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社会性别是体现权力关系的一种基本途径,两性不对称的权力关系可以镶嵌在新闻中得以维护与再生。对于新闻中的社会性别批评性研究,鲜有人从认知角度考察社会性别的新闻话语建构。本文以van Dijk的认知语境思想为理论基础从社会性别的话语建构、社会认知理论下新闻中的社会性别建构及新闻背后两性不对称的社会权力关系本质三方面简要揭示新闻中社会性别话语建构的非自然化特征以破除原有社会性别意识偏差。  相似文献   

2.
认知语境观具有动态性、互明性、建构性的特点。在语言交际过程中,认知语境内化于交际主体的大脑中,以知识草案及心理图式等模式储存。当语言交际中出现了英语委婉语这种模糊性语言元素时,交际主体被内化的语用知识即认知语境则被激活,交际者可以根据不断变化的互明语境来建构、推理英语委婉语的言外之音。  相似文献   

3.
新闻传播在全球化语境下对个人与社会认同感的建构具有独特和重要的作用。新闻传播作为一种社会发展过程的时空建构,社会认同感作为一种感应与评判事实与观点的社会心理建构,两者在社会建构的整体过程中互构。新闻传播中传者本位与受众中心的脱节错位,亟待重构两者间相互尊重与理解的认同感。新闻传播中框架刻板与多元话语的冲突失衡,亟需重构社会成员对时代语境的理性认知。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传统的认知加工模型的分析、对比和总结,同时运用神经认知语言学理论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本研究提出了建构性神经认知学习模型(Constructive Neurocogn itive Model of Language Acqu isition,CNMLA),将该模式运用于具体的课堂互动会话分析,利用弗兰德互动分析系统,同时结合问卷调查验证二语学习者在稳态互动环境中如何有效利用互动将新信息纳入成为经验信息,从而完成顺应过程。本研究以稳态互动环境为切入点,分析了二语学习者内部的意义建构过程,有助于语言教学者对习得过程的深入理解,创设有效的互动环境。  相似文献   

5.
口语交际能力具有依赖语境和心理认知的非言语特征。在口语交际过程中,言语行为必须要全语境化,通过语境解释说话人和受话人的言语和非言语信息。口语语境的非言语信息促使交际者不断借助语境构成心理表征,使交际呈现出语言群体共有的特征和个体的差异。这些特征要求外语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必须建立一定真实的语境和符合心理认知的语言输入。  相似文献   

6.
社交媒体凸显了个体的主体性,使个体能自由言说,获得"可见性",并赋予个体新的思考内容。通过以王宝强离婚事件为经验材料,对个体与社交媒体在幸福观上的互动进行考察发现,在社交媒体上,用户个体自我、个体相互之间、个体与社交媒体之间等都存在竞争、冲突、顺应和同化等不同程度的互动。在竞争、冲突中,个体的幸福观得以"可见",影响了社交媒体对幸福观的呈现;与此同时,社交媒体通过构筑信息环境等手段改变、更新了个体的认知图式,进而实现对个体幸福观的建构。通过对情境的定义,个体与社交媒体的幸福观都实现了重构和再定义。  相似文献   

7.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广泛使用,为同妻这一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地域、文化等原因无法进行群体间社会互动的特殊文化群体提供了一个必要的交流平台和场域,因而虚拟互动对于同妻群体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以网络同妻群体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人类学中虚拟田野调查的方法,通过参与观察和结构性访谈对同妻群体的虚拟互动过程进行描述分析,认为同妻群体因情感亲和与寻求社会支持等原因进入虚拟互动场域之中,通过同妻与客户端、同妻与同妻志愿者、同妻与其他同妻等不同类型的交谈互动,不断质疑"我是谁",倾诉自己的痛苦感受,不断反思自身,重建自我的存在价值和生活意义,并在此过程中逐步建构"自我"与"他者"的边界。虚拟互动实践促进了同妻群体对其自身身份的确立和认同,为从虚拟社会工作的层面合理地疏导同妻问题,提升同妻生活质量提供了有益的现实基础。  相似文献   

8.
在西方国家治理变革的语境中,多民族国家已经从"一致性建构"和"包容性建构"走向"互动式建构"。西方以外的国家也开启了治理转型进程,虽然道路不同,但或多或少都表现出"互动式建构"的特点。多民族国家治理中主体互动模式有四种基本类型:共融、合作、竞争、冲突,这些互动模式有着自我强化的趋势,如果某种模式的互动能够使行动者达成目标,行动者很大程度上会固化原有的行为逻辑,在以后的行动中继续选择该方式来与其他行动者进行互动;在行动者通过原有的互动模式无法达成目标的情况下,行动者会更倾向于改变现有的互动方式。以"结构-过程"为视角,结合四种模式可以构建评估多民族国家治理绩效的基本框架:在结构维度考察互动结构、主体关系和情境条件,在过程维度考察互动机制、治理效率和治理效果,将静态评估和动态评估融合起来,既关注治理改革的制度结果,也关注治理改革在解决族际冲突和矛盾方面的过程表现。已有实践表明,以分权化和多中心为主要特点的西方式治理会给多民族国家带来离散、分离甚至分裂的危机,多民族国家治理应以统一的国家认同和政治文化为中心,防止不恰当的分权带来离心倾向,建立合作机制以促进主体互动模式向合作和共融转化。  相似文献   

9.
自我概念的建构过程是个体主动将外部社会关系内化,从而建构起一种心理--社会适应结构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影响是双向的;团体中的人际关系结构作为客观环境而影响主观建构;进而,通过主观建构过程形成的自我认知结构又要指导个体在团体中的行为,这些行为通过互动反过来又影响团体中的结构.作为一种心理干预工作系统,自我成长团体正是实现助长目的的一种良好的人际结构.  相似文献   

10.
在同声传译过程中影响译员完成质量的因素有很多,而同传译员的认知语境建构是影响同声传译质量的首要因素。一个合格的同传译员只有不断地扩大自己的认知图式,提高建构认知语境的能力,才能高质量地完成同传任务。本文通过分析认知语境的建构过程和同声传译的翻译特点总结出认知语境建构与同声传译质量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尼采的"权力意志"为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文艺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源。但是,以"权力意志"为哲学内核的战国策派却一度被指认为"法西斯主义"。究其原因,一是伴随时代幕景的切换,特别是抗战的爆发,尼采学说的价值内涵和社会功效发生了巨大变化,沾染了鲜明的意识形态色彩;二是战国策派成员对"权力意志"学说存在严重误读,彼此间的阐述有着巨大分歧。  相似文献   

12.
动态交际中的语境运作机制是以语言语境为言谈交际的基础,在借助认知语境所提供的交际双方各自背景知识(语言语境和交际语境)的互动(协商及顺应交际双方彼此的认知语境)以实现最佳语境效果;社交语境如文化语境、社交距离和社交权势为言谈交际提供社会变量和动因,情景语境构成言谈交际的外在动因,随着交际双方协商的共现语境知识的生成最终达成最佳语境效果。  相似文献   

13.
囚犯享有人权是囚犯主体资格的内在表征。囚犯作为人类成员享有人权:人权是一个“人”仅仅因为他是“人”便应当享有的权利,具有无条件性与绝对性;囚犯作为社会成员享有人权:人权产生并存在于社会之中,犯罪人作为社会中的犯罪人,享有基于社会成员的身份而享有基本人权;囚犯作为国家成员享有人权:囚犯虽受刑事处罚,但公民资格并未被剥夺,享有基于公民资格而应享有的宪法和法律所规定的权利。  相似文献   

14.
解放思想既是开启中国社会加速转型新时期的伟大思想号角,也是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强大精神动力;既是深入探寻和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政治、文化发展规律的思想保障,也是坚持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  相似文献   

15.
论认知隐喻观的理论阐释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人类对隐喻的研究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阶段,隐喻理论的解释范围不断扩大。从古希腊的修辞观到对语言本体进行解释的语法隐喻以及语法化研究,从语言和思维相结合的概念隐喻到完全彻底的认知隐喻观,所有这些都对隐喻的研究做出了重大贡献。但一直以来在这些研究的背后,缺乏一种具有统一解释力的理论,即共性。从认知的角度出发我们可以发现,认知域之间的叠加和互动是各类隐喻最基本的工作原理,是隐喻的基本思维方式,是隐喻的共性;另一方面,隐喻的内容又是因民族和文化的不同而有所差异,这是隐喻的个性。  相似文献   

16.
备受争议的纪实摄影定义命题已经没有讨论的意义,我们需要更多的关注纪实摄影的属性。在外在属性"介入性"和内在属性"真实性"的互动共生中,可以看到真实并未被篡改,介入不等于干扰,以观看的方式进行记录,完成了纪实摄影以介入的形式表达真实的特质。真实在这里得到了延伸而不是曲解。  相似文献   

17.
"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中国精神可凝练为"贵和持中,自强不息"八个字,它生发于中国传统文化,贯穿于中华民族崛起和复兴的过程。"贵和持中"体现的是中性智慧的处事方式,而"自强不息"则是坚韧不拔的内在品质。中国精神的民族内涵与今天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亦是内在衔接并完美融合的。  相似文献   

18.
科举制度集文化、教育、政治、社会等多方面功能为一体,型塑了传统社会的方方面面,是传统得以维系的制度性基础,是建构传统社会重心的重要制度。当它一朝废止时,作为传统中国社会基层单位的乡村,其政治、文化、信仰、经济等权威重心均接连丧失,经历了颠覆性的结构变迁。乡村士人中存在一批因种种原因处于弱势的群体,他们的生存境遇和精神状态,在时代的剧烈变动下大为可叹,他们的处境不能以所谓"变革"、"进步"的代价而视为当然,对强势群体主导的话语叙述有必要进行伦理反思。  相似文献   

19.
法家的“法治”思想是中国传统法律思想发展的高峰,在中国法律思想史上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在现今正致力于法治建设的社会语境下,“法治主义”又成为学术界和实务界热门的语汇,先秦法家的“法治”思想再次引起人们的关注。通过对法家所提出的“法治”思想的理论基础和特色的分析,指出这种“法治主义”实质上是一种极端的人治,与现代法治理念有着根本的区别。  相似文献   

20.
从社会认知的视角研究权力问题是当前权力研究的新发展。在简要概括权力的界定、研究传统以及当前研究的视角基础上,重点介绍了当前权力社会认知研究的成果,并从权力对基本认知过程的影响、对社会认知的影响、对道德的影响以及对行为的影响4个方面,全面地介绍了权力对人心理和行为产生的诸多效应,最后指出了当前权力社会认知研究的特点以及不同研究者构建的解释权力效应模型和理论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