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黄怡 《东南学术》2005,(4):95-100
20世纪80年代,伴随着巴西"经济奇迹"成为昨日黄花,基尼系数跃过红色警戒线,巴西全国人口中约百分之一踏上了移民外国的旅途,其中又以移居美国者占绝大多数.本文以美国波士顿附近80年代巴西移民集中居住区弗莱明翰镇为个案,追踪巴西人移民美国的原因、途径与心路历程.研究者认为,巴西移民是勤劳智慧的,因而在短短一二十年内,就已在聚居地建立了成型的社区,并在经济上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为所在地的经济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尼泊尔裔移民是印度阿萨姆邦的重要人口群体,在多民族的阿萨密亚社会,他们经历了从"外来移民"到"本地少数族裔"的演变过程.本文追溯尼泊尔人移居阿萨姆邦的历史,考察其移民起因,并通过研究尼泊尔人与阿萨姆社会漫长的相互适应过程,剖析尼裔移民独特的尼裔阿萨密亚族群认同及其对移民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同化论和双重认同论是常被用来解释移民群体认同的两个范式,认为移民逐渐在迁入国被同化或形成母国-迁入国双重认同.韩国华侨在国籍身份、生活地、政治、文化等方面的认同特点,反映出华侨既非被同化,亦非双重认同,而是中国人这一基本认同在适应侨居生活过程中逐渐走向多元化.  相似文献   

4.
个人资本视域下的劳动力移民城市贫困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国农村劳动力在向城市迁移的过程中遭遇"制度藩篱",该劳动力移民群体与城市制度内人口、知识移民和财富移民相比,个人资本水平低是其在城市贫困的致因。通过个人资本积累能够消除劳动力移民贫困。  相似文献   

5.
美国日裔移民问题与20世纪初美日中三角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国内对日裔移民的歧视和排斥是恶化美日关系的重要因素.在既竞争又妥协的格局下,美日两国都愿意在一定程度上协调彼此的立场以缓和日益紧张的双边关系,但事实上一直难以如愿.巴黎和会上,美日双方试图以牺牲中国利益暂时缓和在种族歧视问题上的争端,使中国成为牺牲品,但美日之间的矛盾并没有出现缓和.  相似文献   

6.
本文运用2010年吴江居民生活质量调查数据,采用交互表和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对农村婚姻移民群体身份认同的现状和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分析结果发现,相对于流动人口和城市婚姻移民,农村婚姻移民的群体身份认同程度较高,同时也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在控制其他变量后,是否拥有本地户口、与本地人的交往意愿、是否按照当地习惯做事等3个因素对其群体身份认同仍然有显著影响,且影响作用由大至小。  相似文献   

7.
日本在成为经济大国的同时,也从人口跨国迁移的纯流出国变为纯流入国.近年来在日本,外国人口增加较快,其结构和分布日益多样化,总体的经济社会地位有所提高.经济大国日本是否将成为移民大国?日本政府、产业界和劳动界乃至日本国民在国际移民问题上的态度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8.
民国时期,大量外省汉族和回族迁居宁夏,不仅形成了一些典型的回族聚居区,而且为宁夏当前的人口分布和民族居住格局奠定了基础.就迁移原因来看,主要是宁夏地广人稀,为移民迁入提供了广阔的地理空间;政府招屯垦荒政策,为移民迁移带来了动力;前期移民为后续移民的迁入提供了可靠的信息,拉动了一股"移民潮";等等.同时这一时期的移民主要以自发性"链式迁移"为主,其类别以邻近地区的农民、小手工业者及小商贩为主.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海外移民的生存处境、经济发展模式、精神生活以及当地社会文化的融入情况一直是学界关注的问题。本文在对巴黎华人天主教堂区进行社会调查和访谈的基础上,探讨了巴黎华人天主教群体的信仰活动特点和在融入法国社会过程中所面临的处境,如他们在保持"移入地"和"移居地"双重文化和宗教身份上的努力、在拓展生存空间和寻求精神慰籍的过程中所体现的显著世俗化功能、群体分歧、子女教育等内、外部困境,以及对他们获得自我身份认同和融入当地文化的反思。  相似文献   

10.
因地域分布的广泛性和宗教派别(门宦)的多样性,地方认同和宗教认同成为回族内部一种普遍性身份认同。作为一个历史移民群体,伊犁回族内部还有"时间"认同。综合起来,当地回族身份认同大体上由此三类构成。前两者与内地回族内部认同既有相似性,也有不同性,后者则是当地独有的一种认同形式———"老新疆"与"黑户儿",其为因"时间"而形塑的移民文化符号,并成为"你""我"之间一个鲜明的身份标识。  相似文献   

11.
日本工业的系列化特点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祝晓光 《河北学刊》2001,21(6):53-57
本文分析了日本工业的专业化分工与协作的产生、发展及分异的规律性,对专业化协作的深入与发展--"系列化"也进行了专门分析.借鉴日本专业化分工与协作的成功经验,针对我国生产力配置方面存在的问题,试图从加强专业化协作、提高经济效益的角度,探讨合理调整我国经济的产业结构与空间布局结构,实现大、中、小型企业有机结合的途径、方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12.
朱棠 《学术探索》2012,(1):167-170
婚嫁是日本礼仪中的重要一环。从社会语言学的视角具体探讨"结婚仪式"、"婚宴"等场合下的忌讳语,探究宗教信仰、言灵思想、心理联想、同音因素和交际需要等方面对其产生和存在的影响,能够发掘隐藏于忌讳语后的日本社会文化现象,把握日本民族心理,促进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3.
家族人伦规范是一个国家或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的影响和约束最直接,也最具体。日本是深受儒家文化影响的国家,但实际上只吸收了有益于统治的部分政治伦理,而在传统人伦关系的很多方面排斥和背离了儒家伦理。因此,日本人的家族关系与观念较为开放,实行变革的阻力也就比较小,可以比较从容、积极地面对现代化的挑战。  相似文献   

14.
谈当代汉语的日源新词“达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新时期产生的当代汉语新词之中,有一些是源自日语的借词。近几年在传媒尤其是互联网上开始出现的“达人”就是一例。此用法不同于汉语的固有意义,也难以在国内出版的各类辞典上找到与之吻合的释义。采用实例分析和汉日语的用法比较,其新意义可以得到厘清。“达人”是指经过长年的锻炼,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而在某一领域非常专业,出类拔萃的人,褒义为主。其构词能力非常强,不断地被用来创造新词或临时性造词,而且其构成的新词多是偏正结构的名词性四字短语。  相似文献   

15.
目前,浙江省高校中都基本开设了日语专业。为打破传统的以语言为中心的日语教学模式,以国际化理念为指导,将广义的日本文化融入日语教育当中,使受教者正确认识、理解日本,由浙江树人大学东亚研究所、国际交流合作处、语言学院日本语言文化研究所共同主办的“日语教育与日本理解”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08年10月25日在我校召开,取得了诸多学术成果,促进了我校日语教育的对外交流,并将推动我校日语学科建设迈向更高的台阶。本刊特别刊出此次会议取得的成果及与会专家的观点,对日本语言文化研究和日语教学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日本的"神道"与"皇道"是在日本民族传统的历史发展中实现结合的.其中,"神道"在其对抗与吸收各种外来文化的过程中得到了自我强化,以至成为日本民族的"大和魂",其核心就是"尊皇爱国".  相似文献   

17.
“9·11”事件前后日本的危机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危机频发的当今社会,如何预防和应对危机日益受到各国政府和社会的广泛关注.日本历来有重视危机管理的传统,"9·11"事件发生之后,日本在注重对自然灾害进行危机管理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加强预防国际恐怖威胁的危机管理措施、完善危机管理的机构,从而奠定了日本当今危机管理的基本框架.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日本社会出现了一股“新民族主义”思潮,它鼓吹民族优越论、美化侵略战争、追求政治大国的目标,力图修改和平宪法,并不断地推动着日本的政策走向右倾,危害着亚太地区的安全。究其产生原因不外乎四点:独特的日本文化是其产生的历史根源;长期的泡沫经济、日趋右倾的政党政治、国际形势的变化是其形成的现实原因。我们必须采取措施抑制其泛滥,警防日本偏离“和平与发展”的航向,向前越走越远。  相似文献   

19.
“すみません”’除了表示“道歉”之外,还有“感谢”、“请求”、“唤起注意”等语义。迄今为止的先行研究,主要是从话语行为理论、固定句式、社会语言学、对比研究等角度来考察“すみません”的“道歉”义与“感谢”义,很少研究“感谢”义、“请求”义、“唤起注意”义等与“道歉”义之间的关系。采用认知语言学的语义扩展机制来考察“すみません”的语义扩展结构及这四个语义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刘大可 《东岳论丛》2005,26(5):142-149
日占时期山东沦陷区因遭战争洗劫,使农业生产呈现持续下降态势,城镇粮食流通量减少、价格上涨并导致粮荒。日本占领当局奉行食粮现地自给政策,制订并实施了农业开发计划一方面采取行政控制措施,设立从生产到收购的各类组织机构,谋求各种农产品获取、配给的统制管理;另一方面采用技术改进措施,如兴修水利、农业贷款、增施肥料、推广良种、防治虫害、培训人员、土地改良等,以便更有效地获得农业资源。然而由于农村社会环境的恶化,农业投入不足,日伪基层组织的低效率,对农产品的强制收购等等因素的制约,日本占领当局的农业开发归于失败,战争后期更为强调“责任供出”,农村经济仍处于破败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