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伽达默尔的哲学阐释学观点揭示了人类理解的本质,认为人们的历史性意识使翻译的过程成为译者视域和文本视域融合的过程。本文根据伽达默尔提出的理解的历史性、视域融合等阐释学原则,对比分析了《飘》不同译本的译文片断,说明不同时代的译者和原作有不同视域融合结果,文本意义由此而延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伽达默尔的哲学阐释学为基础,结合《黄帝内经》译者Unschuld和Maoshing Ni的两个译本,从视域融合和效果历史意识两个维度剖析《黄帝内经》文本的英译问题,提出《黄帝内经》的英译并非原本意义的简单复制,而是文本意义的重新建构.  相似文献   

3.
《简爱》是闻名世界的文学作品,在中国已有诸多版本。本文根据伽达默尔哲学阐释学的三条重要原则,即理解的历史性、历史的未完成性和文本意义的不确定性、视域与视域的融合,重新审视翻译中的重译现象。翻译是历史性的行为;历史的未完成性和文本意义的不确定性使不同时代的译者重译同一文本成为可能;翻译是个体视域与文本视域融合成新视域的过程。  相似文献   

4.
"诗意"与"诗义":欧阳修"诗本义"的现代阐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欧阳修《诗本义》阐释实践为依据,详细分析欧阳修《诗》学重要范畴之一“诗本义”的丰富内涵,指出其主要有二个意义层次:“诗意”与“诗义”。扼要地阐明欧阳修《诗经》阐释学的宗旨与特点及“诗本义”二层论对于我们正确理解宋代《诗经》阐释学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柏梁台诗》之外,历代以《诗经》中《式微》等篇为联句诗起源的阐述也源远流长,影响甚众。此论出现在宋代经学阐释及诗话叙述中,并在后世尤其现代《诗》学与文体学研究中得到发扬。究其原由,《诗经》文本的多义性及其广阔的阐释空间与历代对联句诗体身份的差异性认知是其前提,而根深蒂固的"文本于经"的阐释前见与"尚意阐释学"传统下"以己意说诗"的历史视阈构成其背后的深层动因。  相似文献   

6.
辜鸿铭《论语》英译本中的视界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伽达默尔哲学阐释学重要概念“视域融合”在翻译理论和实践中亦有其重要意义。以辜鸿铭翻译《论语》的实践为例,辜鸿铭考虑到当时的中国国情和中西方文化之间的巨大差异,在追求视界融合的过程中作出较为积极、有效的选择,删除源语文本中不利于视域融合的部分,重视西方文化历史以拓展儒家思想的精华,为典籍英译提供了一种颇具参考价值的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7.
朱熹"以《诗》说《诗》"诗经诠释学美学的基本原则正是建立在对"以《序》解《诗》"辩论基础上的。朱熹以为《诗》是"感物道情"之结晶,所谓"以《诗》说《诗》"就应该是从《诗》所"道"之"情"的方面去把握这种《诗》之"情"。《诗集传》突出了《诗经》文本,充分体现了朱熹的说《诗》风格和创新,是"以《诗》说《诗》"原则的集中体现。  相似文献   

8.
伽达默尔理论中的"视域"和"视域融合"是重要的阐释学概念,"视域"由主体的历史、文化、宗教背景等因素构成。在翻译中,原文作者与读者(包括译者这一特殊的读者)由于各自的"偏见"导致不同的"视域"。而"视域融合"是原文文本和读者一译者不同的"视域"彼此融合的过程和状态。伽达默尔对"视域融合"的阐述是哲学的、宏观的,本文则从原文文本和读者—译者的不同"视域"出发,廓清"视域融合"理论在翻译学框架中的意义,并重构其过程及结果。  相似文献   

9.
欧阳修主张探求《诗》本义,但《诗本义》并非全是《诗》本义。《诗本义》的许多解说很精彩,但也有不少解说值得商榷。学者过多关注《诗本义》疑古惑传的开创性、人情解《诗》的独特性、求《诗》本义的合理性,而较少关注它解说《诗》本义的错误。《诗本义》错解《诗》本义,表现在三方面:一是《诗经》传注本不误,欧阳修反对其不当批驳;二是欧阳修以人情解《诗》,“人情”却并非总是合理;三是欧阳修过分探求圣人之志,妨碍了他对文本的正确解读。宋代林光朝称《诗本义》“于义未稳”,却被视作讲学者的一面之词,致使《诗本义》解《诗》本义之不足被忽视。  相似文献   

10.
宋儒所倡之"理",是指万事万物背后的一切平常之"理",是自然界和社会领域的最高范畴,所指范围要比汉儒之"理"广。宋人注重思辨的考索,既以《诗经》上的观点来证其道,又以其道来论《诗》,在《诗》与天道之间再加上一个"理",由此,宋儒的解《诗》也就别有一番天地,实际上是逐渐将《诗》理学化了。  相似文献   

11.
认为哲学解释学把法律解释学引向主观主义陷阱并严重破坏了法律的确定性,这个批评是从制度之维和认识论之维展开的。制度之维的批评从中国司法制度不够完善反推法律解释学决不能借鉴带有主观主义色彩的哲学解释学;认识论之维的批评主张哲学解释学所说的事情本身不足以区分合理与不合理的前见,因而不能使法律认识有效地避开主观主义陷阱。然而,哲学解释学的经典文献《真理与方法》的相关内容证明了事情表现构成了前见合理与否的判准和法律认识的“证实”标准,从而对主观主义的批评构成了有力的回应。据此,法律解释学未来的发展方向应是一门以哲学解释学的本体论为基地的、隶属于法律认识论的法律解释学,而不是返回到以传统认识论为基础的法律解释方法学。  相似文献   

12.
哲学诠释学将海德格尔的世界发展为传统,将人类活动分为以使用为目的和不以使用为目的两种,艺术活动是不以使用为目的的人类活动。艺术经验是艺术的本质,是真理和传统变化的根本动力。艺术作品的力量,构成了哲学诠释学艺术经验理论的难点,语言与诗在本质上的含混性,使得艺术经验理论在艺术创作问题上陷入了神秘性沼泽。对开端处和形而上学的迷信,也构成了哲学诠释学艺术经验理论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3.
伽达默尔提出的解释学的三大哲学原则,即"理解的历史性"、"视域融合"、"效果历史",对文学翻译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这三大哲学解释学原则为我们重新审视文学翻译过程中的历史误读、文化过滤、重译等现象提供了全新的视角。文学翻译是对文本重新解释的过程,而这一过程是动态的,同一文本在不同译者的笔下会有不同的译本。名著重译正是哲学解释学三大原则对文学翻译的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14.
哲学诠释学经过一百多年的传播和发展与文学结下了不解之缘,而文学史作为文学活动重要组成部分,与诠释学的关系密不可分。从史料、史观与史撰三方面均可看出细致入微的分析诠释在文学史撰写中的奠基意义。  相似文献   

15.
施莱尔马赫翻译思想的哲学溯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施莱尔马赫的翻译思想进行哲学溯源,发现施莱尔马赫的翻译思想与其哲学视界紧密关联。他在语言哲学,心灵哲学和阐释哲学方面独到的见解无不影响其翻译理论的形成。追溯施莱尔马赫的哲学思想是理解其翻译思想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6.
跨文化哲学是新兴交叉学科,它既是对跨文化交往的哲学研究,又是对哲学交往的跨文化研究,旨在建树和平合理、包容互补的文明交往观。跨文化哲学有四个维度:对人类文明交往的历史哲学研究;跨文化解释学研究;比较哲学研究;跨文化交往伦理学研究。开展、推进跨文化哲学研究,探讨世界不同文明交往中的各种跨文化理论课题,对促进多样文明共同繁荣与发展、建立和谐世界,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翻译的文本观问题,在译界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和关注.传统的文本观主张探求作者本意,现代的文本观主张诠释文本本意.本文拟在对施莱尔马赫的传统诠释学和伽达默尔哲学诠释学中提出的文本意义的理解和解释方法的对比分析的基础上,来探讨伽达默尔哲学诠释学对翻译理论的启示,指出在翻译中要破除旧的文本观,树立新的文本观,探求文本所能展现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译者主体性是指翻译过程中译者在尊重翻译对象前提下所表现出来的主观能动性,从哲学角度对译者主体性进行探讨,这对译学研究具有一定建构意义."理解的历史性"让我们看到了翻译活动的创造性特质,"期待视野"使译者对翻译策略有多元选择,凸现了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主体性介入;但同时我们也应认识到,译者的主体性不是孤立的"占有性"独白,它应体现在与原作者及的语读者共存的平等对话中.  相似文献   

19.
德沃金的整个法伦理思想是立基于批判启蒙运动以来所确立的实证主义法学,是试图从当代哲学解释学的立场出发来构建以道德原则为核心的现代法伦理学。实际上,德沃金的法伦理学属新自由主义法伦理学、后现代思潮下的现代主义法伦理学和新自然法伦理学。  相似文献   

20.
西方文学诠释学的发展经历了三次转向,文学批评对文本理解和意义追寻的行动乃是造成诠释学领域作者、文本和读者间关系变动不居的原因所在。所发生的从传统诠释学向现代哲学诠释学的转变,实则是文本意义从单一走向多元的流变过程。当代法国思想家利科的诠释学思想,则为文学批评基于文本与存在的关联走向读者的自我理解提供了一个务实的可能性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