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女人出轨,无论具体原因为何,也无论是被动的还是主动的,总逃不过三方面的原因:感情上的需求、生理上的需求、利益上的需求。 感情上的需求 这个理由,也是女人出轨最能被人们理解的一种。女人步入婚姻,不一定都很清醒婚姻是什么,要嫁的男人如何,因为婚姻不比买鞋,即使试穿合脚了,也不一定在买后没有质量问题,  相似文献   

2.
<周易>五十四之<归妹>卦是说古代嫁女不能由女方主动提亲、出嫁,这样不吉利;嫁女由待嫁女的妹妹陪嫁,是吉利的;嫁女也可由待嫁女的侍女陪嫁;嫁女错过时期延迟出嫁,也要遵循嫁女的时间准则与习俗;帝乙嫁女,嫁后正妻(君)的服饰可以不如小妻(娣)的服饰漂亮,这是吉利的;女子出嫁后没有生育,是不利的.但目前所见到的解译都有严重错误,应予以纠正.  相似文献   

3.
《周易》五十四之《归妹》卦是说古代嫁女不能由女方主动提亲、出嫁。这样不吉利;嫁女由待嫁女的妹妹陪嫁,是吉利的;嫁女也可由待嫁女的侍女陪嫁;嫁女错过时期延迟出嫁,也要遵循嫁女的时间准则与习俗;帝乙嫁女,嫁后正妻(君)的服饰可以不如小妻(娣)的服饰漂亮,这是吉利的;女子出嫁后没有生育,是不利的。但目前所见到的解译都有严重错误。应予以纠正。  相似文献   

4.
灵舒 《国际公关》2012,(4):65-65
22点,出租车上,与老板通完电话,司机好奇地问:这么晚还在和老板谈工作啊?你老板不用照顾孩子陪老婆么?我随口一答:38岁女人,还未婚呢。司机一脸嫌弃:那这辈子没法嫁了哪个男人要那么老的女人啊!我倒是不敢苟同司机的偏激,38岁外企未婚高管可以嫁个不在乎年龄差距的ABc,可以嫁个二婚的富一代,当然说不定也能抓个“漏网之鱼”的王老五,更不济点儿,即使一直单身但有感情滋润,谁管他老的少的,能做个伴也不赖。缘分这事可遇不可求嘛。  相似文献   

5.
有一句古话叫做"只有剩下的男,没有剩下的女".意思是说:女人不愁嫁,只要是个女人都有男人要,只有剩下的男人,没有剩下的女人.现在还是女人不愁嫁的时代吗?各种信息显示,"剩女"时代已经来临了.  相似文献   

6.
声音     
《人生与伴侣》2011,(8):62-62
女人最容易高估自己的两件事情,一是自己的美貌,二是男人的感情。这两样,会让女人不断受到伤害。——高估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盼嫁诗是表达未婚少女对爱情婚姻的渴望之情的诗歌,《诗经》的《召南·摽有梅》为其开端.盼嫁诗歌大致可以分为三类:反映女子盼望出嫁的诗歌,反映妓女盼嫁从良的诗歌,以及有志之士用以抒发自身抱负的比体诗.盼嫁诗在中国传统诗歌是所占的比重并不多,但是有着其自身独特的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8.
《北方人》2006,(3)
在我的记忆中,母亲仿佛是一个不受任何事情拘束的女人,也是一个快乐的女人,在我出嫁前,每天最好的时光就是在晚饭后,一起携手散步,妈妈穿着蓝色的连衣裙,头发烫成栗色的小卷,在黄昏的阳光下,整个人都有一种光芒,我们手拉着手在牵牛花的篱笆前唱歌前苏联的《卡秋莎》,《苹果树下》等优美的抒情歌,晚风把歌声吹荡得很远很远,弄得别人都羡慕地说,你们哪是  相似文献   

9.
乐活长寿     
那时候,觉得做女人很占便宜,因为生活中,女人好似总是有最后一条退路的——小说中也好,电视剧中也好,女人走投无路时,会选择找个男人把自己嫁了,人生的苦难从此有了一个男人分担,换个方式就可以把日子过下去。不像男人,一切只能靠自己。  相似文献   

10.
张鹰 《百姓生活》2012,(1):23-23
正结婚两年的侄女携夫回家,满脸幸福地向大家宣告":我嫁对人了!"满座附和,只有年长的女人笑得意味深长。侄女不知天高地厚,这个结论下得未免过早。君不见,感情可以转账,激情可以透支,婚姻可以随时冻结。别人眼中的神仙眷属,常是咫尺  相似文献   

11.
我开始怀疑,身为女人,人生的最大目标是什么。说完这话,又开始抽自己——为什么要说“身为女人”,而不是“身为人类”?如此强调性别,还是因为习惯弱势。我妈妈很愁苦,看着我身边的朋友一个个嫁掉了,为生了个砸在手里的祸害而忧心。有时她接到我的朋友们的电话,会非常不好意思地求人家:“你们帮她找个好男人吧?你们自己都找到了好男人。”然后还语带威胁:“你们可是她最好的朋友哦——”听得我火冒三丈。我也在反思为什么到现在我仍然没有嫁掉,然后就有了最开始的这个问题:身为女人,人生的最大目标是什么?结婚吗?结婚是终极目标吗?  相似文献   

12.
"父权"与"夫权"作为男权的两个方面在本质利益上是相同的,但在风云变幻的春秋时代,时有矛盾斗争的事件发生。面对这种状况,已嫁的贵族女性多是选择"助父"而不是"从夫",这是由于春秋社会"父权"势力强于"夫权"力量。父系家族对于出嫁的女儿仍然有着极强的控制力,而出嫁之女为了自己的地位及利益,也需要父系家族的有力支持,这使得她们在"父家"与"夫家"的政治斗争中竭力维护父家的政治权益。  相似文献   

13.
江淮传统出嫁习俗包含“上轿”、“送嫁”、“回门”等内容,这些内容不同程度地表现了江淮文化的内涵。  相似文献   

14.
《人生与伴侣》2010,(10):53-53
一直认为,在当今这个年代里,女人嫁人要比男人娶妻难得多。一个男人无论自身多么丑陋,也不管其道德品质有多么败坏,只要他能在城市有一套房子,娶个女人回家那是一件再容易不过的事情。然而,对于一个女人来说,并非如此。女人没房的就想嫁个有房的,若是自己有房,不是害怕男人冲着自己的房子来,就是害怕男人因为她的房子而影响他的尊严。  相似文献   

15.
男人分两种:一种喜欢戴安娜;一种喜欢卡米拉。女人也分两种:一种喜欢许别人一个未来;一种喜欢让别人许自己一个未来。戴安娜是后一种女人,而卡米拉是前一种。  相似文献   

16.
有一个小故事,以前流传得很火,说奥巴马老婆米歇尔去买花,花店老板说:“你真幸运,嫁给了一位总统!”她微微一笑说:“我嫁给你。你也是总统!”这就是美国女人的自信。美国女人相信,不是我嫁给谁我就幸福,而是我是谁。嫁给谁我都幸福!婚姻不是美国女人的全部,她们不会为了家庭和孩子彻底放弃自己,美国女人信奉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所以当她们遭遇“小三”时,如果能原谅,就会放下过去,继续新生活,  相似文献   

17.
中国古代婚姻中的随嫁陪房习俗,是在婚姻当事双方包括社会各阶层的合力推动下,最终演变成为一种根深蒂固的陋俗。在这种婚姻习俗中,有无随嫁婢仆不仅直接关系到出嫁女子本身的利益,它更是女方家族社会身份地位的象征。对于男方而言,年轻貌美的随嫁婢女,是男子潜在的性对象、妾的补充队伍。随嫁婢女的命运不是她们所能决定的,但成为主子姑娘的专用奴婢,凭着"陪房"的身份,却也并非全无所得。分析古代婚姻陪房习俗中的种种心理,我们或可称之为随嫁心态,具有重要的社会学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18.
《可乐》2006,(5)
女怕嫁错郎,男怕入错行——老皇历啦!那是在万恶的旧社会,女人只能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嫁根扁担扛着走。如今不同,没嫁好?离了再嫁。找工作就更不是问题了,"骑马找马"谁不知道?不过,入错行不可怕,可怕的是错得太离谱。你最好先闹明白自己究竟在哪些领域具有与众不同的天赋,避免重蹈下面这些爷儿们的覆辙。  相似文献   

19.
男女对说     
佚名 《社区》2004,(10)
男人爱用眼睛看女人,最易受美丽的诱惑;女人爱用心去想男人,最易受心的折磨。在聪明和美貌之间,女人注意前者,男人则往往看重后者。所以,男人选择女人凭感觉,女人选择男人靠知觉;男人爱看女人眼前怎么样,女人爱看男人今后如何。世上女人很多,男人说值得爱的女人不只一个;世上的  相似文献   

20.
得陇望蜀是人的天性,幸运的女人更不会例外。我有一位看起来嫁得很不错的女友不止一次地感叹说:“哎,真后悔当初把自己处理得太早了。”但真要给她个机会,让她挑遍天下男人,恐怕她还是会选中自己那个“不那么中意的家伙”。即使意识到自己的幸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