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庄雪婵  赵秀云 《民族学刊》2015,6(3):72-78,125
庄雪婵副教授在访谈中谈到了其作为一名法国人类学家在中国进行田野实践的过程。在研究过程中,她深受法国人类学结构主义重要代表人物路易。杜蒙的影响,她运用杜蒙的“个人主义”理论对中国社会中的“个人”与“整体”关系进行了深入分析,她提出,在中国,虽然现代的音乐活动(如摇滚乐队)和传统的音乐活动(如“京剧票友”)在风格上截然不同,但是它们在结构上却存在着一定的相似性。另外,她也根据自己的跨文化研究经验,指出一个人类学家在田野中必须保持自己独立的思想、理性的思维,并做到不以自己的文化来衡量“他者”的文化。同时,她也对现代化进程中传统文化的急速消逝表现出了一个人类学家的忧虑,她呼吁人类学家应该尽快到乡村把这些濒临消逝的传统文化记录下来。  相似文献   

2.
梁黎 《中国民族》2008,(5):64-67
我们通常都会认为中国的人类学民族学理论对于新中国最为瞩目的贡献,应当是从上个世纪50年代开始。其实,它开始的更早。 当代著名的人类学家周大鸣在评价中国人类学家对于祖国的贡献时说过这样一段话:对于20世纪初的中国人类学家来说,最主要的不是建立一门学派齐全、体系完善的人类学,而是如何应用西方人类学的知识去剖析中国愚昧落后的根源,提出变革社会、强国富民的方案  相似文献   

3.
郭丽娜 《民族研究》2012,(2):97-107,110
法国彝学是在天主教的传播和殖民势力的扩张共同作用下促成的学科。它以彝文化一致性为前提,遵循如下原则进行研究:以汉籍为主要依据,结合彝文本和碑文来识别族群,推测历史变迁;对语言进行共时比较研究;以复述传说的方式探讨族源;观察和记录社会风俗习惯;使用体质人类学方法测量人种特征。法国彝学的族群识别,有着早期殖民利益介入的企图,考虑到彝族群内部的文化趋同,隐含了一种文化融合研究重于种族甄别的描述性研究模式。  相似文献   

4.
法国的藏学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国早期的藏学研究代表人物是雅克·巴科(Jacques Bacot,1877-1967)。巴科是法国高等实验学院教授、法国金石和美文学科学院院士,1946-1951年间任法国亚细亚学会会长。他1906-1910年前后曾两次赴西藏东南部进行考察,穿越澜沧江上游,到达打箭炉(今康定)西北的雅砻地区。他又转向东南,企图抵达雅鲁藏布江流域,虽未成  相似文献   

5.
当代中国政治人类学是在老一代中外人类学家研究的基础上,引进西方政治人类学理论与方法,并在本土学者研究实践下退步建构起来的.在秉承中国人类学者研究传统的同时,当代中国政治人类学扩大了研究范围和学科关怀对象,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是,中国政治人类学研究的本土化实践,在基础理论、方法和研究对象、学科体系建设上,作为一门学科的发展尚存在较多问题,还有着一段很长的路要走.  相似文献   

6.
跨学科研究是当代学术界的一大特点,历史人类学的出现就是历史学家应对人类学挑战的结果。历史人类学主要用人类学的方法对过去人们的生活场景进行重构,从而反思和确认现代人类的生活方式。由于现存文献对人类社会生活现象很难有较详细的记述,因此历史人类学家只能借助间接材料进行研究,这种做法比常规历史研究要困难得多,它需要研究者具备更多的睿智与机敏,能从常人司空见惯、熟视无睹的大量日常重复出现的生活现象中捕捉其隐含的象征意义。历史人类学的研究为探寻人类过去的生活做了许多有益的尝试,进而拓宽了当代人类学和历史学研究的视野。  相似文献   

7.
《民族学刊》2013,4(6):8
即将由民族出版社(北京)出版发行的《社会性别多样性研究:基于凉山彝族性别关系变迁考察》一书,系西南民族大学马林英教授多年潜心以性别为分析视角、以人类学为研究方法写成的彝学学术力作。该书赢得了国际彝学专家、美国人类学家郝瑞教授和中央民族大学彝族人类学家潘蛟教授的一致好评,并分别作序评荐。  相似文献   

8.
《中国民族》2008,(4):61-62
1978年,中国一些社会科学学科相继恢复或筹备重建。上海开始酝酿成立人类学会,1979年4月,在昆明召开全国民族研究规划会议,民族学组的一些代表呼吁重建人类学,1980年9月在北京成立了中国人类学学会筹委会,1981年1月,教育部正式批准中山大学建立人类学系,同年5月4日-9日首届全国人类学学术会议在厦门大学召开,会上正式成立中国人类学会,  相似文献   

9.
<正>2011年10月1日至6日,由贵州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共同举办的"贵州多民族文化复合和谐模式及其与东盟文化关系研究"项目研究人员培训会在贵州大学举行。法国著名哲学家克劳德·安贝尔(Claude Imbert)、人类学家安娜·C·泰勒(Anne Christine Taylor)应邀参加了这次会议。  相似文献   

10.
民族学     
民族学一般被认为是文化人类学的一个主要分支。文化人类学的其他两个主要分支是人类学考古学和人类学语言学。我们把人类学冠于后两个概念之首,这是因为它们意指主要研究蒙昧时期的农牧业民族的考古学和语言学。在大学人类学系里,几乎一直就很少讲授古希腊的考古学和当代法国的语言学。一些人类学家把人类学的研究对象包括古今一切民族的观点夸大到了不恰当的地步,虽然当前的趋势,特别在民族学里,是倾向于从更广泛的范围来理解民族概念。在今天的美国,民族学与社会人类学联系在一起——但是欧洲很少如此。  相似文献   

11.
人类学文献委员会(Commission on Do-cumentation)在温哥华召开国际人类学民族学大会期间举行了会议并讨论了几项重要问题:一、鉴于国内外人类学家对文献资源的现状普遍缺乏了解,本委员会将设法影响各类杂志的编辑,按类刊登有关文献资源方面的文章。诸如《当代人类学》(Current Anthropology)、《美  相似文献   

12.
钟鸣 《民族学刊》2012,3(3):39-44,101
法国人类学的产生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和深厚的文化积淀。在世界人类学发展过程中,社会学年鉴学派、结构学派等都曾对世界人类学产生过深远的影响。经过百年曲折发,法国人类学已经发展成为一门独立、较完备、有自己特色的学科,在理论上有许多新创造、新突破和新建树,如今仍以独特的理论体系在世界人类学舞台上发挥着前沿作用,并占有重要地位,得到了学术界和社会的认可。特别是近20年,它的发展、研究规划更加明确,在竞争激烈的世界人类学研究中,稳稳地占据了一席之地。它发展的经验和教训,为中国民族学人类学的当代发展尤其是理论创新和扩展研究思路方面提供了难得的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13.
东南亚地区各国人类学家合作开展本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其意义十分重大.人类学家发挥自家的专长,采用人类学的理论方法,合作研究是可能的.  相似文献   

14.
本文在勾勒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初法国传教士在中国藏族地区活动情况的基础上,以法国早期关于藏族文化的研究成果为参照,探讨了法国传教士在进行文化传递过程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在法国与中国藏族地区的早期文化交流过程中,法国传教士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 6 0年代法国著名社会学家孟德拉斯提出了法国“农民的终结”的认识观 ,以后 2 0年法国城市化与农业发展的进程证实了这一结论。当代中国正处于都市化的发展高潮阶段 ,未来的 2 0到 30年间面临着“都市社会的来临”和“农业社会的终结”的考验 ,城市数量将从目前的 6 0 0多座发展到 130 0多座 ,城市人口将从目前的占全部人口的 30 %增加到 6 5 % ,将有 5亿多农民走进城市。这是人类发展史上的巨大的社会变迁。当代中国正面临着全新的社会变迁与人口迁移格局 ,使传统都市化的模式与农业发展理论受到挑战 ,因此 ,总结、分析、认识人类社会及未来中国都市与乡村社会结构变迁的趋势 ,对于中国都市化道路及乡村变迁的模式选择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中国西南民族研究学会是致力于推动我国西南民族研究的重要学术组织.在中国西南民族研究学会的筹建、成立和发展的过程中,无不凝聚了李绍明先生的心血和学术热情.中国西南民族研究学会为我国西南民族研究和中国民族学人类学学科建设做出了历史性贡献,本文重新回顾和总结李绍明先生与中国西南民族研究学会的筹建与发展的历史经验,有着重要的学术史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60年代,美国人类学家塞维斯提出"群队→部落→酋邦→国家"的国家起源新进化论模式.该理论的主要特点在于它以"酋邦"取代摩尔根的"部落联盟"作为原始社会向文明社会的过渡阶段,以印加等"原始国家"取代古典希腊城邦作为早期国家的典型.该理论总结了当代人类学的积极成果,基本上反映了人类社会从原始组织向国家演进的阶段性特征,近年来还得到了我国考古学成果的有力支持.不过,该理论也存在对社会进化原因的功能主义解释以及在国家起源问题上持"融合论"等错误.  相似文献   

18.
吴艳 《民族论坛》2012,(6X):2-2
<正>2012年6月2日至3日,当代边疆理论创新与发展论坛在中央社会主义学院举行,来自国家民委经济发展司、中国清史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新疆社会科学院、广西民族大学、云南大学、北京大学、中央民族大学等单位的3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论坛。与会专家学者围绕"中国边疆学"学科发展的可行性、中国边疆理论建设的重大问题是什么、中国边疆面临的现实危机、跨界民族在中国边疆问题中的作用、民族学创新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等议题进行了主旨发言和交流讨论。  相似文献   

19.
回顾和总结建国 50年来回族研究的成果及经验,对展望 21世纪回族社会经济发展,促进各民族的团结与相互了解,丰富和完善回族学的学科建设,加强对回族学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建国 50年来回族研究成果及经验教训的回顾和总结,认为今后回族学研究必须实事求是、关注现实问题的研究、培养新人、精诚团结协作等,只有这样,回族学的研究才能迈上新的台阶。  相似文献   

20.
何伟业 《回族研究》2002,24(4):96-100
本文回顾有关近代西方伊斯兰人类学发展的理论争议和前瞻以及当今最前沿的研究动向。在有关理论争议上,本文简介和评议过去几个主要的研究伊斯兰社会和文化的人类学观点,其中包括理解伊斯兰为社会符号、伊斯兰为受访者的主观演绎、伊斯兰为高等文化和民间信仰的钟摆现象、伊斯兰为独特的宗教传统、伊斯兰为殖民主义的建构等。另外,本文亦展望西方伊斯兰人类学的发展,如当代伊斯兰研究已逐渐朝跨科际的方向发展,消除已往人类学与社会科学对立的学术鸿沟。最后,本文指出在后现代、后殖民和全球化的急速社会转型下,当代西方伊斯兰人类学已从单一的地域研究转向多面向的跨科际、跨地域研究,惟有这种学术转向,一些新兴和复杂的课题(例如:跨国伊斯兰运动、伊斯兰与传媒)才能在多角度下被诠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