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古代美术批评所使用的概念范畴不同于西方美术批评中的模仿、空间、再现、表现、抽象等术语,中国批评家在进行书法艺术和绘画艺术的批评实践中,产生和运用诸如象、意、形、神等基本概念,探索这些概念的内在意义及将其转换到当代艺术批评中,是建立中国本土美术批评学的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2.
美术欣赏和美术创造,是美术活动最集中、最典型的表现形态.本文依据美学的一般理论,时美术欣赏的概念作了简要的论述,结合从实际进行欣赏的角度对美术欣赏的性质,从二个方面围绕欣赏对象和欣赏主体之间的关系,进行详细的分析评述.  相似文献   

3.
浅谈美术的文化特征邹伟民如果说艺术概念具有层次性,那么可依照艺术存在方式和意义传达的深度,依序排列出艺术概念的几个层次,即形式层、心理层、社会层、文化层。艺术概念的终极层次体现着一种文化。文化亦是一个多载的、内涵庞大的概念。在众多的文化概念中有一共通...  相似文献   

4.
由于种种社会和历史原因,人们对"巫"、"巫术"及相关概念避讳尤深.但不可否认,在过去数千年的历史中,"巫"对中国民间美术造型的意义核心起着潜移默化的决定性作用."巫"对民间美术的介入,使民间美术具有了区别于非民间美术的社会性特点;"巫"对民间美术的介入,也直接生成了其独特的造型体系.  相似文献   

5.
"美术"和"工艺美术",以及"设计"这三个概念,代表了我国艺术院校教育改革30年来的变化。19世纪欧洲出现的美术和工艺美术的争论,影响了20世纪及以后的艺术发展。通过分析日本、韩国当今艺术家在美术与工艺美术方面的动向,探讨了今后艺术观念和艺术教育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三原色是色彩学的一个名词术语,也是色彩研究中十分重要的基础概念。在绘画、艺术设计及美术教学中,三原色理论应是一门普及性知识。长期以来,人们习惯地称“红黄蓝”为三原色,但是用现代色彩理论与实践的水准来衡量,此说确属一种很不确切的说法,在实际应用中也有明显的偏差和弊病。关于三原色的准确含义,国际科技界、色彩工业部门早已形成统一的认识,我国当代《美术辞林·外国绘画》卷对原色概念也有正确的简要引述。然而在美术界及教育界,并未对这个问题引起普遍的注意和应  相似文献   

7.
煤矿美术是中国工业美术的重要代表,也是国家美术的组成部分。新中国建立以后,煤矿美术在当代是个有特定时间和空间概念的艺术形态。煤矿美术在演进过程中,煤矿生存的特殊环境、状态、意识,画家的经验、态度、表达,具有其特殊性;创作队伍、创作心态,创作方式、作品价值也有其鲜明的特点。通过对煤矿美术资料的收集、归纳和作一些理论上的梳理,提供一点浅显的意见,探讨煤矿美术在社会史、文化史及美术史上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民间美术在中国的文化艺术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我国民族文化的一部分,民间艺术包含了民间美术、剪纸艺术、绘画艺术等。民间美术在水墨画中又有几个分支,有山水水墨画、花鸟水墨画、人物水墨画等,文章从水墨人物画中的民间美术魅力入手进行分析研究,看民间美术是如何在水墨人物画中发挥其魅力的。  相似文献   

9.
从兔爷的个案联系到传统民间美术的当代传承问题,做了三个方面的思考:第一方面是兔爷的新时代;第二方面是对于保护和发展概念的反思;第三方面是对保护和发展结合、在发展中传承思路的思考。意图为传统民间美术的当代传承寻找一个可参考的思路和路径。  相似文献   

10.
美术鉴赏课是九年义务及大学美术专业的一门必修课,它涉猎内容很广,除一些经典名画以外,还包含原始美术、民间美术、现代美术等。通过对多维空间的认识和了解,在引导学生欣赏现代美术作品是就会有方向、有目的、有理论依据。在此理论的指导下,观赏现代美术作品就会变复杂高深为浅显易懂,从中找到人类创造艺术的真谛--超越精神的自由。  相似文献   

11.
出自画家手笔以少年儿童为主要欣赏对象而创作的绘画,今人称之为“儿童画”或“儿童美术”。这些用语,概念较模糊,往往会与儿童自己画的“儿童画”混淆起来。我认为,对于前者,应称“童趣美术”似更恰当。 童趣美术,是为儿童所喜闻乐见的艺术品种。它是文艺百花园中独具风采的一枝奇葩。广义地理解,童趣美术包括木偶、动画、漫画以及其他美术作品等等;狭义地看,即指为儿童创作的美术作品,如某些连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国内外美术教育中,关于美术教育评价方面的研究已有许多的研究成果,但国内美术课堂中,美术学习评价仍然是美术教学实践中最薄弱的环节,尤其是忽视对学生美术创作学习中“创意”的评价。本文依据《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评价建议中所倡导的加强形成性评价和自我评价的精神,我们不仅要学会依据美术作业评价学生的美术学习的结果,而且通过考察学生在美术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评价学生在美术学习能力、学习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本文通过对小学生美术创作学习的调查和研究,结合具体的美术教学实践中的课例.提出了相对有弹性的评价小学生美术创作学习中“创意”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帮助学生获得更好的学习。  相似文献   

13.
与作为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的鲁迅相比,作为美术酷嗜者的鲁迅形象一直未能得到高度的重视。鲁迅一生美术活动复杂多样,概括起来主要有七种:一、收藏美术作品;二、出版美术作品;三、举办和参与美术展览;四、翻译美术史论;五、发表美术评论、进行美术指导;六、亲手绘制图画、设计书刊封面;七、从事书法及其篆刻等。从整体观之,新时期以来的鲁迅与美术研究仍未能获得大的突破,而未来的鲁迅研究则很有可能在这里发生意义转折。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前期中国美术史的前半叶中国美术有3个集中地:北京、上海和广州。3个地域的美术发展状态各有不同,北京注重传统文化的整合与建构,出现了一大批传统派的领军美术家;上海注重艺术实践和艺术市场的结合,倾心于在美术理论与美术出版方向;广东地域的美术家更注重对现代美术的探索和实践,展现了强烈的现代性姿态。但是,由于素来对广东文化的偏见,广东美术对20中国美术史的贡献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梳理和普遍认同,这与时代的文化观念、研究意识、成果媒介皆有关系。笔者系展示广东美术的轮廓,谈其中所潜藏的美术研究话语权问题。  相似文献   

15.
彭城,既是一个地理概念,也是一个文化徽记;它既是徐州人的栖息地,更是徐州人的精神家园。正如历史上徐州的版图不断变动着,徐州地域文化也没有一个固定的边界,它更像一个宽泛的"文化场",塑造着徐州美术家的个性,影响着徐州美术的面貌。从古至今,徐州孕育了一代又一代美术家。在现当代时期,徐州地区更是涌现了许多优秀的美术家,其创作成果之丰硕、影响之深远,已得到举世公认。然而,学界迄今对徐州的美术现象,对徐州美术家群体,都缺乏深入、系统的思考和研究。笔者用"彭城画坛"这个概念来称呼徐州美术界。在本文,它  相似文献   

16.
一、美术教学呼唤素质的培养面向21世纪,我国基础教育改革要实现“两全”,即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最紧迫的任务是要转向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提出对美术教学改革有现实的指导意义。在过去的美术教学中,由于受到教育观念、教育思想的限制,在美术教学中很少重视对学生的深层的审美素质的培养,其表现有以下几方面。(一)只重视教学结果,不重视教学过程。在美术教学中只重视学生“画得象不象”这一结果,以单一的造型基础训练作为美术教学的主要内容,却忽略了学生直接介入审美的阶段,把学生对艺术美的认识引向一个浮浅…  相似文献   

17.
鲁迅对西方现代表现主义美术的理解和接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鲁迅对于西方现代表现主义美术有着特别的留意和浓厚的兴趣,但学术界对于它们之间的关系并未引起足够充分的注意.鲁迅在创作他的极富表现主义个性的小说、散文、散文诗、杂文等之前,读过表现主义美术书籍并受其影响.鲁迅对表现主义美术的详细了解和接受,主要来源于他翻译的5部日本译文.在日常生活中,鲁迅对表现主义美术极其欣赏,但鲁迅喜欢表现主义美术有其选择性,鲁迅欣赏写实主义并未构成对表现主义美术的否定和消解.  相似文献   

18.
民间美术是广大劳动者、生产者在生活中创造的为满足实用及精神层面需要的艺术形式,它具有自然、质朴、率真等审美气质。民间美术有着丰厚的积淀和积累,其自身有内在的发展规律和传承特点,保守性是其中之一。正因为有这种保守性,才使得人们可以在民间美术中去探寻原始文化发生、发展的线索和传统文化在民间艺术中留存的文化基因;也正因为此,民间美术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可以相对保持其样态和完整的风格。  相似文献   

19.
我国传统绘画的透视应用问题,在一些美术工作者及业余美术爱好者的观念中往往是一个比较模糊的概念。提到“透视”,总以为是指的从西方传入我国的、现在在美术院校讲授的以焦点透视为基础的透视学,被认为是在平面上表现物象空间的唯一的科学法则,并且以这种透视的概念来分析和解释我国传统的绘画,其结果,往往得出这样的结论:中国画不讲透视;中国的古代画家不懂透视;中国绘画的透视运用不科学,等等。我国的传统绘画究竟讲不讲透视?我国古代画家是如何在自己长期的艺术实践中理  相似文献   

20.
梅山民间美术是存在于以娄底为中心的湘中地区,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美术形式。将梅山民间美术运用在美术学本科专业校本课程建设中,可以丰富专业美术课堂教学,是美术学本科学生写生、考察的重要内容,也是毕业创作的丰厚素材与毕业论文的研究对象。充分运用好梅山民间美术这一课程资源,对美术学本科专业校本课程建设丰富课程内容、突出地方特色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