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新政新知     
《社区》2014,(10):6-7
山西:志愿者发生意外可获赔 3月1日起,《山西省志愿服务条例》正式实施,将为山西省的志愿服务保驾护航。《条例》规定:志愿者参加志愿服务组织安排的志愿服务活动时,因志愿服务组织或者志愿服务对象过错受到人身、财产损害的,志愿服务组织或者志愿服务对象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相似文献   

2.
对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教育引导已经成为中国高等教育中不可缺失的重要环节。通过对北京市5所高校的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动因、大学生参加志愿服务所面临的困难、大学生志愿服务的价值观体系、高校对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引导与管理等方面的调查发现,志愿者权益保障、校方政策支持以及志愿者正常学习时间的保证都是影响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重要因素,另外还发现,志愿者参与志愿活动,其收获与动力基本呈现正比关系。  相似文献   

3.
日本一半国民参加过社区志愿服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的志愿者活动始于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为了援助战后回国人员和孤儿,日本像欧洲一样开始了有组织的志愿服务活动。日本总理府的调查表明,约50%的日本国民参加过社区志愿服务活动。  相似文献   

4.
陈雄辉 《社区》2014,(22):21-21
福建省厦门市湖里区湖里街道以《湖里街道幸福社区建设规划》为指引,积极开展幸福社区创建,志愿服务“123+X”行动以及推广社区广场文化活动,丰富了便民、利民、为民服务的内涵。  相似文献   

5.
志愿服务风险防范的法律保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志愿服务过程中风险无处不在。要加强风险防范,降低和减少风险和责任事故的发生,首先,国家需要加强立法,对志愿服务组织和志愿服务活动进行严格规范;其次,对志愿服务进行管理的政府部门或相关社群组织,如民政部、共青团组织等,需要加强对志愿服务组织以及志愿者、志愿服务活动的执法和监管,促使志愿服务能够依法规范运作。最后,志愿者组织和志愿者本人也需要自觉守法。志愿者组织需要建立、健全风险评估、活动规划等相关机制,志愿者也需要努力提升风险防范意识。  相似文献   

6.
通过抗震救灾志愿服务和奥运志愿行动的推动,志愿服务在我国尤其是北京得到持续发展.在志愿服务的发展过程中,作为志愿服务活动的组织载体,北京的志愿者组织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文章以北京志愿者协会现有的志愿者组织团体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访谈等形式对北京的志愿者组织进行了调研,在此基础上梳理了志愿者组织发展的现状,分析了北京的志愿者组织在管理体制、资金筹集、社会动员、合法成立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应当建立枢纽型志愿者组织,加强志愿者组织的统合管理;设立志愿服务基金会,拓展志愿服务的筹资渠道;搭建信息化平台,有效对接志愿服务供给与需求;完善志愿服务政策法规,推进志愿者组织的制度化、常态化发展.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是高校德育内容的重要部分和载体,且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越来越多的人投身于志愿服务中。在新时期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也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课题。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是增强其社会责任感的重要载体,此外大学生志愿者在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时社会责任感培养受志愿者自身素质、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等内外因素的影响。大学生志愿者优良的社会责任感有利于促进志愿者活动质量的提高、加深服务对象与大学生志愿者之间的感情,树立其良好的志愿服务形象。提升大学生志愿者个人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8.
高莉莉 《社区》2012,(19):25-25
2011年2月25日,辽宁省大连市人民广场街道胜利社区书记李晶开通了个人微博“李晶志愿者服务站”(http://t.sina.corn.cn/1990040691),用以宣传社区志愿服务的理念和社区志愿服务活动,为志愿者服务搭建更为便捷的平台。  相似文献   

9.
高校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是动员和组织青年学生参加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载体,是新形势下共青团对青年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志愿服务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和弘扬校园精神文明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当前,高校青年志愿服务活动虽然得到了快速发展,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我们必须正视这些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提高志愿服务的水平和质量。  相似文献   

10.
伴随志愿服务活动在我国的快速发展,全国性的志愿服务立法提上了立法议程。但从现有地方志愿服务条例来看,对于志愿者法律主体资格的界定存在着不全面、不准确、不明晰的现象,学界对志愿者法律主体资格的研究也处于空白状态。为有效规范志愿服务行为,保护志愿者权利,合理确定志愿服务相关法律关系中各方的责任,我国志愿服务立法中必须对志愿者的主体资格做出明确的界定。  相似文献   

11.
昝爱宗 《市民》2006,(4):9-9
志愿者和求援者,很难互相发现!尤其,传统志愿服务活动更注重大的领域,比如贫穷、环保,却忽视了存在于日常生活中的志愿服务需求。  相似文献   

12.
从当前人口老龄化以及居家养老服务推行的背景出发,以南宁居家养老服务大学生联合组织为例,指出志愿者组织管理制度缺乏有效的约束力、志愿服务内容与老人的实际需求脱轨、活动经费保障能力不足、志愿服务对象难觅及社会力量的参与不到位、志愿服务活动影响力不明显等问题,提出了进一步完善志愿者管理制度、志愿服务内容应与老年人的需求接轨、建立多方位的"居家养老"志愿服务活动经费保障体系、加大"居家养老"的宣传力度及推动全社会力量的广泛参与等措施,以期推动"居家养老服务"志愿者活动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13.
深化大学生志愿服务内涵延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手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年志愿者行动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志愿服务的领域不断扩展,队伍不断壮大。在新的形势下,应创新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动力机制、组织机制和保障机制,建立具有“校园特色”的志愿服务工作体制,让志愿服务与大学生成长成才联姻。  相似文献   

14.
为了对大学生志愿者进行科学管理,根据善治理论,要合理满足与引导大学生志愿者的动机,培育国人志愿精神,及时公开与志愿者相关的信息,建立科学的志愿者绩效评估机制,高度重视志愿者对志愿服务管理过程的全程参与,为志愿活动提供法律保障,有效利用网络平台,建立区域性志愿组织服务中心。  相似文献   

15.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志愿者服务在中国得到迅速发展,但同时存在缺乏社会认知、物质依托严重不足、缺乏自主空间及志愿者队伍建设不够稳定等问题。通过与香港志愿活动进行对比发现,香港志愿服务理念、服务管理力量、服务活动的常规化与实效性、先进的硬件设施等都值得借鉴。在对比借鉴的基础上,从志愿者本身和社会环境两个角度针对解决不足做出思考。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下简称思政教育)的重要载体,为了促进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朝着规范化、优质化以及社会化的方向健康发展,以大学生志愿者工作为出发点,分析了其在高校思政工作中的具体作用,通过剖析当今高校志愿者服务活动的现状,对如何以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创新性的拓展新形势下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17.
纪月才 《社区》2013,(19):8-9
志愿者来源比较单一,活动零散,组织形式比较松散,这是很多社区开展志愿服务活动过程中都曾有过的困惑。在河北省石家庄市裕华区尖岭小区,社区志愿服务站的建立,使这些问题迎刃而解。  相似文献   

18.
自1993年青年志愿者服务组织成立至今,作为青年志愿服务组织活动的载体,大学生的志愿服务活动已经开展了将近十年。但是,目前大学生的志愿服务活动还存在很多问题,其中一点就是大学生志愿活动的间断性。很多学者从志愿组织的问题,或是志愿服务活动机制入手分析。本文则试图从大学生自身的特点出发,运用小组工作方法强化大学生的志愿行为。  相似文献   

19.
李辉 《社区》2023,(10):50-51
黑龙江省讷河市始终立足实际,着眼服务大局,坚持夯实基础,创建品牌,全面提升志愿服务水平。截至目前,全市在黑龙江志愿服务平台实名注册志愿者达3.4万人,注册志愿服务组织308个,2022年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2800余场次,参与活动志愿者达1.8万余人次。  相似文献   

20.
青年志愿者是指具有一定专业技能,热心社会服务和公益事业,以招募的方式自愿参加志愿服务工作的青年。台湾地区称为“志工”,香港地区称为“义工”。1993年在大陆各省区广泛开展的青年志愿者行动,就是组织和招募青年志愿者为社会提供帮助和服务的一个活动形式。广西青年志愿者行动也开始于1993年,主要是组织和招募青年志愿者参与农村经济建设和城市公益性服知在服务农村经济方面,我们实施了广西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是通过向社会公开招募,青年志愿者采取定期轮换的接力方式到欠发达地区从事1-2年基础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