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青海位于青藏高原的东北部,是我国四大牧区之一。在72.12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牧业区面积占96%,其中纯藏族居住面积占90%。到1995年底,全省总人口481.2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2061万人,占总人口4282%,藏族人口99.56万人,占总人口的207%,占少数民族人口的一半。无论从地理区位特点或入口分布状况看,藏民族都是青海省的主体民族,是青海社会、经济、文化、教育发展的重要力量。然而,就社会发育程度而言,藏族地区贫困滞后,发展缓慢;就教育而言,藏族教育是现代教育发展是不充分的部分,被称之为世界上最难办的教育。在这种…  相似文献   

2.
藏族寺院羌姆仪式与民间藏戏中都要使用到面具,本文在首次介绍四川大学博物馆收藏的几面藏族铜面具的基础上,简要勾勒了羌姆与藏戏中使用面具的历史,以及二者与面具的关系。总结了藏地面具中同时具有印度文化与汉文化的身影,从造型、材料、用途三方面将藏地面具进行分类。  相似文献   

3.
湄公河的上游连接着金沙江、澜沧江和怒江三江流域,在中国西南的这一地区,居住着许多少数民族群体:白族、傣族、苗族、瑶族、彝族、哈尼族、纳西族、傈僳族和藏族等。从古至今,分布在这里的各个民族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手工艺术,如彝族的刺绣和面具雕刻;白族的扎染、手工造纸和木雕;傣族的服饰和制陶;苗、瑶族的纺织和银饰……都具有鲜明、独特的风格。  相似文献   

4.
藏族是我国人口众多的少数民族之一,主要聚居在西藏、四川、青海、甘肃、云南等省区。据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藏族人口已达459万,占全国总人口的0.41%。藏族在早期信仰本地宗教。公元7世纪,佛教传入,与本土宗教长期斗争和渗透,于公元10世纪形成具有青藏高原特色的藏传佛教。青藏高原封闭的地理环境和严酷的自然条件给藏传佛教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土壤,致使宗教和藏族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宗教信仰成为藏族群众社会生活相当重要的一个方面。然、而,自70年代以来,某些西方大国极力推行所谓“人权外交”,把…  相似文献   

5.
"羌姆"面具是多彩多姿的藏族面具艺术中独具风采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发展中形成形成了自己的独特的风格和地域特色,成为藏族人民乃至世界上其他地区和民族称道的神奇绝妙的艺术奇葩.  相似文献   

6.
西藏察隅县察瓦龙乡地处滇藏茶马古道咽喉位置,境内居住着藏族、怒族、独龙族、白族、傈僳族等少数民族。在长期的文化涵化中,藏传佛教逐渐渗透并融合进境内各少数民族的文化中,形成了独具地域特色的藏族文化丛。藏族文化主导下的多元文化共存产生了融洽的民族关系,不断促进察瓦龙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7.
论近代云南少数民族基督教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近代云南少数民族基督教文化张巨成在近代中国历史上,基督教传入云南的时间虽然比沿海地区和内地较晚,但基督教在云南,特别是在云南少数民族地区传播之快,发展之广却是突出的。基督教与云南少数民族的本土文化的冲突,远较与汉民族的传统文化的冲突为小;基督教在中...  相似文献   

8.
面具与渲泄     
面具与渲泄张怀民陈波面具出现得很早,在很多原始部落就存在了。在原始初民那里,面具有几种用途:一是用作狩猎时的伪装,以招诱野兽;二是用作图腾的象征,在举行某些仪式时使用;三是用作巫师施行法术的工具;四是集团之间发生冲突时用以威吓敌人。面具奇形怪状,不失...  相似文献   

9.
卷首语     
现在已是网络时代。人们如是说。网络的种种好处已是人人尽知,它正在改变着人们的观念、行为以及思想、情感。人给自己戴上面具,是因为有时拒绝真实。可以想象,当人们都戴上一副面具时,会发生什么呢?网络的一大功用和妙处,就是给人们设置了一个虚拟的空间,制作了一副公共的面具。一旦人们戴上这副面具,即可以在虚拟的世界里信马由缰、任意穿行,而无需面对真实。怯懦者可以变得勇敢甚至疯狂;寡言者可以滔滔不绝;孤独者可以拥有网上高朋;愤世者可以随意恶骂;求爱者可以乱箭齐发……在虚幻中人变成了提刀纵横的独行侠,面具使人胆…  相似文献   

10.
青藏高原地区藏族与回族经济合作有着悠久的历史,在现阶段,对这种经济形式加以有力的支持和必要的管理,将有助于两族经济合作的稳定以及规模的扩大,促进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并有利于加强地区经济的自身造血功能,服务于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藏 族 与 回 族 经 济 合 作 历 史 与 现 状青藏高原世居少数民族人口中,藏族占第一位,回族占第二位。青海省的藏族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20.87%,回族人口占14.52%;西藏自治区除了占绝大多数人口的藏族以外,回族人口仅次于汉族。藏回两族经济合作按地域划分可分成两块:一块位于青…  相似文献   

11.
历史时期新疆园林业的发展及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茜 《西域研究》2001,(3):21-28
本文分析了新疆园林业的成因,阐述了各历史时期新疆园林业的发展,总结了新疆园林业演变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高校档案利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桂萍 《阴山学刊》2001,14(3):103-104
搞好档案利用工作是开发高校档案工作的最终目的.针对目前高校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诸多问题,需要在澄清认识、加大宣传力度、增加经费投入、改进检索手段、丰富馆藏量、提高人员素质等方面采取措施,以提高档案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3.
公元 1 64 4年 ,清统治者入主中原 ,以北京为首都建立了清朝中央政府 ,乾隆二十四年( 1 75 9) ,清朝在征服准噶尔之后 ,进而清除了南疆大小和卓的封建割据势力 ,统一了新疆。清朝对全国的直接管辖 ,表明中国古代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过程的完成。清政府为维护政治局面的统一和社会秩序的稳定 ,对民族、宗教问题采取“修其教不易其俗 ,齐其政不易其宜”的基本政策 ,允许新疆各民族穆斯林保持其伊斯兰教信仰、风俗习惯和正常的宗教生活。新疆地区伊斯兰教的发展从此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本文即叙述维吾尔族中的伊斯兰教情况。一、宗教信仰与宗…  相似文献   

14.
特定语境中的义位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语言义位由一定的义素组成义位结构。当语言义位进入交际后,受到语境信息的影响和制约,导致产生与静态时不一致的、新的言语义位结构,形成言语义位。言语义位形成的轨迹是,语言义位义素的变化,引起语言义位结构的变化,诞生言语义位。义素变化的方式不同,义位变化的程度也不同。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80年代台湾新诗发展可分为两段:1987年以前为前半段,其重要特征为现代主义和乡土诗的对立与融合.1987年7月解除戒严后至1989年为后半段,其基本走向为本土诗与后现代诗并存.新闻诗、录影诗、环境生态诗、政治诗、本土诗、后现代诗的出现,说明80年代是一个多发展、"混声合唱"的时代.  相似文献   

16.
清代大庆地区的驿站主要有大庆市肇源县辖境的茂兴站,乌兰诺尔站等。这些驿站是为驱逐沙俄的入侵和雅克萨反击战的胜利而建的,是东北地区驿道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加强黑龙江地区的边防建设、土地开发、经济、文化交流和城镇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中 ,邓小平、江泽民及我国新一届国家领导人提出了大量关于和平的思想观点。这些思想观点具有明确的价值取向 ,主要包括 :我们的和平观追求的是工具性和目的性统一的和平 ;是积极的、真实的热和平 ;是建设性、创造性的和平 ;是公正的、共享的和平 ;是理性、持久的和平。明确这些价值取向 ,有利于更好地理解我国和平的对外政策及和平崛起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8.
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流通服务的变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流通服务的变革主要包括 :读者范围的重新确立、新的知识传播载体出现、流通服务手段的变革、流通服务系统的重新定位和馆员角色的转变 ,正是这种变革才推动了高校图书馆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李世涛 《阴山学刊》2005,18(3):26-31
"表现说"是20世纪中国艺术理论史中很有影响的艺术理论,它影响了20世纪中国的艺术实践和艺术理论,也影响了对艺术起源、艺术本质的理解.20世纪中国社会的变化,既丰富了"表现说",又使"表现说"偏离了艺术对它的内在要求.因此,结合历史语境,细致分析"表现说"发展中的各种具体观点及其得失,将有利于今后艺术实践和艺术理论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山西高校法制教育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法制教育,是以高校学生为主体,以普及法律知识,提高法律素质、树立依法治国和公平正义的理念、引导学生做知法守法的合格公民为目的,通过课堂教学、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等途径进行的一种教育教学活动。确保此项工作取得实效的对策在于,加强教育立法,完善高校法制教育法律体系;加强阵地建设。创建高校法制教育的良好氛围;加强学习和培训,提高高校法制教育师资素质;加强规范化建设,充分落实高校法制教育机制;加强家庭、社区教育,构建学校教育和家庭、社区教育相结合的网络;建立和完善科学的评估机制,确保高校法制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