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孟悦 《决策探索》2007,(9):53-53
证券投资基金(简称基金)是指一种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集合证券投资方式,即通过发行基金单位,集中投资者的资金,由托管人托管,由基金管理人管理和运用资金,从事股票、债券等金融工具的投资,并将投资收益按基金投资者的投资比例进行分配的一种间接投资方式.由于投资者是将资金交给专业机构,而这些专业机构按照法律法规、基金契约规定的投资原则和投资组合的原则进行管理,所以基金有集合投资、趋利避险、分散风险和专家管理等特点,使得基金收益的波动性小于股票而又可获得高于银行存款和国债利息的分红.正是由于这种较低风险和较高收益的优点,使得基金受到普通百姓的青睐,上至退休老人下至小学生都有购买基金的人.  相似文献   

2.
龚红  付强 《中国管理科学》2007,15(Z1):193-196
引入二次效用函数并结合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分析基金管理费这一线性激励契约对基金经理的激励效应.研究发现这种线性激励契约导致基金经理付出的努力水平低于投资者所期望的努力水平,当基金经理的风险厌恶程度小于投资者的风险厌恶程度时,基金经理选择的风险水平要高于投资者所期望的风险水平.为了有效地缓解基金管理中的代理问题,需要建立基于剩余索取权与风险分担相匹配的基金管理费激励方式.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基金业的发展壮大,有关开放式基金的收费模式和水平不断成为研究热点,申购费、赎回费、管理费和托管费是开放式基金的基本费用结构,有研究发现,通过事先收取的申购费可以防止赎回;当赎回率不定时(波动性大)时,基金会持有更多的现金以应对支付赎回。本文利用微观经济学的风险厌恶的投资者的效用函数和基金的风险中性特点得出投资市场最优风险共担,从而证明了赎回费在维持基金风险共担稳定性方面的重要作用,也为其定价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盛积良  马永开 《管理学报》2009,6(5):692-697
通过假设基金管理者的报酬合同为PBF合同,研究了显性激励和隐性激励对开放式基金的风险承担行为的影响.然后,以一个存在混合策略的博弈模型为基础,发现隐性激励使年中业绩领先的基金其下半年持有高风险资产的概率要高于年中业绩落后的基金.最后,分析了风险资产与市场组合的收益率之差、2个基金年中业绩之差、资产收益的波动率和2种激励的强度对基金选择高风险资产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基于两维度相对业绩比较的经营者报酬契约设计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使代理人采取最优行为的最好办法就是将其报酬和经营业绩挂钩。构建了基于二维度相对业绩比较的经营者报酬契约模型,以剔除经营者不可控的外部系统环境因素和企业内部资源质量给其带来的风险承担,并对该模型进行了简要讨论,从数理上证明了该模型相对传统经营者报酬契约模型具有帕累托效率改进。  相似文献   

6.
房地产业的发展必然导致融资渠道的多元化和融资工具的创新,房地产基金是中国房地产金融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其中,券商将在这一行业变迁和金融深化过程中将承担重大的历史使命。具体地,券商在房地产基金中可以充当制度设计者、基金发起人、有限合伙人或一般合伙人、基金管理人等角色。  相似文献   

7.
研究原材料生产、产成品生产以及市场需求不确定下供应链风险共担契约与模型.分析了独立无协调决策与集中决策下,供应链系统的生产与订购决策,证明了独立无协调决策下供应商与制造商之间存在的纳什均衡博弈降低了供应链利润.为了降低供应链主体面临的两级生产与需求不确定性的风险,构建了风险共担协调契约与模型,最后进行了算例分析.研究表明,不考虑两级生产与需求不确定性所进行的决策,使得供应链利润显著降低,说明研究两级生产与需求不确定下供应链运作问题具有重要意义;风险共担协调契约,可以减少两级生产与需求不确定性对供应链效益的影响,提高供应商生产的积极性,使得基于风险共担的供应链利润达到了集中决策供应链的利润水平,从而实现供应链系统的帕累托改进.  相似文献   

8.
针对常规产品与再制品销售市场的纵向差异和常规材料价格随机波动的情况,建立了"制造商-回收商"Stackelberg博弈模型,设计了考虑常规材料价格信息更新的两阶段回收费用共担再制造供应链契约协调机制,证明了两阶段可变契约的效益高于单阶段固定契约。算例分析表明两阶段可变契约的有效性:常规材料价格随机波动幅度越大,两阶段契约的改善程度越高;且协调机制能夠鼓励废旧产品的再制造,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赢。  相似文献   

9.
基金投资策略选择是学术界、监管者和市场参与者共同关注的焦点.本文根据行为资产定价理论将基金投资策略量化为组合收益的市场情绪敏感度,首次在微观层面对其按照市场状态分类界定为迎合情绪策略与修正情绪策略,通过理论模型和实证检验探究基金的投资策略选择对其流量、风险和经理努力程度产生的系统影响,从行为委托代理视角剖析基金业绩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基金采取迎合策略时,对投资者特别是个体投资者更有吸引力,但会对投资者利益造成隐性侵害,表现为基金未来的风险增大、收益降低,且基金经理在无需付出更多努力的情况下可获得更高报酬.进一步分析表明,基金经理为取悦投资者的消极放任行为是其业绩表现不佳的重要原因;基金采取修正策略时,产生的系列影响则完全相反.本研究为中小投资者的投资实践、基金治理与监管,及解释基金市场异象提供了新的思路与启示.  相似文献   

10.
相对业绩对投资基金风险承担行为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把投资基金市场视为一系列的"联赛"建立了一个博弈模型,从理论上研究了相对业绩对投资基金风险承担行为的影响。在模型中,两个年中业绩不同的基金为了在年末即"联赛"结束时获得更多新的资金流入从而获得更多的报酬而相互竞争。与人们的直觉相反,我们发现在年末时年中业绩较好的基金反而比年中业绩较差的基金更可能选择风险水平较高的投资组合。而且,年中业绩的差距越大、风险资产的收益越高、波动越低,在年末时年中业绩较好的基金选择风险较高的投资组合的概率越大;相应地,在年末时年中业绩较差的基金选择风险较高的投资组合的概率越小。最后,我们运用博弈原理和行为金融理论对这些结论作了解释。  相似文献   

11.
考虑政府奖励机制的影响,文章对闭环供应链中的利他关切性决策进行研究。文章首先构建了制造商是否利他关切的两种分散决策和集中决策模型,并求解给出最优回收决策和政府最优奖励决策;然后,对各模型的最优决策进行比较分析,讨论制造商的利他关切对决策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设计“数量折扣联合固定费用-成本共担”契约,对闭环供应链系统进行协调。最后,通过数值算例验证模型结论。研究表明:(1)政府奖励强度的设置存在阈值。只有当奖励强度大于阈值时,奖励机制才有效,才能促进废旧品的回收。(2)制造商的利他关切行为有利于系统获利,但不利于制造商利润的增长,但是这种利他行为扩大了制造商和零售商的谈判空间,有利于协调机制的实施;(3)政府最优奖励强度与WEEE回收价格和价格敏感系数正相关,与利他系数正相关。并且,政府奖励强度的增加有利于“数量折扣联合固定费用-成本共担”契约协调机制的达成。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平台供应链中核心企业的采购赋能行为迅速增加,这有助于帮助供应链成员降本增效,但也可能引发核心企业自身的高库存风险。本文在同时考虑供应商产出不确定和零售商需求不确定的情境下,构建了由一个平台型电商企业、一个供应商和多个零售商组成的三级供应链系统,探讨了采购赋能情境下供应链的库存风险共担机制。研究发现,引入需求风险共担契约有助于提升供应商的生产投入水平、平台的订购量以及零售商的销售努力,并提高供应商与平台的利润。其次,引入产出风险共担契约会降低供应链成员的决策水平和利润。最后,对于不同类型的供应链风险应采取差异化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3.
分类回收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重要路径,但回收渠道会受分类回收费用承担模式的影响。为了厘清其内在关系以更好地开展分类回收活动,基于分类回收费用不同承担模式,构建由一个回收商和一个处理商参与的分散决策与集中决策博弈模型。研究结果表明:(1)分类回收可以同时增加回收商和处理商收益,但是,只有当消费者对废旧产品价格的敏感度小于某一阈值时,处理商和回收商才愿意进行分类回收。(2)分散决策模式下,处理商和回收商共同承担分类回收费用模式优于只有其中一方承担分类回收费用模式;集中决策模式下,分类回收努力程度、废旧产品回收数量和回收渠道收益均优于分散决策情形。(3)基于纳什讨价还价成本分摊契约设计协调机制,有利于增加处理商和整个回收渠道整体收益,但该契约中回收商收益受损。(4)两部收费制契约和收益共享契约通过对纳什讨价还价成本分摊契约模型下回收渠道均衡利润进行重新分配,使得当处理商承诺支付给回收商的固定费用和分享利润的比例处于一定范围时,处理商和回收商利润均增加,也即实现供应链帕累托改善,但是回收渠道整体利润未达到集中决策水平;(5)收益共享-成本分摊契约不仅可以增加处理商和回收商利润,还使得回收渠道整...  相似文献   

14.
基于随机产出与随机需求的农产品供应链风险共担合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采用单位价格补贴的风险共担机制,分析了农产品供应链中随机产出和随机需求下供应商-制造商采取不同的风险共担合同对农资投入、供应商、制造商以及整个供应链的利润的影响。文中的风险共担合同包括风险无共担合同、需求风险共担合同、产出风险共担合同、产出-需求风险共担合同,结合算例,结论得出:需求风险分担可以使供应链利润增加;产出风险分担可以增加供应商的利润收益,而赋予制造商控制供应商农资投入积极性的权利;产出-需求共担合同既能增加供应链及各成员的利润收益,同时还使得双方相互制约、相互协调,促使供应链良好发展。最后,结合非线性补贴的风险分担形式对上述合同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研究表明,不同的补贴形式只在量上对决策存在影响,而本质上的结论并没有变化。  相似文献   

15.
针对众多企业风险规避的特性,构建了产出不确定环境下的供应链最优投入决策模型,并采用均值-方差模型来量化决策者的风险规避态度,讨论了风险规避的集成供应链和风险规避的VMI供应商在不同风险承受能力下的最优投入决策.研究表明,最优投入决策与其风险承受能力密切相关,且在给定风险承受能力下,决策者具有两种投入量备选方案.当选择低投入量所需承担的缺货损失低于选择高投入量所需承担的库存积压损失时,决策者将选择较低的投入量;否则,决策者将选择较高的投入量.本文进一步引入两种不同类型的契约来协调VMI供应链:成本共担-批发价折扣联合契约和期权契约.研究表明,这两种契约在一定条件下均能够协调VMI供应链,但这两种契约实现供应链帕累托改进的效果受到决策者风险承受能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目前有关基金最优管理规模的讨论,几乎都没有考虑基金经理和投资者之间利益冲突的影响.为此,本文首先提出了化解基金经理和投资者之间利益冲突的三大原则,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总潜在可能损失最小规模(即最小损失规模)的确定模型、以及基金生存区间等系列概念及其划分和确定方法;借此对2009年~2019年期间中国基金运营状况进行实证评判,主要结论如下:1)中国基金市场经历了管理规模严重过度(2009年~2013年)、管理规模接近生存区间(2014年~2016年)以及管理规模进入生存区间(2017年~2019年)3个阶段. 2)在生存区间内,基金投资者报酬和总潜在可能损失对应的基金规模分别为倒U型和U型曲线,而基金经理报酬对应基金规模则是一条单调递增的曲线,并始终高于基金投资者报酬. 3)在样本期内,处于非适宜生存区间的基金数量占比平均达90.8%,而位于生存区间内的基金仅占9.2%,其中位于职责承诺区间和相对公平区间的基金占比最小,表明中国基金市场运营稳健的基金比例较低,而且从信守承诺和相对公平的角度来评判,中国绝大多数基金经理不合格.依据本文结论,可通过不断提高基金经理能力和市场流动性水平改进和提升基金运营的稳健性和可持续性,同时应加强对职业基金经理人失信失诺行为的约束与监管.  相似文献   

17.
为解决企业委托代理关系中经理人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问题,企业所有者必须设立一套最优激励报酬机制来激励和约束经理人的行为,使其从自身的利益出发采取对企业最有利的行动。最优激励报酬机制由固定收益、信息租金、风险收益、激励收益和经理人市场价格五部分组成。经理人的业绩激励收益与企业的产业类型相关。  相似文献   

18.
基金内部存在治理失衡的问题,市场竞争能否成为有效的外部治理机制?针对这一问题,本文以股票型和混合型开放式基金为样本,系统检查我国基金行业锦标赛及其经济影响.研究发现,我国基金行业存在锦标赛效应,且具有自身的特点.锦标赛机制的有效性受到股市周期的影响,存在时区效应;参与竞赛的输赢中各组基金的风险调整方式存在差异;输家与业绩中等基金的投资行为调整方向基本一致,而输赢家的投资行为的调整方向相反,幅度相近,主要体现在动量/反向、价值/成长投资风格;输家通过投资风格的改变使得期末业绩排名得到大幅改善,而赢家则出现大幅下滑.  相似文献   

19.
社会保险统筹工作是通过实行退休养老保险制度,对退休费用社会统筹,实现了退休费用在较大范围的统筹调剂、风险共担,解决了企业退休费用畸轻畸重的现象,为企业转换经营机制创造了公平合理的社会环境。文章就如何加强企业统筹工作,提出了合理有效的统筹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20.
基金市场是过去20多年市场经济国家发展最迅速、规模最大的大众金融投资工具,基金的筛选难度已经不亚于股票。然而,关于基金的研究多数是基金业绩的归因分析,鲜有从基金经理、基金市场和投资者综合的角度研究基金风险,基金筛选策略的研究更是少之又少。本文首先以Feldman等[8]构建的美国主动型管理基金市场模型为基础,结合复杂网络方法,提出了适合度量中国基金市场发展程度的行业配置聚类程度指标,并运用基金经理行业配置聚类程度量化了基金经理努力程度。在此基础上,提出基金经理和投资者的优化问题,并推导出均衡策略下基金市场行业配置聚类程度和基金经理努力程度与基金收益的数量关系。然后运用递归估计方法进行实证分析。最后,在理论推导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基于基金经理努力程度的基金筛选策略,完善了“理论+实证+策略”的投资组合分析框架。本文的研究结果亦可为FOF投资策略的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