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产业转移"是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的必然选择,统筹区域协调发展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作为国家层面的以"产业转移"为主题的示范区,其建设是现阶段我国对科学承接产业转移所进行的有益探索,是当前我国探索开辟产业转移新路径的工作重点,是我国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设立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  相似文献   

2.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人力资源体制创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是安徽省重点打造的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是安徽省深入融入长三角经济圈的重要举措,通过分析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人力资源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示范区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总体上还处于优化完善的过程中,需要进一步创新重点领域人才、创新型科技人才的培养和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3.
随着《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的提出,皖江区域应借助这一契机,大力发展经济,因此,对皖江区域经济发展中金融支持的研究具有现实意义。对皖江区域的经济发展、产业结构、金融水平、开放合作、公共服务、社会环境六大类要素进行因子分析,并运用金融相关指标构建皖江区域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关系的计量模型,得出金融支持对皖江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建议从金融各个方面支持皖江区域经济的增长,促进皖江区域产业结构升级和优化。  相似文献   

4.
第四次全球产业转移浪潮下皖江城市带产业承接战略与对策国际研讨会于2010年12月18日在合肥召开,会议由安徽大学与安徽省推进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中山大学、同济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国内多所著名科研院校学者以及留美经济学家和省内区域经济问题专家与  相似文献   

5.
随着国务院正式批复《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皖江城市带区域规划正式上升到国家区域战略层面,我国布局区域经济的步伐明显加快。  相似文献   

6.
金融支持可以满足产业转移中的资金空缺,完善的金融体系和有效的金融监管是产业转移顺利开展的必要条件。从产业转移与金融支持的实证分析着手对皖江示范区承接产业转移中的金融支持进行研究,阐述了示范区发展现状,揭示了现阶段示范区承接产业转移中金融支持存在的金融生态环境质量不高、金融创新缺乏等不足,并对这些不足进行深入的原因分析。最后作者对优化示范区产业转移金融支持提出了健全金融体系、加强融资平台建设、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等几点思考和建议,以期能为皖江示范区产业更好的发展提供些许帮助。  相似文献   

7.
从实施"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的角度,提出了安徽省加快发展电子商务的迫切要求;对安徽省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阐述和分析;最后,提出安徽省在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的重要战略机遇下,应发挥政府作用,营造电子商务发展的良好环境,在示范区的中心城市、优势行业、重点企业中实现重点突破,实施电子商务示范工程,培育知名的综合性电子商务龙头骨干企业并发挥其引领辐射作用,加强专业人才培训、理论研究和宣传推广的发展思路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作为国家级示范区,对其研究可以为其他地区的产业承接提供借鉴。基于产业梯度理论,首先根据产业梯度系数确立各市的优势产业,然后根据相对产业梯度系数,针对各市的重点建设产业给出建议。研究表明,皖江示范区承接长三角的产业转移主要集中在化工、金属冶炼、电气机械、装备制造业、纺织等行业。由于产业承接的重复性要注意协调竞争,同时还要注意承接资源依赖型和高污染型行业时做好环境保护工作。  相似文献   

9.
产业实现内部有序转移是我国破除经济发展相对困境和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基于分析美国、英国、日本、韩国等承接产业转移的国际经验,珠三角和长三角等东部承接产业转移的经验,安徽皖江城市带、广西桂东、重庆沿江、湖南湘南、湖北荆州、黄河金三角等中西部示范区承接产业转移的经验,从生产要素调整、优化硬环境、改善软环境、实施政策倾斜等方面提出了中西部如何有效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在中部崛起战略、合肥经济圈建设和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的大背景下,根据区域经济学和城市经济学相关理论,运用引力模型和相关分析方法,对合肥与省内主要城市的经济相关性及联系强度进行了研究,得出了若干结论并提出了相应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诸葛亮选定的接班人是蒋琬。他早年便深受诸葛亮赏识,被誉为"社稷之器"。执掌国政后,坚持"以安民为本"的执政理念,发展经济,调整战略,安定民生,协调君臣,维护了蜀汉的稳定,做到"边境无虞,邦家和一",堪称继武诸葛亮的一代贤相。论历史地位,他应该高于姜维;而其执政理念,更是永远垂范后世。  相似文献   

12.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集中区建设的经验借鉴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应对大规模承接产业转移、凸显皖江城市带示范效应和探索创新承接模式的需要,集中区建设应在借鉴天津滨海新区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充分发挥皖江黄金水道作用,创新多元化投融资体系,开拓招商引资方式,积极培育产业集群,并通过集约优化土地利用和推进配套设施建设等措施,探索一条具有安徽特色的集中区建设工程.  相似文献   

13.
提及魏延之死,多数学者认为系杨仪奉诸葛亮之命,使马岱斩魏延。诚然,魏延之死与诸葛亮、杨仪以及马岱不无关系,然而杀魏延者,尚有费祎。虑及蜀汉国运的费祎,为确保自己能与蒋琬秉承诸葛亮生前的既定方针,顺利掌权蜀汉以求平稳发展,分别翦除对其乃至对蜀汉政局稳定构成威胁的魏延与杨仪。对手既已消亡,费祎终得与蒋琬先后奉行诸葛遗志,萧规曹随经营国家,使弱蜀仍得于三国乱世发展与自保达数十载。  相似文献   

14.
军民融合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军民融合产业发展是军民融合实现的关键路径,集群化的产业发展是推动军民融合产业发展的有效方式。目前,各地区军民融合产业集群发展水平有高有低,发展条件参差不齐,因此,摸清各地军民融合产业集群发展基础和条件以及评价出各地区军民融合产业发展竞争力水平尤为重要。文章以四川为例,在分析四川军民融合产业集群发展现状基础上,采用GEMS模型对四川军民融合产业集群竞争力水平进行评价,得出了四川军民融合产业集群总体发展水平较高,竞争力较强,但在企业、市场和环境等几个因素还不能很好地支撑产业集群发展,基础方面也还有待提高的结论。最后,对四川军民融合产业集群发展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京津冀产业一体化是从区域整体利益出发考虑产业发展,合理进行产业布局,实现区域产业的协同发展。目前的产业一体化主要表现为产业转移,以疏解北京非首都核心功能,因而主要依赖于政策的规划和干预。政策在推进京津冀产业一体化中发挥了显著的作用,但也具有局限性。立法指引改革已成为我国的治国方略。京津冀产业一体化是关涉区域与国家发展的重大改革,需要立法的引领。应制定区域一体化发展条例作为引领区域产业协调发展的基本法,及时修改和废除不适应基本法的地方规定,通过善法良策的共同作用实现京津冀产业的一体化。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分析了原实验课程体系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改革的基本思路。阐述了由基础化学实验、化学合成实验、综合与设计实验三门实验课构成“一体化、多层次”实验教学的实验课程新体系及特点,突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7.
江泽民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之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江泽民同志站在全局和战略高度,一贯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并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理论体系,本文试图对这一理论体系建构原则、基本内容及其特征做些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8.
江泽民同志的理性整合型现代化模式是把“以人为本”作为其模式的基点;并把功能性整合、制度性整合和认同性整合“三位一体”的整合层次生动、自然、和谐地蕴涵在理性整合型现代化模式中,从而有机地构成了这种模式的具体内容。因此,它将指引着21世纪的中国社会现代化从胜利走向辉煌。  相似文献   

19.
在蜀汉后期的四个重要人物中刘禅虽然平庸,却安于君位,与历史上形形色色的昏君、暴君相比,表现不算太差,堪称“庸主”的典型;蒋琬、费祎是诸葛亮选定的接班人,对稳定蜀汉政权起了重要作用。《三国演义》对他们执政时期一笔带过,是一个明显的缺陷;姜维虽力图继承诸葛亮遗志,但国势衰微,无力回天,只能成为一个令人同情的悲剧英雄。  相似文献   

20.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思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回顾与 “法轮功” 邪教斗争的基础上 ,学习领会江泽民同志《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 ,指出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所面临的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 ,提出了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