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中国的外商直接投资呈现出东、中、西部区域非均衡分布的特征,已成为影响中国地区经济差异的重要因素。通过引入Moran I指数,文章分析了中国FDI的区域聚集效应。在此基础上,借助邓宁的区位特定优势理论,通过建立面板数据模型,分析了中国FDI区域差异性的动态原因,并将其归结为数量因子和质量因子的影响。外资流入东部地区的原因是其质量因子的区位优势,并且质量因子在后期超越了数量因子成为东部地区吸引FDI的主要因素,而中西部地区吸引FDI的主要区位优势还是其数量因子。因此,中国在外资政策导向上更应注重对"质"的把握,实现从数量型FDI到质量型FDI的转变。  相似文献   

2.
外国直接投资区域性分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我国1999年的相关数据,对外国直接投资区域性分布的特点进行了研究,并利用线形回归模型对影响FDI区域性分布的因素进行了统计检验和实证分析。结论表明,当前我国FDI区域性分布严重失衡,各地区的经济实力、投资环境和地理位置的差异是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因素。对中西部地区如何加大吸引外国直接投资的力度提出了建议,指出改善投资环境是中西部地区面临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3.
作为国际资本流动的主要方式,FDI对山东省经济发展的影响日益显著.本文在分析山东省吸收FDI和经济发展概况的基础上,利用计量经济模型研究了FDI对山东省地区生产总值的影响.研究表明:FDI作为投资,促进了资本形成,直接促进了山东省经济增长.而且FDI通过技术溢出效应间接影响着山东省经济增长.山东省地区生产总值与FDI之间构成稳定的动态均衡关系,山东省实际利用FDI每增长1%,就会带动山东省地区生产总值增长0.37%.要继续扩大利用FDI的规模,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促进经济更好发展.  相似文献   

4.
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应该主要通过FDI对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的贡献来体现。通过比较沿海主要省份FDI数据,指出山东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和山东在全国经济中的地位相比很不相称,远远落后于广东、江苏和浙江,这种差异导致了省进出口贸易的差异。进一步比较山东省内17市FDI情况,选取1998--2008年期间山东17个市实际利用FDI与进出口贸易额数据进行计量分析,验证了FDI与进出口贸易存在高度关联性。据此分析山东FDI在总体规模、技术含量、行业与来源结构、区域分布、外溢效应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外商直接投资(FDI)在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然而,FDI在中国的区域分布十分不平衡。除了一般的社会经济因素,空间集聚和空间溢出等空间因素对FDI的区位选择具有重要影响。中央和地方政府在制定区域发展战略时,应充分考虑到空间因素的影响,这将有助于促进地方吸引FDI以及缩小区域间经济差距。  相似文献   

6.
在假设FDI区域分布差异加剧区域经济增长不平衡的基础上,从FDI流入规模和FDI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两个方面入手,实证分析FDI区域分布差异对区域经济增长的效应。结果证实假设成立,并提出FDI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FDI对地区收入差距的影响分析——以泛长三角地区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FDI的快速增长对中国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对地区收入差距产生了一定影响。本文分析了泛长三角地区FDI及地区收入差距的现状及特征,提出FDI对地区收入差距的影响机理,从产业、区域分布及贸易拉动角度分析了FDI对地区收入差距的影响,为缩小泛长三角地区收入差距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外商直接投资对广东地区收入差距的影响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外商直接投资(FDI)是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FDI区域分布差异,是造成区域收入差距悬殊的重要原因之一。文章经验和实证分析相结合,深入探讨了FDI与广东区域经济发展和收入差距扩大的互动,认为FDI区域分布失衡是造成广东区域经济发展和收入差距扩大的重要原因。新形势下,广东要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有效解决区域发展和收入差距悬殊问题,须加快发达地区外资劳动密集型企业升级转型和欠发达地区的招商引资步伐,实现外商投资的均衡布局和优化发展。  相似文献   

9.
中国创新产出的空间分布特征与成因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1994-2002年中国各省区专利授权量的统计分析表明,中国创新产出具有明显的空间分布特征.对这一特征成因的行为生态学分析和基于panel-data的实证研究结果显示,政府R&D投入水平和区域FDI规模等生境因素是中国创新产出空间分布特征的重要影响因素,而人均GDP水平对创新产出的作用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10.
于洋 《调研世界》2011,(7):53-56
改善农村居民生活,减少城乡收入差距是我国"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改革目标的重点。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农村居民收入的水平,目前,我国对外开放的主要形式是国际贸易和外商直接投资,本文利用1984-2008年时间序列数据,分析了国际贸易和外商直接投资(FDI)对于山东省农村居民收入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国际贸易和FDI都对该省农村居民收入增加产生了负面影响,并且加剧了该省城乡收入差距的分化。  相似文献   

11.
通过中国30个省区1997—2012年能源消费数据,依据电(热)碳分摊原则测算出各省区的碳排放量,运用面板单位根和面板协整理论,建立了包含经济增长、碳排放以及外商直接投资在内的联立方程来分析区域 FDI 与二氧化碳排放的关系。结果表明:联立方程中每个模型的协整关系是成立的,区域 FDI 对区域碳排放的直接弹性是-0.001,间接弹性是0.146,区域产业结构对区域碳排放的直接弹性是0.032,间接弹性是1.882。研究进一步发现区域 FDI、区域经济增长、区域产业结构与区域能源强度都是促进区域碳排放的重要因素,并且区域 FDI 和区域碳排放量对区域经济增长呈现出双向的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12.
宁夏利用外商直接投资(FDI)的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FD I已成为支撑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之一。然而,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状况相类似,FD I的空间分布亦明显呈“东高西低”的基本格局。宁夏属于“西部中的西部”,经济发展落后,投资软硬件环境欠佳。近年来,虽然宁夏利用FD I的水平逐年提高,但与西部其他省区相比,差距依然很大。本文全面“盘点”宁夏利用FD I的现状,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探索制约宁夏利用FD I的主要因素,并在此基础上为促进FD I西进宁夏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3.
外国直接投资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经验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从外国直接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出发,实证分析外国直接投资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数量关系,探讨外国直接投资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以及影响FDI决策的因素,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较少的外资对西南地区相对落后的经济来说,既是原因也是结果。扩大FDI流入对该地区的跨越式发展具有特别意义。本文研究表明,FDI对该地区增长尚未显示应有促进作用。进而,本文运用面板数据技术分析发现:在FDI选择因素方面,西南各省具有较大的同质性,省际差异并不显著;在区域层面上,外资对该地区表现出显著的犹豫性和短期性;劳动力成本潜在优势也未能较好发挥;在省际层面上,劳动力成本、区位和基础设施等因素对FDI产生积极影响,外资也出现一定的聚积现象。最后,根据实证分析结果,本文给出了加快引进FDI的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By using panel data method to analyze the key influence factors that affect climbing-up in global value chains in different regions of China manufacturing industry based on Potter’s theory, this paper comes to a conclusion that FDI, international trade, technology innovation,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other factors have significant effect on the manufacturing industry of China. The economic variables which correspond to each influence factor exhibit extremely uneven regional distribution. The paper also suggests the related industrial policies should be considered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of regional manufacturing development  相似文献   

16.
FDI是涵盖了先进技术管理等能量的资产包,通过把FDI所处的状态分为逻辑衔接的三个阶段,分别考察各个阶段造成能量损失的主要因素,从而把价值磨损加以分解,以间接却清晰展现决定我国FDI作用发挥的条件。结果发现,各阶段中造成FDI能量损失从而引起价值磨损的主要因素依次为资源配置方式、人力资本状况以及区域经济不平衡导致的市场分割。因此,积极推进体制转轨,逐步提供一种合理有效的制度安排,大力提高人力资本水平以及缩小区域经济不平衡成为减少我国FDI能量损失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7.
湖北和浙江两省1990年以来利用外国直接投资(FD I)的总量规模和增长速度比湖北要高,来源结构更为合理,外商投资企业对出口的贡献更为明显;湖北利用FD I的质量更高,外资对湖北经济增长的贡献更为重要,对产业结构的调整影响更大。分析结果也显示,外国直接投资对地方经济发展的贡献并不太大,不宜过分扩大外资的作用,要重视国内生产因素的积累和利用。  相似文献   

18.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与"走出去"战略:理论基础与经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伴随着中国经济国际竞争力的不断增强和国家"走出去"战略的逐步实施,中国已成为新兴的对外直接投资来源地。本文立足于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相关理论,通过统计资料、问卷调查及案例等多种方法,系统分析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与特征,并从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阶段、国际地位与跨国公司的发展三个角度对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与理论预期和国际水平的差距进行了比较研究,论证了我国现阶段实施"走出去"战略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相似文献   

19.
外商在华直接投资区位选择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外商直接投资在我国存在着明显的地区分布失衡问题,为此重点研究吸引外资选择投资区位的决定性因素。运用回归模型,对我国各省区2009年的截面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市场规模、工资水平、基础设施是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主要因素,而劳动力素质在外商直接投资区位选择中的影响效果较小。这些因素对我国有效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具有重大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