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有限的道德法律化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法律和道德作为两种不同的调整体系 ,在现代社会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文章从普遍的合理性的道德入手 ,提出了“有限的道德法律化”,分析了有限的道德法律化之合理性 ,并探讨了其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2.
道德合理性证明问题是当代西方伦理学关注的一个中心问题。这个问题关涉理性与合理性的区分,反映出西方理性观的变化。基础主义证明方法在道德合理性证明问题上已经缺乏说服力。在当代西方伦理学中,道德合理性证明的两种主要方法是叙事和道德论证。叙事和道德论证之间的紧张关系制约着当代西方伦理学的可能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在现代化的社会转型时期出现了较为严重的道德危机,其实质是传统道德范式向现代道德范式转换过程中的断层所导致的道德信念危机。一方面,基于现代主体理性自律的现代道德在中国还缺乏相应的社会根基和文化根基,并受到各种社会不公正现象的扭曲与消解;另一方面,依赖于各种他律形式的传统道德与现代社会生活的本质要求不相适应,并且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和冲击着现代道德在现代社会中的确立。厘清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时期道德危机的实质并分析其社会和文化根源,有助于从根本上认识和应对当前的道德危机,为长期的道德建设奠定基础、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4.
现代中国人正处在新旧道德历史嬗变的社会转型期,新旧道德冲突、道德评价失衡、价值取向紊乱、社会评价系统双重或多元标准,各式各样的非道德主义泛滥、社会道德控制机制弱化、道德教育扭由变形等现象,严重影响了“两个文明”的发展。走出自相矛盾的道德困境,重建与现代化目标相一致的新型的道德文明、文化体系和体现时代特征的伦理精神,是国人面临的道德选择的必然趋向。  相似文献   

5.
儿童的道德内化是一个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是社会道德准则被个体掌握的过程,也是儿童的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相结合形成道德动机或道德信念的过程。本文在简要介绍精神分析学派、社会学习理论、认知理论、归因理论等学派对道德内化问题的不同看法的基础上,从道德内化的成分、过程、标准、心理障碍等方面分析了儿童道德内化的内在机制,讨论了成人的教导方式在儿童道德内化中的作用,并介绍了影响儿童道德内化的三种教导方法。  相似文献   

6.
在现代化的社会转型时期出现了较为严重的道德危机,其实质是传统道德范式向现代道德范式转换过程中的断层所导致的道德信念危机.一方面,基于现代主体理性自律的现代道德在中国还缺乏相应的社会根基和文化根基,并受到各种社会不公正现象的扭曲与消解;另一方面,依赖于各种他律形式的传统道德与现代社会生活的本质要求不相适应,并且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和冲击着现代道德在现代社会中的确立.厘清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时期道德危机的实质并分析其社会和文化根源,有助于从根本上认识和应对当前的道德危机,为长期的道德建设奠定基础、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7.
分析马克思主义的“道德之争”,肇始于“正义之争”,即关于马克思是否以正义之名来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的争论。虽然分析马克思主义是基于马克思的经典文本来阐释马克思的道德理论,但是他们忽视了马克思的道德理论得以产生的德国古典伦理和古希腊城邦伦理的理论背景,隐匿了马克思对于自由主义超历史道德观的批判,无视马克思道德理论形成的现实基础和价值立场。分析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道德理论的“建构”反而更加充分地体现了马克思道德理论的特质。  相似文献   

8.
如果我们把道德圣人理解为一个为了他人和社会的福祉而竭尽全力地努力的人,那么苏珊·沃尔夫在其1982年的一篇著名论文中论证了两个看上去相互矛盾的主张。第一,一个人可以理性地拒绝成为一个道德圣人;第二,道德圣人是一个在道德上高尚的令人尊敬的人。本文将这个隐约的困惑称为“道德圣人难题”。我们首先检验和批评沃尔夫为这个难题提出的解答,然后指出道德圣人难题与众所周知的反对后果主义的道德苛求难题之间有一种内在的关联。最后我们提出一种整体的后果主义观点,并展示这种理论可以同时解答道德苛求难题和道德圣人难题。  相似文献   

9.
究竟有没有一种作为道德基础的不变的人的本性?道德理论有没有一种建立在人性基础上的惟一的客观性和合理性?我们应当如何看待和说明我们的道德理论和辩护方式的多样性和合理性?这些问题是后现代道德理论争论的焦点,是有着重大的现实理论和实践意义的课题。本文以美国后分析道德哲学的发展、争论为线索,对以上问题作了初步的历史的探讨  相似文献   

10.
当代思想家哈贝马斯借助其互为主体性的“交往理性”范式和商谈伦理学理论,以现代法律为主体(理性化和形式法)去审视道德这一主体:道德具有不可制度化、不确定性、不能稳定的可期待性以及不具操作性;而法律则不同,具有自治性、独立性(不可化约为道德)、可制度化、确定性、稳定的可期待性以及具有操作性.虽然“后现代性”视野中的道德不再是法律的基础,现代社会的法律不能化约为道德;但为了化解二者的紧张关系,他则从承载者交往理性的商谈原则出发,从程序主义的角度对法律的合法性进行了论证,实现了对传统论证方法的超越:法律与道德同源、互为主体、相互渗透、功能互补.哈贝马斯对于现代法律与道德关系的新推进,向我们昭示着——中国迈入现代社会的坦途只能走法治之路而非“德治”(人治)之路.  相似文献   

11.
市场经济主体的道德理性基础,是维持市场经济运行秩序必需的行为准则,如果整个社会不能确立一种与之相适应的道德理性来作为人们共同的“内在道德律令”和“外在行为准则”,那么,市场经济就会失去主体行为的道德文化支撑,市场经济必要的运行秩序就难以建立。道德理性基础作为支撑市场经济良性运行的文化力,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经济运行的导向力、经济个性的激发力、经济组织合作的凝聚力。  相似文献   

12.
儒家道德理论的建构逻辑可以概括为三个原则:道德超越利益、 “人皆有向善之心”和道德是自律的。其中,第一个原则是确立社会道德共识的必要条件;第二个原则是道德力量发挥作用的机制;第三个原则则为道德秩序的自我恢复提供基础。但是在帝制时代,儒家道德思想被改造为以“三纲”为核心的封建礼教,沦为帝制统治的工具,这实际上已经违背了儒家道德思想的初衷。文章进一步分析了东西方社会道德困境的产生原因,并探讨了儒家道德思想及其建构原则对于解决当前道德危机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政治道德是执政理念的价值基础,对“为谁执政、靠谁执政和如何执政”这三大执政理念提供道德支持。随着现代民主政治的发展,执政权力来源于并服务于公民的观念日益深入人心;公共权力只有充分履行社会管理职能,并选择科学的、民主的、法治的执政方式,才能获得权力运作的合理性基础。因此,在政党政治中,执政党只有以执政为民的政治道德统摄执政理念才能得到广泛的社会认同。  相似文献   

14.
中国现代性道德教化是一项未竟的事业。革命道德教化理念是宝贵的精神财富,但是,以现代性道德价值理念来分析,革命道德是一种“信念伦理”,革命道德教化作为“非常时期”的道德教化活动,不能实现对启蒙道德教化的超越,与之形成了现代性道德教化的某种断裂。透析革命道德教化的现代性断裂现象,对当代道德教化有着重要启示。“和谐社会”伦理是和谐社会的价值基础,是当代道德教化的核心理念,是对革命道德教化理念的超越。  相似文献   

15.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过程中,一些道德滑坡现象引起众多思考.道德评价失衡、价值取向混乱、社会道德控制机制弱化、道德教育扭曲变形.从当前中国经济建设的实际出发,分析了目前道德建设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并提出加强和完善与现代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制度建设;构建现代价值理念,以正确的社会价值导向引导个人行为;追求法治体系下的道德自律等解决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当下社会生活中存在着不少知善不行、见义不为等道德恐惧现象。道德恐惧既区别于一般的心理恐惧,也不是对“道德”的恐惧,并与道德敬畏相互联系和区别,在心理构成要素、行为表现、社会效应上具备自身特质。在马克思主义伦理学视域中尝试从道德心理学、道德哲学的角度再探析“道德恐惧”的概念、内涵和特征,可以回应与解释现实中诸多道德恐惧难题,为当今中国道德理论与道德实践建设提供积极思想支持。  相似文献   

17.
在哲学探讨中道德这一范畴有着很重要的意义。西方哲学对道德的探讨是伦理学的主要问题,从中国哲学的角度重新分析道德可以为现代社会的道德分歧提供一些启示。本文试从中西哲学不同的角度探讨道德,麦金太尔对西方道德观念的考察与对西方道德思想的反思为我们的思想提供了新的观念,集中反映了道德分歧在现代社会的存在。对道德问题从中国哲学思想的本身出发进行探讨,做出不同文化背景下东方和西方两种思想在道德层面的对比。  相似文献   

18.
合理界定人性的内容及其与道德现象的关系,是理解并鉴别以往人性善恶理论的基础,也是科学阐释人性与善恶关系的前提。人性有固有属性与关系属性之分。人的固有属性是人同他人、他物无关而独自具有的属性;人的关系属性则是人同他人、社会发生特定关系时所产生的属性。人性的道德善恶是一定社会主体依据特定道德目的对属于道德现象的人性内容所作出的描述、判断与评价。脱离三个必备基本要素———道德主体、道德现象、道德目的中的任何一者,都不能得出人性是善是恶的结论。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分析人类行为产生的利益基础和道德的经济特性入手,论证了社会发展中道德成本的存在和实施道德优化调控的必要与可能。并通过对社会政治、经济、生活的道德成本问题进行分析,指出道德成本优化要通过唤起道德自觉、完善保障条件、营造道德氛围等途径完成。  相似文献   

20.
对于礼仪之邦来说,“道德”本不陌生,从周公“制礼作乐”到先圣昔贤的解悟践履,它融入到了中国人关于人生的理解之中,也将传统的社会和政治都赋予了道德色彩,在“君子”圣贤理想目标的引导下,普通的中国人也在过着一种道德的生活。但近代以来,在社会的巨变和救亡过程中,“民德”却暴露出重要的问题。现基于对传统社会政治和文化的观察,从传统政治、治统和儒家的学统三个方面分析造成这一状况的原因,并借以思考当前社会的道德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