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湖北宣恩县沙道区二坪乡,是一个偏远的高寒山区,既无航运,也无公路,人民群众买卖东西要翻越海拔1,800多米的红旗界去沙通沟,来回步行50多公里。人们想在“六·一”为少年儿童放电影,因为电力不足,放映员只好用手摇动发电机。乡里只有四名干部,其中一人兼任十三个职务。他们借村里的一栋旧房住,东倒西歪,木朽瓦破,白天进屋怕摔伤,雨天睡觉床前漏。据了解,沙道区九乡一镇,有六乡的乡干部象二坪那样没有“窝”,怎叫他们安心带领群众去治穷?当地干部群众向记者反映:他们的县长已走马上任六年了,可至今还没去二坪乡一次。当我们为这些感到不平并提出“为什么”的时候,沙道区杨区长无意中一语道破:“象二坪那样的地方,好坏都无关大局。我们把那里只看成一个‘摔货’。”  相似文献   

2.
朋友!当你来到藏区抬头望见喇嘛寺庙屋顶闪光的金瓦、发亮的佛徽法轮、阴阳鹿、宝瓶、圣幢时,你定会产生一种神圣、庄严肃穆之感,同时,会为在阳光照耀下金光闪烁的这些鎏金制品而唱绝的。 铜鎏金工艺是藏族劳动人民千百年来创造的一种古老手工技艺,它在大藏经“甘珠尔”部中属“大五明”之一,称“工巧明”(藏语称:bzo—rjg—pa)。传说:藏族铜鎏金技术在唐代由文成公主带进西藏的,经藏族劳动人民千百年生产实践,将此工艺继承并发扬光大,才达到今日炉火纯青之境地。  相似文献   

3.
鲜鲜艳艳的清明节里,那明媚的阳光,暖烘的气息,灿烂的花簇,早已撩拨得少男少女萌动的春心如滚滚春潮。湘西保靖南部地区的吕洞苗族青年们迎来了一年一度的“挑葱会”。新郎一样打扮的后生们,新娘一样梳妆的姑娘们,带上糍粑、爆米花、团馓等熟食干粮,向心驰神往的吕洞山下的翁排坡涌去,去挑葱会上找寻幸福甜蜜的爱情。传说在古老的吕洞苗山,一位美丽的公主阿本琴看上了本村青年吉朗。但阿本琴的父亲不同意这门亲事,把女儿锁在绣楼上。吉朗看不到心爱的姑娘,心里非常难过,便把牛羊赶到翁排坡上,望着阿本琴的绣楼,用依恋的歌声倾诉愁肠:画眉打…  相似文献   

4.
海南岛上的黎族姑娘,解放前有在脸上、身上“勾花”的习俗。“勾花”,即在皮肤上用钢针点刺出血,再染上兰靛等类颜料,形成永久性的图案。这种在皮肤上刺绣的作法,古今中外都有,但黎族姑娘脸上的图案,多为几何图形,观之,令人惊讶。 “勾花”的习俗,其来源,有两种传说:一种是,上古时,海南岛荒无人烟,周围尽皆  相似文献   

5.
钟晋兰 《民族论坛》2004,(11):53-54
历史上的畲族是个只有本族语言、没有本族文字的民族,欲了解畲族早期的历史状况只能依靠外族的文字记录以及畲族内部的口传历史。在客家先民大量南迁之前,闽西是畲族的主要分布地,在闽西客家八县中,现在仍有许多居住着蓝、雷、钟等畲族姓氏的村落。在这些村落及其邻近地区,至今还保留着一些古老的畲族风俗,流传着不少与畲族有关的传说。遗憾的是,这些传说并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关注,对此进行研究的更是廖若晨星。本文试对闽西流传的两则畲族传说进行解读。传说一:很久以前,汀州管八县,八县都是客家人与畲民居住的地方,但畲汉不通…  相似文献   

6.
在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建始县,有一个美丽的地方——长梁子,她地处在下坝与白云山盆地之间,静静流淌了千年的后河、前河环绕着的龙洞湾,养育着这里10万多勤劳、善良、智慧的土家族、苗族村民。山歌唱了一年又一年,丝弦锣鼓弹拨了一载又一载。传承、弘扬、发展、厚积薄发、活化传承,让建始"丝弦锣鼓"这一古老艺术大放异彩。建始"丝弦锣鼓"流传于长梁、  相似文献   

7.
湖南保靖县簸箕乡白坪村29岁的土家族女共产党员胡图珍,1982年兴办家庭加工厂以来,自己富了,还带富了5个穷哥哥。1986年10月,她光荣地出席了湖南省个体劳动者先进代表表彰大会。簸箕乡是个贫穷的土家族山乡。1982年胡图珍自筹资金办起加工厂。6年来,每年收入都在万元以上。1986年加工收入达到4.5万元,上交国家税利4500多元。她富了不忘扶贫。在扶贫中坚持扶志、扶技、扶资。短短4年多时间,她带富了5位穷哥哥。扶志。本村村民王六兴,全家4口人,爱人是个疯子,孩子年幼,仅他一人劳动,成了全村有名的“落滩户”,他丧失了脱贫致富的  相似文献   

8.
我是羌族。在世代沿袭的传统观念中,我们民族有崇尚白色的习俗。羌族人供奉白色的石英石,视之为神。在每户人家的屋顶上都要砌上小石塔,羌语叫“拉克基”。“拉克基”的顶部和屋顶的四角、门窗横档上都镶着白石,分别代表天、地、月、星、山、林、水、火、马、羊诸神。每个村寨附近都有一片“神树林”。“神林”中设置的天神也都是用白石代表。所以如此,是因为我们的民族中流传着一个古老的传说:在古代,羌人与戈基人经常发生战争,羌人屡败。危难之中,部族首领在梦中得到天神的启示,教他使用白石头作武器,于是战胜了  相似文献   

9.
“凿壁探婚”,瑶语叫“闹门墙”,是谈情说爱的同义语。这是瑶族男女青年的一种独特择偶方式。在荔波县瑶麓乡的瑶家村寨,凡有儿女的人家,家家都有专给姑娘们谈恋爱的房间(瑶话叫闺),外族人称探婚房。“探婚房”从每家新建房子时便开始设置。每个家庭的姑娘,都要在青春期后进入此房,等待小伙子的追求。上一代姑娘走完了,房子空下来,等到下一代姑娘长大成人;大姐走了,二妹进住,  相似文献   

10.
春夏交替的南疆,白雪已经消融殆尽,而绿色还未爬上枝头。在这个“青黄不接”的季节,我们看到了有名的沙漠英雄———胡杨。据说,扎根于沙漠的胡杨,能够一千年生而不死,一千年死而不倒,一千年倒而不朽……去新疆是多年的夙愿,不仅仅为了传说中美丽的达坂城姑娘,更是为了追寻古丝绸之路上那些遗落在茫茫大漠中的中国古文明。临行前,朋友警告说:春夏之交是新疆青黄不接的季节———你的南疆之行会是一次糟糕的旅程。一早醒来,已感置身他乡。跳上旅游车,发现导游中有一位美丽的维族姑娘,讲一口可与老外“媲美”的维式普通话。这位叫“热依娜”的…  相似文献   

11.
十月十五日,麦地坪赶庙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谷俊德 《民族论坛》2003,(11):16-16
农历十月十五日,到麦地坪赶庙会,成为金秋十月张家界白族人最乐意的去处。麦地坪是桑植的一个白族乡,庙会这天,家家户户杀猪宰鸭,用白族人的豪爽迎接远道而来的客人,到处人山人海,笑语欢歌,买卖繁忙。麦地坪庙会,也叫“本主会”,是白族纪念本主(即祖先)的一种祭祀活动。据《桑植县志》载:桑植白族始于云南大理。1271年,蒙古大汗对南宋大举进攻,忽必烈派大将兀良合台就地征募了一支二万余人的“寸白军”,不久“寸白军”遭到解散,不少军士流落长江两岸,湖南白族始祖谷均万、钟迁一、王鹏凯等人来到桑植,开荒斩草。三位祖先以狮子岩、錾子岩、…  相似文献   

12.
我也跟人去凿壁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荔波县瑶麓乡的青裤瑶人谈婚正式的说法叫做凿壁谈婚。所谓“凿壁”,是指小伙子在深更半夜到姑娘房去唱歌。姑娘房又叫“寮房”,是一间独立的闺房,房间的向外一面有一个小孔,小孔直径大小不过一厘米左右。当地人把这个洞说成是“凿开的”,故而有此称法。更为通俗的叫法是“朋友洞”。瑶人居屋为“干栏式”,在大门边的厢房上,有一间独立的房间。姑娘的床头正好就在那早已凿好的洞口边。瑶麓女子年至及笄,就要让她单独住进寮房,开始她们秘密浪漫的爱情之旅。因整个谈婚限制在半夜,通常在十…  相似文献   

13.
晓岸 《民族论坛》2002,(7):19-20
流传千年的江永女书,在强大的男权文化的统治下, 顽强地固守着一块属于女性的自由天地。它以一种孤独而鲜活的形式,浸润了女人生命中的每一个细节。漫长的岁月里,它不仅见证了女人的快乐与悲伤,而且成为了女人生命中最温暖的精神慰藉。 要追索女书与江永女性生命的关联,就不得不提及到这一带妇女中流传已久的一种古老习俗:“结老同”(又叫“结老庚”)和“结姊妹”。所谓“结老同”,是指岁数相同的女性结为伙伴;岁数不同的则叫“结姊妹”。结拜的  相似文献   

14.
<正> 如同每一个古老的民族都有自己的神话一样,在浩如烟海的侗族民间文学中,流传着众多的神话传说。它们也是“初民的知识积累,其中有初民的宇宙观、宗教思想、道德标准,民族历史最初期的传说,并对于自然界的认识等等。”侗族神话内在的一贯精神是侗族民  相似文献   

15.
蛊毒,是古代传承下来的一种既神秘而又令人恐怖的黑色巫术(或称邪术,属破坏型巫术):历史上在我国南方各个民族乃至东南亚一些民族中颇为流行。我国历代史志、文人笔记、医学典籍对之多有记述,各地民间亦多有传说;不过这些记载和传说,不是捕风捉影,道听途说,无人经验,言不中的,就是牵强附会,或使其虚妄,变成荒诞,或使其成魔成幻,令人谈蛊色变,真假莫辨,难据为实。蛊为何物,又怎在南方各民族中流传数千百年之久,迄未有人作过系统的研究。本文试图综合各学科的知识和方法,根据历代记述和实地调查的材料,对其作一初步探讨,意在抛砖引玉,以溯其源流,揭其内质。  相似文献   

16.
传说是美好的,因为它合乎人的意愿,是人们感情的流露。但是,现代人常常认为传说带有某种幻想或幻觉,是虚无飘渺的。我看,传说在实质上,足人类最早以口头传下来的记忆。猫和老虎是什么关系?长久以来,或许没有人认真看待这个问题。其实,在地球上还没有老虎的时候,猫就有了。故谓:虎归属猫科动物。北京的老年人也是这么看的。在世界范围内,人们都不约而同地称母亲为“妈妈”,都不约而同地将数字的开头用“一”或“1”来表示。这是最古老的语言文字衍用至今以及将来也不会改变的标本。传说人类的祖先原是一个。他们讲广样的话,写同样的字。后来,上帝听信魔鬼的谗  相似文献   

17.
项萌 《民族论坛》2007,(6):20-22
客家是一个经过多次迁徙形成的民系,几乎每一姓氏的客家家族历史中都有文字或口头流传的迁徙记录,其中最著名的是“宁化石壁传说”和“南雄珠玑巷传说”。巧合的是,女性在这两个迁居传说中都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本文通过在桂东南某一客家宗族村落田野调查获得的资料,结合这一家族与这两个著名客家迁居传说的关系,尝试分析传说中女性的角色地位以及体现在其中的传说的创造者和传承者的性别观念。  相似文献   

18.
高原散歌     
迎春花乌黑发亮的柔发,往年这方“堵”、那边“郭,,缀朵艳红的迎春花,把自捻毛线当“尾巴”;姑娘背着团团毛线,迎春花在路旁枯姜,一路欢歌走拉萨。失去迷人的笑屠。巧手搓捻的羊毛线,能系住飘飞的彩霞;市场上换回花布,陪姑娘令秋出嫁。农村经济政策,和春天携手来到雪山下;于是姑娘的头上和心上,同时绽开迎春花。观一幅壁画禅掉十年积尘,她复活在展览厅。算年岁古老悠久,看面容焕发青春。手捧淡红鲜果,脚踏乳白祥云。是仙境的摹拟?是人间的写真?迎宾客双臂起舞,望乡亲两眼情深。但不管人间或仙境,满脸是今日的欢欣。体态—力的迸发,舞姿—美…  相似文献   

19.
采花节是甘肃省文县和四川省南坪交界的博峪地区藏族同胞的传统节日。 每年农历五月初五至初六,这里的藏族同胞要过采花节,这一风俗相沿数百年,伴随着美丽的古老传说,代代传承,成为他们民族文化生活中的一部分。初五,天刚放亮,山寨的藏族姑娘早已穿好盛装相聚了(封二图1),节日的序幕是以“抢水”活动而拉开,人们出发了,背着水桶去抢清冽的泉水(图2):美美饮几口;背回来洗发、净身。因为他们相信这天天亮前的泉水,可以消痛治病,可以带来吉祥如意。有的人就在泉溪中浴身了(图3)。 饮水、净身之后,采花之前姑娘是要梳装打扮的,母亲把心思用在了女儿的发辩上(图4)。她们一个个打扮得如花似玉。瞧,哪一个美丽的姑娘不是花之仙子呢?(图5)他(她)们来到村寨路口欢送为采花而上山的人们(图6)。  相似文献   

20.
笛子     
景颇族人民中流传着这样一个有趣的故事:有一对景颇族青年男女,他们在劳动中建立了感情,并准备秋收后结婚。一天,姑娘正在地里割谷子,山官路过这里,看上了这位美丽的姑娘,第二天便派人把姑娘抢走了。山官逼姑娘作他的妻子,姑娘不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