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在外交学学科建设和对外战略构建中,应该重视国际政治、国际关系理论的借鉴作用,同时,保持合适的距离。未来中国对外战略的制定应该寻求利益政治与规范政治的契合与统一。崛起后的中国应该寻求差别战略与模糊战略,既牢固把握现有的权势地位,同时也应创建新的国际关系理念,以求最大限度地实现自身利益和全人类利益。  相似文献   

2.
在外交学学科建设和对外战略构建中,应该重视国际政治、国际关系理论的借鉴作用,同时,保持合适的距离.未来中国对外战略的制定应该寻求利益政治与规范政治的契合与统一.崛起后的中国应该寻求差别战略与模糊战略,既牢固把握现有的权势地位,同时也应创建新的国际关系理念,以求最大限度地实现自身利益和全人类利益.  相似文献   

3.
如何从国际关系学研究的视角探究中国外交战略的形成与发展,这是对美国中国问题专家们研究中国外交与战略的重要考量.客观上讲,中国外交政策研究还没能为国际关系学创造自己的理论,但其自身有着多样化的研究视角和方法,正在不断地融入到国际关系学的大学科中.一些美国学者把中国外交政策研究脱离了国际关系学的原因,归咎于中国外交政策研究本身,归咎为中国决策过程缺乏一定的透明度,中国参与国际制度的程度偏低,中国在国际制度中行为数据较少等.哈佛大学政治学教授江忆恩( Alastair Iain Johnston)认为,美国当代中国外交政策研究落后的主要原因是:“它不愿意或不能够为国际关系学‘创建’理论,不能把‘中国案例’纳入到学科辩论中.”①本文对美国中国外交战略研究正在吸纳政治学、国际关系学中的概念、实证研究视角方法进行分析和论述.  相似文献   

4.
早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外交学研究就走上了中国化的历史道路。六十余年来,外交学中国化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例如学科体系建设基本完善。但由于学术体制和研究人员自身的原因,外交学研究也存在一些缺失,例如原创性理论缺失等。外交学中国化要想进一步深入发展,必须合理吸取六十余年的探索经验,力争在外交学研究的一些关键性问题上取得突破性进展,最终促成"中国学派"的生成。  相似文献   

5.
<正>这个会议的主题是区域国别学和国际关系学的关系,我讲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区域国别学对国际关系学的挑战。无论如何,区域国别学已经成为一个一级学科了。按照中国的高校管理体制,成为一个一级学科,就意味着大学可以建立学院、可以招生、就有师资指标、就有经费投入了,所以目前国内很多大学都在积极筹划成立研究院和学院发展区域国别学。从大学的系科设置和投入来说,和国际关系研究有着重大相关的区域国别学的挑战不言自明:一方面,  相似文献   

6.
本文认为中国国际关系学研究始自1840年中国的近代史开端.构成中国国际关系学的思想材料有中国古代历史文化遗产,近代以来符合中国国情的西方国家各种学说和思想,以及对康梁、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和当代领导人外交思想的归纳与整理.由于中国民族国家统一的任务没有完成,中国的民主建设尚在完善,以及国际关系学的学科特殊性,决定着中国国际关系学具有理论政策研究的特征.  相似文献   

7.
中国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可谓基础深厚,但很少从国际关系方面开展研究;中国对国际关系理论的研究起步晚、发展快,但主要集中在对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的研究。开展对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研究,既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创新,也是对国际关系理论研究的突破。李爱华教授等学  相似文献   

8.
二战后,国际关系学率先在美国成为一门社会科学。随着国际关系学的社会科学化,美国确立了它在国际关系学领域的知识霸权地位。国际关系学的美国知识霸权的生成是一系列内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它的继续存在和维持也有着其独特的维持机制,并对国际关系学的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国际关系学的美国知识霸权的生成机理既包括内在的知识机理,又包括外在的制度和社会机理,正是这种内外机理的结合生成了美国的知识霸权地位。国际关系学的美国知识霸权地位的维持同样需要内外机制的继续作用,但同时它又多了人为建构的因素的作用。国际关系学的美国知识霸权无论是对国际关系学在全球范围内的学科发展,还是地区性发展都产生了广泛、深远的双重影响。  相似文献   

9.
《复旦国际关系评论》由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主办,目前每年出版两辑。评论以推动我国国际关系学科发展为己任,围绕当今世界国际关系和中国外交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和重要现象,从学理上探根溯源、构建解释框架、寻求解决方案和最优路径,促进中国和世界的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0.
俞正梁教授1943年出生于上海市,复旦大学国际政治系研究生毕业,留校任教,现任国际政治系 教授,博士生导师,国际关系与全球问题研究中心主任,国际关系全国重点学科国家“211工程”建设项 目“国际关系与全球问题”负责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兼任中国国际关系史研究会副会长、上海市国 际关系学会副会长、浙江大学兼职教授、云南大学兼职教授。 俞正梁教授一直致力于从事中国国际关系理论研究,是为中国国际关系理论研究的开拓和国际 关系学科建设的发展作出贡献的学者之一。1998年俞正梁教授主持召开的全国国际关系理论讨…  相似文献   

11.
中国国际关系理论研究必须充分关注国家和学科发展的新趋势,必须解决好继承、借鉴和创新三者之间的关系,必须在现有主流国际关系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寻找属于中国的前沿阵地,并注重横向交流,采取联合攻关的方式才能实现中国国际关系理论的突破性进展。  相似文献   

12.
康德在国际关系理论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研究国际关系所必须重视的思想家。本文研究与剖析康德的国际关系思想,然后审视其对国际关系理论特别是自由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影响。最后笔者对康德国际关系思想进行适当评价,并分析了其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3.
国际关系的理论研究和学科建设问题日益引起我国国际关系学界的重视,我国学界近年来在这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绩和进步。目前的这种发展势头无论是对我国国际关系的理论研究还是学科建设而言都很有意义。“英国学派”的代表人物赫德利.布尔对此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他的很多观点即使对于我国今天的国际关系研究仍然不无裨益。在我国目前对西方国际关系理论评介的作品中,对布尔这方面思想和贡献的介绍还比较欠缺,因此,本文对此进行了较为详细地梳理和介绍,并探究其对我国国际关系研究的当下意义。  相似文献   

14.
作为一门独立的社会科学,国际关系理论并不统一。本体论有物质主义与观念主义之争,认识论有理性主义与经验主义之分,方法论有实证主义与反思主义之别。美国主流学派所推崇的科学主义,将国际关系理论研究带人由实证主义方法论决定本体论和认识论的"陷阱"之中。国际关系学者应明确其不同于自然科学学者的使命,从具体条件下的具体问题入手。构建中国特色的国际关系理论既是由中国所面临的问题所决定的,也是中国学者的使命。  相似文献   

15.
提升大学科技创新能力必须正确处理的几个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教学与科研、特色与综合、人才与团队、投入与产出、竞争与合作、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环境建设与学科建设是高等学校学科建设与科技管理工作所面临的基本关系。认真研究和正确处理这些基本关系对于全面提升大学的科技创新能力有着重要意义。作者结合从事高校科技管理的实际,对上述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6.
国际关系的历史社会学具有鲜明的跨学科特点。本文从学科、学科性和跨学科等概念入手,以国际关系的历史社会学知识谱系下的法国学派的历史社会学方法、英国学派中的历史社会学特点、批判理论和世界体系论中的历史社会学方法和思想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这一跨学科特征是如何形成的,以及有什么样的特点、解释力和缺陷。  相似文献   

17.
日本明治史家关机的《续近世日本外史》是黄遵宪故居人境庐至今保存完好的一部日本汉籍,是黄遵宪使日时为修撰《日本国志》搜集到的不可多得的资料。在这部藏本中有黑笔圈勾的内容被编入《日本国志》邻交志“1874年日本侵台事件”。文章通过详细考察黄遵宪利用关机原文编写这一事件的情况,还原他作为一个忧国爱国的史家既要客观实录又要回护本朝颜面的两难处境,指出他实事求是、独立思考的良史精神及其对中国史学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18.
1961年4月24日生效的《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竖起了外交史上一座耀眼的里程碑。它第一次系统地规定了外交人员在别国的特权,使得其人权得到保障。然而,公约生效以来却出现了许多违背其初衰的特权与人权冲突的事件。笔者拟通过对外交特权与人权冲突事件的思考,提出一些可能的解决方案,旨在有利于更好地实现特权与人权的融合。  相似文献   

19.
刘湛恩是抗战期间为国牺牲的唯一的大学校长。他参与创建了中国太平洋国际学会、上海国际友谊社等多个民间国际组织,接待了包括孟禄、泰戈尔、范朋克、莫列德等在内的诸多外国友人,更多次出席国际会议,是1920—1930年代上海国际交流领域的弄潮儿、国民外交的重要推动者之一。抗战全面爆发后,刘湛恩坚持留守上海,一方面继续领导沪江大学,一方面不遗余力地开展抗战的国际宣传,坚决拒任伪“中华民国维新政府”教育部长之职。导致刘湛恩被敌伪暗杀的原因之一正是他在国民外交尤其是关于抗战的国际宣传方面的重要作为和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