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觉囊派是藏传佛教最具特色的流派.藏传佛教其他教派在哲学上一般都是坚持缘起性空,而惟独此派认为世界是"他空"而不是"自空",是法空而法性不空,并从这一视角赋予了大乘佛教"二谛义"和瑜伽行派"三性说"以新的含义,表现出了鲜明的理论特点.觉囊派的认识论也是唯心主义证悟论,认为佛教有自性,如来藏为法界之种子,含有自觉智,众生能否成佛,仅在迷悟之分,因、果、道三者之关系足以证明这一点.觉囊派在密宗教法上主张显密兼修,身心二元,与其他教派毫无二致.  相似文献   

2.
中观他空见是藏传佛教觉囊派的主要见解,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其真实的本性,能独立生长发展和消亡。由于人们的虚妄分别,把本来存在的事物说成是空,否定其独立的实体。因此说性空,只能是“他空”,不能说是“自空”。觉囊派的这种见解遭到了藏传佛教其它各派的反对,斥责说觉囊派的观点是来自印度外道,不是佛教的思想。十七世纪,随着觉囊派寺院改宗格鲁派,他空义更加鲜为人知,有些学者也不乐意去研究。到目前人们(包括佛教研究者在内)很少知道觉囊派他空思想的发展传播情况。为了帮助了解这方面的情况,我把多罗那他的这篇文章译成汉文,希望能引起藏传佛教研究者们的重视,同时,希望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翻译介绍,研究藏传佛教教义。  相似文献   

3.
高梧 《天府新论》2019,(3):封二-封三
梵音古乐是佛教音乐的一个种类,其以修行艺术展示对一切美好的祈祷与祝愿。觉囊梵音古乐是觉囊派以自然、清净为特征的音乐唱诵的一种供佛方式。觉囊派是藏传佛教五大宗派之一,他空见和时轮金刚为其核心传承。觉囊梵音古乐以在壤塘县中壤塘藏洼寺所传承最具代表性。该乐种已活态传承一千多年,被誉为“中国音乐的活化石”。2011年,觉囊梵音古乐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目录。  相似文献   

4.
元代西藏统一到中央王朝的行政管理之下,社会经济文化都有很大的发展,藏传佛教的传记文学作品陆续出现。觉囊派的《笃布巴本生传》是可以确定的传主和作者都是生活在元代的成书于元代的作品。书中吸收了印度的佛本生故事的文学形式,又加进了许多重要的西藏的文学故事,着重强调觉囊派祖师笃布巴是观世音菩萨的化身的内容,这比格鲁派尊奉一世达赖喇嘛根敦珠巴为观世音菩萨化身要早将近一百年。该书是元代西藏的传记文学的精品之一。  相似文献   

5.
“他空”见是藏传佛教觉囊派的主要哲学见解。但在宗喀巴看来,根本没有“自空”与“他空”的分别,因为他性于他亦是自性,所以不仅自性空他性亦空,即“自空他亦空”(毕竟空)才是佛陀之究竟了义说。宗喀巴认为,觉囊派将佛陀在第三转法轮时所宣说的权便义即常恒坚固不变之如来藏等胜义有,误认为是如来如实言而判为究竟了义说,实质上是于性空之空执为谛实或见为实事,是遮破太狭,故必堕常边。  相似文献   

6.
噶举派(bkav brgyud pa)是藏传佛教重要教派之一,因它是用口头传承教敕的宗派,故称噶举派。又因为该派是“以领得亲语教授而为传承,故称作教传为宜也。”噶举派特别重视密法的修习,此密法的修习全靠师徒口耳相传,所以又称口传派。另外,又有人把噶举派译成“白传教”,这是因为其祖师玛尔巴(mar pa)、米拉日巴(mi la ras pa)、林热巴(gling ras pa)等在修法时著白色衣裙,“遂有书称本派为白传者(dkar brgyud)”。该派派系众多,以大手印为其主要教法。  相似文献   

7.
《汉书·艺文志》著录《列子》八篇,战国时列御寇作。原书己经佚失。现存《列子》八篇,据东晋张湛(约生于公元330年前后,卒年不详)《列子序》说,是他把几种残缺的本子,“参校有无”,编辑而成的。从唐柳宗元开始就怀疑它是伪书。从这本书所反映的思想内容分析,当是魏晋时期的作品。对《列子》一书的评价,众说纷纭。有人认为“其书大略,明群有以至虚为宗,万品以终灭为验,神惠以凝寂常全,想念以著物自丧,生觉与化梦等情”,把它看成是老庄思想的复述与发挥;有人根据《杨朱》、《汤问》两篇中所反映的消极人生观,对此书基本上持否定态度;有人则认为“它反映了东晋时代的朴素唯物主义的思想;表现了  相似文献   

8.
蒋海怒 《东南学术》2006,(5):110-115
"本觉"逻辑是中国宗教哲学的主导范式(心性学)的本质架构和理念预设,是儒佛道哲学的"公共模型",儒佛道哲学的发展史因此呈现为"本觉逻辑"共时态建构史.孟子"良知本心说"及<大乘起信论>的"真如缘起论"是"本觉"逻辑的典范理论.在现代性视域中,"本觉"逻辑被持续重建,并在观念生态学意义上由古典样态向现代样态转变:它一方面被改造为激进的现代性"革命"话语,另一方面则酿就了"西方中心主义"知识体系下的"反转式"现代中国宗教哲学.  相似文献   

9.
重视古文理论的探讨和总结,是桐城派的一大特点。这一特点在方苞、刘大櫆、姚鼎、曾国藩身上可以看得出来,在桐城派末代古文家林纾身上也可以看得出来。林纾不仅在《中国国文读本》等选评本的序言中列古文的特点、要求提出了不少见解,而且撰写过《韩柳文研究法》、《春觉斋论文》等比较系统的桐城派文论。林纾号称为桐城派  相似文献   

10.
晋本《红楼梦》八十回,有梦觉主人序,每二回一册,共四十册.双边,朱丝栏,每半页九行,行二十一字。工楷精抄,存批语.纸张陈旧,以致地脚部份破损,词句残缺.藏北京图书馆。此书之出现迄今三十五年,而很少同津者。俞平伯先生曾用它做参校本,又采取了它的批语,编成《红楼梦脂砚斋辑评》一书。他虽然没能写出文章来论证这部抄本,然而在他的校本序言中,已经提出很精辟的  相似文献   

11.
无论是从创作实践还是从理论而言,豪放词都只是以婉约为正宗的词坛"别格"或"变体".导致这一"正变"观形成的主要原因除了词传播性质的决定性影响之外,与豪放派词学理论的缺失和群体传播力量的薄弱有直接关系;南宋格律派词人则上承北宋大晟词派,创作上以"结社"唱和等为主要途径形成了强大的群体传播力量,理论上则通过群体讨论等方式建立了系统、丰富的词学理论,最终奠定了婉约词在词学发展史上的正统地位,以群体影响的力量成为当代和后世词创作与理论奉行的圭臬.  相似文献   

12.
<正> 任何一门科学都有其独自的研究领域和研究对象。要研究美学,也必须首先确定它的研究对象是什么。到目前为止,美学仍然是一门未成熟的古老而又年轻的科学,关于它的研究对象,美学界还在争论不休,已形成有代表性的四派意见:第一派以洪毅然同志为代表,认为美学是研究美的规律的科学,研究什么是美,美的创造和发展等问题。第二派以马奇同志为代表,认为美学是研究艺术一般规律的科学、美学就是艺术理论,它研究艺术的本质、特征、创造规律、欣赏批评的原理、艺术发展的规律。第三派意见是李  相似文献   

13.
<正> 《淮南子》是汉刘邦的孙子淮南王刘安(公元前179年-公元前122年)率其宾客集体撰写的一部书.它广泛地吸取、融合了道、儒、法、阴阳、兵、墨等先秦各家思想、思想资料:它的哲学想想是朴素唯物主义的;在政治方面,它继陆贾、贾谊之后,又进一步总结了亡秦的历史教训,吸取了先秦诸子的政治思想,结合西汉前期全国人民"俱欲休息乎无为"的愿望,建立了它的以君主为中心,以仁义为纲纪,以法为准绳,以"安民"、"利民"为本的积极"无为"的政治学说.下面仅就这一问题,就教于时贤.  相似文献   

14.
情境分析:经济学假说检验的可能路径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由布劳格的<经济学方法论>一书所引发的关于证伪主义方法论论争大致可以分为赞成派和反对派.捍卫波普尔证伪主义方法论的一方即"不悔悟的证伪主义者",代表人物有布劳格、哈奇森等;反对方主要以考德威尔、汉兹、博兰等为代表.本文针对几个有代表性的观点展开分析,对经济学方法论证伪主义争论图景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在批判性研究的基础上,论证得出情境分析可以作为经济学假说检验的可能路径.  相似文献   

15.
张越 《学术研究》2008,(2):111-115
顾颉刚将古史讨论的文章和信函汇集成册出版,并命名其书为<古吏辨>."辨"与"辩"在当时通用为"辨",<古史辨>之"辨"的意图在于辨别古史真伪,并非是一本简单的辩论文集,其实际涵义即为"辨"."古史辨派"自身的"学派"特征并不十分明显,顾颉刚也从来没有将怀疑作为他疑古学说和疑古辨伪研究的终极目标.设若仅以"怀疑"为特征看待"古史辨派"学人.则这样的"古史辨派"者几乎找不出来."古史辨派"作为一个学术思潮确然存在.但是"古史辨派"在现代学术史上更多的是一种学术现象.如果以通常意义上的"学派"概念冠之,可能并不准确和全面.  相似文献   

16.
本文考证了清军入闽之后的仙霞岭之战、分水关之战以及清军攻克建宁府、延平府、汀州府、福州府的过程,从而证明《清实录》、《清史稿》等书所栽博洛等人苦战而得闽中的记载为谎言.对郑芝龙降清一事,作者也根据新史料对其动机与过程进行了详细的考订.文章认为:明末清初的中国海洋势力有拥清派与拥明派两大派系,郑芝龙降清失利,表明获得统治权的清廷尚不理解东南的海洋势力,这一问题最终在康熙朝获得解决.  相似文献   

17.
吴浪波 《中州学刊》2005,(2):154-157
互助论即互助的进化观.它在清末传入我国.由于互助论的科学性及其对达尔文进化论的修正与反思,使新世纪派和天义派接受了这种观点,并在国内大力宣传.但互助论能在中国产生较大的社会道德效应则应归功于新世纪派的传播.  相似文献   

18.
在单一的媒体时代, 一部作品的传播形式主要体现为图书,价值实现形式主要体现为图书的销售收入.在跨媒体时代,一部作品的传播形式体现为图书、动漫、游戏、电影、音乐、数字产品等多种介质,价值实现形式日益多元.在多介质的传播过程中,内容是根,编辑是本,融合是关键,核心是版权资源的多元开发. 这种融合是跨界的,消解了介质之间的藩篱;是开放的,打通了产业之间的关联;是溢价的,实现了价值衍生和增值.  相似文献   

19.
在新文化运动时期,"新青年派"知识分子就旧戏改良问题与张厚载等人进行论争,这是中国文化界第一次对传统戏曲现代化问题进行理论探索.在论争中,"新青年派"在新旧文化对比、中西文明对比的基础上,形成了以注重戏曲在新文化传播中的载体功用、注重新的剧评体系建设、关注现实题材、追求表演写实性为主要内容的现代性戏剧理论.但由于对传统戏曲的表演方式、传播形式等方面缺乏深入研究,"新青年派"所提出的一系列改良措施往往不具备可行性,形成了现代性理论之"实"与改良性操作之"虚"之间的矛盾,使旧戏改良无法真正实施.在论争后期,"新青年派"转而主张学习西方戏剧特别是现实主义话剧,并进行话剧的译介、创作等活动,对我国现实主义话剧传统的形成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20.
<正> 由山东社会科学院副院长赵海成研究员主编的《价格手册》一书,已由山东大学出版社出版.本书采用问答形式,对商品价格理论、价格管理和检查监督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解答,问题全面,内容新颖,既有理论深度,又比较实用.通读全书,使我深深感到,它不仅是物价部门、各业务主管部门和企业具体从事价格管理工作的人员的一本工作指南,大中专价格专业从事教学工作的师生的一本参考书,而且是一切有兴趣学习、研究价格的人们探索价格奥秘的一把钥匙.本书的主要特点是:一、现实性.正如该书前言中所讲的,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