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1 毫秒
1.
吴敬琏坦陈已见政企分开是个决心问题○解决问题只能靠加快改革○“抓大”是抓大企业的改革,抓十六字方针的落实○产权明晰、政企分开是推进国企改革的基础当前一些突出的问题,经济结构不合理、国民经济整体素质和效益不高等等,这些情况的发生,最重要的原因是有些方面...  相似文献   

2.
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最近就改革中出现的腐败问题谈了自已的看法。 吴敬琏说,改革以来关于腐败问题的争论,现在已是第三次了。第一次大约在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期,叫第一次经商高潮,搞歪门邪道,靠权力发财。第二次大概是八十年代中期,就是后来像过街老鼠人人喊打的“官倒”。现在是第三  相似文献   

3.
中国股市文化不健康这已是众所周知的事情了。最著名的论断莫过于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老先生十年前所发表的“赌场论”了。2001年,吴敬琏曾毫不留情地表示“中国股市连一个规范的赌场都不如”。而10年后,吴敬琏先生再次批评中国股市正处于强盗贵族时代。这就足见中国股市文化不健康到了何种地步。  相似文献   

4.
双面郎咸平     
夏英 《江海纵横》2005,(1):20-22
香港中文大学教授郎咸平痛陈国企改革中的国有资产流失流弊。引发了围绕国企产权改革的激烈论战,“郎旋风”引发的争论话题也突破了这一现象本身.触及对改革取向的反思。  相似文献   

5.
学术信息     
银行改革应“两条腿走路”/吴敬琏2004年7月9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吴敬琏教授在上海参加“中国金融国际年会”时提出,银行系统改革要实行国有银行改制和民营银行创建“两条腿走路”,一方面要加速推进现有国有商业银行的改制;另一方面则要积极创建新的民营银行。加快国有商业银行改制。吴敬琏认为,政府在加速推进国有商业银行改制方面的一系列原则,如采取整体上市而非剥离上市的原则、在上市同时引进国际投资、实现股权多元化、有效改善国有商业银行的现状等方面是值得肯定的。不过,比改制更重要的是,如何真正建立起好的企业制度和有效的公…  相似文献   

6.
我国著名经济学家、中国科学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教授吴敬琏到厦门特区考察、讲学期间,记者就目前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等方面的问题请吴教授谈了他的看法。 “牵牛鼻子”与“抬牛腿” “‘牛鼻子’理论是我国著名经济学家利、冶方教授提出来的。他认为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的人、财、物、产、供、销都是由计划指令下达,政府管头管脚,这是‘抬牛腿’。孙冶方认为‘牛鼻子’应当是利润,只抓利润这一项,企业就会加强经营管理,提高产品质量,增加产量,进而把整个企业、经济带动起  相似文献   

7.
吴敬琏吴敬琏最早举起了“市场经济”的大旗,被人们称为“吴市场”。他曾经指出中国股市是一个“赌场”,他为维护市场经济规则仗义执言,因而被誉为“中国经济学界的良心”,近年来他更无疑是媒体和公众眼中的学术明星。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产权明晰私有化论”、“产权明晰决定论”以及“产权明晰不对称论”三种观点的辨析,认为产权明晰不是搞私有化,不是国企改革成功唯一决定因素,用充分竞争取代产权明晰不是国企改革的根本出路,应当在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跳出国企自身的框架范围去探讨国企产权制度和国企改革的思路,国企改革思路应是多元的、综合性的。  相似文献   

9.
在1997年经济工作“稳中求进”的主基调下,中央已确立今年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是国有企业改革。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现实情况看,当前面临着许多困难,且大多都是深层次矛盾的反映。国企改革,如何从理论和实践上大胆探索,取得突破,是各方人士关注的话题。本刊约请专家学者、政府官员和企业家共同就国企改革的三个难点问题进行“三方谈”,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个中当有众多启示。  相似文献   

10.
在国际周“高新技术与金融”论坛上,吴敬琏先生发表了题为“中国如何建立自己的“硅谷”出演讲。在这为国际周论坛压轴宏论中,吴敬琏先生在美国学者对硅谷八个基本特徵的分析基础上,把我国建设自己的国际性高科技“创业公司栖息地”(硅谷在美国的定义)的条件归结为三点:一、高素质的专业人才二、广阔宽松的创业室间三、充裕的资金供应吴敬琏说,据此,可进一步推知政府在其中“仍然要起重要作用。但不再是操作的作用,而是为人才万马奔腾各展所长创造条件的作用”。吴敬琏先生强调,政府“主动牵牛鼻子”的工作目前在5个方面:1、给创…  相似文献   

11.
聆听章红艳教授的“且弹且谈”音乐会还是一个月前的事情,但至今想起,仍有余音绕梁。经久不绝之感。因为工作关系,这几年听过的音乐会不少,“且弹且谈”音乐会能给我留下如此深刻难忘的印象,皆因“真诚”二字产生强大的思想冲击力和巨大的艺术感染力,不仅让我为之感叹折服,事实上也征服了那天有幸参加音乐会的所有观众。  相似文献   

12.
杨承训 《中华魂》2013,(17):6-10
自从我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在1979年在全国理论务虚会议上提出四项基本原则以来,是否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就一直是我国马克思主义与新自由主义改革中争论的焦点。吴敬琏屡次提出“中国向何处去”的命题,实质就是对我国根本道路的挑战。为澄清这一最大的根本性问题,我们应当认真辨析吴敬琏所采取的种种手法。  相似文献   

13.
与邱立新教授谈电脑绘画[编者按]邱立新教授科班出身、擅长国画,他一贯边教边学、勤奋刻苦,在艺术理论和实践方面都具有较高的造诣,尤其由于在国画上的成就,被“世界艺术家名人评委会”授予“书画名人”称号。今年10月31—1l月4日.邱教授又在兰州的甘肃·秋...  相似文献   

14.
周新城 《中华魂》2013,(11):11-15
一 吴敬琏的《中国经济改革二十讲》,开宗明义提出“中国面临‘向何处去’”的问题。这个问题提得好,全中国人民都应该认真思考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5.
从方法论谈惠东婚俗研究吴绵吉福建的惠安东部,流行妇女婚后“长住娘家”的习俗。对此,早在20年代,叶国庆教授已有记述①,之后他著文认为它同“苗、撞”婚俗相同,“是母系制下婚俗转变到父系制度下婚式的一种过渡表现”,“是闰土著遗俗的一种哩。”②50年代,林...  相似文献   

16.
乐天 《人力资本》2009,(5):80-81
“其实和你们谈,完全是浪费时间。” “你们愿意谈就谈,不愿意的话就算了。” “你们压根就没这个实力。”  相似文献   

17.
加速国企改革步伐刘鸿儒推介股份制全国政协委员、著名经济学家刘鸿儒教授近日表示,国有大中型企业通过股份制改造是国企改革的重要途径,因为这一办法具有成本低、风险共担、内外施压使企业成熟等优点。刘鸿儒说,股份制的最大特点是筹资成本低,既不要付息,也不用还本...  相似文献   

18.
再论“大棒加胡萝卜”──谈企业管理原理与原则吴秋明在1986年的一次国际管理科学学术讨论会上,日本企业经营学专家梅田惠三教授在结束报告时说:企业管理理论,说到底就是“胡萝卜加大棒”。我赞赏这个观点。怎样管理好一个企业,或者更广泛他说,怎样管理好一个社...  相似文献   

19.
公有化抑或私有化并非市场经济的单项选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私有化成为世界性潮流的时候,并不意味着公有制的消亡。市场经济本身要求“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同时并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私有化及公有化的历史,实际上是企业经营方式的一次又一次的多样性选择,而且每一次都不是单项选择。对于中国目前的国企改革而言,产权学派无疑夸大了产权制度的作用。中国国企改革所要做的第一件事,应该是让国有企业同私有企业站在同一起跑线上。  相似文献   

20.
方生教授谈“接轨”姚赣南香港(o济导报》今年第2405期上发表该报记者文章提出,关于如何使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一体化的问题,方教授有较深人的研究.他提出接轨的关键、实质、通则与保证,有独到的见解。方教授认为,“接轨”的关键是经济体制接轨,为建立现代市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