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教育历来都是一项重要的工程,它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整个国家、整个社会的发展.而教育的对象是人,教育的目的是要培养人才.反过来说,人才的培养要靠教育,教育与人才的关系是非常紧密的.因此,首先要做的就是搞好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因为高等教育是国民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主要阵地;它是以培养高素质人才、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为目的,在未来社会发展中将承担起至关重要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提高是推动创新型现代化国家建设的需要。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是培养高质量应用型人才、落实素质教育的重要体现。创新创业教育已成为大众化的高等教育创新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现代教育改革的趋势和高校未来发展的方向。本文提出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做法和思路,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实现大学生自身可持续发展,为社会培养具有创新创业精神和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3.
李艳 《学术探索》2001,(3):246-248
创新是知识经济时代的灵魂和核心,为经济发展培养创新人才是教育责无旁贷的使命,但在我国目前的教育体制中尚存在许多不利于学生个性和创新能力发展的因素,教育本身也需要进行改革和创新.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是创新的基础,学校要为学生个性的发展营造一个宽松、良好的环境,培养适应知识经济发展需要的创新人才.  相似文献   

4.
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是知识经济对人才培养提出的客现要求,也是中国的具体国情对人才培养提出的迫切任务.培养创新人才首先要培养人的创造思维和创新精神,高等教育应对创造教育予以高度重视,并由此转变教育观念,改进教学内容和方法.培养创新人才的关键是提高学生的创新素质,应在教育培养过程中对学生的创新特质予以重点关注和切实施行.  相似文献   

5.
浅谈高校创新教育与大学生个性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创新是高等教育的灵魂,高等教育必须适应时代要求大力推进创新教育,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而创新教育与个性发展具有内在统一性,高校应通过形成开放性的教育观、实施大学生课外创新素质教育和评价机制、改革课程教育体系和教育管理模式、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作用、注重社会实践环节训练等途径来完善创新教育服务机制,促进大学生个性发展.  相似文献   

6.
创新教育是高校改革的必然产物,是高等教育适应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针对我国高校创新教育的现状及传统教育的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实施创新教育,培育创新人才的措施,使学生形成创新意识,产生创新思维,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只有这样,我们培养的学生才能符合“三个面向”的要求,才能真正参与国际竞争。  相似文献   

7.
21世纪的竞争与发展是人才的竞争与发展,小康社会建设和中华民族的复兴有赖于大批创新人才的培养。创新人才的培养有赖于教育观念的更新、素质教育的实施和高等教育的改革。考评方式的改革既是教育教学的改革,也是人才评价标准的改革,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必然需要和重要手段。要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指导,实施“全面考核、灵活考核、科学考核”,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创新人才的培养奠定基础、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8.
创新是知识经济时代的灵魂和核心 ,为经济发展培养创新人才是教育责无旁贷的使命 ,但在我国目前的教育体制中尚存在许多不利于学生个性和创新能力发展的因素 ,教育本身也需要进行改革和创新。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是创新的基础 ,学校要为学生个性的发展营造一个宽松、良好的环境 ,培养适应知识经济发展需要的创新人才。  相似文献   

9.
世界经济政治的发展 ,国家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起来越取决于教育的发展 ,因此 ,教育将始终处于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高等教育是科技创新和社会信息化的基础工程 ,在国民经济建设中起着重要的基础作用。高等教育的根本目标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高素质的人才 ,必须解放思想 ,加快教育教学的改革和发展 ,培养创新型人才 ,为经济建设提供强大的智力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0.
我国高校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理性审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培养是一项需要多方合作,并且付出长期努力的系统性工程。高等教育是培养科技创新人才不可忽视的重要基地。要切实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必须从教育改革入手,全面开展创新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从我国目前对于创新创业型人才的需要出发,分析了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基本特点,积极培养和完善有利于创业创新型人才成长的各种环境,以更好地为创新创业型人才提供宽松的发展条件,使创新创业型人才能够更好地为国家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11.
教学与科研的关系是互相推动、互为源头,具有和谐性。教学和科研形成良性的循环,才能促进高等教育螺旋式发展,实现培养创新人才的目标。因此,转变思想观念,在教师队伍中培养高水平的科技攻关人才,在教学上加强制度创新,将学生课外科技活动、人文教育等纳入教学环节中来是教学与科研有机结合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2.
蔡凯  金洪库 《理论界》2003,(4):94-95
长期以来,在普通高等教育中,教育主管部门和办学主体的院校比较重视的是应试教育,不太注重对学生的创业教育,由此造成我国高等院校毕业生、基础理论比较扎实,但是创新能力比较弱的问题。随着转型经济对人才规格和素质的要求,面对国内外激烈的人才市场竞争。对高校传统的应试型教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总结建国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的高等教育的经验和教训,应该选择一条创业教育之路,培养创业型人才,以适应未来中国经济的发展。一、转变观念树立创业教育的全新教育理念建国以后,我国的高等教育,为新中国的建设和发展培养了数以亿计的建设者…  相似文献   

13.
注重个性教育培养创新人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知识经济新时代,培养创新能力成为国家和民族未来发展的关键。高等教育担负着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重要使命。为适应知识经济发展的需要,高校必须注重学生个性发展,因材施教,办出自身特色,造就创造型人才。  相似文献   

14.
于泳 《理论界》2005,(8):128-129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化,包括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教学改革已经成为高等教育改革的核心。但是,与教学改革密切相关的学生管理制度的改革,却没有引起相应的重视。学生管理同样是重要的育人手段,其管理制度改革也应与教学改革保持同步。一、素质教育要求深化改革学生管理制度未来的教育在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过程中,其根本任务“在于通过传授,使它所培养的人,能够把已有的一切文化知识作为一种工具手段,去改造和发展现存的世界,现存的社会(其中包括已有的文化、科学知识)以及现存的自我”。这是高校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内涵。…  相似文献   

15.
高校理科类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教育的超常规发展以及社会需求的多样化,势必要求原有的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发生相应的变革.校企合作是一种利用学校、企业不同的教育资源和教育环境,培养适合行业、企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标的人才培养模式,对理科类专业人才培养尤具必要性和可行性.为此必须更新观念,树立“理论教学和实践训练一体化”理念;建立稳定的校企合作基地,为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提供良好的实训平台.当然,在在合作培养中,高校不能盲从企业需求而丧失自己的传承创新功能,不能弱化课堂教育而矮化育人功能,企业应关注大学生的个人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6.
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一大批高素质创新人才不仅是高等院校的历史使命,也是高等院校改革发展的最终目标.高素质创新人才是指那些具备优良品质、突出才智、坚强意志,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掌握创新方法,在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中,能以自己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性劳动做出创新性成果的人.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7.
李世英 《天府新论》2008,(4):159-160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任务,在我国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由于培养目标定位比较准确和办学有特色,高职教育不仅对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发挥了决定性作用,也为进入大众化阶段后的高等教育健康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在规模快速扩张的同时,高职教育的办学质量尚有待进一步提高.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是提高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孙艳芬 《南方论刊》2022,(2):100-101,104
高职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种教育补充,每年都为社会提供了大量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所以高职院校的专业课教师要重视对学生开展思政教学活动,从而培养出综合性的人才.体验式教育是非常符合高职阶段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以及学生知识结构的一种教学方式,同时也是高职院校进行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方向.高职院校的专业课教师要在教学中正...  相似文献   

19.
文理渗透在高等教育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的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 ,它不仅影响着学生的知识结构的形成、创新思维结构的合理发展 ,而且影响着学生价值观念的形成与发展。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必须着力贯彻文理渗透的教育观念  相似文献   

20.
经济全球化与高等教育国际化对高等教育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经济全球化必然导致高等教育的国际化。经济全球化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物质基础,又要求高等教育加强国际交流,培养适合全球化的创新人才。高等教育国际化意味着高等学校更加开放,不同地区、国家和社会制度的文化、思想、信息的交流、交汇将大量增加。深入分析经济全球化与高等教育国际化对高等教育的影响,有助于提高师资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构建国际化创新人才的培养体系,创设优质的教育环境,提升高校的国际知名度。为此应采取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