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本文在分析清人及现代学者对土尔扈特人回归祖国的原因的错误认识后,认为导致土尔扈特人回归的原因主要有四个方面:即土尔扈特与厄鲁特其余诸部的联系是土尔扈特人回归祖国的一个主要原因;共同信仰的藏传佛教起到了桥梁和纽带的作用;清政府对土尔扈特蒙古的关怀与施恩是促使土尔扈特人东归的决定性原因;沙皇俄国对土尔扈特的欺凌与压迫是促使土尔扈特人回归的直接原因。而清王朝在其回归后所实行的安置措施是与前期政策一脉相承的,充分体现了"因俗而治"的民族政策特色。  相似文献   

2.
清代史籍《西域图志》一书中,有乾隆皇帝关于土尔扈特归来的四首诗篇。记载了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在中亚细亚草原上爆发的一起震撼世界的大事件,歌颂了我国蒙古族土尔扈特部落惊天动地的伟大壮举。今天对于我们了解土尔扈特万里回归祖国的史实,发扬我国各族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无疑是有进步意义的。  相似文献   

3.
文萃与信息     
清朝土尔扈特外交新论 钟国发在《新疆师范大学学报》1994年第4期著文说:清朝与土尔扈特汗廷的关系,是一种封建性等级国际秩序之下特有的畸形外交关系。清朝对土尔扈特这样的“外夷”原本没有多大的兴趣,其在国际问题上关心的主要是维护自己“至高无上”的虚名。而沙俄却讲求实惠,尽力将土尔扈特纳为附属国,注意排斥清朝对土尔扈特的影响和作用。土尔扈特作为相对弱小的政治实体,不得不对俄、清两强自居下级。当它沦为俄国的附庸后,于心不甘,遂向清朝靠拢。在土尔扈特与清朝之间通使的问题上,出现了一条由低潮到高潮再到低潮的曲线。这条曲线的背后,是清朝、沙俄与土尔扈特复杂微妙的三角关系:清朝既想拉拢沙俄,又想拉拢土尔扈特;沙俄既欲与清交好,又不愿清朝加强对土尔扈特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土尔扈特蒙古西迁至伏尔加河流域后,与杜尔伯特、准噶尔、和硕特、喀尔喀、卡巴尔达之间发生过多次联姻。土尔扈特与杜尔伯特联姻是伏尔加河流域杜尔伯特部形成的重要原因,是修复双方联盟关系的重要手段,也是导致杜尔伯特未随渥巴锡东归的关键原因。土尔扈特和准噶尔的联姻是双方联盟的纽带,可以促进部落间交流,增强彼此间团结互信,巩固联盟,壮大实力;但是,联姻的破裂对双方的内外政治环境都会产生长久而深刻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5.
乾隆时期伊犁将军舒赫德新疆事迹的评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舒赫德是乾隆朝时比较重要的内大臣之一,他曾参加平定准噶尔及平定大小和卓战役的全过程。他曾任协办参赞大臣,为南疆政局的安定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但他仕途坎坷,历被重用,又历遭贬惩。他再入新疆,出任乌什参赞大臣后,在参与处理土尔扈特的回归事件中,起了积极的作用,因而被任命为伊犁将军。此后他按照乾隆帝的谕旨,妥善安置土尔扈特人众,稳定了土尔扈特人心。舒赫德的主要政治生涯都是在西北地区度过的,是新疆历史研究过程中值得重视的人物。  相似文献   

6.
叶剑英一生与香港、澳门结下了不解之缘。解放前,他密赴港澳地区从事革命工作和抗日救亡工作,为积蓄革命力量和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作出了贡献,造就了他对港澳地区和港澳同胞的深厚情感;解放后,他提出"海洋战略"和"特区战略",致力于发展港澳与内地的经济交流合作,为港澳和平回归祖国奠定物质基础;广结善缘,为港澳同胞办实事,为港澳和平回归祖国凝聚了民心和民意;探索性地提出"易帜"方式解决港澳和平回归祖国的问题,为实行"一国两制"创造了重要的政策、制度条件。历史必将铭记叶剑英对港澳的深刻情怀和他为港澳回归、发展所作出的辉煌功绩。  相似文献   

7.
流散海外中国古籍的回归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种种历史原因,我国许多珍稀典籍流失海外,国内学者无法目睹这些典籍,更谈不上开发与利用。因此,如何使这些典籍回归祖国,确实是当务之急。实际上国家已采取了一些措施,如政府与社会团体投资收购、利用专项课题影印出版、文物竞拍回收等,已使部分典籍回归。同时还要依据相关国际公约等办法,使更多的典籍回归。  相似文献   

8.
乾隆帝和他的臣子纪昀、徐步云等人以不同的身份从不同的维度、视角和空间,以不同的情感对亲历的土尔扈特部回归事件进行了文学上的典型性抽绎和浓缩,以生动形象的表现和张扬凸显了这一事件背后所蕴含的民族精神和盛世气象。将三者的诗篇集合在一起,连贯起来看,恰好实现了对土尔扈特回归事件文学式的全景覆盖,故而笔者认为其具有诗史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葡萄牙人“永驻管理澳门”,经历了入据、盘据和强据三个阶段,历时330年。在澳门即将回归之际,回顾这段漫长屈辱的历史,有助于对西方殖民主义的进一步认识和对澳门回归祖国意义的深刻理解。  相似文献   

10.
在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仪式上,当时的国家主席江泽民表达了对香港、澳门相继回归的祝贺,同时也表示对台湾仍然没有回归祖国怀抱而感到遗憾。他没有发表形式化的祝词,而是巧妙地引用了王维的名句“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使得国人思念亲人的情感得到了认同,意境大  相似文献   

11.
清朝在借鉴元明两朝治理蒙藏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加强了对蒙藏地区的治理。认真总结清朝治理蒙藏方略,对中央人民政府今后在蒙古和西藏地区的施政将具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有清一代,绥远地区经过逐渐发展到清朝末年正式成为山西的一个下属道"归绥道"可是民国初年1914年,袁世凯却一道命令成立绥远特别行政区将绥远与山西分治,这其中有加强边防,防范入侵的因素,但是晋绥分治更多的是因为民国第一任绥远将军张绍曾为了摆脱山西省与蒙古族在财政、军事、司法上的羁绊,实现成为绥远军政一把手而策划的并且并被袁世凯利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分析了蒙古族风俗中种种与羊有关的现象,探讨了蒙古族羊崇拜产生的原因及发展、变化的历程。文章指出,随着认识能力的提高,对羊了解的加深,以及对另一种宗教信仰的接受,在蒙古人的意识中“羊”的神格一步步下降,但同时这种经年历久的羊崇拜也在蒙古人心底深深扎根,反映了蒙古族文化的一个侧面。  相似文献   

14.
清代蒙古族汉文创作是清代社会、历史、文化大背景下产生的蒙古族运用汉语创作的作品,是蒙古族文学特殊的存在形式,也是清代各民族文化互相影响,互相交融的产物。本文中从三个方面具体解析了清代蒙古族汉文创作中马意象的体现方式,从而肯定了马意象在蒙古族汉文创作中的文学功能,比较分析了汉族和蒙古族文学中马意象的不同文化精神,论证了清代蒙古族汉文创作中亦存在民族文化心理。  相似文献   

15.
清末教育有发展、有腐败、也有落后。教育腐败论者不能很好地把教育腐败与教育发展和教育落后区分开来。教育腐败论产生的缘由是对政治、经济与教育的关系,生产力、生产关系与教育的关系及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等问题认识不清。"教育腐败"充其量只是教育生产关系上的腐败或说非正常化。"教育落后"可能是教育腐败引起的,但"教育落后"并不等同于"教育腐败"。要坚信"教育在发展"理论的正确性,对祖国的未来和未来的教育满怀信心。  相似文献   

16.
文章参阅大量的汉、蒙、藏文文献史料,以及学者们的研究成果,全面系统地论述明末清初新疆蒙古藏传佛教的情况。其中详细叙述藏传佛教在新疆卫拉特蒙古传播发展之进程。同时也阐述新疆卫拉特蒙古联盟围绕藏传佛教格鲁派而在青藏高原展开斗争的历史。  相似文献   

17.
塞外蒙汉杂居格局的形成与蒙汉双向文化吸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清代及民国时期,随着塞外移民的展开,内蒙古汉族人口大幅上升,形成与蒙古族交错杂居的格局.在长期的近距离交往中,蒙汉两族在语言、生活习俗及宗教信仰领域出现大量的相互采借与彼此融合现象.蒙汉双向文化吸收体现出阶段性、渐次性、复合性、民族性和适应性五个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