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影响高校教师工作倦怠的因素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采用Maslach倦怠量表(MBI)对512名高校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1)人口统计学变量方面,男性教师非人性化程度比女性严重(F=6.32,P<0.05),同时比女性体会到更多的个人成就感(F=10.99,P<0.05);年轻教师情感耗竭程度高(F=5.56,P<0.05)而个人成就感低(F=15.06,P<0.05);低职称教师总体倦怠水平高;博士学历教师情感耗竭程度高(F=5.76,P<0.05),本科学历教师个人成就感低(F=12.25,P<0.05);(2)经济收入方面,基本满意和不满意的教师情感耗竭程度高(F=7.82,P<0.05)。结论:高校教师的工作倦怠在性别、年龄、职称、学历和经济收入方面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药物综合干预对社区高血压人群血压及心脑血管事件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南宁市两个社区的1215人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强化干预组和对照组。强化干预组按照是否患有高血压及其相关疾病分别采取不同的强化治疗方案进行干预;对照组人员维持志愿就诊和志愿服药的正常医疗状态,随访3年,记录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结果前瞻性随访研究43.5个月后①两组高血压患者收缩压和舒张压较干预前明显降低(P〈0.01),其中干预组高血压患者收缩压较对照组下降程度更明显(P〈0.05)。②两组高血压患者血糖较干预前明显降低,尿酸均较干预前增高,干预组体重、空腹胰岛素、BMI和LDL较干预前明显下降,而腰围、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干预1.5后下降但3年后又有所反弹;对照组体重、腰围、胆固醇和甘油三酯下降不明显。③两组高血压控制率较干预前明显升高(P〈0.01),且干预组高血压控制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两组高血压新发率逐年降低,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4)。(多本组人群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为4.0%,高血压明显高于非高血压者(6.9%VS2.9%,P=0.003)。其中对照组无论高血压或非高血压者均明显高于干预组(P〈0.001或P〈0.05)。结论综合强化干预可明显降低社区高血压人群血压及相关代谢异常水平,减少高血压新发率,降低心脑血管事件发病风险。  相似文献   

3.
从工作倦怠的视角探索中国情境下新生代员工的工作生活质量问题对于完善新生代员工的管理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运用实证研究方法,以工作倦怠作为工作生活质量前因变量和情绪劳动策略的结果变量,探讨新生代员工情绪劳动策略、工作倦怠和工作生活质量三者间的相互作用机理,并用优势分析检验了工作倦怠3个维度对工作生活质量的相对贡献。研究结果表明:(1)新生代员工表层扮演对工作生活质量具有显著负向影响,而深层扮演对工作生活质量具有正向影响;(2)工作倦怠各维度在情绪劳动策略与工作生活质量关系间均具有部分中介效应;(3)职业效能感对新生代员工工作生活质量的贡献最大,为50.26%,其次是玩世不恭达到30.1%,最后是情绪衰竭为19.6%。  相似文献   

4.
角色冲突和角色模糊对护士工作倦怠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392名护理人员的调查,研究角色认知及其维度与护士工作倦怠的关系。结果表明:角色认知是护士工作倦怠的重要预测变量;人口统计学变量会影响角色认知和护士工作倦怠;角色冲突对玩世不恭具有较强的预测作用,角色模糊对情绪衰竭具有较强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高职教师工作倦怠的现状,采用Maslach工作倦怠问卷,以173名高职教师为被试展开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总体上教师情绪耗竭和非人性化明显低于中等水平,低成就感稍高于中等水平;教师的倦怠在工龄上分布,情绪耗竭和非人性化存在显著差异,低成就感无显著差异;在性别分布上,情绪耗竭和非人性化无显著差异,低成就感呈显著差异,且男性低于女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观察临床护理干预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的不良心理、遵医行为、临床疗效及再次入院率,探讨综合性护理干预对其康复疗效的影响。方法将85例稳定期COPD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55例)和对照组(30例),干预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与护理基础上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并随访观察12个月内的不良心理、遵医行为及再次入院率。结果①干预前,两组不良心理、遵医嘱用药、合理饮食、合理运动及吸烟百分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临床症状积分、FEV1/FVC值、FEV1(L)值及FEV1(%)值也无显著性差异(P〉0.05)。②干预后,干预组的不良心理发生率(9.1%)、吸烟率(7.3%)及再次入院率(5.5%)显著低于对照组(46.6%,56.7%,37.5%)(P〈0.01),不良心理明显好转率82.1%(23/28)显著高于对照组6.7%(1/15)(P〈0.01);遵医嘱用药、合理饮食及合理运动率均显著高于干预前(P〈0.01),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两组临床症状积分显著下降(P〈0.01),FEV1/FVC值、FEV1(L)值及FEV1(%)值均显著升高(P〈0.01),干预组临床症状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FEV1/FVC值、FEV1(L)值及FEV1(%)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临床综合性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稳定期COPD患者的心理情绪、提高遵医行为及降低再次入院率。可显著改善肺功能及提高临床疗效,是稳定期COPD患者康复与保健的有效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对老年患者子女健康素养进行干预,并分析评价其效果,以探索适应时代的新型健康教育模式。方法采用对照试验研究设计,将某三甲医院2012年10月~12月入住该院的老年患者随机分成新媒体干预组和对照组,利用新媒体对干预组老年患者子女进行健康素养的干预,对比干预前后的效果。结果利用新媒体对干预组老年患者的子女开展健康素养的干预,干预组干预后较干预前健康素养三个维度和五类健康问题的具备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后干预组健康素养三个维度和五类健康问题具备率较对照组均明显增高,差异也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组中91.2%老年患者子女阅读过每一条信息,特意阅读信息者为39.2%;对信息内容34.9%的人反映很有帮助,60.2%的反映较有帮助,且77.4%认为该方式应推广。结论新媒体在老年患者子女中的应用,对提高老年健康素养具有一定的效果和优势,同时其效果要不断巩固。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索老年人甲状腺结节的发生率以及对甲状腺功能的影响。方法对312例住院老年干部进行甲状腺体检、甲状腺彩色超声检查和甲状腺功能测定,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老年甲状腺结节检出率为65.1%,其中〈70岁组检出率25.7%,≥70岁组检出率为83.9%,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正常组和甲状腺结节组比较甲状腺功能各项指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老年甲状腺结节发生率高且随年龄增加发生率增高,老年甲状腺结节对甲状腺功能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通过对天津市339名公务员的调查,了解天津市公务员职业倦怠状况,并在此基础上探究倦怠源与倦怠感以及倦怠感与所导致的倦怠后果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天津市公务员职业倦怠水平为中度;婚姻状况、年龄、学历、职务、单位类别是与倦怠感呈显著相关的人口统计学变量;公务员管理及制度等九个倦怠源对倦怠感具有预测性;倦怠感的情感耗竭、人格解体、个人成就感下降三个维度均对倦怠后果具有预测性。  相似文献   

10.
公安警察工作倦怠与人格、控制源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公安警察的工作倦怠状况,并探讨人格特征、心理控制源对工作倦怠的影响。方法:采用李超平、时勘修订的M aslach倦怠量表—通用版(M B I—G S)、成人N ow ick i—S trick land内外控量表(AN S IE)和艾森克个性问卷(EPQ),对342名公安民警进行施测,并收集相关的人口统计学资料,运用t检验、F检验、相关分析、多元线性回归的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玩世不恭维度上,基层社区民警的分数显著高于机关民警;工作倦怠的三个维度得分与人格的P、E、N及控制点得分存在非常显著相关;F检验结果显示,人格P、N量表不同水平的被试,情绪衰竭、玩世不恭、职业效能三个维度上的分数都存在显著差异,在E量表上不同水平的被试,职业效能分数存在显著差异;不同控制感水平的被试在工作倦怠的情绪衰竭、玩世不恭及职业效能量表分数有显著差异;多元回归分析表明,神经质对情绪衰竭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神经质、控制感、基层工作及年龄对玩世不恭具有显著预测作用,精神质、控制感、内外倾、年龄等变量对预测职业效能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工作倦怠的预防和干预中,基层民警、青年干警是关注的重点;人格特征、心理控制源是影响工作倦怠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学习倦怠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出现学习精力耗竭、热情减退等现象,称之为学习倦怠。对于其结构有不同的看法,但一般认为包括情感耗竭、去人性化和成就感降低。影响学习倦怠的因素有性别、年级等人口统计学变量,也有人格特征、自尊等个体特征因素和社会支持等外部因素。学习倦怠的结构,我国不同阶段学生尤其是中学生学习倦怠的特点、人格特征、社会支持与学习倦怠的关系等方面还需进一步的研究。此外,跨文化研究和纵向研究也是学习倦怠研究的可能方向。  相似文献   

12.
温岭的暴力事件.是显形的.但是隐形的更麻烦。2009~2011年我们在全国调查3000名医生.74%的医生处于倦怠状态.其中34%轻度.34%中度.5.5%重度.情感耗竭状态占到22.3%.成就感降低是41.5%。  相似文献   

13.
工作倦怠是现代社会存在的一个普遍现象,作为一个特殊的职业群体,警察的工作倦怠及其影响因素越来越受到心理学研究的关注.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探讨警察工作倦怠的特点圾其与不同类型社会支持间的关系.结果发现,男性警察比女性警察在情绪耗竭上更加严重;不同年龄段的警察主要在情绪耗竭和去人性化两个维度上存在差异.社会支持总体上与警察工作倦怠呈负相关关系,逐步回归表明主观支持能够很好地预测警察工作倦怠的各个维度,支持利用度能很好地预测情绪耗竭和个人成就感降低两个维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前瞻性对南宁市部分社区人群各种代谢紊乱进行3年干预治疗,研究强化治疗以及各种代谢紊乱对社区人群代谢综合征发生率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选自“广西干部群体重大慢性疾病发病基线数据库”人群,采用随机整群抽样南宁市两个社区的1215人,按照随机分组的原则将所有研究对象分为强化干预组和对照组。结果①本次研究1215人入组,平均随访时间43.5个月,最后有1072例完成本研究,失访率11.77%。其中强化干预组完成研究589例,对照组完成研究483例。②按照IDF2005年标准,基线人群代谢综合征发生率为39.1%,其中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为35.1%和43.9%。3年干预治疗后降低到30.9%,其中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为23.4%和40%,干预效果显著(P〈0.05)。③3年干预治疗后,40~69岁各年龄组治疗组MS发生率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大约降低50%),差异显著(P〈0.05)。其中以40—49岁组的干预治疗效果最好。④对不同糖耐量水平的人群进行MS干预治疗均能显著降低代谢综合征发生率。⑤对超重(BMI23-24.9)、肥胖(BMI25-29.9)和重度肥胖(BMI≥30)各组干预治疗均能明显降低MS发生率,但对理想体重或以下人群(BMI-22.9)的干预治疗不能显著降低MS发生率。同时干预治疗的效果随BMI增加而逐渐减弱,既对超重人群的MS干预治疗效果最好。⑥对高血压前期、1期高血压和2期高血压各组干预治疗均能明显降低MS发生率,但对正常血压人群的干预治疗不能显著降低MS发生率。⑦对血脂代谢正常的人群,强化治疗均不能显著降低MS发生率,对混合性血脂代谢紊乱的治疗效果要好于单纯性血脂代谢紊乱的人群。结论通过3年的强化治疗,能显著降低社区人群MS发生率。强化干预治疗的重点对象是超重人群、混合性血脂代谢紊乱人群,特别是40-49岁年龄组。对各种高血压水平(包括高血压前期、1期高血压、2期高血压)及各种血糖水平(包括NGT、IGT、DM)的强化干预治疗能得到类似的干预效果。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某省3家三甲医院300名临床医师进行工作倦怠测量量表和职业压力指标量表的问卷调查发现,医疗纠纷与工作倦怠相关。以情感耗竭、工作怠慢、职业效能感缺乏为自变量,以职业压力指标量表6个指标为因变量进行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工作本身、角色模糊或冲突、单位制度或氛围不好、工作中人际关系冲突、职业发展受阻、工作家庭冲突均是工作倦怠的影响因素。建议从个体、组织和社会三方面入手对工作倦怠进行预防和干预,减少因倦怠造成的医疗纠纷。  相似文献   

16.
在回顾工作倦怠含义的基础上,运用MBI-GS量表对496名南京市人力资源管理人员进行了问卷调查。经分析得出以下结果:人力资源管理人员情感耗竭、人格解体和个人成就感的得分分别为2.398±0.758、2.196±0.793和3.569±0.864,该群体情感耗竭和人格解体处于中等水平,同时又具有较高的个人成就感 人口统计变量对工作倦怠产生不同影响,婚姻状况和专业背景因素对情感耗竭、年龄和婚姻状况以及受教育程度因素对人格解体的影响具有统计学上的显著性意义。据此提出缓解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工作倦怠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17.
采用问卷法调查全国15所高校1655名教师,通过结构方程模型考察工作倦怠与人格特质、工作满意度的关系。结果表明:(1)高校教师工作倦怠存在显著的性别和年龄段差异;(2)工作满意度与倦怠总分及各因子之间均呈显著负相关,人格特质中的内外向与倦怠总分及各因子之间均呈显著负相关,而神经质和精神质与倦怠总分及各因子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3)工作倦怠在内外向与工作满意度之间具有完全中介效应,工作倦怠在神经质与工作满意度之间起着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相较于其他行业从业者,旅游从业者的工作—休闲冲突和工作倦怠更为严重。以古村落旅游从业者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获得第一手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探讨工作—休闲冲突对工作倦怠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工作—休闲冲突与工作倦怠的情绪耗竭、去个性化和职业效能感降低维度正向显著相关。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前提下,工作—休闲冲突越大旅游从业者的工作倦怠感越强。因此旅游企业可以通过缓解工作—休闲冲突来干预从业者的工作倦怠。  相似文献   

19.
探讨医学研究生心理资本、社会支持与学习倦怠的关系。采用心理资本问卷、社会支持问卷和学习倦怠问卷对249名医学研究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医学研究生学习倦怠得分为(2.49±1.04)分,其中13.6%的学生为高度学习倦怠;学习倦怠及其三个维度与心理资本、社会支持均呈显著负相关(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乐观和对支持的利用度是学习倦怠的有效预测变量,能够解释医学研究生学习倦怠35.3%的变异。相关教育部门应加强医学研究生积极心理资本的培养以预防和降低学习倦怠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恢复期脑梗死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状态,观察以心理护理为主导的综合性护理干预对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2011年1月至2014年3月,选择120例恢复期脑梗死患者,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干预前后的焦虑和抑郁状态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SAS分值及SDS分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焦虑及抑郁的发生率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SAS分值及SDS分值较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较对照组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组焦虑及抑郁的发生率较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分别较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恢复期脑梗死患者存在着焦虑抑郁状态,采用以心理护理为主导的综合性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其焦虑抑郁情绪,降低焦虑抑郁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