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9 毫秒
1.
艺术品,对于国人的吸引力是毋庸置疑。中国快速增长的民间财富,支撑着市场的极度繁荣,尤其是金融危机以来,关于什么投资品最保值的讨论中,艺术品已经超越了黄金,成为最具保值的投资品种,尤其是那些不可再生和复制的顶级艺术品。艺术品投资已经与股市、楼市并驾齐驱,成为投资市场“第三极”。而投资艺术品,带来的收益却是实实在在的。根据统计,2004年以来,中国艺术品投资的半年收益平均已达16.1%,个别投资品种半年回报率更高达80%;其中艺术品收藏投资年回报率为26%,远超过了风险系数颇高的股票,也超越了停滞不前的房地产业。  相似文献   

2.
参数稳定性检验揭示了投资者关注度与市场收益间的相互影响存在结构性变化,因此,传统的基于静态影响假设的研究可能存在偏差。而对两者间的动态关系进行分析后发现,投资者关注度对市场收益存在显著负向影响,但该负向效应的显著性和强度正逐步减弱。借助Hurst指数发现,正是市场有效性的增加削弱了投资者关注度对市场收益的解释能力。另一方面,市场收益对投资者关注度存在显著正向效应,但随着市场波动程度的下降,该正向效应也正在逐步减弱。  相似文献   

3.
传统的理论认为当金融市场的信息对称又投资者是同质时,市场的交易量为零。但实证表明该理论并不能很好地解释现实的交易量。我们给出了一个新的模型来解释现实的交易量。我们假定市场中存在两类投资者:动量交易者、消息观察者,他们的信息是对称的。我们证明了当两类投资者都是过度自信时,市场中的交易仍然存在。并又讨论了交易量与各变量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媒体信息量对股票收益具有重要影响,金融市场中普遍存在"媒体效应"。应用事件研究法,以上市公司股票的媒体信息量异常高作为信息事件,以异常交易量和超额收益作为投资者关注的代理变量,通过对比新闻媒体报道前后的投资者关注度的差异,考察"媒体效应"的成因。研究发现,新闻媒体的大量报道的确吸引了投资者的广泛关注,有效影响了投资者的交易行为,证实了中国股票市场中"媒体效应"的产生是由"投资者过度关注弱势"导致的。  相似文献   

5.
文章以中国A股市场的数据,基于市场氛围对大小非减持的市场反应程度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全面的观察与测度。研究发现大股东减持行为的确产生了短期的市场财富效应。大股东减持幅度与短期市场财富效应负相关,在股市上涨的市场环境中表现更为显著。公司投资价值与短期市场财富效应显著相关,但影响方向并不一致,投资者表现出偏好逆转现象,说明影响投资者决策的因素是复杂的,我国资本市场投资者理性有限。   相似文献   

6.
基于投资者有限注意这一独特视角,实证研究了公司并购重组公告诱发的短期财富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公告日前后,主并公司股票因不同投资者有限注意程度的不同而存在短期财富效应,且越临近公告日,短期财富效应越显著;同时,投资者自身注意力分散程度的周历分布特征会引起主并公司短期财富效应的周历变动,上市公司管理层也会据此对并购重组公告进行择机发布,导致财富效应周历变动更为显著;然而,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特征关注的有限性,加剧了市场对并购重组的过度反应,提升了短期财富效应.因此,监管机构应当建立和完善重大信息披露机制,加强对投资者的教育和价值投资引导,而上市公司应当建立有效的内控制度,提高信息的透明度、真实性与及时性.  相似文献   

7.
近年。随着国家“文化大发展战略”和中国艺术品市场迈向亿元时代,艺术品作为投资类别,成为金融资本竞相追逐的目标,中国艺术品交易形成多元化、多格局、多渠道并行发展的局面。随着热钱的涌入和市场的持续调整,艺术品投资领域违规操作、风险预警及高价艺术品洗钱等问题相继浮出水面,艺术品金融业能否为投资者带来良好回报,艺术品在金融化、...  相似文献   

8.
在优质资产短缺的我国资本市场中,明星基金成为投资者关注和追捧的对象。然而,明星基金是否只是基金管理者诱发投资者的投资行为出现"晕轮效应"的一种手段,其超额收益及业绩持续性问题值得研究。论文基于2006年10月至2016年9月中国开放式股票型基金和偏股型基金的数据,采用三因子模型和横截面回归相结合的方法,对明星基金超额收益的存在性和持续性进行检验。研究发现,投资明星基金确实可以给投资者带来市场因子所不能解释的短期超额收益;相较于市场行情下降,当市场行情上升时持有明星基金并不能显著获取更高的超额收益。从超额收益的动态特征来看,明星基金的业绩持续性较弱,长期内甚至存在超额收益反转的现象;在市场单边上升期和下降期内超额收益存在3个月的持续期。因此,投资者应理性看待明星基金的投资价值,基金管理者应努力提高风险控制能力,而管理当局则应加强监管,以促进我国资本市场中基金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指数效应是证券市场的一个异常现象.在有效市场理论的框架下,对指数效应的解释总是存在一些不足.而行为金融理论(Belaavioral Finance Theory)从投资者的认知,行为以及情绪角度分析其对金融决策,金融产品的价格及金融市场发展趋势的影响,从噪声交易假说和投资者情绪假说角度合理地解释了该现象.以沪深300和上证180指数调整的样本股为研究对象,检验个股在调整前后的异常收益率和异常交易量,得出指数效应显著存在的结论,并用行为金融理论解释其成因.提出指数效应的应用、保护中小投资者和完善监管等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机构投资者性质及由此决定的行为逻辑使其内生性地成为市场操纵行为主体,而证券市场微观结构是机构投资者赖以实施市场操纵行为的前提和基础,个人投资者认知心理、情绪和投资行为偏差则为机构投资者充分利用和放大其比较优势操纵市场,实现收益的最大化提供了必要条件。由于证券市场在本质上是信息市场,天然具有噪声交易动机和市场势力的机构投资者为了在更大程度上发挥其信息、资金、人才与管理优势,降低交易成本,策略性地把噪声交易融入到市场操纵过程之中,把噪声交易变成其实施市场操纵行为的根本手段,噪声交易因此成为机构投资者市场操纵行为的本质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