映的思想基本上是健康的。这些情歌写得爽快热烈、痴情缠绵、凄楚哀婉,表现了羌族人民对爱情的向往和大胆的追求,对不幸婚姻的愤怒控诉。羌族情歌是羌民心声的艺术再现。  相似文献   

8.
科尔沁草原上的情歌,跟兄弟民族的情歌一样,在民间歌谣中占有很大数量。科尔沁草原上的情歌艺术性较高,另具特色。这是经过无数代人民群众集体加工,不断锤炼的结果。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可以说是民间艺苑中的珍品。优美的情歌刚健清新,具有天籁的自然美。科尔沁情歌以其纯朴而又热烈的情感,生动地刻划了蒙古族妇女各种可爱的形象。有的情歌在大胆地抒情中表现了年青姑娘热情爽朗的性格,有的表达恋爱心理比较细微曲折,但同样也生动真实。在这些情歌中,  相似文献   

9.
土家族传统情歌创唱者的心理状态是土家族传统情歌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鄂西土家族传统情歌的总体梳理,发掘土家族传统情歌创唱者心理状态的嬗变性、交揉性、稳定性等特点.并从自然条件、人文因素、历史变迁、民族心理积淀等方面探寻了情歌创唱者产生诸种心理状态的原因.同时阐发了这种特点发掘与原因探寻的意义之所在.  相似文献   

10.
情歌自古及今都是民歌的重要组成部分。情歌受宗教祭拜、生殖繁衍、婚姻风俗等的影响,已成为诉求婚姻、恋爱自由、表现情爱、抒发心灵情感的重要载体。本文阐述了情歌文化产生的同源性,并谈及了龙门山地域情歌文化的表现内容与地域文化因素。  相似文献   

11.
土家语情歌是土家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它又是一个符号系统,这一符号系统主要包括社会风情符号、审美意象符号和语言表达符号,就是这些符号彰显了土家语情歌的丰富内容;体现出土家语情歌的符号学意义。  相似文献   

12.
苗族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苗乡素有“诗海歌洋”的美誉,情歌是苗族青年男女婚恋的媒介。然而,改革开放后,苗族情歌却日渐衰落了。文章以黔东南苗族情歌为例,认为苗族情歌衰落的原因是节日淡化使苗族情歌失去生存的土壤料来文化冲击使苗族情歌丧失作为婚恋媒介的功能;苗语词汇滞后制约苗族情歌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试论土家族情歌的社会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家族是一个历史悠久勤劳智慧的民族,千百年来,土家族人民世世代代在湘鄂川黔边的崇山峻岭中披荆斩棘,繁衍生息,不仅为本民族的生存与发展创造了物质财富,而且也为本民族的觉醒与进步创造了精神财富。土家族情歌便是这种精神财富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说到情歌,特别是少数民族情歌,不免会使有的人觉得,那都是一些阿哥阿妹情意长的爱情歌谣,酸溜溜的,没有什么社会价值可言。然而,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恩格思却对情歌一直持歌颂赞美的态度。例  相似文献   

14.
论苗族情歌的比兴技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苗族情歌是苗族民间文学中的一朵奇葩.古往今来,苗族青年男女多数以歌为媒,传情抒意于情歌的对唱之中.而男女内心的种种激情,诸如试探之情,赞美之情,爱慕之情,离别之情,相思之情,失恋之情等等,却又无一不是借助于一定的恰当的艺术技巧抒发出来的.比兴手法,就是苗族情歌的创作中运用得十分广泛和普遍的一种技巧.本文拟就苗族东部方言区即湘西、桂北、黔东、鄂西南、川东诸地流传的苗族情歌的比兴技法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5.
试论情歌的起源及其社会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对情歌的研究,若从汉儒注释《诗经》算起,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可是由于主客观等多种原因,这一工作一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以至有关情歌的许多重要问题,如情歌的起源、情歌的价值、情歌与民俗的关系等问题的研究,至今几乎还是个处女领域。而这些问题,又不是一般的文艺理论、诗歌理论所能包含、替代的。如诗歌的起源  相似文献   

16.
科尔沁情歌与民俗风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与我国其他少数民族一样,蒙古族是一个喜歌的民族,在漫长的岁月中,创作了大量异彩纷呈的民间歌谣,蒙古族情歌堪称其中一颗璀璨的明珠。蒙古族情歌丰富多彩,反映了蒙古族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生产习俗、生活习俗、信仰习俗、审美观念等在情歌中都有不同程度的体现。  相似文献   

17.
汉族民歌资源丰富,其中情歌占了很大一部分,为人类学研究提供了大量丰富可靠的原始资料。历史悠久的汉族情歌,可分为雅、俗两种,而在这两种对立的汉族情歌发展史中,蕴藏着的是其遮掩下的民族性张力,为数居多的汉族情歌则成为了缓解这种民族性张力的途径,使得这种民族性张力得以平衡、持久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这是一首流传在藏族人民中间脍炙人口的“谐”体情歌,它象那带露的玫瑰,清新可喜,历经数百年,而其艺术魅力仍经久不衰。 这类情歌,深受人民群众喜爱,在广大藏区,几乎人人会唱,个个会吟,比比皆是,俯首即拾。有的歌只唱不跳,有的歌又唱又跳,有的则结合游戏来唱。在不同的地区,有着不同的称呼,流传在西藏、甘肃、青海和四川巴塘、阿坝地区的称为“谐”(),流传在四川德格一带的称为“古尔姆”(),流传在云南中甸境内的又有人称为“日玛”()。早在1930年,  相似文献   

19.
<正>土家族民间文学内容丰富多彩,体裁多种多样,是土家族人民世世代代的心血结晶,是社会主义祖国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土家族民间文学,以歌谣为最突出、最具特色;而土家族情歌在歌谣中尤其娇艳多姿,引人注目,真不愧是土家族民间文学中瑰丽的珍品.我们曾在《真挚朴实、优美动人——土家族情歌初探》(载《吉首大学学报》1982年第一期)一文中,  相似文献   

20.
情歌类白茆山歌是2002年版《中国·白茆山歌集》中除《时政歌》之外最多的山歌,也是如今当地人认为的占据最主要地位的一类山歌。文章将山歌集中的情歌分为五类,并对其中两类——求之不得式和两情相悦式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列举和分析。通过这两类情歌与《诗经》中情歌的对比研究,发现前后两者存在着明显的传承关系,这对"白茆山歌·情歌"的保护和对《诗经》中情歌的研究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