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增强民族的创新能力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兴衰存亡,培养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是提高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任务.教育在培养创新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这对教师的创造人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的创造人格主要体现在教师的创新教育因素、创新智能因素和创造个性因素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是外语教学的目标之一.为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就要注意价值和文化的传播对大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外语知识的积累与创新能力的培养的关系、外语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素质的养成的关系等.  相似文献   

3.
创新能力是人类突破旧知识、旧事物,探索、创造有价值的新知识、新事物的能力.在语文教学中培养的学生的创新能力,应注意激发创新意识,训练创新思维,培养创新情感,塑造创新人格等.  相似文献   

4.
关于大学生创新教育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大学生创新教育在当前具有重大意义。它应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 :创新人格的培养 ;创新意识的培养 ;创新思维的培养 ;创新技能的培养。进行大学生创新教育 ,首先要努力营造创新教育氛围 ,培养学生的创新人格 ;其次要强化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教育 ;再次要培养创新思维 ,充分发挥教师在创新教育中的作用 ;第四要加强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5.
科技文化活动与创新人才的培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等院校重视创新人才的培养 ,不仅是教育观念的转变 ,还是一种教育价值的选择 ,更是人才培养模式的转换。大学生科技文化活动与人才创新素质的培养密切相关 ,对于创造性人才培养有着特殊的作用。大学生科技文化活动可以强化创新氛围的营造 ,大力塑造大学生的创造人格力量 ,使大学生将书本知识更多地与科研和生产实践相结合 ,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 ,促进大学生创新素质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21世纪 ,社会需要创造性人才 ,而创造性人才综合素质主要表现在具有创新意识 ,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这种综合素质的提高和创造能力的培养是靠教育来实现的。教师是教育的关键所在 ,这就是要求教师首先要有创新意识和能力 ,只有这样 ,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的学生。  相似文献   

7.
在协同创新思想被广泛应用于社会各领域的环境下,培养大学生协同创新能力对于国家协同创新战略的实现、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大学生协同创新能力主要包括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协同意识、角色定位能力和协调沟通能力。基于协同创新思想,可从以下途径培养大学生的协同创新能力:优化大学生的能力结构,提升大学生协同创新素质;创新高校教学管理,搭建校内外协同创新平台;创新国家教育制度,为大学生协同创新能力培养提供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创新人格蕴涵着创新意识、创新品质、知识结构、创新能力等基本要素,培养创新人格对于大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高等学校必须认真审视大学生创新人格培养存在的制约因素,通过树立创新教育理念、改革传统教学模式、创新教学管理体制、优化课程设置体系、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等有针对性的路径,着力培养大学生的创新人格。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创造能力不强、创新素质不高是制约其成才的重要因素,也映照出了我国在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中的缺陷.发展创新教育,高校必须更新教育观念,增强创新意识;创新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丰富实践教学环节;激发学生创新潜能;积极开展教学管理创新;改革教学评价体系;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营造宽松、自由的创新制度环境.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创新基地人才培养主要就是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在知识经济和科技发展的新时代,高校教师不仅在培养先进生产力,创造先进文化的人才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高校教师的创造性指导作用对大学生成人、成才,成功,成就事业也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是国家未来创新能力的基础.加强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需要构建科学而完善的长效机制.在考察美国哈佛大学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机制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分析中国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机制的基本现状,建议结合中国实际,借鉴哈佛大学的成功经验,从创新教育理念、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重视科技创新实践、培养学生创新人格和建设校园创新文化等方面进一步完善中国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机制.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来源于他们的研究素质,换句话说,大学生创新精神的有无和创造能力的大小取决于他们的研究素质的高低.研究意识素质、研究伦理素质和研究能力素质构成了大学生的研究素质.由于大学生缺乏研究意识素质和研究伦理素质,学校需要对大学生这两个方面进行“启蒙教育”.大学生研究能力素质可分阶段进行连续培养,研究素质培养过程中需要改革课程设置与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3.
创新教育及其实践中的几个误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价值取向的教育。创新教育具有主体性、互动性和创造性等特征。创新教育的核心任务是培养个体的创造人格特征 ,即创造意识、创造性思维两个层面。创新教育必须走出实践的误区  相似文献   

14.
金工实习是工科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高等教育改革和大学生自身成长的需要.影响工科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主要因素有传统教育、教育环境和实践环节.指出金工实习的教学环境和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管理和考核方式有利于培养和加强科技创新意识和能力,是工科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5.
机械类本科生毕业设计创新性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毕业设计是机械类专业本科教学过程中重要的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在本科毕业设计阶段要加强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通过提前挖掘培养创造意识,以校企结合拓宽创新环境,提高指导教师素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6.
在大学物理教学中突出科学家创新人格、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十分必要 ,有利于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培养创新人才  相似文献   

17.
浅谈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是在高等教育目标实施过程中,注重和强调对学生的理论基础、创新理念、创新思维、创新技能和创新人格的培养,使其成为适应时代变化和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笔者结合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的经验,总结了学生工作中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一些有益尝试,并指出了当前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中应当规避的误区.  相似文献   

18.
高等教育是教育的高级阶段,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时期。在阐释创新与创新能力内涵的基础上,通过分析传统教育对创新教育的制约性,从主体发展和环境营造两个层面上构建内外结合的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其中主体发展层面注重:创新意识培养、创新思维训练、创新学习能力培养、创新人格发展;环境营造层面着重:学校培养、社会支持、家庭配合。  相似文献   

19.
创新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创新情感和创新人格,其实施途径主要有二:一是构建创新型课程结构,二是建立创新型师资队伍。  相似文献   

20.
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使社会各行业对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主要关注点是人才综合指标和创新能力。从对大学生创造思维研究的调查和数据分析结果看,通过培养和训练,创造思维能力可以得到提高和拓展。因此,要提高大学生的创造能力,应当从改善教育方法、加强思维训练、创设有利条件、培养创造意识、拓展知识视野、提高动手能力、培养综合素质等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