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选人用人工作中须防治几种“眼疾“邓国平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政治路线确定以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由此可见,选用干部是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和成败兴衰的大事。但是,在现实工作中,由于选人用人者的客观实际水平限制,或主观因素影响,导致选人用人发生一些偏...  相似文献   

2.
创造公开平等竞争的用人环境──访中组部部长张全景陈雁如何创造一个公开、平等的用人环境,如何建立一套干部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管理机制,如何防止和克服用人上的不正之风,是广大干部和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今年,我国在这些方面将有什么新的举措呢?新年伊始,记者...  相似文献   

3.
当前我国高校企业管理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不能适应企业的实际用人需要。本文从企业对管理人才的需求出发,立足高校教育现状,以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本科企业管理专业人才为目标,提出了针对该类人才的“理论体系--案例教学--活动竞赛”式培养模式,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实操能力以及运用所学解决现实管理问题的能力,满足企业用人需要。  相似文献   

4.
珠三角地区是我国乃至全球私营企业的重要区域,集中了大量的来自全国各地的从业人员.做好珠三角地区私营企业用人指导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笔者结合珠三角地区私营企业用工情况,首先分析开展企业用人指导的意义,指出开展企业用人指导的紧迫性和重要性.浅析企业用人指导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并针对企业用人指导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可行性地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5.
用人首先要求用人者先要使用好自己,创人先创己,用人先自用。用人活动的成败,取决于用人者的素质,取决于用人者谋略和决策;用人者也有一个被用的问题,这是因为领导者一般都有两重属性,对于下级是领导者,而对于上级则是被领导者。用人者也具有两重属性,即被用和用人的属性。所以用人者在其用人活动中首先要考虑自用的问题。自用,就是在用人活动中自己使用自己。它包括三个方面:一、用人者应具备一定的素质。如良好的心理素质、丰富的知识素质、现代的观念素质、较高的政治素质、较强的能力素质以及较好的身体素质。提高这些素质,…  相似文献   

6.
《人才瞭望》2016,(17):1-1
选人用人,责任重于泰山。只有把责任融入选人用人全过程、铭刻在每一位领导干部心中,才能构筑起坚固防火墙。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防止干部“带病提拔”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各级党委(党组)对选人用人负主体责任,党委(党组)书记是第一责任人,组织人事部门和纪检监察机关分别承担直接责任、监督责任。从而进一步细化了选人用人责任,为加强选人用人把关增添了一道防线、再加了一把锁。  相似文献   

7.
一、郑州市事业单位聘用制的基本情况 郑州市现有事业单位3514家,在编人员146448人。到目前为止,全市90%以上的事业单位推行了人员聘用制,90.5%以上的事业单位人员签订了聘用合同。这项制度已成为郑州市事业单位的一项基本用人制度,基本实现了由固定用人向合同用人的转变,  相似文献   

8.
《人才瞭望》2010,(8):M0004-M0004
【新闻回顾】《长沙晚报》近日报道,为了扎实推动落实中央最近出台的四项监督新制度,长沙市抓住关键,突出重点,创造性地推出了对新任党政负责人实施选人用人“六个一”的提醒办法。即“进行一次选人用人的提醒谈话.赠送一本选人用人的政策必读.  相似文献   

9.
领导用人有方圆之分。“方”指用人的原则性,包括用人的规范和范围;“圆”指用人的灵活性,包括用人的技巧和策略。前者是用人的内在要求;后者是用人的艺术形式。领导用人的方圆艺术即“方”与“圆”的辩证统一,也即原则性与灵活性的有机结合。如果方圆分离,则用人效果会明显降低。那么,现代领导到底如何使“方”与“圆”有机地结合起来呢?1.开局:先圆后方开局即领导刚开始走马上任。这时的领导一方面面临着全新的人际关系和陌生的工作环境,即使自己有不少抱负,但要经过熟悉情况进入“角色”才能讨诸实施。另一方面,新官上任,…  相似文献   

10.
党中央提出“加强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决策,这一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大政方针,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绘制了宏伟的蓝图,必将使我国社会经济出现新的腾飞。为了确保我国现代化建设取得成功,迫切需要大批有现代科学技术、精明强干、立志改革、勇于创新的创新型人才。大力选拔创新型人才创新用人制度,  相似文献   

11.
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一直是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焦点。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坚持民主、公开、竞争、择优,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形成充满活力的选人用人机制,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是培养造就高素质干部队伍的关键。”当前我国公选工作中存在较为突出的问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加以解决。特别是当前全球金融危机的蔓延,我国经济出现较为严峻的形势,国家更应该深入贯彻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公选工作。  相似文献   

12.
企业有企业用人的规则,如何用最小的成本换来最大的利润产出,使利益最大化,这是企业用人时比较感兴趣的问题,也是企业用人的着眼点。  相似文献   

13.
松下电器的创始人松下幸之助先生,被日本称为“经营之神”。他在用人方面有其独到的理解。我们可以把他的思想总结为:糊涂用人智慧—70%原则。这种管理思想,是中国“中庸”思想的发展,通过70%原则,在70%的层面上获得均衡,可以有效地处理用人中的矛盾问题。“水至清则无鱼”,也许70%原则能更有效地解决用人中的矛盾。  相似文献   

14.
方秋国 《人才瞭望》2006,(10):81-81
领导用人有“方”、“圆”之分。“方”指用人的原则性,包括用人的规范和范围;“圆“指用人的灵活性,包括用人的技艺和策略。前者是用人的内在要求;后者是用人的艺术形式。领导用人的方圆艺术即“方”与“圆”的辩证统一,也即原则性与灵活性的有机结合。过于求“方”,可能有“迂腐“之嫌,会导致下级和群众敬而远之;过于求“圆”,则会有“圆滑“之嫌。两者的结果都是没有用好人,没有发挥人才的最大效益,都是领导不称职的表现。现代领导要想做到“方”与“圆”的辩证统一,必须遵循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5.
钟佩华 《人才瞭望》2006,(12):81-81
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用人和留人也许是最让管理者们头疼的事,而恰恰是这两件事左右着企业的命运。实际上,人用好了,留人便成功了一半,而用人的前提就是先要知人熟人。  相似文献   

16.
用人是面“镜子”宋守卿“只有谋事业的人才会用干事业的人”。这句话内容丰富,寓意深刻,点透了古今中外因用人导致兴衰成败之真谛。笔者认为,从一定意义上讲,用人也是一面“镜子”,每位领导干部都要自省自律地照照这面“镜子”,并且作为当前党性。党风教育活动的一...  相似文献   

17.
李秋红 《人才瞭望》2014,(12):65-66
人才关系与人事关系在用人问题上的地位划分.亦可称作人才论和人事论的地位划分。在用人问题上.人才论与人事论谁占主导地位.即谁是第一性,谁是第二性的问题,一直是用人思想上的根本问题。一、在用人问题上,人才是第一位 人才是人群中比较精华、先进的部分.是人民群众推动历史前进的代表,所以,各级领导者都对选用人才非常重视,尤其是无形的贤才,更叫人们器重。  相似文献   

18.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研究是一项长期性和系统性的战略任务,涉及范围很广。内容不断更新。企业对此应有长期打算。它要求企业从观念到规章制度以及相关部门运作方式都必须围绕“以人为本”的理念做全面系统的完善。1、建立企业用人机制.规范用人制度(1)确立市场经济的用人准则用什么人如何用人,企业的用人机制关系到人力资源的质量和配置的效益。企业的用人机制根本上受制于企业体制.许多民营企业在用人方面有很大自主权,可以根据企业生产经营的需要选用人才较少外界的干扰这是一大优势。民营企业在健全企业用人机制方面可进行以下一…  相似文献   

19.
我国人才流动心态出现新变化不唯高薪但求佳境据有关调查显示,随着单位用人观念和人才择业观念的变化,目前我国人才流动出现了几个新的特点。──人才流动的主要动机不再是仅仅追求高薪收入,而是寻找自身价值发挥的最佳环境,多数流动人员希望在一个适合自己的生活和工...  相似文献   

20.
我们常常讲用人要坚持五湖四海的原则。这个提法应该说是不错的,也得到了社会的公认。但究竟用人为什么要五湖四海,却很少有人深究。用人五湖四海,可能会选拔出更多贤人,但也不一定。在我国历史上,就不止一次出现过在很小的范围内集中产生大量人才的情况。刘邦建立汉朝所依靠的丰沛故人集团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在汉朝建立之初刘邦所封的18个侯中,有1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