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大学与教授     
1998年中国科技竞争力排世界第13位,2002年却降至第25位.另据<亚洲周刊>2000年对亚洲大学实力的排名,在综合大学方面,前41位无一所中国大陆地区的大学;而在工程类大学方面,中国内地大学最好的排名是第15位,而印度理工学院竟有5所分院分别进入前十强.  相似文献   

2.
尹玉吉在《清华大学学报))2011年第4期撰文认为,大学学报功不可没。1.《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显示,大学学报名列前茅。由清华大学中国学术期刊电子杂志社出版、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与清华大学图书馆共同研制的“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系列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统计,大学学报占绝对优势:“人文社会科学卷(2010年第8卷)”的数据显示,复合因子排名前三位的期刊分别是:《中国社会科学》、《中国人民大学学报》和《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相似文献   

3.
实现现代化是中国20和21世纪的奋斗目标,中国现代化是世界现代化的组成部分.本文简要讨论了世界现代化的基本原理、中国现代化的客观事实、面临的主要挑战和未来前景.人均GDP1700年中国位居世界第18位,1950年中国位居世界第99位,2100年中国现代化排名有可能进入世界前20名.18世纪以来中国国际地位变化呈现一条U型曲线.  相似文献   

4.
据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2010年版)表明,本刊复合影响因子(JIF)为0.626,总被引频次622次,在国内相同学科类目和研究层次的653种期刊中,由上一年(2009年版)的第272位快速上升到第135位,排名位序超过了数十家中文核心期刊、CSSCI核心版及其扩展版期刊,令人瞩目。  相似文献   

5.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亚洲各国一直面临着较为严峻的外部环境,而健康发展的服务业是亚洲经济特别是亚洲发展中国家经济保持增长的关键所在。在此背景下,由浙江树人大学、浙江省现代服务业研究中心共同主办的"第四届现代服务业发展论坛",于2014年11月7日在浙江树人大学隆重举行。会议围绕"亚洲服务业:发展与创新"主题,在亚洲区域服务经济发展战略、亚洲区域经济合作视域下我国服务业开放问题、亚洲各地服务业行业创新发展等方面展开了多角度、多层面、系统深刻的讨论和交流,提出了许多创新的观点,为亚洲服务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很多理论上、实证上与政策上的支撑。  相似文献   

6.
他真幸运:中国仅有三所亚洲名牌大学:北大、清华、复旦,他就在其中两所大学攻读深造过。他曾跨系跳级:七八年二月考入复旦大学历史系,七九年七月考取本校中文系研究生,成了“文革”后的第一届本科生、第二届硕士生。他是海内第一个楚辞学博士,其思路开阔、高屋建瓴的楚辞学研究,早就为学界所注目;他曾先后两次在中国屈原学会年会上作大会发言,阐发自己的学术见解,并当选为中国屈原学会  相似文献   

7.
教会大学指的是西方教会在中国设立的岭南大学、金陵大学、圣约翰大学、燕京大学等十多所高等教育机构。自 1 9世纪 80年代起 ,教会教育向高等教育过渡 ,一般认为 ,受美国长老会差遣的传教士狄考文主持的文会馆 ,于 80年代开始进行高等教育 ,是中国近代最早的教会大学。绝大多数的教会大学是在 2 0世纪初以后正式建立和发展起来的。教会大学的产生有其特有的历史背景 ,教会大学在办学目的、教学活动、教育管理、教师及学生等方面都有自身的特点 ,并作为教会学校体系的尖顶而对中国的社会及文化教育发生作用。  相似文献   

8.
《中州学刊》2015,(4):178
<正>2015年3月31日,中国人民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成果评价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联合研制的《2014年度"复印报刊资料"转载学术论文指数排名》公布。2014年度,《中州学刊》共有41篇原发文章被"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在全国综合性期刊转载量总排名中,名列第16位;在社科院、社科联主办综合性期刊转载量排名中,名列第11位。  相似文献   

9.
一、提高城市竞争力的实质是对资源的吸引和争夺目前媒体,特别是网上热炒城市竞争力排座次,包括海峡两岸的城市和香港、澳门都列在其中。前20名中,沈阳、大连榜上有名。鞍山在全国内地城市中的地位座次如何、2004年综合实力排名第50位,2005年又前进了6位,排名第44位。  相似文献   

10.
本刊特讯     
正中国人民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成果评价研究中心发布《2013年度中国人文社科期刊和机构进步因子分析报告》显示,《江淮论坛》2013年人大复印资料转载22篇,转载率在全部社科院、社科联类期刊中排名第18位,比上年前进5位。综合排名第27位。并强调指出:"《江淮论坛》是唯一一种同时新入围转载量和综合指数排行榜的期刊"。  相似文献   

11.
<正>2016年3月29日,中国人民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成果评价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联合研制的《复印报刊资料(2015)转载指数排名》公布。2015年度,《中州学刊》共有46篇原发文章被"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在全国425种综合性期刊中,排名第12位;在社科院、社科联主办的100种综合性期刊中排名第11位。  相似文献   

12.
中国作为迅速崛起的亚洲大国,不仅积极参与了经济全球化进程而且在亚洲的区域一体化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阐述中国重新崛起并尝试对所谓的“中国威胁论”进行解答的基础上,本文将主要从经济方面探讨中国对亚洲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的影响和作用,中国对于亚洲和世界的最大的作用力将来自中国自身变革的成败。亚洲的一体化进程也将对中国的变革产生积极的影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3.
毛泽东是位杰出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赵文绪在《湘潭大学学报》1994年第4期上撰文认为,毛泽东以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哲学家和诗人著称于世,其实,毛泽东还是一位杰出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他的经济理论和所进行的经济实践活动,无论在中国历史上还是在世界历史...  相似文献   

14.
中国国际法学话语体系的当代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中国成立60年尤其是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现有的全球发展观念,对各种西方理论和学说提出了巨大的挑战,为当代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为回应时代的挑战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推动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人文社会科学学术体系的建构,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先后与西北大学、黑龙江大学联合举办了第三届中国社会科学前沿论坛(2009年9月,西安)、第四届中国社会科学前沿论坛(2010年8月,伊春),围绕中国学术话语体系的当代建构这一话题展开讨论。根据两届论坛的研讨情况,我们组织了这组专题文章。武汉大学国际法研究所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曾令良认为,当代中国国际法学话语体系的构建,一方面要系统反映当代国际法、国际法学和国际法学话语体系的基本内容和本质特征,另一方面要全面、准确、及时体现中国自1949年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30余年来,对国际法、国际法学和国际法学话语体系所作出的创造性贡献。  相似文献   

15.
第六届"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之"中国-东盟文化共生与包容性发展研讨会"在贵阳举行,来自东盟八国及韩国、中国的七十余位学者,从中国-东盟文化共生与包容性发展的内涵、面临的问题、未来展望等几大方面,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6.
本刊讯《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1年版,即第六版)已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办的《学术月刊》由2004年版、2008年版的"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类"排名第四位升至第三位(参见附  相似文献   

17.
2005年3月5日,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在《光明日报》第7版刊登了《2004年度<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量排 名》.这也是该中心从2002年起连续四年对《复印报刊资料》上一年的全文转载量进行统计后公布。根据资料显示,在2004 年度被转载的2366种原发报刊综合排名中,《河北学刊》以被转载88篇(占全年发文247篇的35.6%)排名第一;同时,还在 分类排名中,列"哲学宗教类"第7位、"社会科学总论类"第12位、"语言文字、文学艺术类"第19位、"历史、地理类"第7 位。而在2001年度,《河北学刊》以被转载33篇(占全年发文166篇的19.8%)在被转载的2285种原发期刊综合排名中列第 114位.几年来,《河北学刊》学术质量不断提高的过程,也是编辑部同人与作者共同谋划、辛勤努力的过程。在此,谨向多年 来关心、支持《河北学刊》的各位作者、读者表示诚挚的谢意。  相似文献   

18.
近代中国第一位毕业于美国耶鲁大学的爱国学子容闳 ,在半个多世纪里 ,投身于洋务运动、变法维新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在封建专制 ,守旧的社会环境中 ,一直与时代共进 ,对近代中国有许多贡献 ,特别是在国家出路的探索方面 ,更是与众不同  相似文献   

19.
教会大学与中国教育现代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田正平 《文史哲》2007,(3):127-134
教会大学作为受到不平等条约保护、在特殊历史条件下出现的中外教育交流的载体,在中国大陆存在了70多年。而这一时期正是中国教育从传统向现代转换的重要时期。70多年间,教会大学为中国教育现代化培养了一批人才,促进了近代女子教育的发展。在传统封建教育衰败、瓦解直至被废除的历史过程中,教会大学所起的作用,总的来看,是加速而不是延缓了这个过程。对于近代新式教育的产生发展而言,教会大学以多种方式为推进这个过程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相似文献   

20.
新中国成立60年尤其是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现有的全球发展观念,对各种西方理论和学说提出了巨大的挑战,为当代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为回应时代的挑战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推动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人文社会科学学术体系的建构,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先后与西北大学、黑龙江大学联合举办了第三届中国社会科学前沿论坛(2009年9月,西安)、第四届中国社会科学前沿论坛(2010年8月,伊春),围绕中国学术话语体系的当代建构这一话题展开讨论。根据两届论坛的研讨情况,我们组织了这组专题文章。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郑杭生教授认为,中国社会学在大力推进社会学本土化,在创造学术话语、把握学术话语权方面,走过了从不自觉到自觉的长期探索之路。更好地掌握学术话语权,并在理论自觉基础上达致学术话语权的制高点,这是中国社会学从世界学术格局边陲走向中心的一条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