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明代徽州的地痞无赖与徽州社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地痞无赖活动的猖獗与疯狂,是明代特别是明代中叶以后徽州社会历史变革中出现的一个特殊社会现象。本文从剖析明代徽州地痞无赖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背景入手,较为详细地罗列了明代徽州地痞无赖在徽州社会、经济和文化领域猖獗活动的种种表现,并着重揭示了地痞无赖活动对明代特别是明代中叶以后徽州社会、经济和文化等诸多方面的影响。指出,处在明代中后期社会剧烈变革的时期,地痞无赖作为社会阶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恣意横行的结果,直接污染了社会空气,扰乱了社会秩序,助长了官场腐败作风,阻碍了徽州社会经济的发展进程,造成了整个徽州社会的混乱无序状态,加速了明王朝走向灭亡的步伐。  相似文献   

2.
徽商在明清时期活动异常活跃 ,地处徽州以南的福建也因丰富的商品资源和广阔的市场吸引徽商往来贸易。徽商在福建所从事的行业众多 ,其中在明代中期 ,徽州海寇商人还积极与福建海寇商人联手发展武装海上贸易 ,可以说徽州海商的成功得益于福建海商的大力支持。徽商在福建的频繁活动有力地促进了福建社会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福建地区的水利建设在宋元时期的基础上,明朝时继续发展。通过政府的大力组织与官员民众的积极参与,兴修了大量的水利工程,并取得了卓著的成效。水利事业的不断进步促进了福建的农业、手工业及商业的发展,使明代福建地区的社会经济获得了巨大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福建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区域,海上丝绸之路的开通与盛行,留给福建的是开放的视野、海洋的精神、兼包并容的心态以及遍布世界的福建华工,这些因子成为福建文化嬗变的重要力量.当历史推进到某一特殊时刻,面对深重的民族灾难,福建勇敢地承担起历史重任,自觉成为中国近代中西文化的撞击点.船政学堂是民族自救的一面旗帜,其培养出来的人才直接引领了中国近代社会的现代化转型.可以说,海上丝绸之路铸就了福建近代中西文化的历史性撞击.  相似文献   

5.
度量衡与天文立法、音律三者是我国中华古老文明的基础,是民众从事经济活动的重要凭借,是百物制度的标准,也是国家政权统一的象征与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自民国建立,福建在中央的统一部署下,开始了全省度量衡标准的划一与度量衡新器的推行工作,促进了民国时期福建经济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民国福建救济管理体制有了较大进步,在经费管理体制、资金筹集和流向等各个方面日益专业化和规范化,国家整合力量有所加强。但是民国社会的腐朽决定了福建救济事业落后的一面,没有真正为人民谋福利。  相似文献   

7.
自南宋末年至1849年,福建移民充当了澳门华人社会的主角,对澳门早期社会经济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本文从福建人移居澳门的历史过程、商贸经营和妈祖文化传播三方面论述福建移民积极参与澳门早期开发,以充分认识福建移民在澳门早期历史发展过程中作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8.
《福建农工商官报》是福建推行新政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产物,作为清末新政的舆论阵地,它以报刊这种特殊形式,客观地反映和贯彻了清末新政时期福建的农工商政策,一度在福建农工商业发展中起到领航作用;见证了近代福建"以农为本,工尽其事,商尽其交通运输之业"的经济发展模式。它的产生、发展、报道内容、经营方式乃至最后凋零都与清末新政有着千丝万缕,戚息相关的关系。对此课题进行研究有助于再现福建农、工、商业近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9.
"数字地球"和"数字福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数字地球"的实质是信息化的地球,是建设信息化社会的基础."数字福建"引用和延伸了"数字地球"的概念."数字福建"所开发的技术系统,将孵化和促进一系列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并改造传统产业,以信息化带动福建省的四个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10.
为了抵制英国、丹麦、美国等列强对我国电信主权的侵略,维护国家利益,福建巡抚丁日昌在福州马尾开办了福建船政电报学堂。在1876年4月至1877年12月一年多的时间里,共培养了140多名电报人才。该校培养的电信人才,不仅在福建、天津、台湾等地的电报事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还参与了天津、南京、上海、台湾等地电报学堂的创建工作,并培养了一批后继电信人才,为我国的电信事业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文化教育史上,庙学是一个独特的文化教育形态,其正式出现于唐代.福建庙学大多由学尊庙,因庙表学,具有庙学的重要特点.尽管庙学是封建政治的产物,但对于学校发展、人才培养,以及促进社会稳定都起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2.
蔡廷锴在福建事变策划过程中曾提出过"拖一二个月"发动事变的主张,这与其"反蒋"政治主旨有关,是蔡廷锴关切福建事变政治命运和发展前途的结果,福建事变迅速败亡的事实证明,蔡廷锴的主张在当时具有一定现实意义。福建事变迅速失败的原因是极其复杂的,不能简单指责蔡廷锴个人军事指挥方面的责任。蔡廷锴是福建事变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在抗日救国价值观的主导下积极组织领导"联共反蒋抗日"活动,为这一时期爱国民主运动新高潮的形成做出了自己的历史贡献。  相似文献   

13.
福建特殊的地理环境和历史文化,铸就了多元共生、兼容并存的文化生态环境,它在一定程度上左右着福建信用文化建设前进的步伐。福建文化生态对当前及今后福建社会信用文化的建设既有潜在的积极作用,也有潜在的消极影响。如何扬长避短、进行必要的文化整合,是福建信用文化建设中面临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4.
福建自1911年11月光复至“二次革命”失败,前后两年期间,曾先后年铸发行闽省军务公债票以及中华福建银号台伏票、中华福建银号银元票、福建都督府造中华元宝银角、福建银币厂造中华元宝银角、福建通宝铜钱、福建铜币厂造中华元宝铜元等货币,对于缓解闽省财政困难,维持金融秩序,巩固新生革命政权等方面,都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发展循环经济模式提升福建农产品加工业国际竞争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核心在于用尽可能少的资源、能源,创造相同的财富甚至更多的财富,最大限度地利用回收各种废弃物。这要求彻底转变现行的经济增长方式,即由"直线形"的经济增长模式转变为循环经济增长模式。论文针对福建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循环经济模式促进福建农产品加工业价值增值的作用,最后提出采用发展循环经济提升福建农产品加工业国际竞争力的主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三农”问题是近年来国内学者研究的热点,但对农民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农民素质和减负问题方面,较少论及农民的闲暇生活。选取茶农这一特殊的群体,从闲暇时间分配、闲暇活动情况以及茶农对待闲暇的心态入手,揭示福建安溪茶农闲暇生活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农闲闲暇活动内容的单调性以及茶农对闲暇生活满意度的差异性等特征。必须适当地改变茶农闲暇时间的分配;努力丰富茶农闲暇生活内容;有效地改善闲暇生活资源,积极投入农村的闲暇设施建设以及有意识地培养茶农正确的闲暇观,改变茶农现有的闲暇观念,以提高福建茶农闲暇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福建古塔浓缩了历史人文、宗教思想、社会经济、建筑技术、雕刻艺术等诸多元素,是闽地丰富地方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8.
福建(马尾)船政文化民族精神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福建(马尾)船政文化所塑造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份。福建(马尾)船政民族精神丰厚的文化底蕴,既泽及中国近代社会,又激励和深刻影响着后人。  相似文献   

19.
清嘉庆末年至道光初年间,古典型霍乱在中国广泛流行,福建也是此次霍乱流行的一个重灾区。通过考察清朝福建的海外贸易,并分析嘉道年间福建霍乱流行的时间和区域,霍乱病极有可能是直接由东南亚国家经过海上贸易传入造成的,而不是通过广东传入福建。  相似文献   

20.
中国共产党福建省第九次党代会报告明确地提出的福建精神,有利于推动福建省科学发展和跨越发展、加快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福建精神也是海西文化产业发展的价值指向和精神力量,因此,对福建精神与海西文化产业若干重大关系的哲学思考,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该文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