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 毫秒
1.
庞树生 《老年世界》2013,(16):40-40
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这句话是我学习《易经》“升卦”之后悟到的。“升卦”是《易经》的第四十六卦,卦辞:“升,元亨。用见大人,勿恤。南征吉”。卦辞的意思是:升卦,非常亨道,有利于会见王公贵族,不用担忧。占得此卦,向南方发展吉祥。在“升卦”中“象传”说:“地中生木,升。  相似文献   

2.
庞树生 《老年世界》2013,(14):41-41
“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这句话是我学习《易经》的“讼卦”受到启发的。“讼卦”是《易经》六十四卦的第六卦。它的卦辞是:“讼,有孚,窒惕,中吉,终凶。利见大人,不利涉大川。”卦辞的意思是:“讼卦说,心有诚信,遇有不顺心的事,应心存忍让警惕。中途停止争讼,吉祥,反之争讼到底会有灾祸。如果能由一个威望高的人来调节,更为有利的,争讼到底没利。  相似文献   

3.
庞树生 《老年世界》2013,(15):40-40
做人诚信,吉祥如意,这句话是学习《易经》“中孚卦”之后领悟到的。“中孚卦”是《易经》六十四卦的第六十一卦,它的卦辞是:“中孚,豚鱼吉,利涉大川,利贞。”卦辞的意思是:“心有诚信,可以感动他人,而以诚信能够感动豚鱼,喻示诚信可感化一切,所以吉祥。”“中孚卦”旨在说明做人要讲诚信,《易经》大力倡导诚信之德,为此特设“中孚卦”,专门讲“中孚”,即内心诚信的问题,诚信是人在社会中做人的根本态度,下面讲三个故事。  相似文献   

4.
庞树生 《老年世界》2013,(17):41-41
好的开头要保持,做到善始善终,这句话是我学习《易经》“既济卦”之后悟到的。“既济卦”是《易经》的第六十三挂。它的卦辞是“既济,亨小,利贞。初吉终乱。”卦辞的意思是:“既济卦象征成功。处世正确会小有亨通。事有变迁,开始吉祥,指既济局面形成初期无事不吉,但要处世正确,否则成功后保守不前,  相似文献   

5.
庞树生 《老年世界》2013,(19):41-41
要看到自己的不足,这句话是学习《易经》“观卦”第五爻领悟到的。“观卦”是《易经》的第二十卦。“观卦”第五爻的爻辞是:“观我生,君子无咎。”意思是观察了解自己,省察自己的行为,这样做就是君子,没有过失。.  相似文献   

6.
《周易》中丰富的美学思想,主要表现在《易传》中.《易传》包括解释卦辞、爻辞的七种文辞:彖、象、文言、系辞、说卦、序卦、杂卦等,共十篇.在《易经》发展到《易传》的这几百年里,它将儒家关注的“仁”道,扩展为天道、地道、人道的广泛思考,使其对人格美的弘扬成为《易传》的主旋律.  相似文献   

7.
庞树生 《老年世界》2013,(22):42-42
贪得无厌遗臭万年,这一认识是学习《易经》“益卦”第六爻领悟到的。“益卦”是《易经》的第四十二卦。“益卦”第六爻的爻辞是“莫益之,或击之,立心勿恒,凶。”这一爻辞的意思是:上层贪得无厌,不肯给下层利益,因而得不到下层的支持。还有可能遭到攻击,长此以往,后果必然凶险。  相似文献   

8.
《周易》是我国现存的最古老的一部哲学名著之一,其中谦卦是易经第十五卦,因为六爻皆吉,历来备受推崇。仔细发掘联想,谦卦似乎揭示了帝王将相的奋斗史,能“终生亨”之辈必具有谦卦的品质.也就是谦德的直接体现者。但是真谦不自知,谦卦落入凡间,也就成了社会规范教育的工具。  相似文献   

9.
庞树生 《老年世界》2013,(18):41-41
终日勤勤恳恳,时刻警惕自己,这句话是我学习《易经》“乾卦”第三爻领悟到的。“乾卦”是《易经》的第一卦。“乾卦”第三爻的爻辞是“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这一爻辞的意思是:君子终日奋发进取,夜晚也不懈怠,要认真回想这一天的所作所为,因此境遇虽然不好,但无灾难。句中的乾乾是勤奋努力,惕是警惕反思,厉是危险,咎是灾难。  相似文献   

10.
庞树生 《老年世界》2013,(13):44-44
我原本搞科学技术以及科技管理工作。退休后休憩在家,一次偶然的机会,翻阅了《易经》,于是又引起学习《易经》的念头。在学习中感悟很深,并把我的点滴体会心得记载下来,辗转数年整理成册,想不到竟干2008年由北京线装书局给予出版发行,书名《易经易读》。该书问世后,颇受读者欢迎。为了进一步宣扬《易经》的博大精深,结合实际,特别是针对老年同志的趣味,我对《易经》书中的部分卦传、灸辞进一步学习,深入认识,在《易经易读》原著的基础上重新编撰,同时选择相应的故事加以说明,力求简明易懂,具有趣味性,能够让老年同志接受,而且乐于参阅,如能起到抛砖引玉、弘扬祖国传统文化的作用,那是我的最大心愿。  相似文献   

11.
席晓英  石拴筠 《职业》2012,(17):26-27
人文二字语出《易经》。《易经》贲卦的象辞上讲:“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其意是说,天生有男有女,男刚女柔,刚柔交错,这是天文,即自然;人类据此而结成一对对夫妇,又从夫妇而化成家庭,而国家,而天下,这是人文,是文化。人文与天文相对,天文是指天道自然,人文是指社会人伦。治国家者必须观察天道自然的运行规律,以明耕作渔猎之时序;  相似文献   

12.
《易经》是我国的文化瑰宝,革故鼎新思想是它的重要思想。面对着传统文化的精华,我们该如何学习?传承?本文通过对"革卦"和"鼎卦"的介绍,分析革故鼎新思想,并从三个方面阐述传承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在我国,元旦和春节自古就有敲钟迎新的习俗。每逢新年零时,北京大钟寺的钟和永东大钟、杭州南屏晚钟以及苏州寒山寺的钟均敲击108下,人们随着钟声互相祝福,祈求新年吉祥如意。迎新年为何鸣钟108下?我国古代,人们认为“9”具有吉祥、如意之意,《易经》就把“9”列为第一卦:“用9,见群龙无首,吉。”每年有12个月,而“9”的12倍是“108”。相传,我国素有古代钟王之称的北京永东大钟,每次撞钟都是108下,杭州西湖的南屏晚钟,每次撞击也是108下。对此,明代学者朗瑛在《七修类稿》一书中说:“扣108声者…  相似文献   

14.
【原文】小敌困之。剥,不利有攸往。【译文】对弱小的敌人,要加以包围、歼灭。(如果纵其逃去而又穷追远赶,那是很不利的。)这是从剥卦卦辞“剥,不利有攸往”一语中悟出的道理。  相似文献   

15.
凌星成 《职业》2016,(34):114-116
"人文"一词最早出现在《易经》中.《易经》贲卦的象辞上讲:"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其释义是:刚柔交错成文,这是天象;社会制度、风俗教化是人们生活的基础,是社会人文现象.  相似文献   

16.
《周易》六十四卦居首者为乾卦和坤卦,是古人对自然、对社会最基本的认识。乾卦和坤卦的共同特征是“元、亨、利、贞”,即原始、相通、和谐、坚固。“乾坤一于气,至行于圆;圆满而勿损,乃天地之真。”其中的“和谐”思想,对中国文化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心本管理被誉为管理学的第三次革命。其深刻的内涵既展示了其符合时代发展特征的现代性,又体现了其深深植根于中华文明之中的传统性。而本文正是从中华文明的源头《易经》中去探讨《同人》卦里所蕴合的心本管理思想。  相似文献   

18.
庞树生 《老年世界》2013,(20):41-41
敬重别人可避免过失,这句话是学习《易经》“离卦”第一爻辞“履错然,敬之,无咎”领悟的。这一爻辞的意思是做了错事,竦然警惕,慎重对待他人,没有过失,同时又可以避免过失。“敬之”就是尊重对方。“敬之,无咎”是要尊重别人,做到这一点就没有过失。做人的基本原则就是尊重别人,你希望别人怎么对待你,你就应该怎样对待别人,这恐怕是一条待人接物的“黄金准则”。通过廉颇向蔺相如负荆请罪这个历史故事会进一步加深印象。  相似文献   

19.
说中国在21世纪之初爆发了“科学大战”绝非危言耸听,战火大体上是在两个战场上同时燃烧的。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新“科玄之战”是杨振宁先生在北京(2004文化高峰论坛》上首先点燃的,当时媒体炒作的标题有《杨振宁教授向(易经)“开火”》,批评易经思维阻碍了中国科学的发展。杨教授的大胆言论,挟名人效应,一石激起千层浪,首先引起山东大学哲学系刘大钧教授、武汉大学哲学系萧汉明教授和“不愿透露姓名的”、  相似文献   

20.
蔡飞舟 《国学学刊》2023,(1):36-42+137+2
帛书《二三子问》“精白”一词凡六见,分属二章中。“龙大矣”章所见“精白”二处,皆取乾象;“根亓北”章所见“精白”四处,皆取艮象,尚秉和先生《焦氏易诂》艮为光明说于兹可得新证。至于乾、艮之所以皆有“精白”象,实因艮之一阳本从乾来,此自《二三子问》孔子论《谦》语及世传《谦》彖可知。艮本乾阳而与乾同有“精白”象,此卦变说之权舆也,汉儒言卦变者,可溯诸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