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海南特区农业要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就要解决农业工业化过程中的几个问题:1.把农业、农村、农民的“三农”发展问题置于经济发展的重要地位上;2大力发展乡镇企业是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的途径;3.进一步改变农村的生产方式,提高农民的文化科技水平,加强琼台合作,发展“特”、“热”和“反季节”农业;4.工业要支持农业工业化。  相似文献   

2.
学习邓小平“两个飞跃”思想推进农业产业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社会主义农业的改革和长远发展要有“两个飞跃”的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内容。本文论述了在广大农村稳定现行政策,并长期不变的前提下,应研究和鼓励一些先进的农村试行“第二个飞跃”,即实行农业适度的规模经营,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引导农业逐步走向产业化和现代化。因为推行农工商、产供销的一体化,是发展社会主义大农业,实现农村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必由之路。这代表了我国农业发展的方向和农村的未来。文章阐明了农业“两个飞跃”的辩证关系,实现“第二个飞跃”的必然性、条件性和过程性,对农业的改革和长远发展作了战略性的思考和探索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同志历来十分重视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问题 ,他强调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关系到我们党和国家全局的根本性问题 ,提出要把农业放在经济工作的首位 ;邓小平同志认为农业的发展一靠政策 ,二靠科学 ;要依靠改革 ,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 ,他提出了实现农业“两个飞跃”的战略思想。  相似文献   

4.
2004年是政策好、人努力、天帮忙、市场旺的一年,使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出现新的转机。要继续保持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好势头,实现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全面实现农村小康和社会的战略目标,仍有许多刚性的制约,解决“三农”问题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5.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实现我国现代化建设战略目标,保证社会安定和国家自立的重要因素。邓小平非常重视农业的发展,把农业看成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把农业发展和农村稳定提高到中国社会稳定和全面进步的高度,强调“农业是根本,不要忘掉”。“中国有百分之八十的人口在农村。中国社会是不是安定,中国经济能不能发展,首先要看农村能不能发展,农民生活是不是好起来。”那么,怎样才能实现农业持续稳定的发展呢?邓小平于1982年10月14日同国家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同志十分重视农村和农业问题 ,他在对我国农村改革和农业现代化道路进行科学设计过程中 ,提出了“两个飞跃”的理论。这一理论从根本上指明了我国农村改革和发展的方向 ,是我国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的理论指针。全面把握这一理论的精神实质 ,对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的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 ,关键是要大胆探索、积极推进“第二个飞跃”的实现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三农”思想的主要内容有:要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农村改革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调动亿万农民的积极性,中国农业的改革与发展要有两个飞跃,要大力推进农村工业化和城市化建设。邓小平“三农”思想对发展海峡西岸经济区农业具有重要的启迪:要进一步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推动农业生产的不断创新,完善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强闽台农业合作。  相似文献   

8.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内涵要解、发展现状与未来思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三产融合”是指农业内部各部门之间、农业与农村第二第三产业之间通过融合渗透、交叉重组等方式形成农业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新型农业组织方式和过程。“三产融合”的关键和核心是“融合”,其根本目的是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农民福祉持续增进,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和乡村振兴。“三产融合”是农业产业化的高级形态和“升级版”。近年来,我国“三产融合”呈现出融合主体多元化、发展模式多样化、农村新产业新业态持续快速发展、利益联结机制日趋紧密的良好态势,“三产融合”发展日益成为农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特征。构建“三产融合”发展体系,要培育、发展壮大多元化融合主体,强化各主体独特作用;创新发展多类型融合模式,促进不同模式共生协同;打造平台载体,促进“三产融合”集聚集群发展;健全利益联结机制,促进形成“三产融合”利益共同体;完善支持政策,促进“三产融合”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湖南省衡阳市是一个拥有600万农村人口的农业大市。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如何实现由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的历史性跨越?最近,我们带着这一问题在全市农村进行了一个多月的调查。通过深入调查我们感到,在现有的生产条件下。在农业科技没有新的重大突破,农业结构又不尽合理,现有耕地逐年减少的情况下,要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新跨越,必须走“面向市场、开发兴农”之路,在继续努力搞好常规农业的同时,必须把大力发展开发性农业作为战略重点来抓,通过大力发展开发性农业,推动整个农业和农村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在上世纪90年代初曾经提出中国社会主义农业的改革和发展,“要有两个飞跃”的观点。在当前我国“三农问题”日益突出,中央领导集体对“三农问题”高度重视的情况下,重新认识邓小平关于我国农业改革和发展两个飞跃的理论,深刻理解其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并用科学发展观对“三农问题”的现状加以全面、深入的分析,对于解决新时期我国“三农问题”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一、农村实现“第二个飞跃”的历史必然性:新形势下农业农村农民面临的问题1979年以来的农村改革,废除了人民公社制度,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来,农业产业化问题一直是理论界和实际工作者极为关注的一个热点。推进农业产业化已成为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大课题。在农业发展中要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的战略决择是推行农业产业化。农业产业化也是邓小平同志“两个飞跃”理论在我国农业改革和发展中的具体实现形式。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明确指出:“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形成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和互相发展促进的机制,推进农业向商品化、专业化、现代化转变。”这就为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改革与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各地应当根据具体情况,因地制宜地积极推…  相似文献   

12.
毛泽东对中国农村现代化道路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从中国国情出发.科学分析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状况,认为要使农村社会经济能适应社会主义建设的要求,必须将农民培养成为社会主义“新人”;必须对农业的制度和技术创新.使农业在“工业化道路,工农并举”的基础上实现现代化;必须建立新的社会组织,即构建了“工农商学兵”一体化的人民公社,以期实现农村的工业化和城市化,最终实现农村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13.
三农问题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江泽民同志说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 ,建设现代农业 ,发展农村经济 ,增加农民收入 ,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中国共产党“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庄严使命”。全面、彻底解决三农问题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中之重。应该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尽快建立农业支持保护体系 ,要把农业科技作为科技的重中之重 ,近期内 ,应该加大中央财政对“三农”的支持力度。为加快西部地区农业的发展 ,应该为农村、农民建立多种形式的培训和教育 ,免费建立各级各类学校 ,加大农业职业技术教育力度 ,西部地区农业职业中学、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农业大学应该完全实行免费教育  相似文献   

14.
从“小康”、“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三个概念的相继提出 ,反映了党和政府在奋斗目标上的探索和实践。 16大报告提出用 2 0年时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是个振奋人心的奋斗目标。要实现这一任务 ,难点在农村 ,关键在西部。近年来 ,农民收入不仅增长缓慢 ,甚至陷入负增长。要解决农民、农业、农村的老大难问题 ,必须要有新思路、新办法。由于我国东西部差距拉大 ,必须通过西部大开发来解决 ,这是实现“全面小康”的关键。西部大开发必须走新型工业化的发展道路 ,实现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三农”问题即“农村、农民、农业”问题.从农业的特殊性出发,认为通过实现农业纵向一体化经营、大力发展农户横向一体化合作经济组织是发展农业、保护农民利益、维护农村稳定、真正做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百年变局背景下,推进乡村振兴与共建“一带一路”融合旨在实现我国农业农村改革发展的科学方案和全球共享发展的智慧方案进一步协同联动,符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我国新发展阶段的新要求以及沿线国家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需求,具有清晰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农业发展是推进乡村振兴与共建“一带一路”融合的关键维度,农业国际交流合作是推进二者融合的关键实现路径。要围绕农业国际交流合作推进乡村振兴与共建“一带一路”融合,进一步深化农业生产、贸易、科技、投资、数字农业和政策沟通等领域的合作交流,不断提升农业国际合作水平,从而助力乡村振兴和共建“一带一路”实现更加稳定、协调、绿色、开放的融合。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认为,农民负担问题的一个重要根源在于有关部门和基层组织权力的滥用,而这又因为农民对于基层组织“退出权”的丧失和对于农民的管制过多。因此,要解决农民负担问题,就必须赋予农民“退出权”,以制约基层组织权力的滥用。同时有关部门要放松对农民和农村各种不必要的管制,实现某些权力的“退出”。这样,不仅可以有助于解决农民负担重的问题,而且可以激发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又一次飞跃。  相似文献   

18.
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 ,实现农业现代化 ,是世界农业发展的共同规律。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农业大国 ,中国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最根本的是要实现农业现代化。而中国的农业现代化又不能盲目照搬别国的模式 ,需要走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许门友副教授主编的《“两个飞跃”与中国农业现代化》一书正是这样一部探索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的理论力作。它全面、系统地研究论述了邓小平关于我国农业改革和发展的“两个飞跃”理论及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这一理论指导下我国农村改革和发展的成就、经验及尚存在的突出问题 ,探讨了…  相似文献   

19.
中国加入WTO后,农业和农村工 作应该有一个怎样的思路和格局,一时间成为热点话题。笔者认为,千条万条,有一条不能变,就是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基本目标不能变,而且要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加突出出来,即中央所一贯强调的增加农民收入、稳定农村社会。这个目标集中体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髓,是基本的方略,应对“入世” 的各项政策和措施,都应该以实现和达成这个目标为准绳。按照这样一个基本观点,笔者就“入世”之后农村税费改革和农业产业化两大工作热点,谈谈个人的看法。  相似文献   

20.
推进城镇化建设,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不仅能够解决我国的“三农”问题,而且为我国经济持续增长提供了内在动力。然而,当前农业人口向市民转化进程缓慢,城镇化质量不高。究其原因,农业转移人口缺乏竞争性的职业技能。为此,要通过提升农村社区居民素质教育、企业订单式培训、培养区域能工巧匠、加强“两后生”职业技能培养等多种职业教育途径,提高农业转移人口的综合素质和技能水平,促进新型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经济的稳步增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