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同形回复句的修辞机制,主要是通过句构调配上的“形趣”,来增益句义表达上的“意趣”。同形回复句侧重通过特殊的语句编码形式生成的美学信息,来提升语句修辞效益,体现出变异语句修辞的主要特征。其语用形式主要有关照同形回复句、对比同形回复句、首尾同形回复句三种。  相似文献   

2.
辞趣类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辞趣是陈望道首先提出来的一个术语 ,它是一类能增强语言表达效果的言语现象。文章立足于辞趣的三种主要类型和修辞效果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3.
辞趣作为一种积极修辞手法,在现今高度信息化的时代应用得极其广泛。本文在分析借鉴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主要探讨了语言的音义、文字的形貌、社会文化心理等辞趣形成和发挥作用的物质基础;并提出衡量辞趣修辞价值的三条基本标准:适应题旨情境、具备逻辑理据、符合审美标准。  相似文献   

4.
修辞学的研究对象即修辞现象。病辞应该被看成一种不成功的修辞现象,更何况研究病辞可以进一步完善修辞学理论体系。所以,我们应名正言顺地视其为修辞学的研究对象,并对其在修辞学中的地位予以充分重视。  相似文献   

5.
修辞学的研究对象即修辞现象。病辞应该被看成一种不成功的修辞现象,更何况研究病辞可以进一步完善修辞学理论体系。所以,我们应名正言顺地视其为修辞学的研究对象,并对其在修辞学中的地位予以充分重视。  相似文献   

6.
汉字是形、音、义相统一的符号系统,汉语是音和义相结合的符号系统.语言文字游戏作品就是对汉字、汉语言的形、音、义的灵活运用所创作出来的艺术佳作.语言文字游戏作品的辞趣是对语言文字的意义、声音和形貌的灵活运用造成的修辞效果.语言文字游戏的辞趣主要分为意趣、音趣和形趣三种类型.  相似文献   

7.
修辞学界,不少同志现在认为修辞学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科学”;实际是提出了一个重要问题:修辞学应该现代化。如何使我国修辞学研究向现代化方向发展?关键在于全面地理解语言的功能,从而弄清什么是修辞过程,什么是修辞现象,才能科学地确定修辞学研究对象,明确修辞学的研究功用。语言的功能有哪些呢?与修辞学研究的关系怎样呢? 一、语言有统一着的交际功能和思维功能,它是人类交际和思维最主要的工具;而修辞学要研究“语言·思维”这统一体运动中的信息加工质量和表达效果。语言与思维的关系,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也是一个普遍性的实际问题。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家,从语言的起源上,宏观地论述了语言交际功能与思维功能的统一。我国著名语  相似文献   

8.
谐音是积极修辞中有着极高使用率和覆盖面的修辞方式。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如何看待谐音地位问题上,我国修辞学界一直存在认识分歧。主张将其作为辞格处理者,尽管意见不无根据,但论证乏力;主张将其作为辞趣处理者,尽管观点由来有自,但已不合时宜。辞格与辞趣的区别主要在于是否具有常用性、稳定性、规律性,据此,应将谐音纳入辞格范畴。任何辞格都应具有区别性特征,对于谐音特征的说明只应以其单用形态为根据。作为辞格的谐音,其定义应当是:谐音是指以语音相同相近为条件,通过非固定位置上不同语言单位之间照应关系的建立,以满足表达需要的修辞方式。明确谐音的辞格地位,有助于谐音研究的系统化和科学化。  相似文献   

9.
先秦时代,是我国修辞理论的萌芽时期。这一时期,由于没有出现专门研究修辞的著作,当时的修辞理论只是零珠碎玉般地混杂在哲学、史学、逻辑、政治等学术著作中,但经过梳理归纳之后,便可发现修辞理论比较丰富。有些理论由于当时提得比较笼统而模糊,致使后代修辞学者理解不一,争论不休。这种角度不同、各持己见的争鸣,一方面不断丰富和完善了修辞学理论,另一方面也促进了修辞学的繁荣。本文论及的“辞达”说,就是历代学者谈论不休、见解有别的一个重点修辞理论课题。  相似文献   

10.
今年十月二十九日是陈望道先生逝世十周年。放眼十年来修辞学的新进展,重温陈先生生前概括出来的一系列修辞学思想,深感认清修辞学的边缘学科性质,坚持不断地从邻近学科吸取营养,对修辞学的建设和发展至为重要。这些邻近学科就包含着心理学和美学。修辞学是探讨语言使用规律的。语言的使用和人的心理因素、审美因素有关,修辞活动和心理活动,修辞现象和心理现象、审美现象,修辞学和心理学、美学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因此,心理学的专著总要辟专章论述言语活动。心理学家认为,言语现象是心理现  相似文献   

11.
修辞学界,不少同志现在认为修辞学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科学”;实际是提出了一个重要问题:修辞学应该现代化。如何使我国修辞学研究向现代化方向发展?关键在于全面地理解语言的功能,从而弄清什么是修辞过程,什么是修辞现象,才能科学地确定修辞学研究对象,明确修辞学的研究功用。  相似文献   

12.
就現在通行的汉語修辞学的書籍的編制来看,对于汉語修辞学的內容的划分,大体有两个不同的体系。第一个,主要是用語言的修辞作用作标准来划分的,可以拿陈望道先生的“修辞学发凡”作代表。第二个,主要是用語言的結构单位作标准来划分的,可以拿张瓌一先生的“修辞概要”作代表。陈先生的“修辞学发凡”根据語言的修辞作用把汉語修辞学的內容划分为消极修辞和积极修辞两大部分f:“我們从修辞的观点上观察使用語辞的实际情形,觉得无論  相似文献   

13.
汉语修辞学的对象、任务和范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下,选取恰当的语言形式,表达一定的思想内容,以增强表达效果的言语活动,叫做修辞。研究如何根据具体语言环境和表达思想内容的需要,选取恰当的语言形式以提高表达效果的科学,便叫做修辞学。汉语修辞学的许多论著,都提出了修辞学以“修辞现象”作为研究的对象。但是,  相似文献   

14.
修辞与语法有着密切的关系。修辞以语法为基础,语法和修辞互相依存,互相转化,探讨修辞与语法的关系对修辞和语法教学和研究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本文所指的“语法”是广义的概念,即语言结构的规律和原则。修辞的现象和规律是修辞学的研究对象,语言结构的现象和规律是语法学的研究对象。  相似文献   

15.
一个成功的作家(或者优秀作品),在修辞方面,必然有其独到之处。目前的修辞学著作或专论,就某个作家或某一名篇作专门的研究还不多。我认为,研究某一作家或作品的修辞现象,研究其惯用的修辞手段或修辞系统,研究这些修辞手段或系统在形成作家、作品独特语言风格中的特殊功能,是当前推动“修辞学”向纵深发展的重要课题。正如张经绂先生在《努力开创修辞学研  相似文献   

16.
修辞心理学论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修辞学的研究在中国由来已久,研究成就亦较大。但目前修辞学界还囿于修辞现象及其规律的描写总结的旧有模式,而对修辞诸现象生成的深层心理因由的探讨则少有关注。为了使修辞学的研究更加科学化,我们必须实现修辞学研究从说明“当然”到阐释其“所以然”的转变,也就是要建立起一个完整的修辞心理学体系。为此,本文就修辞心理学体系建构的相关理论问题进行了初步论述,并勾勒了这一体系的基本框架。  相似文献   

17.
汉语修辞学研究的对象和范围是什么?至今众说纷纭,分歧很大。我们应该对这个同题展开讨论,能有一个比较统一的认识,这对于修辞学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修辞学研究的对象为什么会长期存在着分岐呢?这是因为人们对“修辞”的理解不同造成的。修辞是一门古老而又年青的学科。修辞二字连用,早在先秦时期就出现了。《周易·乾·文言》中说:“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这里的“修”,是修饰的意思;“辞”  相似文献   

18.
修辞方式又叫修辞格或简称为辞式、辞格。它是人们长期运用语言技巧所形成的凝固的形式,是修辞学所研究的主要内容。彝族人民经过长期语言实践,所形成的辞式是丰富多采的。本文拟对其中比喻、借代、比拟、夸张、对照、衬托等六种辞式进行初探。谬误之处,请读者批评、指正。 一、比喻 (一)比喻的作用和分类 描写事物或说明道理时,用同它相似的事物或道理来打比方,这种修辞方式叫做比喻。 比喻里被比喻的事物叫“本体”;用来打比方的事物叫“喻体”;联系二者的词语叫  相似文献   

19.
论《修辞学通诠》对“辞”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修辞学通诠》是中国现代修辞学建立初期的一部重要著作,它的出版标志着中国修辞学走上了独立发展的道路。书中对修辞学中的许多问题进行了比较详细的论述,其中对“辞”从语言和思想两个方面进行的较为精辟的分析,为我们研究修辞学提供了比较广阔和全面的研究思路。本文在现有的关于《通诠》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再次对《通诠》中的“辞”及其对“辞”分析进行研究,以期获取更多的对修辞学的认识。  相似文献   

20.
变异修辞包括辞格变异和非辞格变异两类,指的是刻意用偏离常规的方式运用语言材料以取得特定交际效果的现象。由于变异修辞是行文的非常手段,交际中其语言单位的原始意义须向动态的语用意义进行多层转换,其构建与解读更须依赖交际双方(尤其是接受方)的认知心理与状态,认知语言学自然成为分析变异修辞的一个理想的理论框架。利用认知语言学的基本原则,对变异修辞的发生、构建与解读机制进行初步探讨,认为变异修辞的种种手法如同隐喻一样,“不仅是语言的,也是概念的,行为的”,认知语言学对变异修辞的本质和运作机理具有极强的解释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