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本文提出并分析了一种新型多反射镜准光学谐振腔。该类谐振腔消除了模式浓缩现象,所以能有效地工作在毫米波和亚毫米波频段。此外它还具有品质因数高,频率连续可调等特点,并具有适合于大功率准光回旋脉塞的几何结构。 文中采用一种场论和几何光学相结合的办法求得了谐振腔场的解析解,并进行了实验验证。实验结果和理论预期满意地吻合。  相似文献   

2.
本文把回旋管常用谐振腔归结为一种双锥腔模型进行数值计算,其它各种谐振腔类型可以作为该模型的特例,因而计算程序具有普遍性。利用该程序对四种常见的具体腔体进行了大量计算,并得出了腔体几何尺寸与谐振频率、外观品质因数和高频场峰值位置之间的规律性关系,其结果以曲线形式给出,可作为回旋管谐振腔工程设计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随着谐振频率的提高,集中参数元件电感和电容已不适用,而必须采用分布参数元件。谐振腔就可以用在微波范围产生高频电磁振荡。本文简略介绍谐振腔的基本理论,着重说明它的两个重要参量——谐振波长和品质因数的求解,并以同轴线谐振腔为例说明谐振腔在电视技术中UHF高频调谐器内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本文利用准光学谐振腔的谐振特性。提出了测量毫米波波段谐振腔Q值的又一方法——准光学方法。它通过测量准光腔的腔长变化量来计算被测腔Q值。实测表明,这种方法在毫米波波段具有简便和精度较高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光学谐振腔的稳定条件做了介绍,并讨论稳定谐振腔的功率损耗和光振荡的阈值条件,导出了工作物质的增益系数与损耗因子的关系式。  相似文献   

6.
对于具有弯折内导体的同轴谐振腔,采用模式匹配法,导出了能够准确求解其频率的本征方程,计算了腔体的场分布和功率容量.计算结果表明,文中引入的弯折内导体结构,不仅能够使谐振腔朝着小型化方向发展,而且还能使得场分布均匀化,得到更大的功率容量.其结果对于小型化谐振腔的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7.
本文讨论氫脉泽谐振腔的小型化问題。分析了金属加载谐振腔的特性。给出了计算谐振频率和Q值的公式。计算和实验结果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8.
对称共焦腔是最先被建议作为激光谐振腔的构型之一,对这种腔的理论研究已经进行得足够详尽了。本文用q参数法证明:任意高斯光束均为共焦腔的自再现意义下的本征模。这一结论导致对这种广泛使用的光学谐振腔模式特征的更深入的理解。  相似文献   

9.
本文给出了求解缓变截面波导型开放式谐振腔的解析解,对缓变截面矩形疲导开放式谐振腔作了计算,求出了谐振频率,绕射Q值和场分布函数,所得结果与实验吻合。  相似文献   

10.
在一个弱电离氩等离子体中,利用微波谐振腔扰动法,对电子等离子体频率、电子密度及总的电子碰撞频率进行了实验测量。 微波辐射与等离子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用来测定等离子体特性。在谐振腔扰动法中,测量等离子体插入腔体之前,以及插入后谐振腔谐振频率和Q值的偏差,即可得到上述参量。谐振腔采用TM_(010)模式,无论对均匀等离子体,或对加一个纵向直流磁场的非均匀磁等离子体,均容易进行这些实验。最后,本文给出了计算f_(De)和n_e的经验公式。  相似文献   

11.
本文在建立脊波导大回旋半径回旋管模型的基础上,对此回旋管做了非线性理论计算和分析,给出了脊波导场和QP_W公式的表达式。对于脊波导TE_(101)、TE_(301)模式电子回旋基波和回旋三次谐波工作的三种回旋管情形做了详细的计算。结果指出,TE_(301)回旋三次谐波工作的回旋管有51%的高效率。  相似文献   

12.
研究和设计了“终端反射式带状线谐振器”测试系统,配合测量数据处理软件包,对高温超导薄膜的微波表面特性进行了测试分析。  相似文献   

13.
从磁光调制器在激光腔内的基本特性出发,详细分析了带反馈的腔内磁光调制(IMOM)激光器系统的输出特性,得到了输出具有多稳态的结论,并讨论了输出的不稳定性和混沌行为。根据大量的数值计算结果,文章系统地分析了各系统参量对输出特性的影响,同时还探讨了气体激光增益介质的作用,得到了输出功率的分叉图。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强流相对论电子束在任意截面波导空间电荷极限电流的二维解析计算;具体给出了平板波导、矩形波导和圆波导结构中空间电荷极限电流的解析表达式;并用格林函数法求得矩形谐振腔及圆柱谐振腔中空间电荷极限电流的解析解.上述矩形波导和矩形腔中 I_(SCL)的分析未见文献发表,而圆柱波导的结果同已有的数值分析良好吻合.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史密斯──帕塞尔效应慢波自由电子激光(S-PFEL)用三镜准光学谐振腔系统;利用光学谐振腔衍射理论,采用面对称近似又坐标旋转的方法建立模型,对胜场特性进行分析,给出工作方程,完成数值模拟,并在毫米波段进行冷测实验。分析及实验结果表明,给出的方法可用来有效、快捷的分析和设计面对称三镜准光学谐振腔系统。设计的模型已成功用于S-PFEL实验。  相似文献   

16.
简介了介质谐振器稳频的体效应振荡器的设计方法,分析了高Q值介质谐振器在电路中的稳频作用。研制的8.5GHz微带体效应振荡器输出功率大于35mw,在25℃~50℃范围内频率稳定度为5ppm/℃,且对介质谐振器自身频率温度系数的补偿作用进行了实验。  相似文献   

17.
提出一种E面悬置介质谐振器的结构,由于该结构一方面具有E面集成传输线的特点,能与各类E面电路构成集成化的稳频和滤波结构,同时,在毫米波段能获得比微带-介质耦合集成形式更高的Q值。该E面介质谐振器的研究结果,为E面集成传输线提供了一种高Q谐振元件,能扩大E面集成传输线的应用范围和元部件技术参数。利用矩形介质谐振器在Ka频段实现了3200的Q值。文中的理论分析经实验验证,具有较高的精度  相似文献   

18.
针对声表面波滤波器基本理论及其频域传输函数,应用电网络分析与综合理论作出等效电路,并对梯型结构声表面波滤波器中单端对谐振器的特性进行了分析。根据理论分析设计出单端对谐振器,运用该结构设计了无线通信系统中移动电话用声表面波滤波器,并给出了设计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