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欠发达地区高校毕业生择业的价值取向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受地理位置和地区经济发展的制约,经济欠发达地区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相当严峻,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毕业生的择业范围和就业层次,就业成了影响这些高校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通过对经济欠发达地区高校毕业生择业的价值取向的调查分析,提出加强就业指导,拓宽信息渠道等搞好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人才市场是高校毕业生及各类人才择业与企事业单位用人的互动平台,是人才资源配置的主渠道。但是,我国各地区的人才市场建设发展不够平衡,经济发达地区人才过剩,而经济欠发达地区人才不足或匮乏,这样长期下去,就会影响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与稳定,也影响建设和谐社会总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3.
试论西部欠发达地区科技人才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受软、硬环境的影响,西部欠发达地区科技人才长期得不到有效开发利用,这种局面必须予以改观.西部欠发达地区要按照发展地方特色经济的要求,加大科技人才的开发力度,不断提高科技人才的工资待遇,改革用人政策,改善用人环境,真正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确保育人有方,用人得当,使科技人才在发展特色经济中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我省经济欠发达地区(辽东、辽西、辽北)乡镇企业发展的相对滞后,影响了全省乡镇企业的整体发展。因此,必须加快发展乡镇企业,使其带动欠发达地区农村经济的发展,并最大限度地缩小与辽南发达地区乡镇企业之间的差距,实现全省乡镇企业乃至经济水平的整体超越。  相似文献   

5.
人才是制约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要素。经济欠发达地区,之所以欠发达,缺少的不是资源,而是人才。要解决人才问题,就必须依赖于教育的科学发展、优先发展。因此,经济欠发达地区要想经济快速发展,最根本、最有效的途径就是自身充分挖潜,教育优先发展。  相似文献   

6.
区域发展的主题是经济 ,核心是人才。在经济欠发达地区 ,抢占人才制高点是形成区域经济中心的基本战略。就区域发展的人才制高点、人才制高点的形式和实质、以及如何制定抢占人才制高点的战略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论证。  相似文献   

7.
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毋庸置疑。在相邻的经济区域之间,经济发达地区的技术进步对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增长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并且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的技术差异越大,这种推动作用也越大。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广东省粤西地区的经济增长与作为经济发达地区的珠三角的技术进步有着密切的关联性,粤西地区应当充分利用这种关联性,实现其经济增长,不断缩短与发达地区之间的差距,最终改变其经济落后面貌。    相似文献   

8.
欠发达地区发展区域特色经济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欠发达地区面临宏观环境的变化,使得地区在竞争中急需寻求一条把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的有效途径。本文分析了发展特色经济的战略意义,提出了欠发达地区发展区域特色经济的基本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9.
经济发达地区与经济相对欠发达地区之间的经济血缘关系,对经济相对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究竟是促进还是阻碍,与欠发达地区和发达地区经济差距直接相关。欠发达地区与发达地区经济差距越小,经济血缘关系越有利于发达地区促进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经济血缘关系成为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有利因素。反之,经济血缘关系则成为阻碍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不利因素。实证分析表明,虽然粤西地区与珠三角地区存在经济血缘关系,但可能阻碍粤西地区经济发展,摆脱这种阻碍的有效途径是缩短粤西地区与珠三角地区之间的经济差距,这是实现粤西地区经济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提出了人才短缺是制约经济欠发达地区经济加速发展的关键问题,从激励、引进、培养三个方面分析了解决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重庆区县特色经济发展论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区县经济是重庆经济腾飞的基础 ,这是由重庆大城市与大农村并存的二元结构的特殊市情和肩负的历史使命所决定的。区县经济的发展必须走特色经济之路。特色经济就是具有强大市场竞争力和高科技含量的经济类型。从重庆资源优势和新的经济增长点以及培育 2 1世纪重庆支柱产业的全新视野 ,可以把重庆区县特色经济发展模式划分为移民型特色经济、扶贫型特色经济、旅游型特色经济和生态型特色经济四个类型。发展重庆区县特色经济必须更新观念、改善投资环境、发展中小企业、培育区县经济发展的“三大机制”、增强县委 (区委 )县政府 (区政府 )统揽经济的“三大能力  相似文献   

12.
区域经济是中国当前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这是因为中国是一个地域广阔而地形复杂、人口众多却分布不均、资源丰富而人均不足、历史悠久而发展不平衡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区域经济及其重心经过了漫长的历史演进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大体上分为区域经济重心与政治中心统一一体和分离分化两个历史阶段。了解区域经济发展及其重心迁移的历史演进,结合现实把握区域经济发展状况和发展规律,是研究中国区域经济布局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构建高度发达的开放型经济形态,是中央对天津定位的内在要求,也是新时期天津对外开放的内在要求。我们必须克服整体开放度不高,服务市场开放活力不强等困难,加快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推动开放朝着优化结构、拓展深度、提高效益方向转变,着力构建起地区经济服务带动作用强、全球要素配置能力强、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强的开放型经济体系。  相似文献   

14.
高速公路是重要的基础交通设施,它的建设发展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二者是相辅相成、共同促进的关系。就贵州省的经济发展与贵州省高速公路建设的迅速发展的关系展开论述,意在探讨贵州省高速公路建设的现状、时经济发展的作用及加快贵州高速公路发展的对策、构想。  相似文献   

15.
论WTO与中国创新教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应试教育以铸造工具人为特征存在着诸多弊病 ,中国加入 WTO呼唤中国教育顺应全球市场经济和知识经济的时代潮流而予以全面创新 ,即在教育理念上由知识中心观向创新智慧观转换 ,在教育体制上由一统和垄断型向开放多元型转换 ,在课程设置上由封闭分割型向注重能本和人本型转换 ,在人格结构上由被动承受型向主动持续创新型转换 ,最终通过培养创新人才来应对 WTO之后的全球性战略竞争  相似文献   

16.
总部经济:理论阐释与案例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总部经济是国际经济一体化和知识经济初露端倪的产物,是城市区域经济发展的重大突破和战略转移。总部经济不但对中心城市的经济结构、就业结构、城市发展产生深刻影响,而且对城市的空间规划、政策体系、配套服务体系建设、环境建设等方面提出新的要求。参照国际上的成功经验,北京需要重点发展总部经济。  相似文献   

17.
开发绿色食品的个案经济效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开发绿色食品经济效益分析是直接涉及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和改革的重大问题 ,也是关系到如何在现实中国国情条件下向生态农业转变的核心问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绿色食品产业能带动区域农业、相关产业逐渐成为适应新经济要求的市场化、规模化、深度开发化和渐次高度化 ,使之形成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统一的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制度存在的合理性要依赖于其对环境的适应性及其与其他制度的兼容程度 ,以此判断是否能促进资源和要素的有效配置。作为绿色食品产业微观经济主体的农户和龙头企业 ,其开发绿色食品的经济效益如何 ,直接影响该区域绿色食品产业发展及整个绿色食品产业化进程 ,从而影响到农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知识不仅具有工具理性派生的经济功能,还具有价值理性内含的人文价值。就如同我们不能根据人文涵养的知识贡献率不断提高的事实而得出人类已经或即将进入知识人文时代的结论一样,我们也不能根据经济发展的知识贡献率空前上升的趋势而得出人类已经或即将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的结论。仅仅从经济视角、用经济术语来表征一个知识价值全方位扩张的时代,说明了人类认知的肤浅。历史的车轮即将驶向知识价值时代。称知识价值时代而不叫做知识经济时代,更能全方位体现知识的功能价值,更能准确地表征新时代的特点。知识是知识价值时代人类社会的第一推动力。  相似文献   

19.
技术创新推进区域循环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当代,循环经济既是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也是一种新的经济增长方式;技术创新是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技术创新评价指标可以对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的现状、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客观的评价和预测,可以为管理者制定区域循环经济发展规划提供决策依据。因此,构建技术创新评价体系应遵循循环经济的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原则,在充分考虑定量、定性、可行性、科学性、区域性、指导性、系统性、层次性和一致性的基础上,使得指标体系能够较为全面地反映技术创新在推进区域循环经济发展中的特殊作用。技术创新评价体系的建立,在推进区域循环经济建设中具有较为重要的借鉴意义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低碳经济背景下安徽经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全球合作应对气候变化,低碳经济时代到来,这将产生新一轮工业革命。文章通过对低碳经济时代全球产业发展新趋势的研究,指出:新能源产业正逐渐成为全球新的经济增长点,各国政府高度重视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正在积极抢占新能源产业制高点;在分析了低碳经济背景下全球产业发展新趋势及安徽发展低碳经济所面临问题的基础上,给出了低碳经济背景下安徽经济发展的一些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